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隱山的和平共處原則

霧隱山上,孫悟空哄騙豬八戒,說前面有人家齋僧,有很多好吃的,其實孫悟空早就發現前面有妖怪。哄得豬八戒哈喇子都出來了,連跑帶顛到前面去,結果和妖精大戰一場,累得粘涎鼻涕,白沫生生。隨後,唐僧被妖精使了分瓣梅花計,三個小妖變作老妖精,支開三個徒弟,老妖精趁機攝走唐僧。老妖本是一隻艾葉花皮豹子精,本事不大,卻會用計。他聽從小妖的建議,用假人頭哄騙孫悟空師兄弟,他們起初還真信了。而那個送假人頭的小妖,居然可以和孫悟空三人和平談話,豈不怪哉?

霧隱山的和平共處原則

小妖先是弄了一個柳樹根,砍做人頭模樣,塗上人血,叫一聲“大聖爺爺”,孫悟空就不發火了,聽他說話。他說,小妖們對唐僧又抓又咬,最後只剩下一個人頭。孫悟空真的信了,但豬八戒不信。他有經驗,他說,拋出來的時候,真人頭不響,假人頭響。他把人頭拋向石頭,噹的一聲響。然後拿釘耙築下,果然是一個柳樹根。小妖並沒有善罷甘休,而是從剝皮亭內選了一個真人頭,叫手下啃淨頭皮,用盤子拖出來,還是叫著大聖爺爺,獻了出來。孫悟空見是真人頭,就哭了,豬八戒和沙僧一起哭起來。豬八戒給那個人頭築了一個墳冢,墳前插上柳枝,堆些鵝卵石,權做松柏、點心,表表孝心。師兄弟三人咬牙切齒,發誓一定要要替師父報仇。

霧隱山的和平共處原則

小妖為了哄騙孫悟空,兩次設計用假人頭搪塞,他們還真上當了。先禮後兵,禮多人不怪。孫悟空最愛聽奉承話,即使小妖奉承他,他也很受用。一聲“大聖爺爺”,他就不打了,聽人家說謊話,還真是信其有不信其無。能夠和孫悟空師兄弟和平談判,小妖精確實思慮夠深的。小妖能夠和孫悟空談判,是因為他手裡有一張王牌————唐僧,雙方都在打這張王牌的主意,而這張王牌決定了滿洞妖精是長生不老,還是一命歸陰,也決定了孫悟空師兄弟繼續西去,還是分行李走人。小妖為了斷絕孫悟空師兄弟的念想,就用假人頭來哄騙他們。小妖一計不成又施一計,在信息不對等的情況下————師兄弟不知道洞裡的情形,洞裡妖精卻知道他們師兄弟的情形,為了保住師父性命,孫悟空師兄弟只能靜下心來,聽小妖的彙報。當他們看到真人頭的時候,都以為師父遇害了,放聲大哭。也就是說,在他們心裡都有一個預設,那就是師父是凡人,肉體凡胎,又是十世修行的好人,吃他一塊肉可以長生不老,很可能到不了西天就被妖魔鬼怪給吃了。至於護身的六丁六甲、護法迦藍等小神,不值得一提,平日裡既看不見他們,也聽不見他們說話,他們在不在還是一個問題。其實,師兄弟心裡誰都明白,那些給唐僧護法的小神都是騙唐僧的,給他做心理安慰的,當不得真的。一旦遇到大妖魔,那些小神也不能擋事。唐僧該死還是死,誰都救不了他。要是能救他,他的前九世就不會在取經路上白白送命了。一旦唐僧丟了性命,師兄弟們搭的取經草臺班子就該拆臺解散了。按前面的路數,他們得知唐僧死訊的時候,先是豬八戒分行李,沙僧幫著他分,孫悟空急得上躥下跳。但這次他們沒有先分行李,而是要給師父報仇,潛臺詞是————報完仇再分行李。豬八戒回高老莊做倒插門的女婿,沙僧迴流沙河吃人,孫悟空回花果山當齊天大聖。

霧隱山的和平共處原則

為什麼偏偏這次沒分行李呢?主要是取經團隊的主力戰將孫悟空沒被打敗,師兄弟三人戰鬥力沒有發揮出來,還能一拼。也就是說,師兄弟還有拼的本錢。如果他們分裂了,沒有戰鬥力了,最先嚷著散夥的就是豬八戒。他在寶象國,看到師父被黃袍怪變成老虎,沙僧被捉,孫悟空被師父攆走,就要分行李;平頂山上,孫悟空騙他說妖怪厲害,他馬上就要分行李;大戰紅孩兒的時候,孫悟空故意提出散夥,豬八戒馬上隨聲附和;六耳獼猴變作孫悟空,把唐僧打得昏死過去,真孫悟空被唐僧攆走,豬八戒以為師父死了,提出散夥;獅駝嶺上,豬八戒看著孫悟空被青毛獅子一口吞進肚裡,一見到師父就提出散夥;唐僧被白毛老鼠精攝進洞裡,八戒得知妖精要和師父成親,而師父成了親,就會喪失元陽,取經大業就不能繼續了,他又提出散夥。幾次三番提出散夥、分行李,除了打趣,就是真有那個心。打趣說分行李其實也是遇到了苦難,不敢直面苦難,把內心的想法當做玩笑說出來而已。如果豬八戒是取經的投機主義者,那麼孫悟空和沙僧也是投機主義者。孫悟空有時候也打趣說,要分行李。他的內心對取經沒有抱著必定成功的信念,而是見機行事。沙僧有時候還幫著豬八戒分行李,要不是孫悟空及時趕到,他們二人就分完行李走人了。他們三人都有取得了真經就取經,取不了真經就回老窩的心思。孫悟空不可能再次被壓五行山了,沙和尚不可能被飛劍穿胸了,豬八戒不可能被孫悟空降伏了。只有豬八戒能在高老莊過上正常人的生活,有妻子有田產,有家有業。取經團隊信念最不堅定的就是豬八戒了,而傻得很天真的唐僧本事最小,卻是取經團隊信念最堅定的人。他是領導者,他委曲求全,忍辱負重,苟且偷生,必要時犧牲徒弟保全自己,他要是被妖精吃了,取經團隊就會沒有什麼信念做支撐,很快就會土崩瓦解。

霧隱山的和平共處原則

霧隱山短暫的和平原則,是在雙方信息不對等的條件下產生的。師兄弟被唐僧的死訊矇蔽了,最沒有定力的豬八戒不敢提分行李散夥的事,他知道最後還得散夥,不急著先說出來。畢竟,他們師兄弟戰鬥力還沒有喪失,他們惱羞成怒,決定打死滿洞的妖精,為師父報仇。報仇之後,再各奔東西。好合好散,大家各不相干。

霧隱山的和平共處原則

霧隱山師兄弟和妖精短暫的和平共處,充分說明了小妖猜透了他們師兄弟的投機心理,只是忽視了他們師徒一路走來建立的以利益為主的友誼,走的路程越長,這種友誼就越牢固。孫悟空師兄弟抱著魚死網破的精神,和妖精作鬥爭,不但發現師父沒死還順便救出了一個樵夫,燒死了滿洞的妖精。豬八戒親手打死了豹子精,是不是恨他沒有吃掉唐僧,害得他空做春夢一場,回不得高老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