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宋太祖对“燕云十六州”志在必得,除领土纠纷更关键是的皇位

一提到燕云十六州大家心中想到的必然是“石郎可是无长虑,直割燕云十六州”

这一句诗。诚然,燕云十六州被卖国贼石敬瑭献给了外敌,这是多少中华儿女心中的痛,他不但让中国的版图缺失一角还直接奠定了北宋的羸弱和中原王朝的覆灭,因此但凡有一丝爱国之心的人都想要将它收回更不用说雄才大略的君主,宋太祖赵匡胤了。

太祖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对于燕云十六州一直念念不忘,他作为后周的将领就已经深知燕云十六州对于中原地区来讲是不可替代的重要地区,成为皇帝后,燕云十六州不但代表着中国的颜面,还代表着数百年的领土纠纷,其中更为关键的是,燕云十六州的收回与否与宋朝皇位的存亡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

为何宋太祖对“燕云十六州”志在必得,除领土纠纷更关键是的皇位

首先就是要了解燕云十六州存在的基本矛盾。

一,天然的屏障和严重的领土纠纷点

在秦汉时期,中国的西北部匈奴肆虐,但是统治着并没有对西北地区非常的重视,常常是一副丢了就丢了的态度,但是,对于燕云十六州的态度却十分的坚决常有类似“失十六州必失中原”的夸张言论传出,究其原因就是燕云十六州本身的地理位置因素极其特殊。

1,重要的“门户”

在绝大多数的文献中提到宋朝为何屡屡失败之时,必然会提到“儿皇帝”石敬瑭割让了燕云十六州给辽国,以至于中原王朝失去了天然的屏障北方的门户大开。虽然这么说有点过于推卸责任的意味在里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燕云十六州对于古代的中国来讲真的很重要。

从古到今,燕云十六州就不仅仅是承担要塞之防的角色,他还是重要的农业牧业混交区域

,这绝对是一块兵家必争之地对于少数民族政权来说它是入主中原的跳板和重要的农业补充区域,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它是天然的屏障和牧业的重要基地。

北宋《契丹国志》记载“幽、燕诸州,盖天造地设以分藩、汉之限,诚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充分体现了它的易守难攻。

除此之外,燕云十六州是长城所在,连接着北京、河北、内蒙、山西等地,形成拱卫之势,将少数民族引以为傲的铁骑全部抵挡在燕山和太行山以北的区域,在山下还有第二道关卡,就是桑干河和巨马河两条宽广的河流,彻底隔绝中原和少数民族的战争。

更重要的是燕云十六州经过历朝历代百年间经营已经成为了“天府之国”在当时远超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当地农牧业发达,人口稠密,被割让后在上面的大量汉人就成为了契丹士兵的补充和中原科技的传播者,燕云地区就成为了契丹的经济中心和赋税大地,时有“兵戎冠天下之雄,与赋当域中之半的说法”,而且此地也是中原王朝战马重要的来源地,北宋建国后一直被战马缺少所牵制,如果能收回燕云十六州,那对整个北宋来讲肯定是如虎添翼。

为何宋太祖对“燕云十六州”志在必得,除领土纠纷更关键是的皇位

2,领土纠纷问题严重

宋太祖对燕云十六州势在必得的原因除了它的优势区位还有另一个就是后周埋下的伏笔。首先五代时期辽国从后晋的手中攻下了完整的燕云十六州,但是在后周时期,世宗通过励精图治在赵匡胤等将士的帮助下夺去了辽国的瀛洲和莫州,那对于辽国来说这肯定也是一种耻辱。

所以宋朝建立以后,宋辽双方都觉得自己吃亏,自己的领土被别人侵占,就形成了双重的领土纠纷问题。不仅如此,辽国背地里一直支持北汉恶心宋朝,这对宋朝来说与辽国基本上是不死不休,并且对于继承后周意志的宋太祖来说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就等于没有完成国家的统一大业,所以宋太祖在位期间一直都是志在必得甚至要联合高丽一同抵抗辽国。

为何宋太祖对“燕云十六州”志在必得,除领土纠纷更关键是的皇位

晚年时期,太祖发布诏令“幽蓟之地,本被皇风,襄以晋汉多虏,契丹因而盗据”目的就是为了联合高丽一同出征辽国。领土纠纷的问题是急不可待的,这关乎到国家的尊严和皇帝的声望,国家主权不容侵犯到如今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宋太祖于情于理都必须要抓着燕云十六州地区不放,这也就导致了赵匡胤对于燕云地区的势在必得。

综上所述,宋太祖对于燕云地区势在必得的前部分原因是出于外部原因考虑,首先是要收复燕云地区保护北宋的北边安全,其次是收复失地解决领土纠纷问题的建功立业心态还有就是与辽国的仇恨心态,种种外部因素导致太祖对燕云地区久久不愿放手也不能放手。

说完了外部原因,接下来就要探讨这件事本质,宋朝内部的因素才是让宋太祖对燕云地区志在必得的决定性原因。

二,志在必得其实是为了皇位的巩固

在古代有个很重要的东西叫做“名正言顺”和“继承大统”,这是关乎到国家政权合法性的问题,唐高祖李渊建国时期为了自己正统的名声又是制造舆论又是假借禅让,付出了极多的心血才把杨隋政权过渡到了自己李唐政权之上,然而宋太祖赵匡胤的建国是不光彩的。

1,宋朝皇权独尊地位的动摇

黄巢起义之后,整个唐末都覆盖在战争的乌云之下,到了五代十国时期“礼乐崩坏,三纲五常之道绝,而先王之制度文章,扫地而尽于是矣”。因此,北宋建国以后赵匡胤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帝王天命”出现了动摇。

据记载,有一天某人在开封的野外游玩,恰逢庄稼收成非常的好,这个人非常高兴的问附近的一个农民“有秋之时,少则百困,大则万箱。或者其天幸然也?其帝力然?”,然而这个农民毫不避讳的说“今日之获,自我得知,胡幸而天也!……合锄以时,……吏不能夺吾时……今日之乐之,自我享之,胡力而帝也!……不勉强以稀帝力也!”,可见此时民间的平民已经有人不迷信和崇拜皇帝,对皇帝存在着大量不敬的思想。

宋太祖赵匡胤也深知自己坐上宝座并不能让天下臣服。他在兵变之时说“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

登基之后,太祖仍然承认自己的皇位并非天命,有一次对节度使李筠说“我未为天子时,任汝自为之:我既为天子,汝独不能小让我耶?”这完全无法体现皇帝的权威,宋太祖居然以商量的口吻来与不下李筠说话,体现此时皇权的卑微。

为何宋太祖对“燕云十六州”志在必得,除领土纠纷更关键是的皇位

综上所述,北宋建立于匆忙的兵变之上,于汉唐有着天壤之别,不仅不得民心,甚至连将领之心都无法把控。

而宋太祖深知自己的皇位是手下之人支持而得,因此对于前代的将领并没有置换,这样就导致了五代十国中“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也?”的思想长期存在,觊觎皇位的位高权重之臣仍然很多,皇位危机刻不容缓。

鉴于这样的现实基础,赵匡胤必须要做一些事情来稳定自己皇位的合法性。因此,对于燕云地区的志在必得,就是清除危害皇位潜在危机的跳板。

2,清除有谋反倾向的武将,通过信任拉拢其他武将

赵匡胤想要在短时间内在武将之中树立起自己的君王权威,那就只能在对外战争中达到这一目标,对燕云十六州的讨伐非常适合。

上文所述,北宋时期的武将都有一种“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的不尊心态,赵匡胤自己也十分清楚武将所想,所以他让边关武将一直处于战争状态并且不干涉其发展自己的势力,因为一个个排查不如等他们自己跳出来。

在对燕云十六州的军事行动中,,昭义节度使李筠是第一个跳出来的,他在军镇“逾八年,恃勇专恣,招集亡命,阴为跋扈之计”并且不尊太祖,最后“反谋已决”,李筠一直处于自由的战乱环境,军事实力不断扩张,伴随着“皇帝天命”,“君权神授”,思想的不断削弱他最终也想来个黄袍加身,最后跳出来被太祖一下就解决了,这就是太祖的高明之处,利用战争让有异心的武将坐大最后铲除,不但解决心头大患,还能杀鸡儆猴。

为何宋太祖对“燕云十六州”志在必得,除领土纠纷更关键是的皇位

当然,太祖对燕云十六州的志在必得不仅仅是杀反贼,而是要扩大自己在将领心目中的皇帝形象。太祖在对燕云地区驻守的武将予以信任,允许他们培植自己的党羽和任用亲信,例如郭进镇守西山二十年,李汉超镇守齐州十七年,这些武将长期盘踞地方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也表现出太祖是对驻边将领真的很信任,这些武将有着极高的自主权,所以在对燕云作战的同时能够自由应付进攻,并且在皇帝的信任下,他们也逐渐对皇帝产生了尊重和敬畏。

宋太祖通过对燕云的作战一石二鸟,解决了前期武将不尊皇权的问题,同时还加强了武将们对于自己的认同和敬畏加强巩固皇位,所以才对燕云十六州志在必得。

总结:

宋太祖对燕云十六州的穷追不舍并不是处于盲目的,首先燕云地区却是对中原王朝有着十分重要的军事和经济意义,而且,燕云十六州同时也代表着国家大一统的象征,这对于赵匡胤来说是加强皇权的关键。

为何宋太祖对“燕云十六州”志在必得,除领土纠纷更关键是的皇位

另外,通过对燕云十六州的作战可以看出那些将领是真心实意臣服自己,给予充足的信任让他们自己发展,那些有逆反心理的将领自然耐不住野心和抵御不了敌国的怂恿最后展现出来,给宋太祖一次性解决的可能性,用以加强皇权,巩固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