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的学习大师:变色龙教会了我们什么?

朱元璋的功绩无与伦比,同时他也是最令人恐怖的君王。

洪武六年(1373年),胡惟庸在李善长的推荐下出任丞相,当丞相就要管事,朱元璋对他很不满,认为他拉帮结派,架空皇帝。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决定动手,理由是胡惟庸谋反,株连了很多人,连开国元勋李善长都没能幸免,因此案被杀的有三万多人。

洪武十五年(1382年),发生了“空印案”,所谓“空印”是当时很多官员事先在空白文书上盖好印章,等用的时候直接填写。这样做确实不规范,但积习已久,元朝就是这么干的,也是为了提高办事效率。

朱元璋当然知道这些内情,他只是需要一个借口,然后杀掉一大批官员,目的是让大家保持害怕,认真干活,不要犯错。

洪武十八年(1385年),户部侍郎郭恒因贪污被杀,朱元璋借此事又诛杀了一大批,史称“郭恒案”。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故伎重演,借口凉国公蓝玉谋反,诛杀上万人,幸存的开国功臣冯胜、傅友德都没逃过此劫,这就是“蓝玉案”。

“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恒案”和“蓝玉案”并称明初四大案,朱元璋将满朝文武血洗了一遍又一遍。


被忽略的学习大师:变色龙教会了我们什么?

朱元璋除了在四大案中大肆屠戮,平时零星杀的人也不在少数,明朝气氛恐怖,锦衣卫监视军民,借锦衣卫的手又杀了无数人,最后觉得差不多了,把锦衣卫指挥史也杀了,从这件事上可以体会到朱元璋的狠毒。

有个故事,说朱元璋和群臣饮酒,大家一边喝一边吟诗作对,虽然群臣知道最终会被杀掉,但也得陪他玩。朱元璋端起酒杯对户部尚书茹太素说:“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不得不说,洪武年间的官心理素质非常过硬,茹太素也不害怕,从容对曰:“丹诚图报国,不避圣心焦”。

朱元璋很满意,不久之后,茹太素果然被杀掉了。大恐怖时期,官员们每天上朝前和家人诀别,下班后就庆祝又多活了一天。

朱元璋的残暴世人皆知,但是很少有人想过一个问题,既然朱元璋这么残暴,为什么大家要跟着他打天下呢?蓝玉在被杀的时候有没有后悔过,如果当初加入敌军,自己的下场会不会更好些?

朱元璋的皇位并非继承而来的,他在造反的时候凭什么号令群雄?凭借残暴吗?当然不是,如果大家看出他的本性,谁还敢跟他干啊。李善长、冯胜、傅友德都是人杰,难道傻吗?

实际上,朱元璋情商很高,极富个人魅力,加上他方略得当,大家跟着他一次又一次享受胜利的喜悦。胜利会让人上瘾,戒不掉,形成了路径依赖,瘾越来越深,索性把他拥上皇位,药不能停,还要加大剂量。


被忽略的学习大师:变色龙教会了我们什么?

这个游戏注定不能持久,等仗打完了,没有那么多胜利了,那药就得停啊,群臣的瘾怎么办?

宋太祖为人宽厚,请大家喝顿酒,说大家都老了,回家吧。朱元璋不想效仿前人,他有成本更低的解决方案。

群臣猛然间发现,皇上变了,变得好杀,然后又发现,他是要杀绝啊。

朱元璋是条变色龙,1362年,他35岁,那时候他正和陈友谅对峙,元朝大将察罕帖木儿在北边打了几场胜仗,眼看着就要南下收拾朱元璋了。

朱元璋先下手为强,派人联系察罕,要投降朝廷,当双方谈妥条件,正准备签合同时,察罕被刺杀,元军的威胁大减,朱元璋又坚定地反元了。

人类在预测未来的时候有个通病,就是过度脑补而不自知,朱元璋年轻时很有人格魅力,一堆人就开始脑补了,他是个好领导,从而是一个好皇帝。

朱元璋的行为受环境约束,他最善于学习,所谓学习就是感知环境,从而调整自己的策略。在打天下的时候,他绝不敢大肆屠杀,因为这样就是把手下和百姓推给了竞争对手。

那个时候,他不但不残暴,而且还是一副宽厚爱民的形象,让大家很有安全感,感觉跟着他有稳稳的幸福。

洪武初年,朱元璋大举北伐,要消灭元朝势力,他让宋濂写了一篇檄文,里面说:“予号令严肃,无秋毫之犯,归我者永安于中华……,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仪,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

意思就是自己军纪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同时优待俘虏,只要跟了我,都有好日子过,蒙古人色目人也不例外。

大气,非常大气,让人感动流涕。

“归我者永安于中华”,多少人看了檄文后,对朱元璋心生好感,大家都厌倦了战乱,开始憧憬天下太平。


被忽略的学习大师:变色龙教会了我们什么?

当他坐稳了皇位,不受任何制约了,说过的话就被抛到一边,大清洗开始了, 一轮又一轮,一茬又一茬。

这么大一个皇帝,怎么翻脸比翻书还快?

就翻脸了,你能怎么样?

普通人做事受很多限制,比如:

1父母不让;

2会被人骂;

3肯定不行。

朱元璋的思维从来都是目标导向,定一个目标,然后想尽各种办法来解决,能约束他的只有强力和老天爷。

有句话叫“英雄所见略同”,现实生活中,很多有成就的人是朱元璋思维,他们事业有成,情商很高,让人有安全感,但是安全感毕竟不等于安全,能约束他的也是只有强力和老天爷。

直白点说,法律就是他们做事的底线,而且法律规定模糊的地方,对他们来说就是空气。他们表面上怕法律,实际上怕强力。

朱元璋自己就是最大的强力,所以他必然为所欲为。我们应该庆幸,今天幸好有法律。法律就是武器,法律就是防弹衣,当然武器有哑火的时候,防弹衣也有失效的时候,不管怎么样,有比没有要好太多了。

我认为每个人都要学习法律,因为懂法才知道其他人的底线在哪里,这个很重要。

曾经有动物园做大熊猫野化工作,把人工饲养的大熊猫放回大自然,希望它能学会野外生存本领,变成野生大熊猫。

工作人员也不放心,定期跟踪,在它困难时送点食物,可是有一次发现大熊猫受了重伤,很快死了。原因是人工饲养的大熊猫是群居,熊猫们从小一起打闹玩耍,其乐融融。

野生大熊猫有领地意识,发情期之外,其他熊猫不能接近,不然会被认为是抢地盘,人工饲养的大熊猫不懂这些啊,看见一个野生的,就想找人家玩,结果被对方咬死了。


被忽略的学习大师:变色龙教会了我们什么?

大部分人就像人工饲养的大熊猫,从小有父母疼爱,学校老师同学也都很和善,就算是走在大街上,人们之间都很客气。

但这远远不是全部真相,在竞争激烈的领域,很多人完成了野化训练,或者天生就是野的,攻击性非常强,而且都是合法的,或者位于灰色地带,报警也很难解决问题。

法律非常重要,六百多年前,有人就意识到了,他是所有皇帝中最重视法律的人,他总结元朝灭亡教训,认为没有法制导致天下大乱。

他还从自己身上吸取教训,为了杜绝后世再出现朱元璋式的人物,他必须把法制建设当成头等大事。他亲自编写了《大诰》,并和《大明律》一道,列为科举必考科目。

他强势普法,如果家里有本《大诰》,犯罪的时候可以从轻处罚。

他也知道子孙如果无法无天,对社稷非常不利,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他颁布《皇明祖训》,这是给朱家的子孙看的,意在约束后世的皇帝和藩王,属于祖宗家法。

朱元璋是学习大师,我们从他身上能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一课,就是重视法律,你可以看到,没有法律,人会有多可怕,没有法律,人会有多悲惨。

懂法才能懂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