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濮阳: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城关镇红星居委会

厚重濮阳: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城关镇红星居委会

(厚重濮阳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孙慧军题写)

咱老家在哪里?村名咋来的?有多少姓氏?出过多少名人?有啥传说故事?一切尽在《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

厚重濮阳: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城关镇红星居委会


厚重濮阳: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城关镇红星居委会


厚重濮阳: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城关镇红星居委会


厚重濮阳: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城关镇红星居委会

厚重濮阳: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城关镇红星居委会

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

城关镇红星居委会

厚重濮阳:濮阳县一乡一村一故事:城关镇红星居委会

【地理位置】

红星居委会,位于濮阳县城西南角,距濮阳县政府驻地西南2公里,城关镇政府驻地1.5公里。东与民生居委会为邻,南与民主村接壤,西邻御井居委会,北与和平居委会毗邻。

【村名来历】

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知州潘侯迁乡民入城,建街十一道,因此处迁民多数从事煤炭销售和开旅店为生,故称煤店街。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破四旧,立四新,煤店街改为红星街。

民族人口

红星居委会有刘、汪、吴、韦、赵、马、李等姓,有1户为回族,人口4人,其余为汉族。辖4个居民小组,252户,1172人,没有耕地。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全县分10个区,煤店街归一区管辖;1940年,抗日民主政府初建时,仍沿袭旧制;随后,为适应抗日战争形势的需要,改划为16个区一个镇,即城关镇,煤店街归城关镇管辖;1952年,全县16个区,合并为13个区一个镇,城关镇仍归濮阳县领导,煤店街仍归城关镇管辖;1958年后,全县撤销区乡建制,建立人民公社,城关镇改称城关人民公社,煤店街归城关人民公社管辖,煤店街变为红星大队管理委员会;1966年煤店街更名为红星街;1967—1970年,响应党的号召,城镇居民下乡到农村,红星居民95%的群众下乡到农村,下乡前红星街叫第三副业大队,又称南三街,当时和御井街为一个大队,称红玉街;1981年撤销城关公社,成立濮阳县城关镇人民政府,红星街隶属濮阳县城关镇人民政府,与御井街分开后,红星大队管理委员会更名为红星居委会至今。

【经济发展】

1970年居民下乡以前,红星街有耕地500余亩,后划归民主村所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村干部带领群众大干苦干,寻找致富门路,因红星居委会无有耕地,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经商。1991年居委会投资18万元,砖修了街道路面。2014年又多方筹资,修建了红星街东西主街道485米,北拐200米,南拐150米和糖厂路180米的水泥路面,街道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2016年经商人员占总人口的61%以上,年总收入大约在600万元左右,人均纯收入5500元左右。连续被市县级评为模范村街等荣誉称号。

【教育文化卫生】

1960年成立了红星小学,2011年红星小学与城关镇西完小合并。近几年来,红星街专科、本科和研究生逐年增加,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按照上级建设美丽乡村的指示精神,2014年街道进行了全面硬化,硬化率达到100%。2016年底,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投资近10万元建设了老年活动中心、阅览室、健身器材场等设施。2017年投资110万元新建了居委会办公室。修建了卫生垃圾池,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古今人物】

范秀山(1887—1966),1922年在濮阳县师范讲习所任事务员,1930年民国河北省区长训练班任学员,1931年任民国濮阳县第一区长,县立第一工厂厂长,1944年任民国濮阳县政府临时参议会参议员,1946年任民国濮阳县城关镇镇长、警察所长。

范景伯(1914—1947),烈士,中共党员,1931年任濮阳中心县委团县委书记。1947年在解放东明时不幸牺牲,时年33岁。

李葆选(1923—2008),1942年以经商为掩护,先后在濮阳、开封、长垣、东明等地从事党的地下情报工作。解放后,曾任濮阳县工商联副主席,濮阳县政协副主席,濮阳县五、六、七、八届政协委员。

马登山(1937—2006),回族,曾任濮阳县城关镇党委书记、华龙区政协副主席。

王继武,1940年生,曾任濮阳县农业局副局长。

鲁银芳,1945年生,中共党员,曾任濮阳县政协办公室副主任,濮阳县公路段段长。

朱东岳,1950年生,中共党员,濮阳市委正县级调研员。

刘继光,1958年生,中共党员,曾任濮阳市清丰县政协党组书记。

刘继聚,1958年生,中共党员,曾任濮阳市运输公司党委副书记。

刘继业,1960年生,中共党员,濮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公安局局长。

马俊杰,1964年生,回族,中共党员,现任濮阳市华龙区区长助理。

朱庆彬,1971年生,中共党员,濮阳市委文书处理中心主任。

村中故事


革命烈士范景伯

范景伯,字越蠡,1914年生,中共党员。范景伯读书时就参加了反帝大同盟。1931年濮阳中心县委成立,王从吾任书记,范景伯任县团委书记。后来根据组织需要打入敌人内部(在县公安局任警务系长),负责游击队枪支弹药和同志们的服装。冀鲁豫边区地委就设在范景伯家中,耿增泽任敌工科科长,范景伯是成员之一,范景伯负责收集情报和六县敌工站站长及成员的人身安全。赵东环司令员带领十一纵队解放濮阳时,范景伯提供了有力的情报,后经四地委研究决定委派范景伯到东明。1947年,范景伯在解放东明时不幸牺牲,时年33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