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英年早逝的挚友何宝军

【原标题】远去的兄弟,今生重逢在梦中——缅怀英年早逝的挚友何宝军

作者|董连辉

*

“宝军,五班只有咱们俩报文班吗?”“是的……”“你那几位学霸好友,不仅高考牛,走向社会也非常厉害……”“他们初中学习就好,文学素养非常高!对了,睡眠好些了吗?这是助眠药,睡前服一片……”早晨醒来,我沉浸在梦中与高中挚友宝军的对话,好像是在复旦大学一个宿舍,我们兴奋聊着往事事,是那样清晰……

冬日的暖阳透过窗子照进卧室,室外天空格外蓝,我久久不愿起床,回味着梦中的情景。饱受失眠困扰近三年,久违一觉到天亮酣畅淋漓感觉,特别是与宝军“重逢叙旧”……

寒来暑往,云飞雪落。如今,宝军已经走8年了,今生不可能有这样的重逢了。多年来,我尽量不去触碰关于宝军的任何记忆,因为除了惋惜就是不尽的伤感。但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不自觉地想起他,在盛夏星光闪烁的夜空下,在寒冬长夜的孤灯旁,在湿漉漉的梦里……忧伤绵长无穷尽,那段不寻常的青春往事,铭刻着质朴纯粹的兄弟情。

缅怀英年早逝的挚友何宝军

^参加工作多年以后的何宝军

一、不抛弃,不放弃,青春沼泽逐鹿高考燃明灯

学涯路上,从小学到初中,我一路春风得意,伴随写作专长,成绩遥遥领先,考入重点中学迁安一中,更是沐浴在鲜花赞语中,颇有非名牌大学不考的豪情!我与宝军相识在青春少年花季。

同为长城脚下走出的山庄少年,共同求学在全县最好的中学,我们相识了。少年宝军个头跟我差不多,皮肤黝黑,一双机警的大眼睛。

在一个杨花柳絮漫天飞舞的回家周,我骑着自行车带着宝军行走在乡间林荫道上。我当时成绩居全年级前列,并有全县作文竞赛获奖的荣光,心高气傲的我,以指点的口气跟他聊着学习话题,没有意识到我俩之间会有什么交集。那时我俩并不在一个班,也没有过多的交往。

三年后,我与宝军重逢在高一五班,彼时,我经历了学涯路第一次重挫,中考成绩虽然不错,却延迟开启高中生活。宝军后来居上,由一个少年成长为男子汉,个头也比我高出很多。共同的志趣与文学爱好,我与宝军渐渐无所不谈。他的冷静成熟、豪爽义气、幽默睿智、情感丰富,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开始对这个小老乡刮目相看。然而,我却陷入一片青春沼泽……整个高一是不平静的一年,以两个宿舍为基地,班里形成大化富家子弟与农村学子对立两大团伙,瘦小的我不经意处于矛盾的漩涡,宝军对我的处境深表同情。

“站在那片,挂满青青之果的梦林里;站在那片,五角形仍不曾褪色的枫叶上;思绪凝固在你去的远方,用一种新的希望,用一股潜在的力量,在春光明媚的早晨,支起执着不悔的脚跟,支起绿色的目光,即便前方永远是一片空白,即便在冬日里蕴育的希望早已破灭,前进的脚步从未彷徨……”宝军送我一首《从冬天走来的希望》,鼓舞我振作士气,走出昔日生活阴影。柳絮纷飞,我和宝军再次行走在长城附近那条熟悉的乡间林荫路上,他从家庭到学校,帮我分析现状,指点迷津。同样的小道,不同的是我俩几年内角色转换了……在一个丁字路口分手时,我走出数十米无意回头一看,发现宝军还伫立在路口目送我……我很感动,决心交定这个朋友了。

入夏临近期末考试,因宿舍一个欺软怕硬的大化子弟多次挑拨事端,一场积怨已久的“校园战争”爆发了,战火从教室烧到宿舍,从校内烧到校外。屡遭欺凌,忍无可忍,特别是想讨回在同学前的那份自尊,我被迫进行反抗,求助一个早已离校的初中同桌,同桌身份特殊,在县城颇有影响,我与其也有一段恩怨故事,入五班后的尴尬处境如果探究根源与其不无关系。解铃还须系铃人,我怀着复杂心情向其求助,让他警告一下那几个大化子弟不要太嚣张。同桌并没有听从我的意思,而是带着社会小青年,来到学校痛快淋漓地扇了几个大化子弟一顿大嘴巴。看不惯他们横行班里的同学们颇感解气。岂料,我却陷入危险境地。当天晚上,我正在上晚自习,班上一个学生混从背后突然袭击,猛抽我脸部,为其挨嘴巴的大化好友“报仇”!我瞬间倒地,鲜血洒满地面,同学们赶紧将我送往县医院……最后,学校获悉情况,既同情我,但因为我找校外人员介入纠纷,还是给我个警告处分,并通报全校。这是我求学路上唯一一次受处分。动荡受辱的环境中宝军没有歧视我,而且加深了友情。他不止一次背着我跟同学们说:“连辉,是个好人!”同时再三嘱咐我一切为了高考,忍辱负重。

高一期末文理科分班,我与宝军一起选择文科,自此离开五班。新学期开始,我与宝军跨入高二一班,新的班级竞争激烈,不乏全年级的学霸,两年后的高考证明,1992届迁安一中高三一班考入全国名牌大学的学生为历届之最,是建校以来文科高考成绩最好的一年。宝军的好友、唐山文科状元史举同学就来自高三一班。那场“校园战争”给我造成的阴影非常大,不仅期末考试成绩急剧下滑,甚至波及到以后的学习。升入高二不久,我被迫休学了。对于这个决定,宝军非常不理解,最终,他一声叹息,“好自为之吧……”送我离开学校。那届同学素质很高,班主任张森老师人也挺好,初中时他就知道我的名字。我虽然在这个班不足一个月,但很多同学的名字我都记在脑海里,大学毕业后与多位一班同学保持联系……是我没缘分与他们同行。

经历一年炼狱般磨砺,一年后,我重返一中,度过较为平静的一学年,高二期末考试,还考了个全班第一。而此时,宝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那个金色七月,我和宝军一家人举杯庆祝他金榜题名。晚上,宝军跟我说:“我在复旦等你!”我苦笑一声,“我没有那个智商!”“要相信自己!”其实,我何尝不想与宝军再聚一起啊。

然而,命运总爱折磨我,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1993年,在我本该备战神州第一考的春天,却沦为乡村小学的一名临时代课教师;在我本该走进寒窗学子十年逐梦最神圣考场之际,我却奔波在乡村的打工路上……当时,宝军正在南昌陆军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军政训练,第一学期,他每个月来一封信,给我寄来高考复习资料,叮嘱备考注意事项……获知我又遇挫折,宝军心急如焚,恨不得飞到我身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狭路相逢勇者胜!你可千万要鼓起勇气车!一定要顶住!”“如果你再有什么三长两短,你绝不会受住打击的……”备受折磨的我还是令宝军失望了,他最后一封信寄到学校时,我的汗水、泪水已经洒满打工路了……那年夏天临近高考,尽管学业荒废近一年,在宝军和其他好友鼓励下,我重新振作士气,放弃临时代课,想以社会青年的身份按时参加本该属于我的高考,但限于各种条件制约,无法如愿。那是一个黑色的苦夏,我陷入人生低谷,煎熬度日,每天骑着二八自行车百余华里,奔走滦河两岸的村落卖冰糕,不想见任何同学与亲朋。出乎我预料的是,1993年8月4日,宝军风尘仆仆从南昌放暑假回来,第一时间到家里来看望我,没有责备,果断劝我重返校园,再来一搏!就这样,我顶着巨大压力,克服重重阻力,重返一中,背水一战,赢得了1994年的高考。尽管无缘全国重点,起起落落的生活磨砺已经让我正视现实了。其实,无论主动还是被动,休学都不是好的选择,越休压力越大,心里素质越差,自卑感越浓,何况父母年迈家境如此清贫。因为两度休学,没有全部会考证,我虽然只上一个完整高三,参加唯一一次高考,却是复课生身份,连最向往的军校报考资格都没有。而延迟毕业,荒废的是学业,失去的是机会,代价是沉重的。我对不起年迈的父母,对不起宝军对我的殷切期待。其中背后故事太过心酸,至今不堪回首,涉及残酷应试教育制造的冷漠人性、青少年成长的心里健康教育、挫折教育,既有社会共性问题,也有个性问题,很多现象的原因绝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那些言不由衷内心深处的苦衷一直没有机会跟宝军讲,总觉得多年以后会有机会探讨……

高考成功后,宝军又是第一个来家祝贺的,此时,他已经在复旦大学读大一了。多少狂风恶浪,多少电闪雷鸣,茫茫大海的航程上,宝军始终为我悬挂一盏明灯……

缅怀英年早逝的挚友何宝军

^何宝军与作者往来信件

二、大学校园,帮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我大学入学不到一个月,命运又和我开个玩笑,突然右臂桡神经损伤,书写不能。在河北省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后,每天到医院扎针、做理疗……

宝军获悉后,大吃一惊,在信中叮嘱说:“一定要振作起来,保持乐观情绪,相信医学力量,一定会使它好起来的!注意在医生指导下多锻炼。我已经向上海的同学打听过了,上海第一科大学附属医院——华山医院、中山医院的神经科都很不错,在石市再没有效果的话,就来上海吧……你可以打电话找我爸,千万别为钱的事而耽误了大事,钱用完了可以再去赚,而健康是没办法挽回的,千万千万!记住,打起精神来,一切都为了治病,别想得太多,你会好起来的!”读着宝军的信,我流泪了,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不久,宝军再次来信,千叮咛万嘱咐。严冬过尽绽春蕾,在宝军和身边同学帮助下,经过一个学期的治疗,右手终于康复,期末考试10余门课程顺利过关,有的科目还取得不错的成绩。当我把这个消息去信告诉宝军时,宝军来信字里行间透露着喜悦之情。“看到手好了,真高兴!”

也许是担心我的健康,此后,他总是及时与我通信。“你的文笔不错,有空就写写,往外投一投,大学生活应是丰富的,有机会多参与点,长长见识,对以后生活都是一种帮助。总之,要开开心心的,大学这几年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好好珍惜吧!有事就来信,心里烦了就和我唠唠。”“你离毕业还有一段日子,真希望你能很好地利用这宝贵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充充实实地做点事,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天,多一点积累,少一点遗憾。”……

大学四年,我和宝军每学期都要通几次信,谈社会,谈人生,交流彼此感受,他指导我过英语四级,发展文艺专长。

缅怀英年早逝的挚友何宝军

^上大学时的何宝军

三、“只要考上研究生,经济方面由我负责!”

读大三第二学期时,宝军开始鼓励我考研。他在信中语重心长地谈到:“我真希望你能考研,如果现在毕业参加工作,你很难找到一份理想工作。之所以要奋斗,要竞争,就是要摆脱贫困,能更好地活下去。当然,对我们来说,要付出更多汗水,忍受比别人更大压力,但这些不应该成为负担,而应该成为动力。所以,从现在开始,你就应该着手准备考研,只要考上,经济方面由我负责!”

宝军知道我父母年迈,供我读本科都很困难,他再三为我消除后顾之忧。一个月后,他又来信嘱咐我考研。“通过毕业找工作这些环节,我深刻体会到学历的重要性。没有较高学历,像我们这样从农村里出来的孩子与别人比,连起码竞争资格都没有。现在,我们已经具备一定基础,何不更上一层楼呢?不能‘小安即满’啊!虽然我这次考研失败,但我不会放弃,我还会再考!连辉,我们只有靠自己拼搏去杀出一条血路来,一路往前冲!我认为你唯一出路,也是我对你最大的心愿就是考研!我已经说过了,家里事少考虑,经济上的困难我可以帮你,千万千万别为了这些事而影响你的学习和前程!横下一条心,路就在你脚下!”

当我回信告诉宝军决定考研后,宝军很快来信进行耐心指导。“知道你决定考研的消息我很高兴,从现在就应着手准备了,专业课方面尤其要加强与系里老师们的沟通……英语一定要砸实,下半年又是工作又是考研的,心理上也很难平静,所以这半年是打下坚实基础的最好时机,切记,切记!”

1997年夏,宝军大学毕业,到深圳发展银行长城大厦支行工作。

1997年10月6日,我收到宝军参加工作的第一封来信,而且还寄来300元钱,这是他从第一个月工资里拿出来的。“我很怀念上学的日子,你要好好珍惜现在的时光,好好准备考研,我寄去300块钱,留你买点笔墨和参考书。有什么困难给我来电话,千万别不好意思,你考好了就是对我最好的安慰,这也是我的心愿。望兄你保重身体,学习进步!” 商潮滚滚,功利至上,多少亲情友情套上了金钱枷锁,我被宝军那颗至诚之心深深震撼了。

在宝军鼓舞下,大四第一学期末,我报考了上海师大的研究生,总分超出20多分,但外语差几分没走了。我让宝军失望了,但他并没有责备我,又开始指点我找工作。

缅怀英年早逝的挚友何宝军

^何宝军与作者往来信件

四、10年,没有拨通的电话

我与宝军最后一面是1997年春节前,我们寒假回乡,那年腊月,宝军父亲因车祸骨折摔伤,住进医院,宝军陪父亲在医院过年,我们见面时,他显得很坚强。

在我毕业前,彼此依然保持书信和电话联系。“凡事都得看得开一点,目光要放得远一些,不要被一时困难或挫折所左右。比如找工作,其实也没必要非留在省城不可。秦皇岛、唐山、保定都比石家庄好,关键是要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岗位,一个有发展前途的地方,工资待遇则是第二位的因素,离家远近则更不必考虑,有那份孝心,在天涯海角都一样。无论身处何方,我们都要善待别人,善待自己!”宝军说。

带着宝军的嘱托,1998年夏,我大学毕业北漂到廊坊,从高校教书到跋涉新闻路。此后,我们天各一方,彼此忙碌着,再也没机会通信了,但还能保持电话联系。2000年春节前,我看望宝军的父母,因宝军在深圳,没有能见面。我们最后一次通电话是2002年夏季一个傍晚,当时,宝军在济南工作,那次聊得时间并不长。

后来,由于彼此工作变迁,通讯工具更换,渐渐失去联系。我因年迈父母接连患重病,经济压力很大,每年春节、国庆节回乡来去匆匆,没有机会去看宝军父母,我与宝军音信隔绝了。

“我现在急于想了解你的情况,请你接到信后打我的Call机……”

1998年1月14日,我收到宝军在深圳发展银行长城大厦支行工作时寄给我的最后一封信,信结尾,宝军留下个人传呼机、单位及老家电话,并写到:“祝你健康,事事如意!我等你的电话!”

2004年10月撰写史志文章,回乡到长城脚下马井子考证出土文物,偶然听人聊起不久前宝军到这里登长城,他已经回到北京工作了。当时非常期盼与他见上一面,但自己心境郁闷,还是放弃了。京城,近在咫尺,我们犹如远在天涯。现实所迫,2002年以后的10年中,我没有主动寻找、联系过宝军,导致连最后看他一眼,送他一程的机会都失去了。

缅怀英年早逝的挚友何宝军

^上初中时的何宝军

五、遗憾绵绵无绝期……

2012年9月初, 宝军去世一年后,我得到他去世的消息。

原来,2010年6月,宝军在单位体检时查出来重症,同年年底在301医院做了肝移植手术,2011年7月中旬病情复发,住进武警总医院,8月14日中元节,宝军离开人世。

在生命最后时光,宝军饱经痛苦折磨。宝军的妻子雅丽介绍,他是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病危期间,他不想麻烦大家,总是劝亲朋不要来看望了……”

“董哥,我爸几次让我找你的联系方式,问几个人都不知道,确实联系不上……” 宝军的弟弟广宏在电话中说,“我哥责任感太强了,在深圳,为了工作,酒喝得比较凶,不注意休息……”

像那个年代众多尖子生一样,宝军报考了名牌大学最热门的国际金融专业,大学毕业后,从一个普通信贷员做起,靠个人打拼,不足10年成为深圳发展银行稽核部华北稽核中心总经理,并在北京安下家。宝军在深圳给我寄来的信中,不止一次谈到工作压力大,他抱怨同事在一起谈的“除了钱还是钱”,想静下心来看点书的机会都没有。习惯宝军护佑的我忽视了他的身体健康与内心感受,也从不相信健壮的他会患上重症。宝军大学辅修的是新闻专业,凭其才学,如果从事新闻,绝对成为一位优秀新闻工作者;如果从事文艺创作,也一定会成为影响全国的优秀作家。

10余年来,有太多言不由衷的苦衷,有太多无奈,但我始终坚信,与宝军肯定会有相聚的那一天!做梦没想到,多少心腹事,如今只能与宝军阴阳相隔,含泪倾诉。今后,还有谁能投给我理解与信任的目光?还有谁能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述人生励志的话语?还有谁能在我置身漩涡中拉我一把?2018年清明节,我回乡第一次到城郊东墓园祭奠宝军,那么多林立的碑石,我一下就找到了宝军的墓碑,伫立了许久,无语泪长流……

今年国庆节,我在燕山大学与高一五班时的同桌建军时隔20年后重逢,谈起宝军离世,他也非常惋惜,似乎五班大多数同学至今还不知道宝军去世的消息。据了解,当年那个引燃校园战争导火索的同学涉嫌违法受到公安处理。风翻白浪,是非往事随风而逝……建军想拉我入五班微信群,我谢绝了。内心深处,我非常想见那些保持淳朴底色的老同学。但人生犹如单程列车,没有一起行驶到高考终点,就没必要再登上那趟列车了,失落的光阴是拾不回来的。最关键是宝军不再了,那已经不是我昔日的五班了……人到中年,记忆空间有限,一些人一些事就随着时光自然流逝吧……

霜风舞红叶,残月冷空悬。灯下捧心语,热泪涌如泉……宝军,人生行路难,世事多维艰,你撑起的明灯,永远燃烧在心中,心有光明,再多的苦难都是财富!我会不断雕刻更坚强的自己,一蓑烟雨任平生……唯一期盼的是,你多来梦中聚一聚,诉说道不完的心腹事……

宝军,下辈子,愿我们还做同学,做兄弟,不再有这么多遗憾和忧伤……

缅怀英年早逝的挚友何宝军

^何宝军与作者往来信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