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王恆屹:不到6歲識字3000,背詩580首,關鍵是這一點

大年初四,《中國詩詞大會第5季》正式跟大家見面了,來自青島的5歲"萌娃"王恆屹,節目中出色的表現,圈粉無數,一夜之間成為很多家長心目中的"神童"、"別人家的孩子"。

中國詩詞大會王恆屹:不到6歲識字3000,背詩580首,關鍵是這一點

不到6歲的他,認字3000多,熟背詩詞580多首,有著超強的記憶力,對於各國的國歌、國旗,也能夠記得非常的明白,小小年紀博覽群書,知識儲存量讓很多成年人都望塵莫及。

中國詩詞大會王恆屹:不到6歲識字3000,背詩580首,關鍵是這一點

早在3歲多時,王恆屹就開始參加了節目。4歲時,《三字經》、《千家詩》背的滾瓜亂熟,在《經典詠流傳》節目中主持人撒貝寧隨便翻到一頁,提個開頭,"萌娃"王恆屹就能很快脫口而出。

央視節目《挑戰不可能》中,一環節需要參賽者在300首唐詩中,隨機挑選10聯唐詩(上下兩句為一聯),再隨機挑3個字進行保留處理,然後讓選手填寫完整。10道題全部答對,才算挑戰成功。

在面對詩詞挑戰:_ _ _ 明無 _ _,_ _ _ 處亦_ _。臺下觀眾看的一臉懵,都表示答不上來時。5歲的王恆屹略一思索:"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立馬回答上來,淡定的回答真是讓家長們崇拜不已。

中國詩詞大會王恆屹:不到6歲識字3000,背詩580首,關鍵是這一點

小小的王恆屹憑藉著對詩詞的積累,過人的記憶力,圈粉無數。進入年度總決賽,成為了詩詞愛好者的一大熱門話題,被主持人撒貝寧稱為"行走的中華小詩庫", 更是被廣大網友稱為"記憶神童"。

中國詩詞大會王恆屹:不到6歲識字3000,背詩580首,關鍵是這一點

和恆屹差不多年紀的萌娃,大多不識幾個字,也就會背幾首詩。看到這麼優秀的王恆屹,相信很多家長多少都會有點危機感。

並非出生名門世家的王恆屹,一歲半時,就和爺爺奶奶在青島一起生活。父母大學本科學歷,普通職員,因為工作原因長期居住在上海。爺爺奶奶大專學歷,姥姥姥爺初中學歷,可以說是非常普通的家庭了。

那麼,"記憶神童"王恆屹到底是怎樣培養出的呢?

啟蒙教育從小做起,創造輕鬆愉快的家庭環境,孩子更優秀

1歲時,王恆屹媽媽就為他買了各種各樣的識字卡片,教他識字,並給孩子讀詩詞。開始的時候,主要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興趣。

奶奶何霞退休後,自己也會經常在家裡播放名家詩詞朗誦,學著繪聲繪色地朗讀。不同於其他小孩子對玩具的迷戀,小恆屹反而更加喜愛詩詞,奶奶便試著開始帶他背誦,在他耳邊教《三字經》、《百家姓》、唐詩宋詞等。久而久之,恆屹便能完整的背誦完一首詩,成就感十足。愛學習的小恆屹,還會把自己學過的字和詩詞變成考"考題",和家人相互學習。

中國詩詞大會王恆屹:不到6歲識字3000,背詩580首,關鍵是這一點

浸潤式的學習氛圍,潛移默化的影響著王恆屹的成長,為了恆屹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詩詞啟蒙環境。

讓孩子愛上學習,興趣培養很關鍵

小時候,恆屹的爺爺想讓他去學畫畫,可是太小的他當時對繪畫卻沒什麼興趣。作為長輩的爺爺並沒有強求他,直到恆屹看到《中國詩詞大會》上康震老師的畫作,才對繪畫產生了興趣,主動要求和爺爺去上繪畫課。

中國詩詞大會王恆屹:不到6歲識字3000,背詩580首,關鍵是這一點

王恆屹家人在某一節目中採訪中,說道:"被動學習對於孩子是一項非常艱鉅的任務,這樣的學習方式是非常不走心的,只有讓孩子真正的感興趣,才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輕鬆的背誦各類古詩。所以,我們首先做的是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這是最為關鍵的一步"。

日積月累,理解記憶,鼓舞前進

人的記憶都是有限的,都是有遺忘律的,5歲的王恆屹同樣也不例外。恆屹奶奶為了孫子能夠記住讀過的古詩詞,每讀一首詩就會先帶著孩子一個字一個字的讀上三四遍,非常有耐心的一遍一遍來,之後王恆屹就可以背誦一遍,奶奶再對每一個字的發音、字形以及含義進行講解,加深孩子的理解,這樣就不僅僅是死記硬背了。

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家長的我們就必須要非常有耐心,鼓勵孩子多想想,理解記憶,不過多依賴提示,學會獨自背誦記憶。

"記憶神童"絕非天生天賦異稟,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一生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一起進步,才是最好的教育。


疫情期間,宅在家裡不能出門。有遠見的父母,不如和孩子一起,教孩子識字、記詞、背古詩。讓孩子實現彎道超車,開學快人一步!

購買相關教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