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高中了,住校、陪讀還是接送?父母的選擇很重要

去年的這個時候,我滿心憧憬著女兒中考完畢,9月份上了高中去住校,我可以只照顧二寶,相對來說會輕鬆一些。我當時的想法是:高中孩子年齡這麼大了,學校管理得又很好,住校理所應當,不需要再讓父母操很多心了。我們那時候不都是這樣過來的嗎?

結果,女兒上了一學期高中後,現在的我想法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同事們的孩子有好多跟我們同一年級,我們平時見面經常交流孩子的事情,收到高中錄取通知書發現我們同校的就有6個。

我家跟孩子商量好了去住校,還有一個同事也決定讓孩子去住校;有兩個同事決定去陪讀,其中一個早就買好了學校對面小區的房子,一個是租了學校附近的房子;另外兩個同事打算每天早晚接送。

我很不理解去陪讀的同事:家長去陪讀孩子確實是舒服,但是學校位於郊外,我們上班路程可太遠了。每天中午跑回去做飯時間非常緊張,搞不好需要天天請假,沒必要啊。

但等孩子真的上了高中,我發現讓孩子住校絕不是件簡單的事情。我們兩個住校的孩子住了幾天就都不住了,開始了每天早晚接送的生活。

孩子上高中了,住校、陪讀還是接送?父母的選擇很重要

孩子上高中,家長到底選擇住校、陪讀還是接送?選擇這些方式的利弊在哪裡?孩子升入高中後的這半年,我親身體會到了高中生家長的心理,再通過對高中生活的瞭解和與其他家長的溝通和交流,我想結合實際情況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孩子住校的利弊

  • 住校的好處有哪些?

1、最大程度保證孩子的人身安全。

學校有封閉式的管理環境,學習、生活統一安排,孩子不需要出校門口。相對於陪讀或接送,孩子在來回路上有一定的交通安全風險,住校對孩子來說是最安全的方式。


孩子上高中了,住校、陪讀還是接送?父母的選擇很重要

2、節約路途上的時間。

無論家長陪讀還是接送,孩子都需要走出校門回到家。家長在學校附近陪讀的孩子每天來回兩次,再近的距離走一個來回也需要10多分鐘,兩個來回就需要半個小時。

家長早晚接送的孩子離家更遠。以我們家舉例,離學校大約8、9公里,只是在公路上花費的時間就需要10-15分鐘,這是因為早、晚路上車比較少。一天一個來回至少需要半小時。

而孩子如果在學校裡住校的話就可以節約這些時間,用來休息或學習。

再者,孩子回家後肯定會與家長聊幾句,然後再吃點水果,甚至吃點飯,無形中又延長了時間。

孩子上高中了,住校、陪讀還是接送?父母的選擇很重要

3、節約家庭的經濟支出。

我們這裡住校一學期收住宿費300元,一年也就600元。

如果家長去陪讀的話,租房一月至少一千多元。同事租的房子每年2萬元,對一個縣城的普通工薪家庭來說,也不是一筆小的支出。

接送孩子我們是三家拼車,沒有具體算過多少油費,但肯定是比住宿費要高。還有的家長只接送自己家的一個孩子,支出顯然比我們還要多。

孩子上高中了,住校、陪讀還是接送?父母的選擇很重要

4、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孩子上高中後,時間特別緊張,可以說分秒必爭。家長心疼孩子,在家會替孩子包辦所有的事情,比如洗內衣、洗襪子、疊被子等等,基本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而住校生這些事情都需要自己去做,雖然這些事情很簡單,但也需要與學習和睡覺時間協調好,對孩子的獨立能力也是一種鍛鍊。

我發現女兒所在學校裡住校的孩子,絕大多數是離家比較遠的學生:家在農村,離學校幾十里路,家庭經濟狀況不是特別富裕,做不到家長來陪讀或者接送。

孩子班裡只有2個家是城裡的孩子選擇住校,據我所知,其他班級也很少。


孩子上高中了,住校、陪讀還是接送?父母的選擇很重要

  • 住校的缺點有哪些?
  • 事物都有正反兩面,既然有好處,也會有缺點。

    1、集體環境會影響孩子的生活。

    高中宿舍多數是6個人一個房間,分上下鋪,也有4個人或8個人的房間。孩子們的生活習慣不同,性格不同,互相之間不可避免會有所影響。

    去年的校園熱播劇《少年派》裡面,主角林妙妙高中入學住進4個人的集體宿舍,開學沒過幾天,因為使用空調的問題引發了大家的矛盾,4個人分成了兩派。

    孩子上高中了,住校、陪讀還是接送?父母的選擇很重要

    其實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我女兒不想住校的其中一個理由就是:她的床在上鋪,正對著空調,冷風吹到身上很不舒服,但是又不能關,其他人還熱呢;蒙著頭睡更不舒服。

    有的宿舍裡還有不自覺的同學,熄燈睡覺了還在說話或者吃東西,都會影響到其他同學的休息。

    孩子如果住在家裡的話,一般是單獨一個房間睡覺,有屬於自己的獨立空間,比較安靜和自由。

    2、父母不能及時瞭解孩子的思想動態。

    高中階段的孩子正處在青春期,孩子的情緒比較多變和敏感,加之學習壓力又大,多數孩子都會在情緒上遇到一些難題,有些孩子還會遇到學習受挫、戀愛等情況,這些事情無法跟老師談。

    孩子住校的話,多數是兩週回家一次。如果無法在家長面前發洩或求助,孩子的情緒將如何釋放?這種情況下如果有父母的接納和幫助,一般會得到較好的處理;如果單憑孩子自己解決,可能做不到良好的疏解,而且牽扯孩子很大的精力,很可能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或者與老師和同學之間的關係。

    陪讀和接送,孩子每天能夠見到父母,父母就可以瞭解到孩子的心理波動,可以及時瞭解孩子的思想動態,給孩子情緒上的引導和疏解。

    孩子上高中了,住校、陪讀還是接送?父母的選擇很重要

    3、學習時間不自由。

    老大上初三時,班主任的孩子上高三,他在開家長會時跟我們家長講:他天天晚上去學校將孩子接回家,主要原因是為了孩子學習更方便。

    學校晚上的熄燈時間是10點30分,高三的學生在學習上都卯足了勁,大多數同學10點30時學的意猶未盡,並不想睡覺。他的女兒在實驗班,競爭更為激烈,宿舍裡沒有一個同學一熄燈就睡覺,所以她們只好幾個人擠在面積只一個多平方的廁所裡面繼續學習。條件確實太艱苦了!

    家長如果去學校接回來的話,只是家長麻煩一點,再就是孩子在路上耽誤10幾分鐘,但是家裡的條件可是好多了,整潔、安靜、沒人打擾,學到12點都可以。

    孩子上高中了,住校、陪讀還是接送?父母的選擇很重要

    孩子上高中,到底是住校、陪讀還是接送?

    家長到底選擇哪種方式,我覺得需要綜合各方面的因素考慮,家長的教育理念是關鍵,再就是尊重孩子的意願,考慮到孩子的性格特點和各個家庭的具體情況。

    1、家長的教育理念。

    現在家長可能是有史以來最重視教育的一屆家長了,為了孩子擁有一個更好的前途,家長們恨不得用盡十八般武藝。高中時代幾乎直接決定孩子前途,絕大多數的家長會在能力範圍內給孩子提供最優質的後勤保障,就算超出家庭的消費能力都在所不惜。

    《2017中國家庭教育消費白皮書》顯示:

    輔導班是教育支出的重頭戲。43.06%的受訪家庭中,輔導班在教育消費的佔比最大。30%的家長願意支付超過消費能力的學費。

    如果在別人拼盡全力奔跑的時候,你還在悠哉遊哉,很大的可能是會被人甩到後面。這種感受如果孩子還沒上高中話真心體會不到,不身臨其境就無法感同身受。

    孩子上高中了,住校、陪讀還是接送?父母的選擇很重要

    校園題材的電視劇《少年派》和《小歡喜》,收視率都很高,我幾乎一集不拉全看完了。這兩部電視劇都有牽涉到陪讀的問題,尤其是《小歡喜》,劇中有很大一部分內容拍的是高三學生家長的陪讀生活,從選房子到談租房價格,只是看劇都能讓觀眾感覺到焦慮撲面而來。

    當時還不是高中生家長的我覺得他們做得太矯情了,不就是孩子上個高中嗎?

    但是,當我真的成為高中生家長的時候,我只能說自己太不瞭解當今的社會環境、不瞭解自己,甚至不瞭解孩子了。陪讀已經是普遍現象,是大勢所趨。

    想想:當所有的家長盡全力保障孩子的後勤工作、讓孩子全力拼學習的時候,你卻在讓從小嬌氣的孩子鍛鍊自理能力、鍛鍊集體生活能力、自我調適青春期遇到的難題,這不是在扯後腿嗎?

    我那兩個從一開始就決定陪讀的同事,其實他們家跟我們家都是緊鄰的小區,距離學校不到10公里的路程,但他們還是決定從高一就陪讀。他們的理念就是:陪伴孩子走過最重要的這個階段,讓孩子心無旁騖的學習,自己犧牲什麼都可以。他們的孩子都很優秀,我覺得這與家長從小到大的陪伴和堅定的支持也不無關係。

    孩子上高中了,住校、陪讀還是接送?父母的選擇很重要

    2、綜合考慮家庭具體情況。

    陪讀和接送雖然不太一樣,但孩子都能每天見到父母,差別不是很大。到底選擇什麼樣的方式,還要看家庭的具體情況。

    我那兩個選擇陪讀的同事,他們家都是獨生子女,無論從時間還是精力方面考慮,還有經濟支出方面,他們都可以全力以赴地照顧這一個孩子。

    但是,就象我們這樣有兩個孩子的家庭,小的才兩三歲,還需要家裡的老人幫忙照顧,如果因為陪讀去郊外住,真的是很難調節時間和精力,只能儘量兩者兼顧,選擇早晚接送比較合適。

    如果孩子家在農村,距離學校幾十里路,父母是普通的農民,收入不是特別高,肯定要選擇讓孩子住校。這樣的情況,孩子也不會對父母提過分的要求。

    當然也有家在農村但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有一個家長在學校附近租房專門陪讀。

    孩子上高中了,住校、陪讀還是接送?父母的選擇很重要

    3、尊重孩子的意願。

    無論我們採取哪種方式,都要尊重孩子的意願。

    如果孩子喜歡住校,就不要強迫他非要回家住。《少年派》裡面的林妙妙,其實就很喜歡住校,可是媽媽沒商量孩子,自作主張去租房陪讀,引起了孩子的不滿。

    女兒宿舍的一個同學,是個獨生女,離家也不遠,但是她喜歡住校,因為想逃避父母的嘮叨。

    如果孩子不管家離學校是否距離遠、大人是否有時間接送、經濟條件如何,就是要求父母陪讀或接送,父母也要儘量想辦法克服一下困難,在孩子人生關鍵的這幾年做支持孩子的堅實後盾。

    孩子上高中了,住校、陪讀還是接送?父母的選擇很重要

    4、考慮孩子的自立能力和性格特點。

    如果孩子自理能力較強,心理調適能力也較強,比較喜歡交朋友,過集體生活,完全可以讓孩子住校。

    如果孩子自理能力不強,睡眠質量不好,性格內向,也不善於協調同學之間的關係,那最好還是不要住校,選擇陪讀或接送比較適合。

    現在的孩子出生時幾乎都是家裡唯一的孩子,家庭裡的長輩一直對其呵護有加,不僅在物質生活給予很大的滿足,精神上給予的關注度也很多。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一是對父母有一定的精神依賴;二是孩子在家獨自一個房間睡習慣了,很難短時間內適應集體生活。

    我們的孩子總體自理能力相比我們這一代要弱,心理成熟得也更晚,我覺得現在的孩子多數還是比較適合走讀。如果家庭能滿足孩子走讀的條件,還是儘量讓孩子走讀。

    孩子上高中了,住校、陪讀還是接送?父母的選擇很重要

    孩子上了高中,讓孩子住校還是選擇陪讀、接送,這個問題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每種方式都有各自的優劣勢,家長要綜合家庭的具體情況選擇最有利於孩子學習和發展的方式。

    中途如果發現這種方式不合適的話可以跟孩子和學校及時溝通,進行適當的調整,總而言之,一定要本著為了孩子更健康的生活和學習為原則。無論最終選擇哪種方式,父母都需要給孩子源源不斷的精神支持,做孩子溫暖的港灣,保證孩子能夠安心的學習,充分利用這三年得到讓自己青春無悔的結局。


    我是 ,愛好讀書和帶娃,左手職場,右手帶娃,歡迎關注我,一起探討兒童成長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