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玮:医生的天职就是逆行

曾玮:医生的天职就是逆行

临危受命,他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信誓旦旦。

绝对服从、立即执行、忘我战斗,是他对党和人民最好的承诺。

他说,我是医生,我的主战场就应该在一线!

就这样,他毅然接下了“军令状”,迈着坚定从容的步伐走进了云梦县疫情定点医院——云梦县人民医院德康发热病区。

他,就是城关镇卫生院副主任医师曾玮。

曾玮:医生的天职就是逆行

曾玮,男,全科执业医师,儿科副主任医师,湖北科技学院本科毕业,曾在武汉科技大学孝感医院新生儿专业进修,湖北省儿科医疗联盟中西医结合联盟委员,武汉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委员,孝感市预防医学会妇幼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云梦县儿科质量控制中心委员,云梦县实验小学特聘保健医师,在核心期刊及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多篇,2016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

在生活中,曾玮是个暖男,他性格和顺,为人谦卑;工作中,他视患如亲,看病耐心细致,从不厚此薄彼。在城关卫生院工作的二十余年里,他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业务,取得了不少成绩,为医院的发展、尤其是内儿科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受到全院职工和广大患者的一致称赞。2013年,他获评孝感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先进个人;2014年、2015年被评为云梦县卫生健康局先进个人;2016年获全国岗位技能练兵云梦赛区第二名。

职级的晋升和荣誉的取得从来不会是天降的馅饼,平素的医德和临床实战技能更是检验一个医生优秀与否的标尺。

曾玮:医生的天职就是逆行

迄今,曾玮到发热病区已是第十个工作日了。他发出这样的感慨:在医院工作那么多年,还不如在这里工作十天体验深、成就感强。在这里,我觉得自己每分每秒都在跟病毒作斗争,有时是对症下药跟它们战,有时是开精神处方跟它们斗;在这里,医生的职责领域、工作时限被大大拓宽了,唯独自由被狠狠限制了。

刚到“德康”的前几天,他每天从早上八点一直忙到晚上十点多,经常错过饭点;开科以后,遇上夜班,整夜都不能休息。收到这里的患者,都是人们避之不及的发热病人,他们不是精神焦虑、紧张,便是抑郁、恐惧,为了平息他们心中的不安,他不仅要详细了解每个人的病情,对症下药,还要不停地在他们之间奔波,给他们进行精神疏导与安慰,尽量满足他们的种种需求,减轻他们的孤独无助感,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曾玮:医生的天职就是逆行

有个姓王的患者,入院时精神极度紧张、恐惧,情绪非常低落,对自己的病很没信心,曾玮就多次跟他交谈,给他讲解他的病情动态,讲精神意志对战胜疾病的重要性,劝他乐观坚强起来。多次的交流与沟通,病人的情绪一天天开朗起来,病情也渐渐好转,后来还开心地在病房打拳锻炼。有一天,曾玮因忙来晚了,他笑着嗔怪:曾医生,咋到现在才来看我哟。真心的付出和暖心的宽慰,已让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质的飞跃和改变。

还有个女病人,体质很差,低热一周多,转到德康去时,伴有咳嗽、恶心、呕吐、腹泻、乏力等症状,整个人崩溃了似的,整日不吃不喝,曾玮一边给她治病,一边鼓励她进食进饮,还帮其端茶倒水,经过他几天的细心治疗,患者烧热退去、咳嗽好了,也无恶心呕吐了,还能吃能喝,患者终于露出了微笑,曾医生便竖起大拇指,鼓励她继续加油。

到“特区”工作,帽子、口罩、护目镜、深雨靴、防护服,一样也不能少,这些东西,是必要的防护装备,但戴长穿久了,就是一种负累与折磨。防护服,厚重闭气,穿上就不能吃喝,不能上厕所,不能接打电话。为了节约防护用品,他经常是6-8小时不喝水,有时达到10小时,还要连走带跑,梭子一般循环往返于每个病人的床前;口罩戴久了,耳后便勒出道道深痕,鼻梁也被磨破感染;护目镜戴久了,头皮便夹得痛。然而,病人就是上帝!病人的需求重于一切!他必须克服自身所有的不适,投身战斗!

曾玮:医生的天职就是逆行

“德康”是兼治疗与留观的病区,转诊是确诊病人的必然归宿。曾玮与病人关系融洽,直接向他求助的人自然多。有个79岁的退休教师,因发热咳嗽一周住院,年前在家里因意外摔伤,行动不便,离家又远,其婆婆被特批留陪照顾。入院后给予相应的治疗,第二天辅检出患者严重心肌受损、低钠血症、低钾血症、C反应蛋白很高,考虑到患者年龄大,病情复杂,建议转院治疗。由于县医院床位十分紧张,导致转诊困难,望着患者焦急求助的眼神,曾玮觉得自己重任在肩,顾不得下班吃饭,就找各种途径与县医院联系,多方疏通,等转院成功,妥善安排后,已到晚上九点多了,他这才感到饥肠辘辘,赶忙回到住处以泡面充饥。

曾玮说,类似上面的事例,真是举不胜举,每个医生与患者之间都有一段故事,就看你在其中扮演啥角色。有人说,上一线就是上战场,若没去过前线,他是永远不会从实质上体会这句话的真正含义的。

�\u0001�\u00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