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死后80多年一件遗物被发现,史学家看后姜维不忠不孝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是三国历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这一年,对三国历史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两个大人物,一个溘然长逝,一个降生人间。三国初期实力最强大的军阀袁绍,极盛之时曾经“坐拥冀、青、幽、并,带甲数十万”,在官渡之战被曹操击败后一蹶不振,在这一年一命呜呼。

姜维死后80多年一件遗物被发现,史学家看后姜维不忠不孝

而在远离的中原的西北天水郡,一个婴儿也在这一年呱呱坠地。这个婴儿就是日后名震三国的蜀汉大将军姜维。姜维家族是天水的军旅世家,他的长辈大都是军人,父亲姜冏是天水郡守的功曹佐官。姜维自幼深受家族熏陶,喜好读书,更爱舞枪弄棒。

姜维死后80多年一件遗物被发现,史学家看后姜维不忠不孝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一场滔天大祸向姜维袭来。西凉军阀马超与曹操爆发争夺西北之战,天水一带的胡人群起响应,发动叛乱。姜冏在镇压叛乱时,不幸阵亡。战乱结束后,姜冏为国捐躯的事迹受到曹魏表彰,十二岁的姜维得以承袭了父亲的职位,成为天水郡中郎将。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姜维来到了他一生命运转折点。蜀汉丞相诸葛亮带兵北伐祁山,围攻天水郡。姜维此时正跟随天水太守马遵下乡巡查,听说军情紧急,马遵一溜烟跑回城中闭门不出。姜维被马遵关在城外。姜维不得已来到翼县,再度被拒之门外。姜维走投无路,一怒之下投奔诸葛亮。

姜维死后80多年一件遗物被发现,史学家看后姜维不忠不孝

诸葛亮慧眼识人,一眼看出姜维是才干卓异之人,认为他“忠勤时事,思虑精密”,“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是个难得的军事人才,于是对他着意推荐提拔,“当遣诣宫,觐见主上”,在刘禅面前保举他为征西将军。

从此姜维成为蜀汉武将中的骨干力量,紧跟诸葛亮效力疆场,屡立战功。特别是五虎将和诸葛亮病故后,蜀汉面临青黄不接的人才荒,姜维挺身而出独当大任,成为蜀国的军事顶梁柱。诸葛亮死后他独撑危局30多年,先后九次北伐,以弱小蜀汉抗衡强大曹魏。

姜维死后80多年一件遗物被发现,史学家看后姜维不忠不孝

即使在蜀汉被灭后,他依然忠心不二,施展一出高难度的反间计,使得灭掉蜀汉的魏国两大名将钟会邓艾,自相残杀两败俱伤,给蜀汉报了灭国之仇,最后以身殉国。姜维为人谦逊坚韧,胆大心细,比起关羽的骄傲自大,有关羽张飞之才而无关羽之缺陷。

姜维死后80多年一件遗物被发现,史学家看后姜维不忠不孝

综合姜维一生的战绩和表现,可以说比起五虎将只强不弱,超越五虎将任何一个。但姜维如此英雄,为何也救不了蜀汉?

姜维死后80多年一件遗物被发现,史学家看后姜维不忠不孝

首先,五虎将所处时期,是蜀汉全盛时期,人才济济,内有诸葛亮运筹帷幄,外有五虎将并肩作战,互相配合呼应,可谓是顺风顺水。而姜维所处时期,蜀汉人才凋零,姜维长期只能孤军奋战,缺乏得力助手,浑身是铁也大不了几根钉,正所谓孤掌难鸣,独木难支大厦。

其次,刘备在位期间,堪称一代雄主,战略眼光和军事才能都非同一般,既能慧眼识人又敢放手用人。而姜维的主子刘禅,比起刘备可谓天差地远。头脑懵懂,既无胆略又无才干,还贤愚莫辨,宠信宦官黄皓,处处牵制掣肘姜维。正如古人所说,“自古未闻奸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诸多原因,使得姜维空有超越五虎将的才干,却也不能挽救蜀汉。

姜维死后80多年一件遗物被发现,史学家看后姜维不忠不孝

可惜的是,姜维一生尽忠为国,史学界对他的评价却一直存在争议。姜维死了80多年后的公元347年,三国时代早已结束,历史进入东晋十六国时代。史学家孙盛跟随东晋大将桓温来到蜀汉故地,意外发现了一批蜀汉旧物,其中有姜维一件遗物。

这件遗物是姜维写给刘禅的一封信,公元263年,魏国大将邓艾攻入成都,刘禅被迫投降。在剑门驻守的姜维听说后痛心疾首,写了一封密信送给刘禅:“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表达了自己准备尽忠蜀国、恢复社稷的壮志。

姜维死后80多年一件遗物被发现,史学家看后姜维不忠不孝

然而史学家孙盛看后却不以为然,他在著作《晋阳秋》中怒斥姜维,“姜维策名魏室,而外奔蜀朝,违君徇利,不可谓忠;捐亲苟免,不可谓孝”,怒斥姜维是个不忠不孝的人。

孙盛的理由很明确:姜维本是魏国人,又投降了蜀国,蜀国灭亡后又投降魏国,投降魏国后却又策反钟会叛乱,对魏蜀两国都可谓不忠。姜维当年投降蜀汉,把老母亲扔在魏国,可谓不孝。其实孙盛这么说未免太过挑剔,有失偏颇,求全责备。所幸历史还是给了姜维一个公正的评价,让人们都记住了这位蜀汉忠臣。

参考资料:《三国志》《华阳国志》《晋阳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