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機大臣、六部尚書都是虛的,惟有此官職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軍機大臣、六部尚書都是虛的,惟有此官職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清代是集封建王朝大成的朝代,文官制度也更為繁雜成熟,在九品十八級的官階制度中,太師、太傅、太保和大學士是位居金字塔頂端的正一品大員。而眾所周知,太師、太傅、太保只是個虛銜,並無實際職權,而雍正之後的軍機大臣並沒有納入正式編制,雖權大而無實名。

軍機大臣、六部尚書都是虛的,惟有此官職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實際上,只有大學士才是唯一有實際職權的正一品官員。大學士入閣辦事,主持內閣工作,算是獲得了相當於宰相的地位,總覽國內大事,而其後的軍機大臣往往也是會掛上大學士或是尚書的職銜,以體現其尊貴地位。

入閣辦事的大學士照例要加上殿閣名稱的榮譽銜。乾隆十年以後,規定大學士以三殿三閣之名入銜,也就是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大學士,與體仁閣、文淵閣、東閣大學士。不過,一般情況下,大學士的人數並無六人,大多情況為四人,也就是空缺兩個殿閣名。

軍機大臣、六部尚書都是虛的,惟有此官職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乾隆十三年,曾經規定以保和殿大學士為大學士之首,但僅有傅恆一人出任,此後無人再獲得此職。因此,文華殿大學士,通常就成為輔臣之首。有清一代,漢人中唯有李鴻章得授此職,連功同再造的曾國藩也不過是武英殿大學士。乾隆朝著名的紀曉嵐,雖然我們也稱其為紀大學士,但是他並不是大學士,而是低一級別的協辦大學士。

大學士之下,另設有協辦大學士二人,通常由各部尚書兼任這是個從一品的職位,也是晉升大學士的必經之路,而且具有尚書銜這一基本資格的官員則有數十人之多,因而競爭十分激烈。關於協辦大學士,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清末時,翁同龢以帝師之尊任戶部尚書兼軍機大臣,一時炙手可熱,但是仍未獲得協辦大學士的頭銜。為了升任協辦大學士,翁同龢便指使袁世凱前去勸說年過七旬、閒居賢良寺的文華殿大學士李鴻章退休。

軍機大臣、六部尚書都是虛的,惟有此官職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為此,袁世凱擺出對李鴻章的一片忠心,說:“中堂是再造元勳,功高汗馬。現在朝廷待您如此涼薄,以首輔空名,隨班朝請,未免過於不合。您不如暫時告歸,養望林下,朝廷一旦有事,聞鼙鼓而思將帥,不能不倚重老臣,屆時方見您的身份。”

宦海中打拼幾十年的李鴻章是何等老辣,一眼便看穿了袁世凱的來意,大聲呵斥老部下道:“你是來替翁叔平作說客的嗎?他想得到協辦大學士,我開了缺,以次推升,騰出個協辦,他即可頂補。你告訴他,教他休想。旁人要是開缺,他得了協辦,那不干我事,想補我的卻,萬萬不能。我一息尚存,決不無故告退,決不奏請開缺。花言巧語,休在我面前賣弄,我不受你的騙。”

軍機大臣、六部尚書都是虛的,惟有此官職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由此可見,即使是狀元出身、貴為帝師、掌握朝權的第一權臣想當協辦大學士也不是那麼容易的。而雖然實權不再,已是門前冷落車馬稀的李鴻章,對於首輔文華殿大學士之名也是不願意放棄的。

不過,翁同龢的運氣還算不差,沒多久,年近八旬剛復任協辦大學士不到一年的李鴻藻病故,翁同龢得償所願繼任協辦大學士。但不到一年,即被罷官發送原籍看管,四十餘年宦海沉浮一場空,終於沒能得償入閣之願,再進一步升任大學士成為“狀元宰相”。

軍機大臣、六部尚書都是虛的,惟有此官職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除了協辦大學士外,內閣中還有內閣學士、侍讀學士、侍講、中書等等,則都是內閣的官員,輔助大學士的工作。內閣中書是個從七品的低級小官,也是京官中最窮和最沒有地位的,一般新科進士混的不好的大多外放縣官,要不就是去幹這個內閣中書的職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