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相争中,吕雉的兄弟们有哪些功绩?

妖鬼杂谈录


吕雉有两位兄长,长兄吕泽,次兄吕释之。作为外戚的吕氏家族,在刘邦创立汉室的过程中功绩很大。但这些功绩主要是吕后的长兄吕泽建立的。而吕释之,比较惭愧,就是因着外戚的身份才得以封侯的。所以,就功绩而言,主要是吕泽的功劳。

1.起义造反的合伙股东

楚汉争霸前,刘邦在丰起兵,而吕泽在单父起兵,而后合兵于沛。可以说,吕泽以及吕氏家族是以原始股东的身份加入刘邦集团,而且是带着兵、带着粮来的。所以,吕泽以及吕氏家族是合伙人的角色。这与萧何、韩信以及张良这些职业经理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2.刘邦集团的独立战团

而后,刘邦和吕泽各自成军,双方各自发展。虽然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说刘邦和吕泽分兵略地。但从一些线索中可以分析出来,一是刘邦曾兄侍王陵,所以刘邦起兵,王陵根本瞧不上他,不太可能加入刘邦部,而可能是加入了吕泽部;二是反叛刘邦的雍齿,后来在赵地又加入刘邦集团,但却是加入的吕泽部,而不会是刘邦部;三是阳都侯丁复在河北加入刘邦集团,但刘邦所部根本没去过河北,所以只能加入吕泽部。因此可以推理出,在西征关中之前,刘邦集团有两支主力部队,一支是刘邦部;另一支就是吕泽部。

3.楚汉争霸的战绩武功

刘邦西征至陈留一带后,吕泽部应该就是在这个时候与刘邦部会师的。因为此时,王陵等人出现在了刘邦军中。这时候,一个完整的刘邦集团才结成一个军团,勠力攻秦。

平定关中

暗度陈仓后,实际上就拉开了楚汉争霸的大战。而首战就是还定三秦。很明确的一点,就是吕泽的部将丁复攻下了董翼的翟国。刘邦直奔彭城的时候,关中三秦尚未平复,章邯的雍国还在,所以就由丁复留守关中。可见,吕泽势力,在平定关中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共守荥阳

彭城一战,楚霸王项羽三万溃五十六万,把刘邦打得溃不成军。这个时候,刘邦首先找的就是自己的大舅哥,位于下邑的吕泽部。而后,刘邦和吕泽两个人就共同主持了成皋之战,与项羽集团展开连续数年的攻防拉锯。在成皋之战的过程中,刘邦要么回关中帮着平定三秦或组织后方,要么就兵出一下赵地,策应韩信的北上兵团。所以,吕泽应该是这一线作战的常务副司令,刘邦不在就由他全权负责。为什么说他是副司令?不是因为刘邦是主公、吕泽是部将,而是因为吕泽的能力跟刘邦是有差距的,确实难堪司令之职。凡是项羽展开攻势,战事吃紧之时,都是刘邦亲自主持。而且,成皋骂阵而半渡击溃楚军、逼死楚将曹咎这样的漂亮仗,都是刘邦亲自策划的。

参与定齐

齐国是韩信打下来的。但是参与对齐作战以及吃掉援齐的龙且部,并不是仅有韩信一支部队。可以明确的是,吕泽的部将丁复部和陈涓部都参与了定齐之战,而且丁复部参与了攻打楚援龙且部的作战。

楚汉决战

此外,还有曲成侯蛊逢,“以都尉破项羽军陈下”;汾阳侯靳彊,“以中尉破锺离眛”。而蛊逢和靳彊皆是吕泽的重要部将。由此可知,在楚汉争霸的大决战之时,吕泽及其部将都参与了进来,而且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西征会师之后,吕泽便与刘邦合兵一处,之后就很少分开。所以,吕泽的功绩便掩盖在刘邦伟岸之下。但是,从吕泽部的部将中,如靳彊、蛊逢、丁复等人的战场表现,还是能够分析出吕泽的武功战绩的。

陈豨、靳歙、丁复、傅宽、蛊逢、郭亭、郭蒙以及朱轸等一众汉初将军皆是吕泽部将,大多被称为二队将。足见,吕泽不是一个人在作战,而是刘邦集团的一股势力。所以,吕泽应当可以与汉初三大名将,韩信、彭越以及英布并列。但仅是因为身份特殊,作为刘邦外戚,才没有被封王。

也正是吕泽实力深厚,所以刘邦才不能轻易更换太子。为了来之不易的天下和平,张良等一众朝臣也才会坚定地站在吕氏家族一方。因为更换太子的结果,一是吕氏叛乱,战火重燃;二是屠戮吕氏功臣,朝堂分裂。这两个结果都是不能接受的。


减水书生


楚汉相争主要是汉高祖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两大集团的争斗。

争斗的最后以刘邦获胜,项羽则乌江自刎。

那么刘邦获胜的原因有哪些呢?

其运用正确的战术,分化收买项羽的部下,切断项羽的后路;刘邦善于用人,把各地反对项羽的势力联合起来,做到守有贤相,某有良臣,战有猛将,力量由弱变强,终于战胜项羽;刘邦有比较稳定的关中做后方,无后顾之忧。

至于良臣猛将中则有我们的主人公吕雉的兄弟吕泽

先来看看吕泽的出身:吕泽乃沛县大家族中的长子,在沛县也算是个人物。恰逢当时刘邦游历四方,两人一相见,大有惺惺相惜之感。自然刘邦的造反之心被吕泽看在眼里,奈何刘邦当时人数过少只有几十号人,这时吕泽便伸出了援助之手。可以说吕泽及吕家乃是刘邦的启动资金合伙人。至于后来史书上并无吕泽的太多记载,可能也是因为功高震主,使得汉高祖没有在史书上留下吕泽的痕迹。即使这样,司马迁一句"发兵佐高祖定天下"足以窥探端倪。

综上,吕泽的功绩不可谓不大。


有趣的学哥


吕氏集团在汉朝的建立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仅次于刘邦所代表的刘氏集团。但是随着政治斗争的失败,吕氏被灭,甚至于他们在史书上的痕迹也被逐渐隐去,最后到《汉书·外戚传》中只剩下了一句话:

吕后为人刚毅,佐高帝定天下,兄二人皆为列将,从征伐。长兄泽为周吕侯,次兄释之为建成侯,逮高祖而侯者三人。高祖四年,临泗侯吕公薨。

但是政治斗争何其残酷,吕后能够在刘邦死后垂帘听政,执掌朝政,又在汉惠帝死后,成为实际意义上的皇帝,前后控制大汉帝国十五年之久,难道仅仅只是依靠外戚的身份吗?

如果真是这样,吕氏只会被如狼似虎的功臣们撕成碎片!实际情况是,随着吕氏相关的历史被隐去,吕氏的真实实力也被人忽视了。

在刘邦起兵初期,吕氏有不少人从征成为将领,最后族中封侯者共有三人,作为吕雉的父亲吕公被封为临泗侯自不必多说。而吕雉共有两位兄弟,长兄吕泽被封为周吕侯,次兄吕释之被封为建成侯。

先说说吕释之,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他在建立汉朝过程中留下的痕迹了,只有《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记载:

以吕后兄初起以客从,击三秦。汉王入汉,而释之还丰沛,奉卫吕宣王、太上皇。天下已平,封释之为建成侯。

记载了吕释之曾参与了灭秦的战斗,在刘邦被封为汉中王,前往封地后,吕释之回到了家乡丰邑,负责保护吕公、刘太公等家小的安全。到天下平定后,吕释之被封为建成侯,封邑在今河南永城县东南一带。吕释之之前的建成侯先后分别是曹参和彭越,史书中建成侯一般也指他们。

吕释之的事迹比较简单,即使被隐去了细节,大致事迹应该如上所说。但是吕雉长兄吕泽身上却有很多的谜团,首先便是他的爵位——周吕侯。汉代封侯都是以封地为名,如留侯的封地是刘邦和张良最初相遇的留地(今属江苏沛县),酂侯萧何的封地在酂县(今河南省永城市酂城镇),但只有吕泽的周吕,在汉代并没有这个地方。

更有意思的是,高帝八年,吕泽死后,其子吕台竟然不是按常理继承周吕侯的爵位,而是被封为郦侯。并是吕后掌权后所封的第一个诸侯王,吕王,封地为今天的山东济南。

这种情况是极不寻常的,作为吕雉的长兄,吕泽为什么没有明确的封地?吕台为什么没有继承周吕侯的爵位,反而是被封为郦侯。其比较合理的解释,我认为就是,周吕侯的没有固定的封地,或者其封地范围比较大,难以用一个地名来代表。

换言之,周吕很可能是专门为吕泽而设立的一个诸侯国,位于现在的山东济南,也就是吕台被封为吕王之后的封地。而周吕两个字,不仅让人联想到周朝的姜子牙,他的封地就是吕,因此他又名吕望,后人以吕为姓。而山东济南在过去也正是属于姜子牙的封国齐。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韩信是在汉高帝五年正月被改封为楚王,而刘邦长子刘肥是在汉高帝六年正月被封为齐王。这中间的一年时间,齐地又是谁管理呢?合理的猜测就是吕泽带领本部管辖“吕国”一代的领地,顺便防备韩信的旧部,而曹参则带领韩信的旧部继续平定齐国其他地方。《史记·曹相国世家》:

韩信为齐王,引兵诣陈,与汉王共破项羽,而参留平齐未服者。
项籍已死,天下定,汉王为皇帝,韩信徙为楚王,齐为郡。参归汉相印。高帝以长子肥为齐王,而以参为齐相国。

参考之后非刘姓不可封王的“白马之盟”,除了那些形成实际独立的诸侯王,刘邦是不愿意再封诸侯王了的。所以就可能创造出了这种“名侯实王”的周吕侯来安抚自己那个手握重兵的大舅子。或者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吕泽当时实际是被封王了,只是被后世夺去,改为侯爵。

刘肥被封为齐王后,吕泽可能被转封,也可能继续保留吕国,反正到了高帝八年,吕泽就不明不白的死了。他死后国除,儿子也只是被封了一个郦侯。直到公元前187年,吕后恢复吕国,并封吕台为吕王。

这样看来,我们一直认为无足轻重的吕泽,其实是刘邦集团中一名非常重要的将领,只不过他的事迹被后来的汉朝统治者有意的抹除了。

不过历史从来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总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来。距离诸吕时代比较近的司马迁,就在自己的史记中留下了不少的私货。首先在《高祖本纪》中记载了吕泽的一次大功:

吕后兄周吕侯为汉将兵,居下邑。汉王从之,稍收士卒,军砀。

讲述了刘邦在经历彭城惨败后,吕泽在下邑为刘邦收拢残兵败将,后来刘邦投奔他,才得以东山再起。由此也可以看出吕泽在汉军中比较高的地位。

至于《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隐藏的内容就更多了。

以吕后兄初起,以客从,入汉为侯。还定三秦,将兵先入碭。汉王之解彭城,往从之,复发兵佐高祖定天下,功侯。

这里面讲的是吕泽在汉朝建立之前的经历,内容很简单,但关键的是“入汉为侯”四个字,讲的是刘邦被封为汉王之后,封侯的这件事。刘邦称帝后,有功者封侯143人,这时候列侯是“不值钱”的。但是刘邦被封汉王那次的封侯,份量则是重了很多,除了吕泽外,只有陈豨,曹参,周勃,樊哙,周緤,夏侯婴,靳歙等七八个人而已。

阳都侯(丁复):

以赵将从起邺,至霸上,为楼烦将,入汉,定三秦,别降翟王,属悼武王,杀龙且彭城,为大司马;破羽军叶,拜为将军,忠臣,侯,七千八百户。

注:悼武王是吕雉时期,吕泽的追封。

《年表》中丁复的这段记载信息量就更大了,十八功侯之一,曾经斩杀项羽大将龙且,封户七千八百户的丁复竟然是吕泽的部下。要知道汉初封侯,除了周勃和曹参,丁复的封户可以排到第三了,当时就连樊哙的封户也只有五千户。

曲城侯(虫达,也作蛊逢):

以曲城户将卒三十七人初从起碭,至霸上,为执珪,为二队将,属悼武王,入汉,定三秦,以都尉破项羽军陈下,功侯,四千户。

虫达同为西汉十八功臣之一,从《年表》记载看,也是吕泽的部下。

注:十八功侯是西汉开国所封列侯中功劳最大的十八人。按《史记索隐》引姚氏的排名是:萧何第一,曹参二,张敖三,周勃四,樊哙五,郦商六,奚涓七,夏侯婴八,灌婴九,傅宽十,靳歙十一,王陵十二,柴武十三,王吸十四,薛欧十五,周昌十六,丁复十七,蛊逢十八。

博成侯(冯无择):

以悼武王郎中,兵初起,从高祖起丰,攻雍丘,击项籍,力战,奉卫悼武王出荥阳,功侯。 
高后八年,侯代坐吕氏事诛,国除。

这说明吕泽曾经参加过荥阳之战,并在冯无择的保护下突围成功。后来其子冯代因为忠于吕氏而被株连,自杀国除。

刘邦集团中重要的十八个将领,其中就有两人历史明确记载是吕泽的麾下,更不要说像冯无择这样的列侯,或者没有记载的吕泽部下可能更多。而且从《年表》记载的这些细节中,不难判断出吕泽在灭秦、平定三秦、彭城之战、荥阳之战以及平定齐国、垓下之战中都有起到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吕泽在汉朝建立过程中,所立的功劳恐怕是在143位列侯之上,地位、实力和汉初的诸侯王相当的,是吕氏集团真正的领军人物。在《史记·吕太后本纪》中记载:

长兄周吕侯【集解】:徐广曰:“名泽,高祖八年卒,谥令武侯,追谥曰悼武王。”死事,封其子吕台为郦侯,子产为交侯。

注:《史记·留侯世家》中在高帝十一年左右还会出现吕泽,并称建成侯吕泽,我怀疑可能是司马迁,或者后世的笔误,有可能是建成侯吕释之。

“死事”两字,说明吕泽可能是战死的,但当时天下大体已经平定,除了和北方的匈奴已经没有太大的战事,而如吕泽这样地位的人战死是很不寻常的。所以我一直对吕泽的死是保持怀疑的,其中恐怕有刘邦的作用在,目的就在于剪除吕氏势力。

所以在吕泽死后,吕雉开始被排挤,刘邦也在吕泽死的次年,开始着手废太子刘盈,立刘如意的事宜。一直到刘盈死后,吕雉才开始真正的掌权,但因为大封吕氏为王,侵害了功臣们的利益,于是便被功臣集团推翻。而吕泽等一切和吕氏相关内容的人与事,就都被隐去。


潘不安讲究史


史记中,对于诛诸吕记载的十分详细,而对于吕禄吕产怎么当上大官,以及刘邦的几个舅子似乎都是轻描淡写,很少提及,这里面究竟隐藏了什么?

细想一下,刘邦为什么对吕雉有所忌惮?跟吕雉这个家族应该是脱不开关系的,就是说刘邦的几个舅子在这段历史上为刘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是肯定的,但是由于后来的诛诸吕事件,把吕家的功劳一下子就抹掉了的可能性极大。

诸位想想看,除掉了吕氏一族,还有人为他们歌功颂德会怎么样?是不是会死的很难看?谁还敢再提这档子事情?


乙丙丁6


他们在后面的权力斗争中彻底失败了,就算之前有过什么功绩也被抹杀得干干净净


无风的秋季78678062


彭城大败吕泽接应


文史漫读


史书记载很少,但可以想象作用相当大。

一、吕家是砀郡大户,刘邦曾经被任命为砀郡长,没理由不借助岳父家的势力,吕家兄弟都参加了刘邦的军队,其他不知名的吕氏亲友应该不会少,这些人充斥刘邦军政团队,这也是吕后后来可以掌权的重要原因。

二、刘邦彭城败后被周吕侯吕泽接应,这才回到本阵,这是为数不多的记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