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被需要就是最美逆行集结令

红网时刻常德2月7日讯(通讯员 余妍)一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骤然打响,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湖南省桃源县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以各种自觉理解的“被需要”为集结令,逆行而上,处处诠释着责任和担当,在这个“非常春节”留下了永不过期的“温暖”。

医护人员:“病床上的病人需要我”

“一线离不开我,患者离不了我,我相信你可以的”,这是桃源县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肖跃兵2020年来对妻子说得最多的一句“情话”。

今年的春节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不同寻常的,而对于肖跃兵而言尤为特殊:今年是他父亲去世的第一个新年,身为儿子的他要为父亲守孝;今年也是他儿子高考前的“备战年”,身为父亲的他要给儿子做好高考保障;今年还是他第二次主动请缨站在抗疫一线,第一次是2003年的非典战场。

从17年前的“新兵”到如今的“老将”,经验和医术“双过硬”的他作为疫情防治小组专家,担任防治专家组副组长,坐镇收治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桃源红会医院尧河分院,带领着该院感染科的全体同事们始终坚守在诊治病患、防控疫情、阻击病毒的第一线和最前沿,积极落实隔离点医疗物资储备,科学制定疫情防控应急措施和工作方案,将分院打造成了功能齐全、院感达标的专科隔离医院。收治疑似病例以来,他带领救治小组精准施策,科学治疗,没有出现一例医院感染,没有发生一起死亡病例。

基层干部:“党和政府需要我”

一张办公椅拼凑起来的简易床铺、一个临时的晾衣架,由四间办公室改造成的临时宿舍成为了陬市镇观音桥村4名村干部晚上休息的地方。

疫情发生以来,桃源县严格实行联防联控,全县联乡镇(街道)县级领导、相关单位干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干部取消春节休假,奋战在防疫一线,对湖北返乡人员开展大数据比对筛查、电话核查、单位自查、逐户排查、举报追查。虽然县委、县政府尽全力保障基层工作人员防护物资需要,但病毒感染风险依然较高。

为了防止将病毒带到家里、方便晚上处理突发事件,观音桥村的村干部们在支部书记李原的带领下,卷上铺盖在村部安了家。“我们干部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没什么苦不苦,以前长征不比这苦多了?睡在这里大家都安心,既对工作负责,也对家人负责”,李原说道。

“不出门能买菜,不出门也能卖菜”,桃源县青林回维乡群众这样评价一支“帮销小分队”。

“我们在排查、宣传的时候,发现有些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的新鲜蔬菜卖不出去,有的村民又不方便出门买。就想着,反正我们每天都要上门入户搞宣传、搞管控,村里哪家种菜了的,哪家没有种菜,都一清二楚。于是就成立了个帮销小分队,一就二便,当起了搬运工。这样既方便需要买菜的村民,也能更好地落实‘不出门、不聚集’的防疫要求”,青林回维乡莫南回维村的扶贫干部、志愿者杨枚说道。

“帮销小分队”每天通过微信、电话等形式了解各组村民供需情况,上午十点汇总后,再由各村志愿者按照贫困户优先采购、地域相近送货上门的原则开展帮销,既保证了部分贫困户收入,又方便了居家群众生活,搭起了疫期群众间的供需“鹊桥”。

2月4日,武汉火神山医院开始正式交付使用,而此时的桃源县漳江街道长城朝阳酒店迎来了10位特殊的客人。

“我们是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公司的工人,这次是响应国家号召,到武汉参与火神山医院的建设任务。”负责人陈鹏介绍,“这次一行10人,有7名桃源人,都是在1月25日上午接到了公司征集志愿施工队的通知,就报名参加了,当天下午就坐火车赶到了武汉。”在工地,他们主要负责“两布一膜”的铺设工作,分为早、晚两个班次,日夜奋战、争分夺秒助力火神山医院建设,并于2月3日顺利完成工期。

“我们都是工人,也不懂什么大道理,就觉得现在国家有难,我们老百姓也不能袖手旁观,能上就得上”,陈鹏平实的话语里充满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