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唯一打死人不用偿命的地方,皇宫左顺门,是伸张正义的象征

在现实生活中,包括在古代,欠债还钱杀人偿命一直都是天经地义,没啥好争议的。也就是说,你杀了人法律是不会容忍你的,最终还是逃不了惩罚,那就是死。但是在明朝有一个地方,杀了人是不用偿命的连刑部都不予追究。它就是明朝皇宫的左顺门,是明朝官员除掉奸逆小人的指定地点。由于不用负法律责任,一直被人所乐道。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还要从正统年间说起。

明朝唯一打死人不用偿命的地方,皇宫左顺门,是伸张正义的象征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大家都知道在明朝正统年间,出了一个祸国权监叫王振,山西蔚州人,这个人进宫之前是个当地的学官,是个教书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朝廷到地方去招募犯事官员入宫,别人对这事是唯恐避之不及,因为进宫就意味着要当太监。王振由于太渴望成功,太渴望能够出人头地,此时的他已经有老婆孩子了,别人不愿干的事我去干好了!在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他看了一眼熟睡中的妻儿,头也不回的自愿去挨了一刀,入宫做了太监。很快由于有点文化得到了明宣宗朱瞻基的赏识,竟让他做了太子朱祁镇的老师。十几年后明宣宗去世朱祁镇登基,也就是他的学生做了皇上,很快三位辅政大臣三杨中的杨荣去世,他用了点手段整垮了杨士奇和杨博,后大权独揽、广结党羽、无恶不作、诬陷忠良、排除异己,他不仅控制了锦衣卫,连锦衣卫指挥马顺也成了他死党。

明朝唯一打死人不用偿命的地方,皇宫左顺门,是伸张正义的象征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唆使下,率领满朝文武和大明的二十万军队亲征漠北,后来在土木堡战役中全军覆没,太监王振死于乱军之中,明英宗被俘!消息传到京师,尤其是后宫,天塌了!对于朝堂的大臣来说是悲痛欲绝,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家亲眷属都战死在了土木堡。朱祈镇的弟弟朱祁钰暂行监国,第二天在左顺门附近由他主持了朝堂会议。他坐在龙椅上等下面人到齐之后,就吓了一跳!因为底下的大臣都扯着嗓子大哭起来,一个个痛不欲生,这时候不识相的家伙出来了,锦衣卫指挥马顺大喝一声:都退下去!那马顺是谁?他是王振的死党,土木堡全军覆没的事是谁搞出来的?是王振,大臣们经过短暂的沉默之后,一个个都朝马顺奔去,在你一拳我一脚的之下,马顺被活活打死。大臣们还没完,纷纷要求监国亲王朱祁钰把王振同党交出来,很快在宫里王振的死党毛贵和王长随也被带到,很快这两个人也被大臣们活活打死!在于谦的请求下,朱祈钰赦免了大臣们打死人之罪,认为这几个王振死党罪有应得,死有余辜!后来明皇宫左顺门这个地方打死个坏人,只要是这个地方都不用偿命,皇上和刑部都睁一眼闭一只眼不予追究,这个地方也成了伸张正义的圣地。

明朝唯一打死人不用偿命的地方,皇宫左顺门,是伸张正义的象征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嘉靖二年,少年皇帝嘉靖为了加强中央权,利用写“大礼仪”的张璁去打压权倾朝野的杨廷和,杨廷和被迫辞官归故里。他的儿子翰林修撰杨慎,认为张璁是个奸逆小人,他也想在皇宫左顺门这个地方把他打死。

明朝唯一打死人不用偿命的地方,皇宫左顺门,是伸张正义的象征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所以他找了一大批年轻气盛的官员,埋伏在左顺门这个地方等待张璁的到来,没想到这老头一大把年纪,当他来到左顺门发现气氛有些不对,拔腿就跑,而且跑起来是很快,一群年轻人费了很大力气都没追上他,被他死里逃生一回。后来嘉靖皇帝知道了,把这群年轻官员都集体打了廷仗,把杨慎永久流放滇南。毕竟张璁他费了好大力气才培养出来的,是专门为了打压杨廷和旧势力准备的,如果在左顺门这些人真的把他打死了,自己拿他们也没办法,因为在大明皇宫左顺门打死人,都有死刑豁免的权利,确切的说是打死人不用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