CT影像纳入检测还不需要,卢洪洲:上海依然采用核酸指标确诊

作者 吴苡婷 本文首发于上海科技报

最近有一则消息在网上流传,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医生张笑春在其朋友圈里发文说,不要迷信核酸检测,应该加入肺部CT检测,因为有些病人虽然在核酸检测时是阴性,但是病情却出现了进展,肺部还是出现了感染症状。2月5日下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规定将CT影像结果作为临床诊断病例的诊断标准(只限于湖北省)

为此,记者采访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卢洪洲教授,他表示,目前新冠病毒检测标准依然是核酸指标,肺部CT检测不是判定标准,如果肺部有症状,可能是细菌、衣原体或者其他病毒引发的肺炎。之所以武汉需要将CT纳入检测是因为当地的病人太多,感染率很高,很多接触过患者的疑似病人在潜伏期早期的核酸检测中不会出现阳性,只会在潜伏期的后期会出现阳性,然而肺部的症状可能在核酸检测阴性时就开始出现。


CT影像纳入检测还不需要,卢洪洲:上海依然采用核酸指标确诊

肺部感染有很多原因

卢洪洲介绍说,医学上的核酸指标是判断有无传染性的指标,确诊新冠状病毒肺部CT检测判断的是患者有没有出现肺部感染和并发症,肺部感染的早期是由于冠状病毒引起的,而后期是继发了细菌和真菌感染造成的肺部大面积实变。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如果要进行诊断,依然要以核酸为主,不管患者的肺部CT有没有病变,只要核酸呈现阳性,就是感染者。如果新冠状病毒核酸二次呈现阴性,但肺部有症状,那说明不是新型冠状病毒,而是其他感染造成的,不能混淆,临床上肺炎原因有很多,不能都归结于新冠病毒感染。

卢洪洲透露,目前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规定的出院标准依然是这样的,痰液两次核酸检测转阴后,必须符合国家诊疗指南出院标准,确保彻底痊愈,出院后不具有传染性。


CT影像纳入检测还不需要,卢洪洲:上海依然采用核酸指标确诊

核酸检测在潜伏期早期会呈现阴性

这次的病毒的确非常狡猾,确实有一些病人在潜伏期早期没有任何症状,核酸检测也是呈现阴性,只有到了潜伏期后期才会在核酸检测中呈现出阳性。”卢洪洲告诉记者,武汉的病人太多了,传染率大大高于其他地区,所以加入CT影像检查可以筛查出早期病人,控制疫情蔓延,但是在上海这样疫情没有蔓延的地区,还不需要这样的辅助诊断方式。

卢洪洲也强调,正是此次病毒感染的特殊性,所以接触过患者的疑似病人和从外省市回来的人员一定要在隔离满14天后才能解除隔离,千万不要抱着侥幸心理提前走到人群中,这样做的结果可能是惨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