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进攻孙权,谁能与之单挑?

庄生荒谷


在《三国演义》中,东吴给人的一个直观印象,就是武力超群的武将偏少,尤其是那些在单挑中大战多少回合的名将。

虽然少点儿,但也不是没有。能够与马超匹敌的人,应当非孙策、太史慈莫属!

不过按照《三国演义》情节来看,马超不太可能碰到孙策、太史慈。马超能和东吴的将领单挑,最合理的情节应该是在马超归顺刘备之后,随着刘备去讨伐东吴。

到了这个时候,孙策、太史慈、吕蒙、陈武、董袭等人,都已经先后死去了。本来还有一个甘宁,不过《三国演义》已经把他安排死在了沙摩柯的手下。

那么这时还会有谁?

《三国志》里面有段记载:

后权破关羽,欲进图蜀,拜泰汉中太守、奋威将军,封陵阳侯。

谁啊?周泰!

孙权杀了关羽后,就想继续进攻蜀国,拜周泰为汉中太守。

《三国志》中记载,好几千山贼忽然而至,一下子就到了孙权身边了,众将都惊慌失措了。只有周泰奋起杀敌保护了孙权。

在《三国演义》中,孙权被张辽、徐晃率军围住。曹操见到孙权被围住,又派许褚杀了过去!

周泰冲了进去,领着孙权向外冲杀。一回头发现孙权不见了,周泰再次杀了回去救出孙权。

周泰救出孙权之后,又冲进曹军救出了徐盛。

多次救孙权于危急之中,周泰有点儿像谁?是不是有点儿像曹操身边的许褚!

按照《三国演义》里的情节套路,马超如果进攻孙权,首先应该碰到的就是周泰。

或许周泰未必能与张飞、许褚等人媲美,但是周泰这个“打不死的小强”的角色设定,也能让马超拼力忙活一番了!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寄暇学宫


马超表示要是陆战,东吴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单挑是别指望,能两三个挡住马超就不错了。当然水战东吴武将则表示马超不够看。

在《三国演义》中,东吴基本处于配角地位,因此武将的档次水平也要比魏蜀两家差不少。孙权主政时,孙策已死,手下最强的武将当属太史慈、程普、黄盖、韩当、周泰、甘宁、凌统等人,他们都远不是马超的对手。

太史慈曾经和张辽大战八九十合不分胜负,张辽在官渡遇到张郃也不过平手,三人武艺水平接近,而马超对张郃可以二十合就轻松取胜。显然太史慈遇到马超也最多能坚持二三十合。

同理,和太史慈打了三十合不分胜负的程普、和张辽打五十合平手的凌统水平最多和太史慈相当,也不是马超的对手,全部可以排除。

而在第一次濡须之战时,周泰和韩当、陈武、潘璋联手对战许褚,结果不过是战平而已。许褚的武艺和马超大致相当,半斤八两,很明显,马超也比他们四人中任意一人都要强不少。

在江陵之战甘宁对曹洪也没有明显的优势,徐盛、蒋钦被曹仁击败。曹仁、曹洪不过和张辽、张郃相当,因此这几人也不如马超。黄盖虽然没有什么可以直接比较的对象,不过他和程普、韩当都是孙坚手下的老将,武艺水平应该差不多,和马超比也有一定差距。

所以孙权手下武将虽然不少,但是能和马超单挑的还真没有,至少需要两到三人才行。最好的办法还是发挥水战的长处,避免和马超陆上交战。


不沉的经远


白马银枪将马超是西凉第一勇士,蜀汉五虎之一,他武艺高强,征战沙场多年从未逢一败,人也生得俊秀,打扮也时髦,被号为“锦马超”。

马超的武艺自然不须说,在三国武力排行榜上,当之无愧地属于“超级猛将”的行列,“前表吕布,后表马超”,以马超巅峰期的战斗力,进入三国时代的前五名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如果马超率领一支人马到江南开疆拓土,以他绝世的武艺,孙吴阵营中有谁能与之匹敌吗?咱们来分析一下东吴能拿得出手的几位猛将:

一、太史慈

太史慈号称是东吴的第一猛将,能打敢拼,手中一杆大枪神出鬼没,箭法超群。但他这个“东吴第一勇士”的牌子有点过誉了。实际上我们检点一下太史慈的战绩就能发现,他从来没有斩杀过敌方一员战将,只是干掉了一群喽啰兵。

在《三国演义》的第53回,孙权率大军兵进合淝,张辽率兵出城搦战,孙权“绰枪欲自战”(也不知道他哪来的狗胆,早上吃了狂犬肉了?)太史慈当然不能看着孙权去送死啊,“挺枪骤马早出”,与张辽战到一处,“两将战有七八十合,不分胜负”。

从这场战斗可以看出,太史慈的武力值与张辽是在同一水平线上,属于一流猛将的中等水平。这样的武艺,不要说与马超打了,遇到庞德、夏侯惇这些强一流猛将都讨不了半分便宜。

推测太史慈迎战马超的结果:四十合必败,再撑下去,肯定被马超挑了。

二、孙策

孙策号为“小霸王”,武艺高强,膂力超群,性如烈火。其实孙策才是真正的东吴第一勇士,战斗力应在太史慈之上。

孙策的战绩要比太史慈强多了,在他的战斗生涯中总共有过六次厮杀,除了在神亭岭一战中与太史慈战平以外,其它五场战斗全部获胜,敌将全都被他干掉了。所以说孙策的攻击力还是非常强悍的。但与太史慈大战数百合旗鼓相当,说明孙策与太史慈并没有层次上的差距,也属于一流猛将中的中等水平。

以这样的战斗力想挑战超级猛将的马超当然也是不理想的,但孙策力气比较大,所以推测孙策迎战马超的结果应比太史慈稍强些,坚持到五十合后会败下阵来。

三、甘宁

甘宁号称“锦帆贼”,是东吴阵营中少有的几个能拿的出手的猛将。

甘宁是个多面手,水战、步战、马战、攻城战样样都行,还善使大刀、铁链、双戟等各种兵器,箭法也不错,真是多才多艺,技术全面。甘宁还是东吴战绩最好的将领,他总共干掉了8个敌将,还重伤了1人,这样的成绩放到哪儿都足以为傲。

甘宁没有遇到过武艺太强的敌人,彝陵城外与曹洪对阵,曹洪“二十余合”诈败而走;合肥之战中与乐进厮杀,“战不数合”,乐进诈败。推断甘宁的武艺上限不会超过太史慈、张辽等。

以甘宁的武力值也抵挡不住马超,推测支撑四十回合还是可以的,全身而退也不成问题。

四、凌统

凌统是东吴的将二代,在年轻一辈中就属他的武艺不错了,作战也堪称勇敢。

但勇气归勇气,实力归实力,年轻的凌统确实悍勇敢斗,但他的战绩也不理想,赤壁之战中被徐晃截住,无功而返;濡须口与张辽厮杀“五十合不分胜负”,但孙权“恐其有失”,收兵回营,说明在场面上毫无优势;与乐进交战三十合不分胜负。打了几仗,没有什么斩获,甚至连胜绩都没有。

所以凌统的武力值只能归入一流猛将中较弱的层次。以这样的武艺肯定抵挡不住马超,推测也就是二十合败阵的水平。

五、周泰

在东吴阵营中,周泰属于悍猛型的战将,有过多次奋勇突围的表现,舍生忘死,轻伤不下火线。

周泰最好的战绩是二十合斩杀沙摩诃,与曹仁有过一次交锋,三十余合后,曹仁诈败而走。但濡须口之战中,周泰与韩当联手夹攻都打不过许禇;彝陵之战中,关兴阵斩了周泰的亲弟弟,周泰都不敢报仇,反而心惊胆战地退入阵中躲了起来,可见周泰的武力值不可能太高,肯定低于关兴。

推测周泰迎战马超的结果会很惨,能撑十多个回合就会被马超干掉。

六、程普

东吴实在找不出几个能打的了,只好把老将军程普拉出来凑个数。

程普的兵器是一杆铁脊蛇矛,在十八路诸侯讨董的汜水关之战中,曾经“战不数合”一矛挑翻华雄的部将胡轸;刘繇大寨前与太史慈大战过三十回合。但程普的武艺肯定不如太史慈,顶多也就算个弱一流或者强二流的战将。

以程普的武艺,若迎战马超,顶多二十个回合就得赶紧跑了,再撑下去性命堪忧。

除了以上六位,东吴其他战将就更不行了。再找不出个能打的来了,刘备征吴时,孙桓手下有两个“万夫不当之勇”:李异、谢旌。但实际上都是水货,在马超面前撑不住十个回合,就得被挑落马下。

总的来说,东吴阵营中,没有任何人能够堪与马超相抗。所以被关羽嘲讽为“江东鼠辈”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馋嘴肥猫铲史官


马超的能力、武艺是相当不错的,如果进攻孙权,只有早故的太史慈,可以和锦马超单挑,甘兴霸虽然能力敌张辽,但比马超要逊色,因为在曹营里,武艺最强的是虎雌许褚,和马超连战二百合不分胜负,而且虎雌是赤博上阵,叫很努力了,但尽管如此,他也没能战胜马超。而张辽能力在虎雌之下,甘宁和张辽相比略处劣势,因此吴营内无人能和马超单挑。


老黄8012


马超,字孟起,外号“锦马超”。有吕布之勇,诸葛亮看人一向是比较准的,他由衷地说:“孟起世之虎将。”



奠定马超虎将地位的一战,是数合杀李通,八九合胜于禁,二十合胜张郃。此战远强于张飞三五十合平张郃。且看演义中如何渲染之。

操暗暗称奇,自纵马谓超曰:“汝乃汉朝名将之后,何故背反耶?”超咬牙切齿,大骂:“操贼!欺君罔上,罪不容诛!害我父第,不共戴天之仇!吾当活捉生啖汝肉!”说罢,挺枪直杀过来。曹操背后于禁出迎。两马交战,斗得八九合,于禁败走。张郃出迎,战二十合亦败走。李通出迎,超奋威交战,数合之中,一枪刺李通于马下。超把枪望后一招,西凉兵一齐冲杀过来。操兵大败。

那么,如果马超进攻孙权,东吴名将中谁会如于禁、张郃、李通般出迎呢?

一、甘宁——“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以相敌也。”



甘宁,字兴霸,外号“锦帆贼”。

甘宁是战斗机,马战、步战、船战都很擅长,尤其箭法,演义中甘宁四次出手,三死一伤,是名副其实的三国第一狙击手。另外,他也是兵器达人,铜刀、铁链、双戟样样精通。

甘宁只将白骑,左冲右突。曹兵惊慌,正不知敌兵多少,自相扰乱。甘宁百骑,在营纵横驰骤,逢着便杀。各营鼓噪,举火如星,喊声大震。甘宁从寨之南门杀出,无人敢当。孙权令周泰引一枝兵来接应。甘宁将百骑回到濡须。操兵恐有埋伏,不敢追袭。

甘宁百骑劫曹营,其猛,其威,其勇,皆有万夫不当之势。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凭此,皆有能和马超一搏。

二、太史慈——“彼军有如此人,安能敌乎?”



太史慈,字子义。堪称东吴第一武将。

有一百合战平“小霸王”孙策的战绩。神亭岭上与孙策从马上打到步下,再进行自由搏击,且看演义中如何叙述之。

纵马横枪,直取孙策。策挺枪来迎。两马相交,战五十合,不分胜负。……

于是且战且退。策那里肯舍,一直赶到平川之地。慈兜回马再战,又到五十合。策一枪搠去,慈闪过,挟住枪;慈也一枪搠去,策亦闪过,挟住枪。两个用力一拖,都滚下马来。马不知走的那里去了。两个弃了枪,揪住厮打,战袍扯得粉碎。策手快,掣了太史慈背上短戟,慈亦掣了策头上的兜鍪。策把戟来刺慈,慈把兜鍪遮架。

此战,不亚于马超夜战张飞的气势,应为演义中最为精彩的打斗。

还有在合肥大战中,太史慈七八十回,勇斗曹魏猛将张辽,不分胜负。其威猛,足以迎马超于长江之畔。

但遗憾的是,太史慈长时间不被重用,夜袭曹营,乱箭穿身而亡,死时悲壮大叫:“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可见其心不甘。

三、孙策——“狮儿难与争锋也”



孙策,字伯符,外号“小霸王”。

绝对是演义前半部分的荣耀王者,一百合战平太史慈。再有挟死一将,喝死一将的成名之战,整部三国,谁能有之。

那枪刚搠到策后心,策阵上军士大叫:“背后有人暗算!”策回头,忽见樊能马到,乃大喝一声,声如巨雷。樊能惊骇,倒翻身撞下马来,破头而死。策到门旗下,将于糜丢下,已被挟死。一霎时挟死一将,喝死一将:自此,人皆呼孙策为“小霸王”。

如其不中箭而亡的话,其魄力,对抗马超绰绰有余耳。

四、徐盛——“魏虽有武骑千群,无所用也”

看徐盛的“勇”,是东吴有名的“混江龙”。

公元217年,曹操出兵濡须口,徐盛紧随孙权左右。魏军大出江上,声势浩大。徐盛和其他将领一起应战。没想到,一阵江风把吴的船舰刮到了曹军阵前。当时吴军惊恐万状,不敢出战。只有徐盛带着部下上岸杀敌,其势,锐不可当。此战中,徐盛受到孙权的赞赏。

再看其勇,“忠”字当头。

当初,孙权受降曹魏,曹魏使者邢贞仗势欺人,与孙权相见时,徐盛悲痛哭道:“吾等不能奋身舍命,为主并魏吞蜀,乃令主公受人封爵,不亦辱乎!”

有此忠勇之士,“拼命三郎”,何惧一马超单挑耳!

闲将西话:有“锦帆贼”甘宁,有勇将太史慈,有项羽之猛“狮儿”的孙策,有忠勇可嘉的徐盛,马超亦止步于长江之险。


闲将西话


马超武艺精湛,在潼关大战、渭水之战中和曹操诸将杀的是天昏地暗,曹操大将于禁、张郃、曹洪、夏侯渊等与马超交手皆败北,大将李通更是被数合斩杀,只有猛将许褚与马超大战二百三十余合平手才算给曹操阵营留了一点面子。

那么如果马超和东吴孙策作战,江东英豪谁可与其单挑的?孙权继位的时候,孙策已死,就姑且按照赤壁之战前后的东吴武将阵容来算。

一、太史慈VS马超

太史慈弓马娴熟,是个优秀的一流强将,太史慈神亭林血战孙策不分胜负,在合肥大战和曹魏一流强将张辽战了八十合都不分伯仲。但是张辽和张郃曾经战了一个难分难解,而张郃在潼关大战中被马超二十合迅速击败。如此看啦太史慈和马超也差距较大。

结论:马超胜

二、甘宁VS马超

甘宁武艺和箭术也是一流,射杀黄祖、赤壁之战杀死多名曹操部将、也曾经带领百余骑兵夜袭曹营后全身而退。不过甘宁缺乏和一流武将交手的记录,夷陵之战有病的甘宁更是被蜀国蛮将沙摩柯一箭射死,甘宁武艺和马超还是有差距。

结论:马超胜

三、周泰VS马超

周泰也是一个优秀的一流武将,是个搏命型的选手,曾经为救孙权和大批山贼作战,身中十几枪差点死掉;合肥大战又勇救孙权和被围的徐盛,又身中十数枪,肤如刻画。不过周泰和韩当二人联手大战许褚而未能取胜,周泰武艺还是差马超不少。

结论:马超胜

四、凌统VS马超

凌统也是东吴武艺前几的名将,凌统在濡须口之战和曹将乐进大战数十合平手,后又勇救孙权,力战张辽数十合不落下风,不过凌统武艺比张辽还是要差一些,略高于乐进,自然比起马超的武艺差一大截。

结论:马超胜

五、黄盖、程普、韩当

黄盖、程普、韩当都是东吴三朝老臣,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黄盖、程普、韩当和祖茂四人早年是孙坚手下四健将,武艺在一个水平,祖茂被董卓大将华雄大喝后一合斩杀,可见其他三人武艺也是差华雄不少,至于和马超比,那就差距大多了。

结论:马超胜

六、韩当、丁奉、徐盛、孙桓逐辈

东吴剩下武艺较高的也就韩当、丁奉、徐盛、孙桓等人了,韩当加周泰两人都战许褚不下,丁奉被关羽之子关平奋力杀退过,徐盛尚且非曹仁之对手,孙桓更是被关兴击败,其他人更是不行,所以这些人和马超差距更大,都是数合之将。

结论:马超胜。

最终结论:东吴众武将无人可以和马超一战。


我家的猫叫皮蛋


马超之勇,天下皆知。

江东有​孙坚、孙策、甘宁,太史慈,每个人皆可与马超一战而不落下风。

孙坚被称为江东猛虎,历史上的华雄实际上是孙坚杀死的,而不是关羽。董卓最忌惮的诸侯也​是孙坚。

孙策​,人号小霸王。曾瞬间挟死一将,喝死一将,其喝声有如巨雷,威势可以媲美张飞。刘备评价孙策:“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曹操评价孙策:“狮儿难与争锋也!”

甘宁,锦帆贼,百骑劫魏营……守江,关羽闻是甘宁,不敢渡江。

太史慈:与刘备、关羽、张飞共救孔融,入阵杀敌,威势不弱于关张。​太史慈五十合平孙策;八十合平张辽。

东吴孙氏战将并不弱,只是小说家把他写弱了。

(参考资料:小说《三国演义》​,史书《三国志》。)







庄生荒谷


东吴能和马超单挑的只有孙策了,但是孙策是一镇诸侯,扮演的是君主的角色,而且孙策死的很早,所以他就不算在内了。那么东吴能和马超单挑的人是谁呢?

我们先对东吴将领做一下排名:

第五名:丁奉

丁奉是东吴的四朝元老,辅佐了从孙权到孙皓四代君主。丁奉曾率三千部下,脱去盔甲,扔掉长枪,手持断刃,直冲魏军营寨,斩杀魏兵无数。

第四名:陈武

陈武曾与庞德大战, 在这场战斗中,吴军大败,慌乱中,周泰、徐盛等吴将都身负重伤,孙权也差点被魏兵活捉。陈武在此不利的局势下,居然能和庞德大战一场。庞德的实力,连魏将张郃、许褚等人都称赞不绝。

第三名:黄盖

东吴阵营资历最老的将领。黄盖擅长使用铁鞭,曾经在三个回合之内就生擒了刘表手下的大将黄祖。

第二名:甘宁

甘宁很有韬略,既能统领骑兵,又擅长水战。其单挑实力不容小视,冲阵能力是东吴版的赵云。甘宁曾率领百名骑兵去魏军寨中劫营,不但成功了,而且手下骑兵无一伤亡。

甘宁箭法堪称一绝,曾经一箭射死了魏将凌操(凌统他爹)、黄祖、蔡薰,还曾把曹魏名将乐进射下了马。甘宁的用刀也是非常厉害,曾经一刀砍死了邓龙,又在一个回合之内砍死了马延、张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曾经在20个回合之内打败了曹洪。从这些战绩我们可以推测出,甘宁的武力要高于张郃徐晃,但是接近张辽。

第一名:太史慈
太史慈曾经与关羽一起去北海解救了孔融,两人冲入阵营中如虎驱羊群。虽然太史慈的武力比不得上关羽,但是却高于张辽。太史慈曾与张辽大战八十个回合,和孙策大战了一百个回合都没有分出胜负。太史慈最厉害的就是箭术,可以说是指哪射哪。太史慈的箭术在三国名将中排名前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能和马超单挑的,也只有东吴名将太史慈了。


公元前


这个问题,也可以算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了,我姑且说之,各位姑且听之。

在三国演义里,自然和正史有所不同,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一个惜墨如金的人,从东汉末年一直到三分归晋,近百年历史,不过三十万字也就结束了,以至于后世如裴松之等人的注解,其字数都是三国志原文的两倍之多。后来研究这段历史的人,不得不将原书和注释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而这种惜墨如金,也让后世对三国历史,多了很多想象空间。

三国演义在三国志的基础上,七分是实,三分是虚,却不以曹魏为正统,而以刘备为正统。以至于刘备和曹魏的笔墨更见浓重。相比之下,孙权的戏份,就有些少了。不但孙权的戏份少,就算是孙权手下的将领,其战斗力都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

就问题所言,马超为五虎将之一,曾有过许褚裸衣斗马超的传奇,也有马超张飞挑灯夜战的经典情节。就连曹操也不得不承认,马超不亚于吕布之勇。虽然马超未必在民间的三国猛将中排在前三,前五应该会有马超一席之地。这样一个猛将,孙权又能让何人相敌?

马超(剧照)

NO.1:太史慈

孙吴的第一猛将,当属小霸王孙策,可惜,孙策绝对不能上场。主要原因就是孙策的身份特殊,即使他的武艺足以和马超相提并论,但也不能轻易出手。那么,能和孙策相提并论的,只有太史慈一人而已。

太史慈贡献了一次足以和张飞斗马超,许褚斗马超相提并论的经典战例,那就是酣斗小霸王孙策。这一场可算是非常经典。两个人马战,步战山上,山下打的不亦乐乎。直到最后,也没有分出一个胜负来。这一战,太史慈奠定了东吴第一猛将的地位。而且是马上马下综合性猛将,更主要的是,太史慈还有一对步战双钩,若是和马超对战,一旦双双落马,太史慈在步斗过程中,一定会占上风。因为从和许褚对阵看,两个人同时落马后,打起来就如同流氓打架一般,互相撕扯。而太史慈和孙策的步斗看来,经验要多很多。因此,太史慈绝对可以和马超相提并论。

NO.2:甘宁

甘宁是继太史慈之后,又一个可以称为猛将的人。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国演义里,甘宁虽然被称为和张辽齐名的猛将,但缺少单挑的精彩战例。甘宁的确单挑过,比如赤壁之战短时间内斩杀马延、张凯,第一次合肥大战之时,一锤子砸死了太守朱光。没归顺孙权时,一箭射死凌操。从人头数来说,甘宁的人头数很多,但有一点,甘宁缺少和名将猛将对战的经典战例。像是马延张凯这些人,基本是炮灰型将领。斩杀这些人,根本不值得一提。从斩将、单挑的质量上看,甘宁虽然很猛,却未必能和马超一战。

NO.3:周泰

周泰在三国演义中,号称东吴第一肉盾,小强式的存在,而且是群战的高手,突围的猛人。这个人似乎可以和曹操手下的典韦相提并论,都是主公的贴身保镖,而且遇见危险时,敢玩命,能打能杀。遍体鳞伤称为周泰的标志。也让周泰成为东吴数一数二的猛将。

但和甘宁相似,周泰在混战中爆发出来的战斗力非常惊人,但依旧缺少高质量的单挑。在赤壁之战时候,和韩当合作,水战中,一人一个,结果了曹操的将领焦触、张南。在夷陵之战时,和蛮将啥摩柯大战二十回合,砍了对方的脑袋。但这些将领,都算不上是猛将,因此,周泰猛归猛,但要想和马超相抗衡,还是差点火候。

NO.4:凌统

凌统是一个被低估的猛将,也是孙吴里为数不多的单挑型将领。在三国演义里,东吴将领单挑的战例本来就少,五十回合以上的战例更是少,太史慈贡献了两场,一场和孙策,一场和张辽。凌统同样贡献了两场,一场和张辽,一场和乐进。可以看出,凌统的确是一个单挑型将领。而他的对手,质量也非常高。

张辽,有着不亚于五虎将的战斗力,就连关羽都曾经正面评价过张辽的武艺。也是曹操阵营中,甚至是三国演义中,为数不多的可以让关羽正眼看的将领,就连马超也没有这样的待遇。而凌统可以和张辽对战五十合未分胜败,可见这次单挑含金量是很高的。

乐进,在三国演义里,笔墨很少,也没有太多单挑的战例,但历史上,乐进被评价以骁果著称,就是骁勇果断的意思,乐进非常善于突袭,最为精彩的一个情节是,在第一次合肥大战的时候,张辽和太史慈打的难解难分,乐进却突然进攻,一刀劈断宋谦贾华的双戟,李典趁机一箭射杀宋谦,曹军才一举取胜。凌统和这样的人单挑五十合,含金量不低。

我想,如果马超真的要和东吴将领单挑,孙策若是在,必然能和马超相抗衡。孙策不在,太史慈可以。如果太史慈不在,凌统勉强可以一战。周泰甘宁,从单挑质量看,即使出战,结果也未必有凌统好。至于其他将领,恐怕都不够格。


旧书斋


孙权:“马超,你过来啊!”

马超:“有种你上岸啊!”

……

哈哈,如果非要在陆地上一决雌雄,那东吴武力最强,就应该是甘宁了。

甘宁是一位多面手,马战、步战、水战、攻城战,都很精通。马战使大刀,赤壁之战时秒杀马延、张顗;步战使双戟;水战用弓箭,曾一箭射死东吴大将凌操;攻城持铁链,身先士卒,冒着箭雨攻下皖城。

甘宁是所有上将中,最不惜命的,不管是亲自参加攻城、还是百骑踹营,都是玩命的勾当,一般人不敢这么玩。

孙权曾评价:“孟德有张辽,吾有甘兴霸,足以相敌也。”特别在恶战的时候,甘宁都有突出的表现。

单纯论马上功夫,甘宁也算一流猛将,就算不如超一流的马超,但是应该可以支持七八十回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