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什麼時候種植比較好,都有什麼病害?

助農小達人


因為辣椒具有喜熱的習性,春播和初夏播種最合適,最佳播期在3月至7月份。適宜的溫度柔和的光照可促進辣椒生長,辣椒播種之前需整地施肥, 保持土壤溼潤,播種之後覆蓋3釐米後的土質,覆蓋地膜,等一週左右的時間種子便會出芽,養護期間需定期的澆水施肥,可促進辣椒的生長。 辣椒具體的種植時間應該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來定,若是天氣溫暖,可適當早播。這會讓辣椒更加充分地生長,多結幾茬辣椒。



種過辣椒的農民朋友都知道,辣椒極易感染病害,像常見的疫病、灰黴病、以及軟腐病等。辣椒植株一旦感染這些病害,很難治癒。

那麼辣椒都有哪些病害呢?

一、疫病 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病,莖、葉和果實各部位都可染病,以成株期現蕾掛果前後最易受害。多在莖杆靠近地面及分叉處發病,初呈暗綠色水漬狀病斑。溼度大時,病部可見白色稀疏黴層,然後發展到縊縮漸變為黑褐色,並引起病部以上莖葉枯萎死亡。乾燥時,病斑變為淡褐色。果實發病,多從果蒂部或果尖開始,呈暗綠色水漬狀病斑軟腐。溼度大時,病果表面密生白色黴狀物。病果可脫落,也可失水乾燥成暗綠色僵果掛在枝上。疫病發病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中的病菌越冬,當辣椒種植環境適宜的時候,疫病會通過水流或是風再次浸染。此外高溫高溼,地勢低窪,排灌不暢的環境下疫病也容易多發。

二、灰黴病 辣椒灰黴病是保護地辣椒的重要病害。 莖部產生不規則形水浸狀病斑,後變褐色至灰白色,病斑擴展到繞莖一週時,其上端枝葉萎蔫枯死。 潮溼時病部表面長有黴狀物。病果病部灰白色、軟腐,後期病部長有灰色黴狀物。

三、白粉病 此病僅危害葉片,老葉嫩葉均可染病,病葉正面初生褪綠小黃點,以後擴展為邊緣不明顯的褪綠黃色病斑,並且逐漸的發展成為斑塊。同時在小斑點的發病背面,會產生一層很薄的白粉狀物質,這是病菌在繁殖,同時病部組織變褐壞死。 嚴重時病斑密佈,終致整葉變黃。條件適宜時,短期內白粉迅速增加,覆滿整個葉部,葉片大量脫落,形成光桿,嚴重的時候病菌會蔓延到整株最後造成全葉變黃脫落造成絕收。嚴重影響辣椒產量和品質。

四、炭疽病 辣椒炭疽病主要為害果實和葉片,也可侵染莖部。葉片染病,初呈水浸狀褪色綠斑,後逐漸變為褐色。 病斑近圓形,中間灰白色,上有輪生黑色小點粒,病斑擴大後呈不規則形,有同心輪紋,葉片易脫落。 果實染病,初呈水漬狀黃褐色病斑,擴大後呈長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凹陷,上有同心輪紋,邊緣紅褐色,中間灰褐色,輪生黑色點粒,潮溼時,病斑上產生紅色粘狀物,乾燥時呈膜狀,易破裂。 成熟果受害較重,病斑長圓形或不規則形,褐色水漬狀,病部凹陷,上面常有不規則隆起狀同心輪紋,密佈黑色小粒點。病菌主要隨病殘體在地表越冬,也可以菌絲潛伏於種子內,或以分生孢子附著於種子表面越冬,多從傷口侵入,靠風和雨水傳播,田間高溫高溼、澆水及管理不當造成植株傷口的情況下容易發病。

五、葉枯病 辣椒葉枯病主要危害葉片,有時危害葉柄及莖。葉片發病開始為褐色小點,迅速擴大後為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中間灰白色,邊緣暗褐色,病斑中央壞死處常脫落穿孔,病葉易脫落。 病害一般由下部向上擴展,病斑越多,落葉越嚴重,嚴重時整株葉片脫光成禿枝。到後期植株的細根染病導管呈黃色或淡褐色,後變成深褐色,病莖剖開保溼後,可見到乳白色黏液溢出。不久開始腐爛並消失。此病多發生于于連作田和地下水位高、溼度大的沖積土田。病原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主要靠水流和昆蟲進行初、再侵染,主要從莖基部的傷口或皮孔侵入,酸性土壤以及高溫高溼的情況下容易發病。應及時消毒和更換床土,並且進行輪作。

六、白斑病 辣椒受到病害的地方主要表現在葉片上,發病葉片上先出現1~2毫米小點,邊緣呈棕褐色,中央灰白色,略凹陷,尤其在嫩葉上易發生,開始病斑擴展緩慢,後逐漸形成輪紋狀,溼度大時病斑融合成不規則形斑,引起病葉黃化或脫落。發病原因主要是辣椒種植地長期溫暖潮溼,土壤肥力不足。陰雨天及結露持續時間長是發病的重要原因,植株生長衰弱也會導致發病。

七、臍腐病 在果實臍部附近發生。此病是由果實缺鈣引起的生理性病害。發病初期果實頂端(臍部)出現暗綠色水漬狀病斑,後多呈暗褐色凹陷,果實表皮發黑,逐漸成水浸狀病斑,病部革質皺縮,潮溼條件下,常遭不同病菌的侵染而呈黑褐色或黑色。病斑中部呈革質化,扁平狀。有的果實在病健交界處開始變紅,提前成熟。


八、軟腐病 該病為細菌性病害。危害果實。病果先出現水浸狀暗綠色斑,後變褐軟腐,具惡臭味,內部果肉腐爛,果皮變白。 整個果實失水後幹縮,掛在枝蔓上,易脫落。

九、葉黴病 辣椒葉黴病主要為害葉片。葉面上初現淺黃色不規則形褪綠斑,葉背病部初生白色黴層,不久變為灰褐色至黑褐色絨狀黴,隨病情擴展,葉片由下向上逐漸變成花斑,嚴重時變黃乾枯。 該病害常見於棚室栽培。

十、菌核病 該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危害幼苗、莖部、葉片和果實等。莖或分杈處易發病,發病莖呈灰白色,溼度大時病部表面生有白色棉絮狀菌絲體,莖部皮層黴爛。葉片發病呈水浸狀軟腐,引起葉片脫落。果實發病時果面先變褐色,呈水浸狀腐爛,逐漸向全果擴展,有的先從臍部開始向果蒂擴展至整果腐爛,表面長出白色菌絲體。



十一、病毒病 病毒可在其他寄主上越冬,種子也可帶毒。定植晚、連作地、低窪地及缺肥地易引起該病流行。主要是由黃瓜花葉病毒、菸草花葉病毒及馬鈴薯Y病毒等十多種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病害。常造成植株花葉、黃化、壞死和畸形4種症狀,其中畸形最為常見,植株表現為葉片變小、變長,葉面皺縮,呈蕨葉狀,植株矮化,呈叢枝狀,果面出現黃綠相間的花斑,果面凹凸不平。病原病毒主要在溫室蔬菜、多年生雜草、土壤中的病殘體及種子上越冬,靠昆蟲或接觸傳播,高溫乾旱天氣及蚜蟲發生嚴重的情況下病毒病發生嚴重。

十二、低溫冷害和凍害 辣椒在生長髮育過程中遇有輕微低溫,出現葉綠素減少或在近葉柄處產生黃色花斑,病株生長緩慢,產生低溫冷害。遇有冰點以上較低溫度,葉尖和葉緣出現水浸狀斑塊,葉組織變成褐色或深褐色,後呈現青枯狀,有的導致落花、落葉和落果。


小魚兒豆花


今天是大年初一,在這裡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萬事如意。雖然現在還正處於四九,但是氣溫已經開始有所回溫,再過一段時間農民又要開始了一年的耕作。近幾年辣椒已經成為餐桌上最常見的蔬菜之一,辣椒適應環境能力強,在我國很多地區都可以種植,那麼辣椒什麼時間種植比較好呢?辣椒生長期間可能會遇到的病害有哪些呢?應該如何防治呢?

辣椒種植時間

辣椒是一年生或多年生作物,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各個地區的溫度差異大,所以在大多數地區,辣椒只能種植一茬,在溫度較高的地區,辣椒可種植兩茬。近幾年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越來越高,如果是在大棚內種植辣椒的話,在用心的管理之下,辣椒可以實現多年生長。

1、東北三省、蒙新、青藏等地區四季分明,一年只能種植一茬,這些地區種植辣椒的時間在每年的3-4月份,在8-9月份便可以收穫。具體種植辣椒的時間要根據當地的氣溫來決定,如果溫度回升的比較快,暖和的比較早,可以適當提前一段時間來種植,如果回溫較慢,氣溫較低時,要適當推遲播種時間。

2、華北地區。華北大部分地區可以種植兩茬辣椒,第一茬種植辣椒的時間為每年的1-2月份,在6-7月份收穫,第二茬辣椒種植時間為每年的4-5月份,在9-10月份收穫。

3、湖北、湖南、貴州、四川等地。以上地區是我國辣椒的主產區,這些地區普遍可以種植兩茬辣椒,第一茬辣椒在上一年的11-12月份種植,在5-6月份收穫,第二茬辣椒在3-4月份種植,在8-10月份收穫。

4、雲南省。眾所周知,雲南省四季如春,所以在雲南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辣椒,但是菜農們在種植辣椒時,會集中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兩個季節來種植。

辣椒病害及防治方法

1、辣椒瘡痂病

辣椒瘡痂病是辣椒生長期間最常見的病害之一,發病初期,辣椒的葉片上會出現水漬狀褪綠斑,若不及時防治,病斑的面積會慢慢擴大,並由原來的褪綠色變為褐色,病斑處還稍稍隆起,呈瘡痂狀。被瘡痂病感染的葉子邊緣、葉尖會開始變黃乾枯,最後脫落。被瘡痂病感染的辣椒枝莖上會出現褐色條斑,嚴重時會呈現木栓化,並出現縱裂紋。被疥瘡病感染的果實初期會出現暗褐色隆起的小點,若不及時防止,小點會連成片並開始木栓化,當空氣變得潮溼時,瘡痂中間還會有菌液流出。

防治方法:辣椒疥瘡病除了會感染辣椒以外,也是其他茄科類蔬菜最常見的病害,為了防止疥瘡病的發生,在種植辣椒時,應與非茄科類蔬菜實行2-3年輪作。在種植辣椒前,應深翻土壤,消滅潛伏在土壤中的疥瘡病病菌,並將辣椒種子放在55度左右的溫水中浸泡20-30分鐘,可以消滅附著在辣椒種子上的病菌。在辣椒生長期間做好水肥管理工作,在雨後及時排水,提高植株長勢,防止疥瘡病的發生。在疥瘡病發生初期,可使用苯醚甲環唑、喹菌酮等藥物進行噴灑,每隔7-10天噴灑一次,連續噴灑2-3次,可有效殺死疥瘡病病菌。

2、辣椒疫病。辣椒疫病屬於土傳病害,在辣椒苗期和成株期都會發病。辣椒幼苗發病時,莖基部會出現暗褐色水漬狀並出現縊縮,嚴重時會導致幼苗折斷和溼腐,並枯萎死亡。辣椒成株期發病時,葉片的邊緣會出現灰褐色不明顯病斑, 若不及時防治,葉片會快速軟腐並脫落。辣椒植株莖部出現病害時,在莖基部和分叉處,初期會出現暗綠色水漬狀病斑,隨後病斑的面積會慢慢擴大,並呈現不規則形、凹陷、縊縮的黑褐色病斑,病害部以上的枝葉會有下向上開始枯萎死亡。辣椒果實在發病時,果實的蒂部會出現暗綠色、不規則、開水燙狀,若不及時防治,果實會從蒂部開始腐爛,並逐漸縮水呈僵果。

防治方法:由於辣椒疫病屬於土傳病害,所以為了防止疫病發生,在辣椒種植前應避免和茄科類蔬菜輪作,並使用抗疫病能力高的辣椒新品種。種植辣椒前應先深翻土壤並在太陽下暴曬2-3天,在太陽的照射下,可以有效殺死土壤中的疫病病菌。為了防止辣椒種子攜帶病菌,在種植辣椒前,應將辣椒種子放在55度左右的溫水中浸泡15分鐘,或者是用66.5%霜黴威水劑浸種12小時後再種植。在疫病發生初期,可使用代森錳鋅稀釋後噴霧,每隔5-7天噴灑一次,連續噴灑2-3次,可有效殺死疫病病菌。

3、辣椒病毒病。辣椒病毒病分為三種類型,分為花葉型、條斑型和葉片畸形。花葉型為在辣椒發病後,葉片會出現黃綠相間的斑駁花葉,嚴重時,葉片會出現皺縮,甚至整株死亡。條斑型是在辣椒發病時,葉脈主脈從綠色變為褐色並開始壞死,慢慢擴展到側枝、主莖上,早起會出現落葉、落花、落果,嚴重時整株會枯死。葉片畸形為在發病後,葉脈褪綠並出現斑駁,葉片增厚並上卷,枝莖的節間會縮短,整株植株矮化,果實上也會出現深綠和淺綠色的花斑,並極其容易脫落。

防治方法:在種植辣椒時,應選擇抗病毒病能力高的辣椒品種,並與非茄科類蔬菜實行2-3年輪作。在種植辣椒時,應用10%磷酸三鈉液或0.1%高錳酸鉀容易浸泡15-20分鐘,可以將辣椒種子外面的病菌殺死。在辣椒病毒病發病初期,可使用辛菌胺醋酸鹽噴霧進行防治。

4、辣椒炭蛆病。炭蛆病發病初期,葉片會呈現水漬狀褪綠色病斑,嚴重時病斑中間會出現灰白色圓形病斑,並有輪紋狀排列的黑色小點,病斑的邊緣為褐色。果實在發病後,初期病斑會出現褐色、圓形的水漬狀病斑,隨後病斑的面積會慢慢擴大,並逐漸凹陷,空氣溼度大時,病斑邊緣會出現溼潤狀變色圈,乾燥時病斑會幹縮呈膜狀,還特別容易破裂。

防治方法:在種植辣椒時,應選擇抗病能力高的辣椒品種,並用55度的溫水浸泡種子15分鐘,可以有效避免炭蛆病發生。在炭蛆病發生初期,可使用百菌清等藥物消滅炭蛆病病菌。

5、辣椒猝倒病。在猝倒病發神初期,辣椒植株的莖基部會出現水漬狀病斑,隨後病斑會變黃、凹陷和縊縮,用手一碰葉子便會脫落,在空氣溼度大啊時,病斑處還會出現白色棉毛狀黴層。

防治方法:在種植辣椒前,應選擇抗猝倒病能力高的辣椒品種,猝倒病多發生在澇田中,所以在種植辣椒時,應將辣椒種植在通風好、排水方便、向陽處的地塊上種植。在發病初期,將已經發病的病株及時拔掉,並用甲霜靈、乙酸銅等藥物進行噴灑防治。

6、辣椒細菌性葉斑病。

辣椒細菌性葉斑病主要危害辣椒的葉片,發病初期,葉片會出現黃綠色水漬狀的不規則斑點,若不及時防治,病斑會慢慢擴大,病斑的顏色會從黃綠色變為鐵鏽色,嚴重時,病斑還會大量脫落。

防治方法:在種植辣椒時,應採用高壟種植,並在下雨後及時將積水排出去。在發病初期,可使用氯溴異氰尿酸、農用硫酸鏈黴素等藥物進行防治。

以上就是辣椒種植時間,以及辣椒生長期間常見的病害及防治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悠悠鄉村路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辣椒這兩年價格一路飆升,光榮贏下“辣翻天”稱號,種植面積也是逐漸增加。你問的問題可以總結為辣椒最佳種植時間和可能發生的病害。因為不知道你所處的區域,僅以中原地區為例。


最佳種植時間:辣椒種植分為苗床育苗和大田生長。育苗時間在陽曆3月底4月初,有的地方是清明節前後,需要搭建小拱棚,因為那是溫度尚低,需要保證發芽和出苗的溫度。移栽至大田時間大約是陽曆5月底6月初,需要經過7——10天的緩苗時間。

發生的病害:可以分為土傳病害、病毒病害、細菌病害和葉部病害。

土傳病害和病毒病害移栽後發生,土傳病害也可在苗床期發病,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根腐病和莖基腐病。病毒病害主要分為三種,分別是曲葉型、花葉型和頂枯型。

細菌性病害主要有青枯病,大田期發生。

真菌性病害有疫病、炭疽病和臍腐病。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農巴士


露地栽培時間和茬次安排

華南地區12月至次年1月份育苗,2至3月份定植;長江中下游11至12月份育苗,3至4月份定植;北方地區2至4月份育苗,4至5月份定植。

辣椒生育週期分為:

發芽期、幼苗期、開花坐果期、結果期。辣椒為雌雄同花的兩性花,自花授粉,短花柱花易授粉受精不良,要培育長花柱花。

辣椒大致在幼苗株高3-4cm、約有3片真葉時花芽開始分化,這一時期的養分、水分、光照、溫度管理非常重要。

花芽分化期適宜日溫25℃左右,夜溫13~16℃,地溫20~25℃,有機質、氮磷鉀微肥要充足。

一、辣椒苗期主要病害

辣椒猝倒病:子葉苗期苗床低溫(15~160C)溼度大,容易發生。在播種期染病的,造成胚芽變褐腐爛,種子不萌發;幼苗出土後感染的,子葉基部病部位呈水漬狀,淡黃褐色,無明顯邊緣,逐漸失水變細,最後猝然倒伏。發病苗床可見到白色絮狀菌絲。使用30%精甲惡黴靈或甲霜福美雙苗床噴霧,間隔5-7天連續2-3次。

辣椒立枯病:多發生於育苗的中後期,受害幼苗莖基部產生橢圓形暗褐色病斑,明顯凹陷;病苗初期白天萎焉,夜晚恢復;當病斑繞莖一圈後,苗莖部收縮乾枯,葉片凋萎。立枯病一般不倒伏,溼度大時,莖基部能見到淡褐色蛛絲黴狀物。使用甲霜惡黴靈或者唑醚代森聯噴霧保護治療,亦可使用乙蒜素+惡黴靈灌根。

病毒病:由於病毒的種類不同,症狀表現也不一樣,一般有花葉、蕨葉、明脈、矮化、黃化、壞死、頂枯等症狀。為害我國辣椒的病毒為黃瓜花葉病毒和菸草花葉病毒,病毒病主要靠蚜蟲傳播。辣椒品種比甜椒品種抗病。病毒病主要使用氨基寡糖素或鹽酸嗎啉胍+吡蟲啉+鋅肥治療,外加一包純牛奶效果更好。

二、辣椒成株期主要病害

細菌性病害:瘡痂病、軟腐病

真菌病害:疫病、炭疽病、葉黴病、根腐

病毒病:菸草花葉病毒/黃瓜花葉病毒

細菌性瘡痂病

為害部位:為害葉子和莖,病斑水漬狀小斑點,邊緣暗綠色,中間淡有凹陷

流行時間:7~8月,高溫多雨季節嚴重

防治技術:病初期噴72%農用鏈黴素或春雷黴素或喹啉銅

細菌性軟腐病

為害部位:為害果實,被害後果腐爛發臭,好像裝了泥水,後期遇旱果呈白色乾枯

流行時間:7~9月高溫多雨高溼,發生嚴重

防治技術:發病初期可噴施50%氯溴異氰尿酸

霜黴疫病

為害部位:莖、葉、枝條、果實都可染病

症狀:呈暗綠色水漬狀,病部明顯縊縮,潮溼時病部可見白色稀疏黴層

防治技術:烯酰錳鋅或霜脲氰/霜黴威

炭疽病

為害部位:果實,葉片

症狀:病斑初呈水浸狀黃褐色斑,有隆起的同心輪紋,潮溼時有淺紅色黏稠物

防治技術:苯醚甲環唑或咪鮮胺

葉黴病

為害部位:葉片

症狀:葉片正面有黃色斑塊,背面有黴層

防治技術:錳鋅氟硅唑或腈菌唑等

病毒病

為害部位:葉片和枝條

症狀:葉片皺縮、黃花、畸形

防治技術:氨基寡糖素或鹽酸嗎啉胍+吡蟲啉+鋅肥

枯萎病

為害部位:發生在結果期根系及莖部

症狀:植株萎焉、維管束變褐,腐爛,最後植株枯死。水淹地多

防治技術:申嗪黴素/春雷黴素+惡黴靈

灰黴病

為害部位:葉、莖、枝、花、果

症狀:發病部位褐色、水浸狀,著生有灰色黴層,遇低溫多發生

防治技術:異菌脲

白絹病

為害部位:莖部、根部

症狀:病部初呈褐色水浸狀,表面有白色絹絲,植株萎焉後期產生褐色小菌核。北方發生多。

防治技術:井崗嘧苷素或氯溴異氰尿酸

白粉病

為害部位:僅葉片

症狀:初在葉片背面支脈間產生一塊塊白色粉黴狀物,最後葉發黃

防治技術:嘧菌酯或乙醚酚

三、辣椒根結線蟲的防治

辣椒根線蟲主要為害辣椒根部,形成大小不等的瘤狀根結、爛根等症狀,造成地上辣椒生長衰弱逐漸死亡。我國南方溫溼環境有利於線蟲為害。北方連茬、重茬地種植棚室辣(甜)椒,辣椒根線蟲發病更為嚴重。尤其是越冬栽培辣(甜)椒的產區,連作重茬,辣椒根線蟲病害發生普遍,已經嚴重影響了辣(甜)椒生產。

辣椒的根結線蟲目前主要使用阿維菌素或噻唑膦顆粒劑或者衝施,不過在嚴重的地塊已經產生了抗性。現在可以在種植前使用枯草芽孢桿菌進行處理土壤,嚴重的情況下使用噻唑膦的基礎上增加乙蒜素衝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