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农村医疗实录,得天花找大神“驱邪”,满村传染能活靠运气

1945年,八路军太行山根据地东麓的涉县灾区有一个叫大港村的地方出现了瘟疫,当地的人眼睁睁地看着受到感染的人一天天增多而束手无策。为了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根据地相关部门立即派遣了一个工作组前去调查。

1945年农村医疗实录,得天花找大神“驱邪”,满村传染能活靠运气

通过调查得知,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很多地方的民众传统时期都有一种习惯,一旦某人得了病,就会采取放血的办法治病,这种办法源自中医的针灸疗法,但风险很大,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在根据地时期,类似这样的民间治病法是比较多的,太行根据地的涉县有一个叫做中原村的地方,人们平时治病就经常采用放血的办法,但是,相对于其他地方用针刺破皮肤微量放血,这里采取的多是大放血的办法。

1945年农村医疗实录,得天花找大神“驱邪”,满村传染能活靠运气

1945年的夏季,抗日战争即将结束,中原村的一位老太太却未能有幸看到胜利,早早地便离开了人世。此前因为她得了肠胃病,饮食不振,时常感到胸腹膨胀,并且四肢倦怠。该村的另一个人便建议用大放血的办法为老太太治病。


结果老太太因流血过多,心脏跳动厉害,最后虚脱而死。老太太的孙子王思敬找这个出主意的人理论,但是人们觉得并不能把责任归咎于这个出主意的人,他们觉得,老太太之所以死去,主要的原因不在于放血,而恰恰是因为血放的太晚、流的太少所致。


这位出主意的人提供了一个证据用来证明这一点,那就是在放血的过程中老太太觉得“心疙痒”,史料当中提到的这一点用现代医学观点来看,心脏觉得痒实际上是体内缺血的表现,恰恰说明了老太太是因为失血过多而死的。但当地的人却对此毫不知晓,这样的地方性身体知识只能导致今后在遇到类似的事情时用南辕北辙的方法去治病。

1945年农村医疗实录,得天花找大神“驱邪”,满村传染能活靠运气

实际上,中原村因为放血治病而受害的还不只是王思敬的祖母,当地还有一个叫做杨虎元的人,他以前有病的时候也往往采取的是大放血的办法,因为失血过多,导致常常感到头晕眼花,有时还会晕倒在地,并且面黄肌瘦。这种情况不仅仅发生在中原村,包括北原等周边的农村也大体都是这样一种情况。

除了放血之外,有一个叫做湾则村的地方出现了天花,而第一个出现天花症状的是该村的农会主席陈乐元。既然生了病,陈乐元自然是十分在乎的,但他并不是把对于治病的重视放在了请医生上,而是请来了巫神法师。

1945年农村医疗实录,得天花找大神“驱邪”,满村传染能活靠运气

这位神职人员来到陈家后,鸣锣响鼓,求神祷告,搞得十分热闹,这么大的动静,自然也就十分有影响力,村里的民众全都跑来看热闹,却丝毫不顾及这位陈主席得的是天花病,结果因为人群聚集使得村里的二十多人都被传染。


其中有两个人在此后的几天内就死了,其他的二十多人也危在旦夕,陈乐元自己也最终未能康复过来。以湾则村为中心,周边的几个村庄也发现了疫情,因为这个滑稽的事情,村里有人编了几句话:“不卫生把病来生,看巫神染了全村,烧香表为了病好,结果还送了性命”。


可见发生传染病只有相信科学,改变落后的思维习惯才能最终防止传染病的扩散。


【1】2张世海:《沁水湾则村求神误性命》,《新华日报》(太岳版)民国三十六年二月二十三日

【2】 《迷信惨剧》,《新华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