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30小时确诊新型肺炎,这些情况下不要哺乳了

据央视报道,2020年2月5日,武汉儿童医院确诊两例新生儿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其中最小确诊的患儿出生仅30小时。对此,武汉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专家称应考虑可能存在母婴垂直感染传播途径。

出生30小时确诊新型肺炎,这些情况下不要哺乳了

听到这个消息,不少孕妈、宝妈的心都开始提起来。大家都知道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能给新生宝宝最好的营养。因此即使在疫情期间,中国疾控中心建依然建议:母乳是提高新生儿免疫力最好的“药物”。

6月龄以内婴儿应坚持纯母乳喂养,6月龄以后在合理添加辅食的同时建议继续哺乳到24个月或以上。但若儿童母亲为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应暂停母乳喂养并与母亲隔离,直至母亲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所有症状消失。

那在疫情期间,除了宝妈出现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还有哪些情况不可以哺乳?接下来我们邀请专家来说一说。


特邀专家

出生30小时确诊新型肺炎,这些情况下不要哺乳了

胡劲涛教授

【单位】

【简介】

新生儿专科副主任医师,湖南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为湖南省新生儿窒息复苏专家组成员。


01

宝妈服用可能伤害宝宝的药物时

哺乳期用药是困扰临床的一大问题,很多药物说明书中对于哺乳期药物的安全性常注明为“哺乳期慎用或禁用”,导致宝妈用药时常担心能否继续母乳喂养。所有药物都会不同程度地转运到乳汁中,但是大多数药物的转运量都相当低。多数临床研究显示,如果有明确检查适应症的话,仅有非常罕见的少量药物有明确证据证明是母乳喂养的绝对禁忌症,极少种类的药物会对宝宝造成危险而需要暂时或完全停止母乳喂养。

哺乳期绝对禁忌使用的药物是细胞毒性药物、放射性核素和母亲滥用的药物。细胞毒药物如免疫抑制剂对于宝宝即使是极低的暴露也是有害的。母亲药物滥用如可卡因、海洛因、大麻等已在母乳中被发现。致幻药苯异丙胺(安非他明)可以明显的分泌到乳汁中。滥用这些药物的母亲在其成功戒断之前不要母乳喂养他们的宝宝。应用放射性核素检查时,应暂停一段时间的母乳喂养。


02

宝妈感染了某些病毒或结核时


▼1、HIV病毒感染

母乳喂养是HIV传播的途径之一,母亲感染了HIV不建议母乳喂养。


▼2、巨细胞病毒感染

如果妈妈感染了此病毒,宝宝又是早产儿或有其他疾病如严重免疫缺陷,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谨慎进行母乳喂养,动态监测宝宝是否存在巨细胞病毒感染;但如果宝宝是健康的足月儿,可以母乳喂养。


▼3、人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

人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或Ⅱ型阳性,应避免母乳喂养。


▼4、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如果疱疹发生在乳头或乳晕处,不得直接哺乳,以防新生儿感染,挤出的母乳可喂哺。

出生30小时确诊新型肺炎,这些情况下不要哺乳了

▼5、水痘病毒感染

宝妈在产前5日至产后2日之间出水痘的,应与新生宝宝隔离。因为新生儿还没有足够的抗体,妈妈和婴儿隔离期间可以通过挤奶保持产奶量。


▼6、急性结核病

宝妈患上急性的没有经过治疗的结核病,不能母乳喂养,但在接受抗结核治疗后且宝妈确认无传染性的情况下可进行母乳喂养。


▼7、丙肝、乙肝

宝妈患有丙肝,在没有进行治疗的情况下最好不给宝宝进行母乳喂养的;自身有乙肝大三阳病毒复制、患有心脏病和糖尿病且正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宝妈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母乳喂养。


03

宝妈接受放射性同位素检查或治疗,以及接受化疗药物治疗时都需要暂停母乳喂养。比如宝妈在进行放射性碘治疗时,由于碘能进入乳汁,会损伤宝宝甲状腺的功能。


需要待检查或疗程结束后,检验乳汁中放射性物质的水平,达到正常后可以继续喂奶。

出生30小时确诊新型肺炎,这些情况下不要哺乳了

请注意,放射性同位素检查和我们平时说的X光、CT、核磁共振不一样,孕期与哺乳期妈妈是可以拍X片、CT、核磁共振的。


04

宝妈接种了天花疫苗、黄热病疫苗时

哺乳期的妈妈不能接种的是天花疫苗、黄热病疫苗,除非在特殊情况下,哺乳期宝妈不要接种这两种疫苗。


其他的疫苗对哺乳期宝妈都可以接种。


05

宝宝患半乳糖血症时

半乳糖血症是由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导致的酶缺陷代谢性疾病,患了该病的宝宝不能喝母乳,因为母乳中有半乳糖。


如果患半乳糖血症的宝宝进食含有乳糖的母乳,可能导致半乳糖代谢异常,引起新生儿发生智力低下、白内障、黄疸、低血糖等疾病。


此种情况,不宜喂母乳、普通配方奶,而应喂养不含乳糖的代乳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