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給幣圈帶來哪些思考?

正當幣圈人士慶幸波動的2019總算過去,滿懷期待2020到來時,卻出現了影響全中國乃至世界的新型冠狀病毒事件,2020一開始就降臨沉重打擊。新型病毒的影響擴展到社會方方面面,幣圈也不例外。在這個病毒肆意的春節,幣圈又發生了哪些變化和值得關注的事情呢?

人間有愛 幣圈有情

這個春節過得十分糟心,疫情不斷惡化嚴重,每天確診人數在不斷增加,一時間,口罩被瘋炒,原本賣十塊錢的口罩被賣到幾百塊錢,並且供應量遠遠不足。

據統計僅湖北一個省,新型冠狀病毒確診人數就已過萬,疑似病例更是與日俱增,醫療條件跟不上,物資嚴重缺乏。國家高度重視,社會各界人士也通過各種渠道向武漢捐贈物資。

據鴕鳥夜班編輯部統計:Lucia社區、抹茶交易所、杭州趣鏈科技、火幣集團、幣安集團、量子鏈基金會、數字資產研究院、金氪資本、KuCoin交易平臺、歐科集團(排名不分先後)等幣圈企業紛紛貢獻力量,捐獻資金和口罩以及其他物資。據統計,僅區塊鏈行業的捐獻就達到了上億。無疑給這次疫情地區帶去了些許溫暖和陽光。

區塊鏈行業雖是小眾行業,但此次疫情期間,其發揮的作用和貢獻的力量不亞於任何一個行業,一個有愛、有力量的行業註定能夠走的更遠。

區塊鏈技術在此次疫情能起到什麼作用?

上面說到,僅幣圈捐贈的物資和資金價值就已經超過一個億。據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公佈的社會捐贈情況顯示,截至2020年1月31日17時,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機關和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共接受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社會捐贈款物84972.32萬元。其中,接受資金65695.81萬元,物資價值19276.51萬元。

有網友評論稱:全世界的捐贈竟然供不了一個湖北省?對此,武漢紅十字會遭到了眾多網友的攻擊,其受到大量質疑,物資和社會捐獻的資金到底哪裡去了,為何紅十字會內部如此不透明?

此次疫情讓社會各界深刻認識到一個問題:如何解決第三方機構數據和信息不透明的問題。而區塊鏈技術或將成為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

如果將各方捐贈物資進行上鍊,利用區塊鏈技術構築物資鏈、實現社會各界個部門的可供物資的數據整合,實時追蹤物資的運輸、存儲、流向等各個環節,並使物資數據能夠讓全社會共享和查詢,或許能夠重構社會信任。

就物資捐贈和發放場景而言,可以有兩種部署區塊鏈物資鏈架構的方式:一種是建設專鏈,將物資捐贈與發放涉及的所有機構放在同一個鏈上,在各機構內部部署多個節點。通過上鍊查詢物資等數據信息,追蹤物資流向。

第二種方式,以機構類別為單位,將物流、政府部門、慈善機構、派發渠道建鏈,形成聯盟鏈,以便各單位和機構的信息協同,提高辦事效率。

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疫情防控相關信息的準確性和透明度。廣東省互聯網行業黨委於1月31日發佈《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作用,凝聚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合力》一文,提到信息服務類企業黨組織要利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手段,及時為決策機構和廣大網民群眾提供全面準確客觀的疫情防控信息和數據服務。南京審計大學組織開發了疫情防控區塊鏈系統,以採集疫情防控相關信息。

當然,全部依賴區塊鏈技術也不是萬全之策,例如信息隱私問題、上鍊難度問題、時間成本等問題。關鍵要從根本上消除問題,不應該只依賴技術。

疫情對數字資產和區塊鏈行業有影響嗎?

最引人關注和爭論比較激烈的一個問題可能就是:此次疫情對比特幣有影響嗎?以及是否說明比特幣是避險資產?

deVere Group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Nigel Green認為,隨著傳統金融市場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爆發的打擊,投資者將加密貨幣視為避風港。從數據來看,在1月24日至1月30日,全球資產表現中,A50跌超7%,美股跌逾3%,比特幣領漲。BTC從1月24日的8423美元上漲至1月30日的9509美元,漲幅高達12.89%。就此,許多分析人士將比特幣價格的持續上漲看作與與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有關。比特幣的價格真的受疫情影響嗎?此次疫情是否真的證明了比特幣是避險資產?

疫情對數字資產或許有一定影響,但絕不是決定性的程度。

從歷史來看,似乎負面新聞總伴著行情的上漲。或許此次疫情引發幣圈恐慌情緒,進而促進數字資產的投資上漲。但除了疫情,我們也不能忽略2020幣圈另一重大事件-比特幣減半。距離比特幣區塊獎勵減半不到100天。比特幣減半,價格上漲似乎已經成了共識。

關於比特幣減半的詳細解讀,大家可以閱讀鴕鳥夜班編輯部的相關文章。

之前,比特幣被許多分析師認為是避險資產,再加上比特幣減半影響,按說比特幣的價格會大漲才對,然而在疫情期間,比特幣價格一度跌破8300美元,雖然後來漸漸回漲,但中間的價格也是不斷波動。但範圍較小。所以,疫情對比特幣的影響並沒有特別大的影響。似乎也達不到避險資產的要求。首先讓我們看一下避險資產的定義:避險資產指的是隨著市場變化,價格不會波動太大的一類較為穩定的資產,譬如黃金、美元等等。避險資產的核心屬性在於穩定,而2018年,比特幣跌了85%,2019年漲到一萬多刀,漲幅100%。從這一點就不符合避險資產的特徵。幣圈現在投機的還是太多,比特幣的市場波動又大,風險屬性強於避險屬性。比特幣無法做到避險的需求,而現在所謂的“避險”只不過是一種炒作罷了。

長期看,這次疫情或將深刻影響社會的行為方式,大到政府工作方式,小到人們的生活消費行為方式、公司生產組織形式,但這種影響對於短期投資市場不會有直接的體現。疫情不會改變投資的本質,短期會擾亂市場情緒,但市場不改中長期運行趨勢。

央行投放1.2萬億元,對幣市會產生影響嗎?

為維護疫情防控特殊時期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和貨幣市場平穩運行,中國人民銀行開展1.2萬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投放資金,確保流動性充足供應。對此,幣圈人士各抒己見,有人稱這對幣市是一大利好:流動性的投放,有利於金融市場穩定,盤活市場,避免了幣市劇烈波動。對於幣圈來說是利好。也有人認為兩者沒有絲毫關係。鴕鳥夜班編輯部比較同意沒有太大影響這一觀點。

首先,中國人民銀行開展1.2萬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投放資金是藉助商業銀行體系完成,以終端放貸或者低抵押率的形式釋放給企業或機構,提供流動性主要是應對疫情下的實體企業。而加密市場受疫情影響的實體經濟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此流入幣市的可能性較小。

再者,央行投放的1.2萬億流動性資金對整個社會及受到此次疫情廣泛影響的企業和市場來說幾乎是九牛一毛,能夠起到的作用並不大。

關鍵的一點是,央行對比特幣等加密資產的態度在2019年年末已經得到充分體現,幣圈面臨自保境地,央行數字貨幣入場,良幣驅逐劣幣或是未來之勢,央行不會“撥錢”提振數字資產市場。加密市場不過才2000億美元的市值,假使央行撥入幾百億進入數字資產市場,都可能給該市場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直接拉昇比特幣。“央行本無意,幣市莫多情”。此次央行操作可以說與幣市並無太大關聯,如果說有什麼聯繫的話,可能就是起到心理安慰,給幣圈帶來正面情緒。

社會短暫性“停止運行”,礦機出銷困難

因為疫情的影響,中國許多地區施行封閉式管理,鐵路停運、道路阻隔、社區封閉化,普通群眾出門已成困難,許多工廠更是無法開工。國家建議延遲上班開學時間。物流也暫時停止。

新冠疫情,给币圈带来哪些思考?

萊比特礦池創始人江卓爾在微博發文稱“各地交通、物資斷絕,人員無法流動,新疆最誇張,進疆的先帶走隔離20天,企業無法復工。我們年前留了一半員工值班,現在人手不夠,也只是礦機在線率較差,主要影響是有些停止建設、停電的礦場,有幾千臺礦機無法調出。”可見礦場的境遇十分不利。工廠人員不到位,礦機的生產必受影響。假使減半前,行情大漲,目前比特幣已成穩步的上漲趨勢,儲存的礦機賣不出去,新的市場需求無法滿足,估計讓不少礦商傷透腦筋。所以此次疫情對礦業還是有一定的影響。

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疫情總會過去,牛市終將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