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四大奇案之——順治出家

今天我們聊一聊清宮四大奇案中的“順治出家”。順治帝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兩百多年來關於他的種種傳說,尤其是出家一說,更是眾說紛紜。

清宮四大奇案之——順治出家

關於順治的死,平常記載了順治帝日常大小事務的清宮檔案中竟然隻字未提,《清史稿》《清實錄》中也只有寥寥數筆,語焉不詳,像是有什麼故意要隱瞞的一樣。更為奇怪的是順治帝死前留下的遺詔,那份遺詔又稱罪己詔,其中抒發了很多順治帝的自責和愧疚之情,這似乎並不符合一個將死之人的心情,而且順治帝在位十八年,並未做過什麼大錯特錯之事,有什麼好自責和愧疚的呢?這著實令人感到奇怪。

咱們先看看一些比較可靠的私人記載,論證很可能是死於天花的。

順治帝病危時,禮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學士王熙奉命起草《遺詔》。王熙在《自撰年譜》中記述了被傳旨召入養心殿、聆聽完順治帝旨意後起草詔書、三次進呈三蒙欽定的全過程。其中提到順治十八年正月初六子夜,順治帝召王熙至養心殿,說:“朕患痘,勢將不起。爾可詳聽朕言,速撰詔書。”王熙“五內崩摧,淚不能止,奏對不成語”,強忍住悲痛草擬了一份《遺詔》,三次進覽,三蒙欽定,至初七日傍晚才最終定稿。當夜,順治帝就賓天了。

西洋傳教士湯若望的傳記中也記載:“如同一切滿洲人一般,順治對於痘症有一種極大的恐懼,因為這在成人差不多也總是要傷命的……或許是因他對於這種病症的恐懼,而竟使他真正傳染上了這種病症……順治病倒三日之後,於一六六一年二月五日到六日之夜間崩駕。”(魏特《湯若望傳》)

還有一條旁證。順治帝去世後,在考慮繼位者時,在湯若望的建議下,孝莊太后最終選定了玄燁,理由之一是玄燁已經出過天花。

張宸的《平圃雜記》是這樣記載的,順治十七年,順治帝福臨不幸染上天花,為了祈求佛法庇護,順治還將自己的貼身太監送去寺廟剃度,作為自己的替身去寺廟侍佛。之後,順治帝的病還是越來越嚴重,於是,命令各宮殿撤去門神、對聯,民間不許炒豆子、點燈、潑水,並且大赦天下,以祈求順治的病早日康復。

順治帝臨終諭將火化遺體:“祖制火浴,朕今留心禪理,須得秉炬法語……”溪森和尚圓寂前作偈語說:“大清國裡度天子,金鑾殿上說禪道!”。四月十七日,溪森和尚在景山壽皇殿,為順治帝遺體秉炬火化。溪森圓寂後,其門人超德等編《明道正覺溪森禪師語錄》記載了有關的事。

因此,有一部分學者在翻閱了各種史料、典籍之後,認為順治確實是死於天花,然而這些典籍卻都並非正史,上文也提到過,清朝正史中幾乎沒有對順治的死做過多描述。如果順治真如這些典籍所說,確實是死於天花,那麼清朝正史中為何沒有詳細記載呢?

更有傳言說,埋葬於陵墓中的順治棺是空棺,裡面只有順治的一些衣物和骨灰罈。這些傳言加上正史資料的缺乏,使得民間流傳起了各式各樣關於順治死因的推測。

民間傳聞,順治十四年,誕下一皇子,卻不幸夭折,董鄂妃傷心欲絕,患疾不起,不久便離世了,順治也因此看破紅塵,去五臺山當了和尚。順治帝死後,吳梅村寫下了一首詩,其中有一句“八極何茫茫,日往清涼山。”這清涼山就是五臺山,這句不明所以的詩句是否在暗示順治帝的真實去處其實是五臺山呢?

康熙繼位後,順治的母親孝莊皇后曾多次帶康熙去五臺山禮佛,按理皇室禮佛、祭拜天地可以在北京舉辦,天壇就是修築專門用來給天子祭天用的,可是孝莊皇后為什麼不遠萬里,帶著小小年紀的康熙,冒著極大的安全隱患去五臺山禮佛呢?這樣看來,順治帝在五臺山出家的傳言還是具有一定可信度的。

還有一種猜測比較大膽,認為被燒死的應該是心甘情願作為順治化身的玉琳。玉琳度一皇帝放棄一切出家也是千古第一人,算是功德圓滿。而化身為玉琳的順治潛心山水,走到哪也是“如朕親臨”,終身禮佛,所在的寺廟,也一直享受著皇家的供奉。

順治帝於十五年遣使詔請玉琳至內苑從容問道,恨相見之晚,賜玉琳號大覺禪師。玉琳機辯縱橫,皇情大悅,賜以名香、法衣。順治十七年,迎請玉琳進京,下旨加封玉琳為“大覺普濟能仁王琳通國師”,並賜“如朕親臨”象骨摺扇一把,於四月初八佛誕節上朝時,大清皇帝和全國臣民禮拜國師。

宜興崇恩寺、天目山禪源寺、以及淮安的慈雲禪寺的朝廷香火供奉情況,可以猜測,順治出家後的生活軌跡。世人知道的玉林大師終年是62歲,如果死去的玉琳真的是順治的化身,那麼順治帝終年42歲。如果壽終正寢的不是順治,整個清朝何必為一個和尚花巨資大興寺廟

另外央視紀錄片頻道真相欄目播出三集《古剎謎蹤》,探尋順治皇帝出家之謎。片中介紹了中科院李林忠教授發現了康熙御題“當常賞堂”隱文的秘密。

清宮四大奇案之——順治出家

2010年初李林忠偶然看到中央電視臺《走遍中國》之《古剎謎蹤》,片中介紹,傳聞孝莊皇祖母帶領孫兒康熙千里迢迢去五臺山“禮佛”是“勸順治回宮”;河南白雲寺民間廣泛流傳康熙曾滿朝鑾駕,金瓜鉞斧欽訪該寺是“尋父”。白雲寺附近村民保存有一幅坐龍椅穿朝靴,法號“醒遲”的老和尚彩色畫像。而“醒遲”正是順治出家的法號。白雲寺中還有的最重要的實物證據是一塊“康熙欽賜御碑”。上有“常堂”兩個大字,而且邊上的小字清楚地銘刻著“康熙四十九年 欽賜奉”等字樣。復原的“模碑”,顯示原碑只有四個稜形分佈的大字“當、堂、常、賞”。不少學者,想用它來證明順治曾在此寺為僧,以便解開“順治謎案”。但今年此碑已整整300年了,四個碑文如何連讀,究竟是何意,尚無人給出令人信服的解答,更無從看出它與順治的關聯。“順治謎案”未解,“康熙御碑之謎”又生。

清宮四大奇案之——順治出家
清宮四大奇案之——順治出家

延此線索,李林忠教授開始探尋,並在2010年在《科學中國人》雜誌撰文《解康熙御碑,破順治謎案》,文章介紹,由於45年前曾在北京香山作過“四清”工作,多次聽到當地老人講順治出家傳聞,記憶深刻。中小學時,多次看《三國演義》,每次讀到楊修解蔡邕“黃絹幼婦外孫齏臼”隱文碑,得出此八字隱文為“絕妙好辤”四字時,極為欽佩,記憶深刻。加上長期從事物理科研工作,有愛碰密謎的習慣,就想試探一下碑文的意義。

李林忠教授發現,簡單得只有四個最常用字的御碑,卻有極其深邃的玄機。特別奇怪的稜形排布,讓人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轉圈讀。無奈之下只好用數學的方法,把“四個字的全排列”,共24種全部列出來,但還是找不到一個符合漢語規則並有明確意義的讀法,更絲毫看不到與與“順治謎團”有何關聯之處。他排除了按通常明文字義去解釋的可能性,反覆看到那珠圓玉潤筆力遒勁的四個大字,曾經尋思沒準“它只不過是顯示書法本領的“墨碑”,也許本來就沒什麼意義,所以才排成稜形。但是退而思之,康熙這位才高百斗的當朝皇帝御賜的碑文豈能沒有特別的意義?!實在無計可施之時,只好“不會讀就不讀它”,先看它總體上有什麼深刻的寓意或至深的隱密。

小時候玩過隱字遊戲的李林忠教授,知道漢語隱文的基本方法,對隱文有較敏銳的感覺。他頭腦中忽然閃出一個念頭:“御碑極可能是個隱文碑”。想到多次到此尋父的康熙,父子情深,在順治仙逝之年,決不願看到入關立朝開國的父皇,就此煙滅在民間傳聞的茫茫迷霧之中。此時欽賜此寺的御碑,一定會隱藏著與順治謎團有關的秘密,如用上隱藏著“順治、皇帝、出家、為僧”之類的詞字。他意識到應當全力投向尋求明文背後暗藏的隱文。

漢語隱文絕藝最主要是筆劃隱字。漢字是世界文化寶庫中,最特殊最富表現力與藝術魅力的方塊字。雖然平常“一字一音一義”,但它神奇的魅力是一個字的筆劃,可以用多種方法隱出符合時代背景所需要的隱字來。經過後復探索之後,他終於得出了下面的發現。為了看清隱文字是如何隱藏在“四個碑文”之中的,他以“黑色筆劃”和“紅色筆劃”共同寫出原碑文字。其中“紅色筆劃”表示要去掉的筆劃,而“黑色筆劃”則是要留下的“隱文字”(每個隱文附在該圖碑文字右邊)。

(1)、首先按照“當堂常賞”的順序來看第一個“當”(繁體字)。

清宮四大奇案之——順治出家

可以從清楚地看到:去掉當字上半部“尚”字的頭“小”字,只留下“寶字蓋”和“口”字,兩者結合恰巧成一個“白”字。而“尚”字下面的“田”字,將其左右兩豎筆去掉,豈不是一個“王”字。上“白”下“王”,一個“皇帝”的“皇”字躍然紙上。“隱文碑”的設想,得到了初步證實。

(2)、再看第二個“堂”字(圖4)。“尚”字頭部的隱藏十分巧妙。但只須去掉寶字蓋的橫筆左邊多一半,即可看到左面的“三點水”和右面的“臺”字頭的“三角形”形狀。再加上“堂”字中間的“口”字,即為一個“治”字。果不其然,還是有隱字。而且已出現預期中的“皇,治”兩個字。

清宮四大奇案之——順治出家

圖4 “堂”字揭密圖

(3)、輪到看第三個“常”字了(圖5)。“常”字破解重在破解它“尚”字寶蓋以上的部位。乍一看上去,很難說它隱藏著什麼字部,但只要仔細一想,把它和預期的“帝”字頭一比較,就不難發現它真是長了個“帝王頭”。再給它下面紮上一條高檔絲“巾”,就見到“帝”字了。有了“皇帝治”三個字了!那麼第四個字,不用解就能知道應該是上面推測過的那個“順”字了

清宮四大奇案之——順治出家

圖5 “常”字揭密圖

(4)、帶著目標去揭密文字真舒坦。由圖6,“順”字左邊的“川”字在“賞”字的“寶”字蓋以上一眼就能找出來;而右邊的“頁”字,只要把中間“口”字的“上折”筆劃與下面完整的“貝”字一靠攏就成。 “順”字現身,“皇帝順治”四個隱藏至深的密文終於揭開了! 沒料到竟是如此“一針見血”,明明白白的“皇帝順治”這四個大隱字。300多年的“康熙御碑”之謎,終於水落石出。

清宮四大奇案之——順治出家

圖6 “賞”字揭密圖

四個隱文字的揭開,同時也揭開了四字碑讀法應為“當常賞堂”,即“皇帝順治”的順序。這完全符合漢字古代的讀法:“從上到下,從右到左”。

想到原碑文四個字,有著極為明顯的上下結構,而且四個字全是“尚”字頭,明顯表示“四個和尚”之意,也正是“是個和尚”的諧音。把它接在四個隱文字之後,正是明明白白告訴後來人的完美句子:“皇帝順治,是個和尚”。其實只有隱文“皇帝順治”四個字也是此意。

四、解開御碑,揭開謎底

有了康熙御碑隱文,揭開了300多年的順治皇帝的三大謎案:

(1)確切解開順治皇帝二十四歲時的“生死之謎”。同各地傳聞一致,隱文確鑿證明:順治皇帝在二十四歲時不但沒死,而且據御碑出現於康熙四十九年與白雲寺村民傳言的雙重證據而得知,他活到了康熙49年,73歲時才仙逝。

(2)確切解開順治皇帝的“出家之謎”。 隱文確鑿證明:民間流傳的“順治皇帝出家為僧”,是絕對確鑿的事實。

(3)確切解開順治皇帝“身世結局之謎”。 隱文確鑿證明;“順治皇帝”後期確實是“五湖四海為上客”的悠閒僧人。他的確曾在白雲寺為僧,村民有“身披袈裟坐龍椅,足登朝靴進佛堂”的醒遲大和尚的畫像,有其可靠可信的淵源。御碑隱文揭出的順治皇帝的“身世結局”之謎是:壽終地“白雲寺”;終老時間“康熙四十九年”;終老身份是“醒遲大和尚”。

李林忠教授認為:御碑隱文堪稱把漢語文字巧妙地運用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從隱文構思之精巧,設定之奇妙,用字之超凡,達意之絕妙,堪稱中國歷史上最為鮮豔奪目與神奇無比的隱文奇葩。順治出家後又生活了49年,一定經過了很多地方。只有把他在各地的信息都匯聚起來,再經過專家學者與各界同志的共同協作研究,就一定能描繪出“順治一生的完整圖象”,徹底完滿解開“順治謎團”。

事實真相錯綜複雜,作為資深吃瓜群眾,小編個人認為順治出家是真的,您怎麼想的呢,歡迎大家各抒己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