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理解行话


新手指南:理解行话


导言

一个研究领域都有自己的行话。行话就是人们理解主题首先必须熟悉的那些词汇和短语。经济指标也不例外。在测度经济行为时,你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一些术语和表达方式。别着急。经济指标的语言非常直截了当,但是需要你给它机会。在很多场合,它们的意义会明白得让你吃惊。所以,从一些最重要的概念开始吧,你在阅读经济指标时将会接触到它们。

年增长率

你以每小时65 英里的速度沿着高速公路疾驶。你的目的地实际上是否在65 英里之外并不重要。有意义的是速度计在告诉你:如果你以这个速度开1 个小时,你将行驶65 英里。

术语"每小时英里"用来度量相对速度,讨论经济指标时也存在类似关系。比较经济增长有多快的一个常见方式是以年增长率的形式来度量经济活动的变化。比如,政府可能公布汽车上个月以每年1400万辆的速度销售。那并不意味着到上个月前汽车生产商已经卖出了1 400 万辆轿车和货车,它只是在说如果今后的12 月中每个月都能保持这个进度的话会卖出多少车。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原因在于专家发现以年为基础来观察经济运行更容易。

把一个数字年度化的方法极其简单z 要把一个按月的增长率转化成按年的,只需简单地乘以12 就可以了。如果你手中有两个月的数据要年度化,就乘以6 。如果数据是按季度变化的——GDP 通常以季度形式发布,那就用这3 个月的活动变化乘以4 。因此,只要你看见以年增长率发布的经济指标,它就是在告诉你如果这个速度维持12 个月将会发生什么。

经济周期

就像人的自然过程一样,经济也有它的高低起伏。有些时候经济增长强劲,随之而来的是家庭收入上升,消费者快乐地花钱,企业雇用人扩张业务。然而,在某些阶段,经济看起来疲软乏力,人们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增长。消费者购物少了,而新企业投资呢?即使有,也少得可怜。在最极端的情形下,经济实际上处于萎缩中,这就是衰退时发生的情况。然而假以时日,衰退就会让位于新的一轮经济活跃期。粗略地说,我们说的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 就是指这种来回摆动,从好的状况到坏的状况,再回到好的状况。

经济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的周期性?为什么不存在稳定的、连续的、没有停顿的增长?毕竟,这样的增长会让每一个人都快乐。

经济注定要经历经济周期,其原因在于这就是它的特性。一个开放的经济实质上是成千上万每天都在做出决策的人的行为的反映。他们会买什么?他们能支出多少?到投资股票的时候了吗?公司的领导层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该雇用工人了吗?重建库存?再买一个企业?

消费者和企业有时候会犯错,并引起更广泛的经济连锁后果。家庭可能借了太多的钱,以至于为还债而发愁。银行利润下滑,因为不良贷款上升了。零售商打错了算盘,因为消费者削减开支时它们却在用新产品填满仓库。如果错误严重到一定程度并扩散,就会导致经济滑坡,人员失业。幸运的是,政府在振兴经济方面有几种工具可以利用,如降低利率、减税、加大联邦开支等。

经济周期本身有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在遇到麻烦往下滑之前经济产出达到的最高点。顶峰过后是第二阶段,即衰退,这实际上是一个痛苦的经济萎缩过程。它侵蚀家庭的财富,打击它们的信心,并给企业带来各种经济困境。这样的经济收缩可能持续6 个月甚至几年。经济触底时就到了被称为衰退谷底的第三阶段。经济停止萎缩回到增长的轨道时第四阶段即复苏阶段开始。最后,当经济活动水平(或产出)越过以前的高点时,经济周期到了第五个也是最后一个阶段,这一阶段通常被称为扩张。

由于衰退是经济周期中的一个时间段,因此有必要对其下定义。很多经济学家和新闻记者在看到两个紧挨着的季度GDP 都出现负增长时,就宣布经济衰退了。这相当于连续6个月的经济收缩。然而,这只是一种粗糙的风向标式的评估。真正的任务是判断衰退什么时候开始以及什么时候结束,这项工作留给了一些精心挑选出来为美国经济研究局(NBER) 工作的专业经济学家。该机构位于马萨诸塞州,是一个非官方无党派背景的智囊团。这些经济学家通过评价几个关键经济指标,如就业增长、个人收入、工业产值以及GDP 季度数据等,来判定经济是下滑还是上行。

根据NBER 的说法,美国从1854 年以来曾经有过32 个经济周期,平均衰退延续的时间为17 个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过10 个经济周期,平均衰退延续时间为10 个月一一说明现代的经济在遇到麻烦之前维持增长的时间更长了。关于经济衰退延续的时间为什么越来越短,近来仍然是经济学家们争论的一个话题,尽管大多数人把原因归结为华盛顿经济政策的改进和经济部门更加多样化。

公众调查

你们都在准备外出散步。天气预报说阳光明媚,气温适中,所以你穿着短装就出门了,把毛衣扔在了家里。10 分钟后,突然一场大暴雨来临,雷电交加,冷空气接踵而至。你迅速逃回来更换衣服,不停地诅咒预报员们。他们怎么能犯这样的错误呢?

短期资本经营者也会碰到类似经历,只不过他们的行动所依赖的不是天气预报,而是专家们赖以预测未来经济指标动向的调查。如果经济新闻真的与预期一致,市场对新闻就不会有什么反应,因为投资者已经预见到它了。如果没出差错,那说明预测人员可以掌控经济发展趋势。然而,如果新闻与民间的专家们已经做出的预测根本不是一回事,这些短期资本经营者就会立刻采取行动对投资做出调整。这些突然的举动可能成为动摇股票、债券和货币的价格的潜在力量。为什么会有这些剧烈的市场反应呢?任何与预期的偏离都意味着经济中正在发生一些专家们没有想到的事情。自然地,这将产生关于当前和将来经济形势的新的不确定性。公众预期与现实的偏离越远,金融市场的反冲力就越大。

谁发布这些公众调查?这些调查是怎么做的?很多金融热线服务组织,如布隆伯格商业新闻社、道琼斯公司、路透社、国际市场新闻社,通过针对临近的关键经济指标对经济学家进行抽样调查来制作它们自己的公众调查。这些指标包括消费者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工业产值、零售额、产能利用,等等。采用的方法非常简单:以个别经济学家的反馈为基础进行平均,就形成了公众预测。

移动平均

根据一个月的数据就得出关于经济运行状况的结论很有诱惑力,但不是明智之举。经济数字可能是错的、不精确的,至少可能是有误导性的,因为存在不可预期的事件,如罢工、气候突变等。这些情况会降低经济指标在短期内的可靠性,因此仅从一个月的数据外推信息时需要小心从事。

若想更真实地掌握经济的潜在趋势,依靠经济数字的移动平均要好得多。简而言之,移动平均(moving average) 是计算连续移动的一种方法,它始终是对最近的固定数目的月份数据的平均。其结果之一就是,一旦引进新的月份报告,平均数也随之改变。举个例子,假定消费者价格在最近的一个月上涨了1% ,显然这样的上涨幅度足以亮起很多红灯。然而,任何人在恐慌之前,更慎重的做法是观察一下过去的3 个月或者6 个月的移动平均。如果你想这么做,那么简单地把最后的3 个月或者6 个月的数据加到一起,再除以总月数就可以了。当一个月后邻近的一组通货膨胀数据公布时,在算式中加进新的数据,并删掉最旧的那个月的数据重新计算移动平均,这样一来你总是在最近的3 个月或者6 个月的时间段上做平均。移动平均的实质就是用平滑取代随机波动,让长期趋势更加明显。移动平均的缺点是它是一个滞后的指标。当经济的发展方向真的有了变化时,平均数的反应比较迟钝。

名义美元与实际美元

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待任何以美元度量的价值。名义美元(又称为现值美元)代表一段时间内支出或赚得的实际的货币数量。你会看到这样的报道,说美国工厂工人工资的总额在最近12 个月内增加了5 亿美元,或增加了5% 。也许你还会看到这样的报道,说A 公司上一年销售毛衣的收入达到2.2 亿美元,或上升了10% 。这些数字都是以名义美元为基础的。

然而,名义(或现值)美元只告诉你事情的一部分。剩下的那一部分告诉你通货膨胀如何让这些数字发生扭曲。让我们回到关于工厂工人收入的例子。他们可能看见自己的工资名义上上涨了5% ,但在庆视之前,应该问个问题"如果在同一时期物品或服务价格(通货膨胀)上升了4%会怎么样?"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工人工资的实际(定值)美元只上升了比感觉上要少的1% 。换句话说,这些工人从工资中获得的实际购买力的增长比5%要小得多。

我们现在来看看A 公司。上面提到销售收入上升了10% 。然而那并不一定指多卖了10% 的毛衣。实际上,这家企业两年中销售的毛衣数量一样多,它在第二年多赚钱的唯一原因是它把毛衣价格提高了10% 。因此,以实际(定值)美元度量的销售额增长实际上是零!

名义美元直接反映市场上被交易的物品和服务的当前价格。然而,实际美元告诉了你生产或销售的物品和服务的真实价值,因为它剔除了通货膨胀效应。当经济学家和投资者想比较不同期间的经济表现时,他们同时采用两种尺度一一名义的和实际的。他们用名义美元记录经济变化的规模,因为它表明了个人、企业和政府实际花费的数量。然而,要确定经济是否真的在生产了更多数量的产品方面扩张了,经济学家和投资者必须观察实际美元数字。

修正与基准

商人和短期资本经营者总是渴求最新的经济信息。信息越新,其影响就越大;投资者得到信息越早,其行动就越快。

于是问题产生了。提供经济数据的政府机构和私人组织因为要求快出数据而承受着巨大压力,但这并非易事。每个星期乃至每个月,统计人员依靠经济指标,按照一今固定的工作日程表,查询相关领域的资源,收集原始反馈,组织数据,根据季节因素进行调整,也许还要根据通货膨胀进行重新计算,然后再在开头写上一些关于结果的评论,才能最后公之于众。这是一个忙碌的过程,有时为了如期公布数据,精确性和完备性就退居其次了。正因为这样,首次公布的很多经济指标都会包含一些并不可靠的数据,因而被认为是初步的。

当然,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初始数据是否可靠差别不大。他们根据这些数字在各处交易,因为这些数据代表了能够得到的最新经济信息;尽管晚些时候随着收到更多的信息,或者在统计工作者有机会复查计算之后,初步的数据要经历一次或多次修正。尽管投资者能看到对早期数据的修正,但他们并不会启动太多的交易,因为与那时的信息相关联的时间早就过去了。投资者通常把注意力放在未来,而不是过去。然而,经济学家对修正更为重视,因为新的数据会影响他们对未来经济活动的预测。

基准变化和每月修正不同。后者是不断进行的、旨在让统计结果更为准确的努力,在收集数据的时间不充足时尤为必要。而基准变化一般一年左右发生一次,只有在政府引进新的季节调整因素或决定正式改变方法时才会发生。为了比较历史数据,基准修正可能影响到5 年、10 年或更久以前的数据。

季节调整

发布之前,计算大多数经济指标时需要反映季节调整。什么是季节调整?举例是回答这个问题的最简单的方式。一年中消费者在9-10 月的休假期间购物活动要比其他时候活跃不足为奇。此外,圣诞购物季节一过,即1月和2月,零售额总会下降。消费行为中的这种季节性变化很平常。这些都是与经济周期毫无关系的临时变化。

再看另外一个例子。春天学校放假时,由于学生纷纷进入劳动力市场为夏季学期挣钱,寻找工作的人数急剧上升。8月中旬正好相反,学生离开劳动力市场返校,就业人数下降。这种就业波动同样是正常的,并不意味着经济健康状况的基本面发生了变化。甚至工业产值在7 月也会下降,因为汽车厂商要调整生产线,以便推出当年的新车型。任何人都不应该一看到这种工业产出下滑就得出结论,认为制造业遇到了麻烦。所有这一切都是经济中会发生的正常的季节性变化。

你如何把季节性因素产生的变化和由于经济中更为严重的问题产生的变化区分开?这就需要做季节调整。经济专家通过回溯5--- 10 年的经济数据来识别重复性趋势。这些趋势反映的变化与经济活动中更广义的经济周期没有任何联系,只能用短期的外部因素(如夏季、冬季、主要节假日)来解释。通过这样的观察,官员们得到一个可以从经济数字中剔除季节性变化因素的公式。这使得私人部门的经济学家和投资者能够识别哪些经济事件是正常的,哪些是不同寻常的。

然而季节调整远非无懈可击。即使考虑了季节调整,你手中仍然会有不正常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并不一定是经济转折的信号。暴风雪、洪水、恐怖主义、罢工和重要的破产事件都是难以预料的冲击。这些冲击会影响经济产.出,而效应几乎都是短暂的。此外,这些突发事件很容易识别,因为紧随其后的就是经济活动严重偏离常轨。总的说来,季节调整很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把真正的偏离与正常的经济活动轨迹区别开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