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赵国正确的做法是啥?

京东李达康


正确的做法就是廉颇的策略:坚守防御,长期消耗,直到把秦军拖垮。

第一,赵国野战打不过秦军。

这不是替秦军吹牛,赵军野战是真的打不过秦军。

长平之战初期,廉颇也曾积极迎战秦军,但是战斗异常艰难,始终处于下风。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四月,秦将王龁发动进攻,廉颇迎战。赵国军队击伤了秦军的侦察兵,秦国军队的侦察兵斩杀了赵军的裨将茄。六月,王龁再次进攻,攻破赵军阵地,斩杀赵军四名都尉,赵国的两个重要据点二樟城和光狼城被秦军攻占。

经此一战,廉颇已经认识到赵军不可能在野战中击败秦军,率军退至丹河东岸,高筑围墙、固守营垒。秦军发动强攻,虽然小有斩获,但也伤亡惨重。双方陷入对峙。

为什么赵军野战打不过秦军?

一是赵军人少。总体来讲,长平之战,秦军始终比赵军多二十万左右。

根据史记记载,整个长平之战,赵军45万人全军覆没。但是这45万人并不是一次性死伤的,是赵军前前后后所有战斗伤亡的总和。赵括替换廉颇时,带来了援兵20万,这些人也包括在45万赵军里。可知,廉颇守长平时,手下只有25万人。

秦军曾发动河内郡15岁以上男丁增援长平,增兵后兵力达到60余万。那么,增兵之前,秦军兵力可能在40万人左右。远远超过廉颇手下赵军。

二是,上党属于山地,不利于赵军骑兵作战。


岳飞讲,步兵利险阻,骑兵利平野。赵国胡服骑射以后,战斗力大增,拓地千里。靠的就是骑兵超强的机动性和冲击力。但是骑兵也不是万能的。

崎岖险峻的山地,就是骑兵的克星。在这种地形上,骑兵的优势很难发挥。反而有利于步兵作战。

上党地区全是山地,因此根本不适合骑兵作战。赵军选择这里作战场,简直是扬短避长!以几之短,攻秦军之长,焉能不败!

野战打不过,就只能坚守防线。

打仗,无非是野战和阵地战。既然野战肯定打不过,那就只好打阵地战拼消耗!直到把对方拖垮为止。

打阵地战,赵军作为防守一方有很大优势。因为在战国时期,攻城武器比较落后。要攻下一座城池非常非常困难。

正如赵国平原君所讲,发动百万大军,经年累月的攻打,也攻不下一座城池。这是大实话。

秦军要想攻破赵军的坚固防线,也是势比登天。要不然,他们也不会费尽心机使用离间计,欺骗赵王用赵括替换廉颇。秦军在长平一共死伤20多万人,可能大部分是强攻廉颇防线时被杀伤的。



如果赵王不是昏君,让廉颇继续坚守下去,长期对峙,秦军必然退兵。因为秦军的后方更远,粮草转运更加艰难,秦军人数更多,消耗也更大。

在坚守阵地的同时,如果赵国能够积极联络齐国、楚国、魏国、韩国等其他诸侯国一起攻打秦国,秦国就有灭国的危险。

不出一年,秦军必然退兵!

可惜,赵王昏庸。


上将嗳福斯


正确评价长平之战,赵国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一、接受上党是正确的做法。

上党是赵国西南部的屏障,离赵国的首都邯郸很近,假如上党落入秦国之手,邯郸时刻都处于秦国的攻击之下,对赵国构成极大威胁。

从韩国手中接受上党,当然会激怒秦国,招致秦国的攻打,但是,秦国是个好战且欲兼并六国的国家,赵国一味的害怕、逃避,消极对待,并不是好办法。秦国只要愿意,它随时都可以攻打赵国,不需要任何借口。它得到了上党,想攻打赵国,照样可以攻打,并不是它得到了上党,赵国就从此天下太平了。所以,对秦国积极防御、在防御中进攻才是正确的策略。

而且,赵国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上党大片土地,把西南部国境防线向外扩展百余里,将会极大地提高赵国的安全系数。

二、广泛缔结巩固的军事同盟。

赵国要与齐楚燕韩魏搞好关系,建立巩固的军事同盟,不互相攻击,不四面树敌,把秦国当做主要敌人。赵国要把巩固同盟友好关系,当做长期国策来实施,而不是临时抱佛脚。

三、任人唯贤,在战场上选拔将帅。

赵王要树立任人唯贤的思想,把具有真才实学的人选拔上来,使赵国后继有人。选拔将帅,自然要在战场上选拔人才,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远离奸佞小人、讨好奉承之辈。

第二、三两点是要从日常的治理措施上就要贯彻实行的,并非是开战了才去实行,那只会是马后炮。

四、发布战争动员令,全国进入战备状态。

在秦国还在进攻韩国的时候,赵国就应该预见到秦国会继续向上党地区及赵国境内深入,就应该预先向全国发布战争动员令,全民备战,严阵以待。

上党边境地区应该充实廉颇的军事力量,派遣多名将领协助廉颇进行防守,而不是只让廉颇的边防军孤军奋战。

如果这样实行了,廉颇的边防军也不会前期防守节节失利,甚至还有可能,秦国见到赵国重兵把守、严阵以待,看到讨不到什么便宜,而暂时退兵,另寻战机。

五、放手任用廉颇。

廉颇将军的军事才能是经历了长期战争考验的,应该相信廉颇将军,这时候需要的是对廉颇将军的支持,充实其军事力量,而不是削弱甚至剥夺廉颇将军的权利。在兵法上,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会导致士兵离心离德。

实际上,廉颇将军的以逸待劳,待机出击的战略是正确的。如果贯彻实行下去,必然会耗竭秦军的锐气和士气,最终打退秦军。

五、组建增援部队,启用乐毅将军,整装待命。

赵王还需要组建后援部队,视前线战场情况,随时驰援。

这时期,赵国望诸君乐毅大约六七十岁,没有得到重用,(孟尝君田文已死),这时可以启用乐毅将军,率领军队辅佐廉颇将军与秦军周旋;或者留在赵王身边参谋军事,会大有助益。

六、派出外交使节,出使山东五国,以取得其支援。

分派外交使节,出使齐、楚、韩、魏、燕国,争取他们出兵支援,只要有一两个国家支援,秦国还是很害怕的,会退兵的。后来的事实证明,如果不是秦国的离间计,楚、韩、魏都有可能出兵援助。

以前,上党守冯亭投降赵国时,就是希望韩赵结成同盟,共同抗击秦国,只可惜,在这次秦国攻打韩国的缑氏(今河南偃师市南)和纶氏(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时,就是威慑韩国不要插手长平战争,但赵国并没有意识到秦国对赵国的威胁,并没有派兵支援韩国,形成韩赵共同抗秦。否则,就不会有后面的长平之战了。

七、派出浩荡、威严的外交使节团和说客,出使秦国。

目的:1、威慑秦国心理,打击其嚣张气势;2、打探秦国军队调拨情报;3、收买内奸,左右秦国决策;4、向秦王说明上党归赵情形,打消其愤怒心理;5,表明山东五国联合抗秦的态势;6、说明赵军严阵以待及抗秦的决心和信心等。


南宫外史


以乐毅(时,乐毅以在赵国避难,虽已过巅峰,但要面对白起,我还是选择同为“武庙十哲”的乐毅)为主将,接手的上党山区,坚壁清野,节节退守,缩短自身补给线,延长秦军补给线;由平原君、蔺相如出使诸国,稳住齐、燕,争取楚、魏兵列边境;请回庞煖(长平后,此人于公元前241年,最后一次合纵,曾经成功的于浦阪渡黄河,击蕞,吕不韦领军击退楚军,庞煖手中兵力不足,无秦军精锐,不得已退军,时,赵国精锐已尽丧长平,然,庞煖回军仍拔齐一城),以庞煖为主将,李牧、廉颇为副,将武灵王胡服后的骑兵精锐出北地,绕过函谷三路袭扰关中,就粮于敌,将战火烧到关中;此时可谋划合纵抗秦,楚、魏两国是争取的重点,一有郢都之耻,一有河西之败;形成僵持后,可考虑与秦苟合,借口韩国挑拨秦赵关系,平分韩国,增加人口土地,于上党筑要塞防御秦国,翻身先拿下燕国,再与秦协议平分魏国,如此三晋之地大部在手,春秋时秦国难出关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晋”的阻挡,可惜三家分晋,三国国力不足以阻止商鞅变法后的秦,复得三晋大部后,可考虑与楚攻伐齐国,如此可保百年吧!


谭小龙29


导语:

长平之战的历史背景是秦赵两国对垒三年之久,赵国虽然有所损伤,却没有动摇根本。廉颇作为主将,尽管在小规模战斗中节节败退,可是在大局的把控上,廉颇十分周到,这也是为什么廉颇能入选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重要原因。

可惜这个时候赵孝成王将廉颇给换了下来,听信谗言,启用了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赵括虽然饱读兵书,可是他从来没有指挥过战斗。所谓纸上谈兵不是没有道理。

结局我们都知道,赵国战败,赵括被杀,四十万赵军被秦将白起给活埋,从此赵国一蹶不振。那么,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这一场战争,赵国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吗?

01选择一:赵国用黄金城池换取魏国韩国甚至楚国的联盟军队。

我认为这是赵国最理想的选择方案,因为赵国当时非常自负,他们认为以自己一国的力量就能够对付秦国。

想来也是,自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后,赵国在北方就是非常强大的诸侯国,尤其是战斗力上,是三晋中最突出的一个。

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史记》

他们也是北方唯一可以与秦国一较高下的诸侯国。这一战如果赵国打赢了,那灭亡的当然就是秦国,赵国是不想跟其他诸侯国瓜分胜利果实的。

然而赵孝成王低估了秦国的实力,此刻的秦国也没有采取结盟的方法,他们也是孤注一掷,两国在对赌国运,谁赢了就有一统天下的机会。

所以这个时候如果赵国察觉到了自己的弱点,一定要采取结盟的手段来对付秦国。当年苏秦执掌六国相印的时候,就是察觉到了秦国的强大。

其实周围还有很多诸侯国被秦国欺凌:

  1. 比如说过去十分强大的魏国,在魏文侯和魏武侯时期,那是把秦国踩在脚底下碾压的,可到了魏惠王时期,秦国逐渐强大,不断攻占魏国的领地,逼迫魏国迁都大梁。
  2. 还有就是韩国,韩国丢了宜阳以后,上党地区成为了一块飞地,这也是长平之战的导火索,赵国完全可以联合韩国,重新夺回宜阳地区。
  3. 包括楚国也是秦国的对手,过去楚国掌控着汉中地区,切断秦国吞并蜀地的路线。结果这里不仅被秦国攻占,蜀地也落在了秦国手里。他们早就想一雪前耻。

这些诸侯国若是都能联合起来的话,秦国铁定是要完蛋的。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这话说得实在是太对了,因为他们不结盟,失败也是迟早的事情。


02选择二:赵国不惜一切代价,坚持守城。

赵国如果不寻求任何结盟,以他们当时的实力,的确还是可以跟秦国一较高下的。因为赵国的军事实力也非常强大,不过进攻绝对不是赵国的强项。

  • 至少在秦国面前,赵国的进攻显得那样的软弱无力,他们缺少一位敢于进攻的将领。但是赵国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因为他们有一位强大的守城之将廉颇。
  • 廉颇的战绩的确是比较少见的,但是他在长平之战前,坚守住赵国的阵地长达三年之久,一般将领根本就做不到。
  • 强秦所希望的是速战速决,因为每拖延一天,他们所消耗的粮草都是数以万计的。谁都拖不起,到最后秦国就算获胜,或许损失都比获得的利益要多得多。

这笔账秦国在算,赵国也在算。赵孝成王一直认为,举全国之力来守住长平,实在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所以他是第一个打退堂鼓的。

其实他忘记了一点,自己消耗多少粮草,对方同样也要消耗相应的粮草。而且对赵国有利的是,长平距离赵国邯郸非常近,而距离秦国咸阳比较远,相比较之下,运输更加方便的,其实是赵国。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馀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阬之。赵前後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馀,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史记》

在古代战场,运输时间长短,直接决定了物资多少,因为运输的过程中,每个运输人员都要吃粮食,多耽搁一天就少一天的粮食。

显然这是对秦国非常不利的,只要继续坚持下去,哪怕赵国内部出现一定时期的饥荒,相比后来被坑杀40万男子来说,也要好得多。况且秦国也未必能吃得消。

03选择三:赵国割地求和,放弃这次与秦国交锋的机会。

两国之所以交锋,主要为的就是韩国的上党地区。当时秦国和韩国打了一仗,韩国输掉以后,索性就将上党地区割让给了秦国。

  1. 但是上党地区的官员们表示很不能理解,他们认为与其送给秦国,倒不如送给更靠近自己的赵国。毕竟三晋集团本是一家,所以上党的官员私自将赵军接进了城中。
  2. 赵孝成王当然非常高兴,因为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如此大的一块地盘。然而这个时候他的这种行为,已经彻底惹怒了秦昭襄王。
  3. 于是战争就这么被挑起了。其实此前赵国和秦国之间并没有爆发多少战争,秦昭襄王能够上台,还多亏了赵武灵王当年的鼎力相助,所以秦赵之间,还是有点感情的。

这次秦国与赵国决战,实在是始料未及的事情。若是赵孝成王认识到自己实力的不足,甘心割地求和,至少是将上党地区还给秦国的话,说不定可以暂时避免这场大战。

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於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於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史记》

毕竟谁也不想树敌太多,秦国得了上党地区以后,自然也知道收手。而赵国则能够避免被坑杀40万战士的厄运。

当然了割地求和是赵国退无可退的一招了,这是前面两招都没有用的情况下,所使出的最无奈的一招。

总结:不管哪种选择,都比主动进攻秦国强。

秦昭襄王是一代雄主,他早就有了一统天下的野心。灭了东周自立为帝就是最好的象征,所以他不惜一切代价,希望打赢赵国。

而赵孝成王,显然是没有这个远大志向的,他只是想要占据一点地盘罢了。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就体现出来了。

跟秦国这种强大对手对决,光靠赵国是不够的,所以如果非要进攻,赵国必然要寻求盟友一起进攻。否则就不能动。

一旦动了,那就等于是落入秦国的圈套了。结果我们清楚,赵国的赵括主动出击秦军,结果落入了别人的陷阱,数十万人因此而丧生,得不偿失。


江湖小晓生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之间的一场大规模械斗,这场战争决定了赵国的命运,也奠定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基调。

根据史书记载,赵国投入了总计45万大军,秦国具体数字只有三万,但后面征调了河内地区所有15岁以上男丁参战。

这场战争双方前后僵持了接近一年时间,几十万大军在外面吃喝拉撒,确实对国家来说是个非常大的负担。

赵国初期在廉颇的带领下和秦军老王交锋就溃败,连死裨将都尉,不得已之下,廉颇采用防守不出的消耗战,事实证明廉颇的打法是正确的,但不符合赵国的国情。

长平之战是场死局,无论谁去,都会输给秦国,下面总结下原因。

1,赵骑射的百金之士不论单兵还是团队作战,全被秦锐士完爆。统帅不论是廉颇还是赵括等也被白起完爆。

2,赵国的经济,军事力量,底子也被秦国完爆。赵国的胡服骑射针对的只是军事上的,没有触及到经济上,而秦国商鞅变法非常的完善。

3,长平之战在赵国境内赵国主场优势,但是赵国底子远不如秦国,再加上秦国可以通过黄河漕运粮食,所以赵国的主场优势微乎其微。

4,赵国平白无故得到了韩国的几十座城池,战国时期打架互相攻伐,就是为了攻城略地,而赵国不费吹飞之力得到韩国城池,在各国看来非常眼红,因此赵国外交上处于劣势。

5,赵孝成王不论是智商还是管理水平都被秦昭襄王嬴稷完爆,历史上一个国家的强盛,最核心的目的其实就是老大的整体水平。

6,廉颇防守战太消费后勤,赵国拖不起,秦国也压力大,所以两边要么讲和要么迅速决战。而秦王本就无耻,骗赵国去和谈,搞的天下皆知,但就是不谈,所以赵国上当,去借粮食的时候,其余各国完全把握不准赵王的态度。一边和谈,一边借粮食,所以没有任何一国愿意帮忙。因为,万一你们不打了,我们借粮食给你,那岂不是得罪秦国?

7,启用赵括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当时赵国名将凋零,赵奢已死,廉颇不适合决战,田单当时在赵括为客将,但半只脚已经踏进鬼门关了,老的不行了,所以除了赵国似乎没有人可以上了,李牧当时应该还是小兵二十出头。

8,一场战争从天时地利人和政治外交军事经济后勤战斗力各方面全部处于下风,要想打赢除非神仙能做到!

所以,赵国不论怎么打,谁去操作,结局都是必输无疑,区别是换做其他人去,很可能不会像赵括一样,一战就葬送了四十五万,就算是四十多万头猪,要杀完也没那么容易啊!


我真不信那个邪了


秦国连年伐韩,目的就是拿下上党高地,不知道死了多少人、花了多少钱。赵国却渔翁得利,天上掉下上党这个大馅饼。所以,赵国立即派兵接手上党,秦国当然不能忍,于是也向上党派兵。你派兵、我就派兵,你增兵、我就增兵,长平之战也就不得不发了。

大战得有一个过程,很少一触即发、触发就打的,都是这样一点儿一点儿累积起来的。所以,战争得有策源地。秦赵长平之战的策源地是上党,而发起这个策源的,是韩国上党太守冯亭,具体事件是冯亭举上党十七城降赵。

所以,长平之战是一个过程。从战争酝酿到战争结束,持续了将近3年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赵国完全可以做出有利于己的战略设计和战略调整。但是,赵国的僵化操作,阻止了所有的可能和变数。

01.秦国是战略主动方,而且很坚定

战略是一个方向性的选择。对于秦国来说,可以打也可以不打。对于赵国来说,可以要上党也可以不要上党。所以,打不打与要不要就是秦赵各自的方向性选择。

对于秦国来说,从朝堂到前线,早就做出了选择,就是要打,不仅要拿下上党郡还要痛击赵国。

秦国的远交近攻之策是在昭襄王时期定下的,也就是死命地揍魏国、韩国和楚国这些伸手就能够得到的国家,而重金交质齐国和燕国这些够不到的国家。所以,打韩国、打魏国、打楚国,秦国从来不犹豫,因为大战略早就定下了。

在上党之战前,这几个国家已经都被秦国打怂了,该割的地也割了、该赔的款也赔了。所以,秦国的战略趋势,就是要奔着赵国来,甚至直接大举东出、横扫天下。但是,在这之前,秦国得办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拿下上党高地。

这片被太行、王屋、太岳包围的高地,直接控制着东出太行上的关键通道,也威胁着中原通道。所以,对于上党,秦国是一定要拿下的,这不是十七座城池的问题,而是整个天下的问题。以前是出不出函谷关的问题,现在则是出不出太行山的问题,而问题的关键就是上党高地。

拿下上党,秦国首先就会遭遇到赵国这个强大对手。

除秦以外的六大战国里面,齐国灭了一次燕国、燕国又灭了一次齐国,这俩东西不用秦国打,难兄难弟互相打着玩,就已经自废武功了。

楚国被打得迁了都城,魏国被打得大气都不敢出,韩国就更不用说了,打完了还得接着打,而且正在打着。

所以,就剩下一个赵国,国力尚在,而且赵国很能打。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后,赵国的武力值就没下去过,要文学风流、赵国不行,要变法革新、赵国也不行,但是要打仗,赵国至少能雄冠三晋。所以,秦国肯定要跟赵国干一仗,不干服赵国,就别想踏实地东出天下。

所以,面对上党这个局面,秦国的战略决策很坚定,一点儿也不犹豫,不仅要上党十七城,而且还要借这个机会痛打赵国一顿。

02.赵国是战略被动方,而且很犹豫

在上党问题上,秦国一直很积极、一直很主动,决策一直很坚定。但是,赵国就有些悲剧了。

上党问题,对于赵国是一个忽然而至的新问题。

秦韩打得你死我活、赵国作壁上观,这局面挺好。勿需讨论赵国会不会安不忘危、担心秦国打完韩国就揍它,赵国朝堂就没这个程序设计,就是看热闹,而且看得很开心。

秦国攻占野王后,彻底把上党高地跟韩国本土给分割了。这时候,脱离韩国本土支援的上党,就等于是秦国的了。于是,韩国跟秦国签订了城下之盟,割上党郡以求和。突然,韩国的上党太守玩了一个大幺蛾子,带着上党郡投降赵国了。所以,上党问题忽然而至,赵国上下不仅没有准备而且也没有想到。

上党高地,到底是烫手山芋还是天降馅饼,赵国彻底懵了。所以,对于上党问题,赵国是一种非常被动的态度,他之前没想到、现在也没准备。

不接收上党,赵国舍不得,因为上党十七城啊,真得好。接收上党,赵国马上就会遭遇下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与秦国开战。对于这个问题,赵国更没有准备,而且完全就不想跟秦国打。在昭襄王时期,秦国商鞅变法的政治绩效已经彻底显现,秦国就是战国第一强国,打谁谁死、揍谁谁服。所以,赵国不想跟秦国打,甚至都不敢跟秦国打。

所以,赵国的战略决策就一直很犹豫。

第一个问题:要不要接收上党。

朝堂上分了两派:一派主张接收、一派主张不接收。最后,贪婪占了上风,赵孝成王和平原君拍了板:接收上党十七城。

但是,接收上党的依据是什么?

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岁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

赵国君臣,无论是主张接收的、还是拒绝接收的,统统没有把上党高地当成一个关系生死存亡的战略要地来考虑。上党问题,在赵国君臣的头脑中,就是一个占不占便宜的利益问题,就是钱的问题。

秦国的战略依据是远交近攻和东出天下,是制胜天下的大国策。而赵国的依据却是城池、却是钱,是占不占便宜。这就是双方的格局差异。

赵国把上党问题定性为一个利益问题,也就是钱的问题。钱的问题,从来都不是一个要命的问题,更何况上党这么一个飞来之财。但是,战略问题和国策问题,却可以要命。

北宋拼死了赵匡胤和赵光义两代君主,非要惦记幽云十六州。因为在北宋的这两代君主看来,幽云十六州根本就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战略问题和国策问题。如果是十六座城池,根本就不用费这么大的劲。满清割据东北,简直就是拿大扫帚横扫,大明不仅撤军而且赶紧移民,辽东不要了,全给你。但是,关宁防线,满清就死活也过不去。因为辽东是钱的问题,关宁是命的问题。

所以,长平之战的局面就是:赵国要钱、秦国要命。

于是,秦国的战略决策很坚定,就是奔着玩命来的;而赵国的战略决策就很犹豫,它是奔着抢钱来的。所以,秦国一定要用战争手段解决这个要命的问题,而赵国则尽量不想用战争手段解决这个抢钱的问题。

于是,第二个问题,就是:要不要打上党之战,也就是长平之战。以及,赵国马上遭遇的第三个问题,就是:上党之战要打多大规模。

对于这两个必须要用命来解决的问题,赵国就一直没想好。

前260年4月,秦军出击上党,赵国老将廉颇应战,战场上开始有了死伤。

前260年6月,秦军攻占二樟城和光狼城,赵军被击败。

前260年7月,秦军发动猛攻,赵军全面防守。

秦军很主动,赵军很被动,因为秦国决策坚定、赵国决策犹豫。庙堂问题,直接影响了军事问题。

之后,秦赵开始议和。

但是,秦国是一边议和、一边增兵,不仅把关中精锐全派到长平前线,而且还把名将白起也给派了过来,甚至秦昭襄王亲赴前线。所以,秦国就没想跟赵国议什么和,能打得过你、打过你还有好处、你还这么不要脸,凭啥不往死里打。

赵国呢?白白耽误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调整期。

秦国打韩国,韩国朝堂没脑子、一怂到底,于是割地求和。但是,韩国上党太守冯亭却有脑子,硬是把秦韩之间的问题转变成秦韩赵之间的问题,就是拉过赵国、把问题扩大化。

赵国也可以这么做,一直跟魏国亲近,跟齐国、跟楚国的关系也比秦国近,因为秦国是天下公敌。所以,赵国完全可以把上党问题转变成六国问题,就是不要上党郡也得把魏国和齐国的拉进来。但是,秦赵议和了,其他战国也就没有插手的必要了。

于是,暴风骤雨般的长平决战就开始了。前260年9月,赵军在被围困四十六天后投降,然后被秦军集体坑杀。

03.赵国到底应该怎样正确应对上党问题

对于第一个问题,就是冯亭出幺蛾子、携上党十七城降赵的问题。赵国基本无解。

两个原因:

一个是上党太诱人。接收了就得跟秦国干,但不接收却真心疼。就是发动百万大军攻占上党,都不见得能夺回来,现在从天而降,赵国还担心馅饼太大把自己砸死吗?

另个一是不接收上党真得跌面儿。七大战国都是大国,大家不仅要地要钱,还要脸。你赵国放着上党郡不敢接收,就是明摆着怕了秦国,以后真心不好出来混。

所以,就是不从战略角度考虑上党问题,赵国也得接收。

如果我们替赵国考虑一下,那就是:秦国占了上党,肯定也不会消停,马上就得揍赵国。因为韩国和魏国都揍服了,不打赵国还能打谁。

赵国派兵接收,秦国派兵攻占;赵国增兵、秦国也增兵,然后就是几十万规模的大军对峙。这个情况,可能真得超出赵国君臣的初衷设想。但是,这个时候,赵国也就可以采取战略调整了。也就是说,赵国可以在战略调整中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该怎么调整呢?

一个是学上党太守冯亭,把问题扩大化。

冯亭能把秦韩上党问题扩大化,扩大成秦赵韩三家的问题,那赵国也可以。

在长平之战前,公孙衍在前318年搞了一次合纵战争,楚魏韩赵燕五国伐秦;孟尝君在前296年搞了一次合纵战争,齐韩魏三国伐秦。

所以,赵国可以借上党之机,再次组织一个几国伐秦的合纵战争。而且,赵国不缺盟友。第一个盟友自然是韩国,因为上党郡本就是韩国的,替韩国打仗,韩国应该会同意。韩赵魏三家本就有同盟基础,所以魏国也可以争取。还有楚国和齐国,只要赵国能给出好处,这两家也不会完全不管。

另一个是放弃犹豫、坚决作战,就是要定了上党。

赵国长平之败,并非完全因为军事不行,很大原因是庙堂犹豫。赵国庙堂一直把上党问题当成钱的问题,所以犹豫着打还是不打、犹豫着打大还是打小。当秦国已经调集关中精锐,增兵到了几十万,赵国就真得没有犹豫的必要了。所以,只能拼死去打。

长平决战是赵国主动发起的,因为是赵括组织赵军全线出击,所以才中了秦军的埋伏。而赵国为什么要主动出击呢?纸上谈兵的赵括谈不死赵国四十多万大军,主要是赵国扛不住战争消耗了,赶紧计划着打一仗了事。

决战打完,打赢了,赵国全定上党;打输了,赵国退出上党。

所以,赵国主动决战并不是因为它坚定要打,而是开始要退出不玩了,所以孤注一掷了一把。如果赵国能举国动员,就是跟秦国干到底,它应该做的是征兵征粮征物资,跟秦国死耗。甚至,这时候怎么也得求援韩国、魏国以及楚国和齐国了。燕国别指望,它是秦国的狗腿子,不偷袭赵国就不错了。

长平之战,赵国的问题不是打了败仗,而是败得太惨,四十多万青壮劳力全部报废。所以,败不是问题,惨败才是问题。

如果要规避这种惨败,赵国还可以单方面退出。

一个是彻底求和,给你上党,我就是不玩了;另一个是单方面撤军,你秦国爱咋咋地,我赵国就是走了,退守上党盆地之外的太行屏障。这么做,赵国不会败得这么惨。

秦国呢?

秦国当然想暴揍一顿赵国,但是秦国更想要的是上党郡,上党郡才是主要矛盾。暴揍赵国是占据上党以后要考虑的事情,所以也没必要这么心急。

而且,秦军为了打长平之战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之所以活埋赵军那么多人,是因为自己也死伤惨重,甚至都没有粮食养活这四十几万投降的赵军。所以,赵国只要退出上党、跟秦国说不玩了,秦昭襄王也不会去死干到底,非要拿下邯郸、灭了赵国。

因为七大战国已经存续了好多年,玩一场灭国战争,秦国庙堂没做好这个准备,可以说是没这么大的胃口,也可以说是没这么大的想象力。所以,长平之战在打完之后,前线将军白起就是要灭了赵国,而秦国庙堂呢?却非要停战。直接原因是范雎嫉贤妒能,但根本原因是秦国庙堂没有灭国的想法。

不用再打仗、不用再花钱,秦国欺负了韩国还欺负了赵国,自己还拿下了上党郡,真是要实惠有实惠、要面子有面子。所以,秦国不会非要干死赵国四十万大军才停战,全定上党郡肯定会停战。

但是,犹豫的赵国朝堂,却一直犹豫着,犹豫着要不要接收上党、犹豫着要不要跟秦国干仗、犹豫着跟秦国干多大规模的仗。最后,孤注一掷、主动出击,不是改变犹豫而是在退出之前犹豫着最后一搏。结果,也就只能悲剧了。

所以,长平之战打败,要负责的得是赵国庙堂,不是什么纸上谈兵的赵括;长平之战惨败,要负责的更得是赵国庙堂,也就是赵孝成王和平原君这伙人,而不应该是赵括和前线赵军。


减水书生


赵国作为战国时期唯一有实力能与秦国抗衡的强国,但长平之战大败,此后赵国便一蹶不振。如果历史重来一次,面对强大的秦国,赵国应该怎样做,才能有一线生机呢?

事实证明,秦国的反间计奏效了,赵孝成王用纸上谈兵的赵括换下身经百战的廉颇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赵国的败局。

当时,秦赵双方兵力悬殊不大。按照孙子兵法,5倍兵力才敢攻城,少则坚守不出,所以别看秦军有碾压赵军之势,但却无攻下赵国之实。

相反,赵国表面上被秦国压着打,其实损失不及秦国,如果加以时日,双方的局势即将扭转。秦昭王为此心急如焚,范睢及时使出离间计,将廉颇换下,其实就是为了破解此招。

赵孝成王果然中计,不但换下廉颇,还弃用一众名将乐毅、田单等,偏偏听秦人的话,换上了“纸上谈兵”的赵括,廉颇辛苦经营的作战攻略毁于一旦,以致于全军覆没。

所以,要打赢此役,赵孝成王不应该换将,更不应该干涉前线,应该把指挥权还给廉颇。

二、采纳虞卿的合纵之术

长平之战的第二个败笔就是赵孝成王用和谈替代了合纵。虞卿在一开始便提出联合楚魏等国,和秦国一较高低,而赵孝成王偏偏不用,派人前去秦国和谈,秦国将计就计,一边假意同意和谈,让其他国家以为两国战事即将停止,一边不断增兵。等到赵国幡然醒悟之时,秦国已大兵压境,其他国家即使想出兵营救,可惜为时已晚。

所以,赵孝成王不听虞卿之计,自断后援,如果要想获胜,当立刻求助于楚、魏等国。秦国一旦看到赵国的外援赶到,必然会退兵。具体可参考邯郸之战。

三、 解决粮食危机

有很多人纠结长平之战,赵括背水一战,是因为赵国面临粮食危机。其实,秦国何尝不是如此。孙子曾说过,从来没听说一个国家长期围困另一个国家这种打法。所以秦国倾巢出动围攻赵国,当然要束战速决。否则,如果前方只要有一点点不利,那么做壁上观的楚、魏等国就有可能乘虚而入。勾践偷袭吴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就是秦昭王为何如此着急使出离间计的原因之一。

不管怎样,就算秦国粮草供应充足,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如果赵国能及早与楚、魏两国合纵,即便真有粮食短缺,联盟之后,所谓的粮食问题也可迎刃而解。所以,如果赵国想要赢得长平之战,邯郸之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赵孝成王不要干预前线,而是要设法解决前线的后顾之忧。


历史TOP榜


记得刘国正先生在一篇文章里面讲过那样一句话——“潮流不可阻挡!”长平之战至于赵国,就是历史的潮流到了眼前,天下一统是历史潮流,逆着潮流而动,即便是长平之战赵国胜利,赵国也会再败到“中平之战”“短平之战”。所以,一切后人看似正确的做法,在历史的洪流跟前,都是微不足道的。


涉江人


长平之战败在赵国中了秦国的连环之计,一计接一计,环环相扣。


坚持合纵抗秦,不要相信秦国会和解


虽然赵国的蔺相如死了,赵奢也死了。可是赵国还有虞卿,廉颇,李牧,秦国虽强,要想攻灭赵国或攻下上党,实际上是不太容易的。


从思想上达成一致,丢掉与秦这个虎狼之国求和的幻想。全心全意与其他五国达成合纵抗秦的的战略,为是最重要的。真实的长平之战中,赵国就答应秦国假意和解的的要求,磨磨蹭蹭边打边谈,给盟国一个造成了一个假象。既然你要和解了,那盟国还有什么好着急的。一方面失去了先机。没有时刻做好战前准备。另一方面,还会造成其他盟国与秦国勾勾搭搭。整个合纵联盟瓦解。这就是秦国所需要的结果。


抛开成见,与匈奴和解,送一些礼物收买匈奴,让其从北面骚扰秦国


当然,这在当时言,可能是一个很无耻的策略,因为当时战国七雄内部间无论怎么斗争,都视把匈奴视为共同的敌人。排除于华夏文明之外的民族。

当时的情况,一直到长平被攻下,李牧还赵国边疆在打匈奴。


坚信廉颇一定能守住长平,做好后勤工作即可


廉颇老成持重,虽不愿主动向秦军发起攻击,双方遂在长平之地筑垒对峙,整整相持了两年,耗费的粮草数以亿计。但是秦国的粮草损耗也是相当的大。单从赵、秦两国综合实力进行比较,秦国的粮食供应能力肯定强于赵国。

所以,赵国要做的是鼓励本国人民多种粮、交粮。在这种关系到国家存亡的特殊时期,老百姓一定会支持,他们的子女都在上平抗秦呢。

向其他没有有遭受战争国家购买和借粮,搞好外交关系。

而实际上,秦国当时采用了范雎“远交近攻”的策略,破坏了赵国与其他五国的关系。在赵国打了败仗,不仅没有得到其他国家的同情,反而燕、齐二国还趁火打劫,攻打赵国。说明赵国的外交政策相当失败。

<strong>


当然,统一六国其实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所以剧情发展总是利于秦的方向发展,在外交上没有采用主动出击,盲目换将,长平之战赵国失败是必然的。在这个问题里也只是做一次假设而已了。也可以说是“事后诸葛”而已。

<strong>


国内ERP专题


长平之战中,赵国最正确的做法就是派赵括代替了廉颇,打了一场不可能打赢的仗!

蜥蜴断尾,而不是举国沦陷!

若论长平之战的起因,那没有对错之分,很多人说赵国当初就不应该接受上党郡。

这显然是站在了上帝视角来看这个问题。虽然当初赵国内也有不少反对者,但是接受上党郡是赵孝成王跟大臣们商议的最终结果。

而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跟管理者们,显然不是三岁小孩,是经过深思熟虑,并且制订了后续计划的一件事。

只不过事情并没有按照赵国的计划进行下去,当然也没有按照秦国的计划进行下去,这才有了这场旷日持久的长平之战!

有的人说了,赵国真是自不量力,敢惹强大的秦国!这里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平原君的话。

在商量要不要接受上党的时候,平原君对赵孝成王说:“发动百万大军,经年累月也攻不下一座城池,如今坐享其成得十七座城池,这是大利,不能失去这个机会。”

这里面说的很清楚了,有多大胆儿,发多大财!这种诱惑对于赵孝成王来说显然是无法抵挡,这才冒着危险强行吞下了上党,然后提心吊胆的等待着,期盼能抵御住秦国。

只可惜他错了,“大利”面前,秦国也忍不了,更可况还是从人家嘴里夺得这款肉,这一下,双方展开了较量!

让秦国没想的是,廉颇居然坚守不出,跟他们打起了消耗战!

这一耗就是三年之久,这耗的不仅仅是军事力量,更是两国综合国力的较量!

战争到了这里,其实赵国只有两种结果了,要么投降,要么被秦国灭国,打是打不赢了,耗又耗不起了,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地步!

赵国想跟秦国打吗?不想!虽然很多人说当时战场上白起没在,有可能打赢,但是你仔细想想,调兵遣将难道不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吗?这算个什么理由?!

但是赵国能不跟秦国打吗?当然也不能!这个时候必须打一架,不仅要分胜负,还要分生死,否则耗了这么多年,两国都无法给百姓一个交代!

既然如此,那赵国就只能打一场了!至少能尽早结束这场战争,保的住赵国!

打是必须打了,怎么打,派谁去?这又是一个问题。

不能派重要的将领去,因为谁都知道这是在去送死!也不能随便派个无能之人去,否则不会服众!

选来选去,赵括这人就出现在大家的脑海里!赵括虽然没有出名的战役,但是跟着他爹赵奢也打过几场胜仗。就是这样一个人,说上不上,说下不下,自然而然就成了大家心中最合适的人选!

史书记载,赵括母亲还强烈否定赵括的才能,说什么派他去就是误国之类的。其实这不难理解,谁愿意自己的儿子去送死?

但是赵括却欣然接受,奉命前往前线,替换下了廉颇!

说到这,我还挺佩服赵括的。很多人都说赵括像个傻子一样,但是赵括真的不知道这是去送死吗?很显然他是知道的,但是不管是爱国还是功名,他都甘愿前去冒险,哪怕是死亡!

赵括这家伙,至少是不怂!

奉命出击的赵括,在最后一战中,却表现出了强大的军事才能!

在面对战神白起的战场上,毫不畏惧,决断果敢!更是在被白起围困断粮之下,硬是稳定军心坚守46天而没发生动乱!单凭这一点,赵国就要肠子都悔青了!

这场不对等的战役,在赵括的指挥下,硬是让白起方损失了20万之多,要知道白起可是百战百胜的战神级别,而赵括却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也许赵括只适合这种最后拼命的打法,所以虽然展现出超高的军事才能,但仍没有得到后人的认可。

也正是因为这场战争,让赵国断尾自救,用失败,用数十万将士的命平息了秦国的怒火,得以自保!

所以说,整个长平之战,赵国最正确的做法就是这场“蜥蜴断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