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篇第一:《論語》的法典化解讀

一、闡釋仁學的《論語》

孔子的仁學作為諸子百家之一,被公認為當時顯學。仁學要傳遞的是跨越時間與空間的生存智慧,因此,在人類需要依靠時間與空間的認識體系中,就具有難以闡釋、難以理解之處。孔子罕言仁(《論語子罕》),對仁學的闡釋也常有自相矛盾處,這是用依時空的概念、詞語來理解跨越時空的仁學必然會帶來的結果。

學而篇第一:《論語》的法典化解讀

孔子在對弟子闡釋仁學時,用了很多方法,從各個角度、層次來進行闡釋,有的弟子懂了,有的弟子不懂,懂的弟子中也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孔子歿後,為了全面繼承和傳播孔子思想,也為了擴大孔子的思想,就需要將孔子的仁學作全面地闡釋,正如老子的《道德經》一樣,否則,隻言片語,管中窺豹,難免掛一漏萬,以偏蓋全,難以全面領會大變動社會的生存之道,也難以傳播孔子的思想智慧。因此,《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們為了全面闡釋其仁學而進行編纂。

學而篇第一:《論語》的法典化解讀


長期以來,《論語》被認為缺乏無體系性可言,其根本原因是仁學未得全面闡釋,如果仁學得到全面闡釋,那麼,《論語》的體系性就呼之欲出了。我們在仁學的基礎,對《論語》進行體系化地分析,進行法典化的解讀。

學而篇第一:《論語》的法典化解讀

二、整體的《學而篇》

《學而篇》是層層遞進,是一個完整的整體,概括介紹了“仁學”,指出人具有與生俱來的使命,那就是自身的發展和人格的成長。因此,“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指出人的發展是一個遞進的過程,從“學而時習之”,到“有朋自遠方來”,再到“人不知而不慍”,層層遞進,都圍繞著人的發展,這也是應變社會挑戰的方法。

學而篇第一:《論語》的法典化解讀

那麼,這種人的發展的始點在哪兒呢?孔子認為,這種始點是人的初始狀態,由此而提出“有教無類”的思想。人無所謂貴賤、高低之分,真正的差別在於後天的培養。因此,人的發展的始點在於“小人”,與此相對應的是“小學”。

學而篇第一:《論語》的法典化解讀

人成長貴在“好學”,這是一種生活規範的重建,其基礎在於“道德”,“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道德和誠信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真誠地面對自己,而非以非誠信、投機的方法來獲得利益,而非誠信則與仁背道而馳,巧言令色,鮮矣仁!

學而篇第一:《論語》的法典化解讀

但是,面對不同的社會狀況與壓力,可能表現出來不同的結果,這就需要根據不同的狀況作進一步地討論。因此,自身的不斷反省是提升自身能力的必要條件,而反省的內容是“與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而“習的內容”很重要的方面是參與“政治”,能夠實現“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學而篇第一:《論語》的法典化解讀

道德的遵循是有秩序的,是一個不斷循序漸進的過程,“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遵循著孝——悌——嚴謹信用——博愛——學文的路徑。由此經子夏的歸納指出這種好學並不是一種形式意義上的,而是實質意義上的,“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學而篇第一:《論語》的法典化解讀


三、好學成就君子人格

學而篇第一:《論語》的法典化解讀

這種學的沉澱,就構成“君子”,因此,君子是一種人格的形成,是“厚德”的表現,“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君子是“好學”的產物,並非天生或是其他因素的產物,而學的內容是“主忠信”、廣交良師益友,“無友不如己者”,同時,能夠反省,“過,則勿憚改”,知道變化、進退。

學而篇第一:《論語》的法典化解讀

既然道德是個人的成長中是如此重要,那麼,道德應該如何來理解呢?孔子指出,道德是長遠思慮的產物,而非短期功利的要求,“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美德的重要性還在於它決定了為政的高度,正如“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學而篇第一:《論語》的法典化解讀

既然“好學”指向了道德,而道德又那麼重要,那麼,如何實踐這種好學和“美德”呢?首先,好學表現於“志”與“行”,“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在於日常生活中的禮,“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即將“志”化為每天的行,將志向化為點滴的行動,這是仁學行動的根本策略。

學而篇第一:《論語》的法典化解讀

同時,行動需要根據具體的環境、壓力作恰當的權宜變化,即“義”,“義”是仁學中最不容易把握的,因此,本篇提出了一個簡便的方法,對於初學者而言非常容易掌握的方法,即用道德、靜態的方法來初步掌握,用“信”與“恭”來代替複雜的“義”與“禮”,即有子講的初步、簡便的方法,“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學而篇第一:《論語》的法典化解讀

正是上述對“好學”含義的闡述,由此而得出“好學”的基本含義,“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好學在於衣食住行的關注和內在規律的探尋,在於將之貫穿於自身的行為之中,按照固有的、內在的規律來安排自身的生活,然後實現自身的“正向”成長。

學而篇第一:《論語》的法典化解讀

實現了好學的結果,就具有了對外變動社會強大的抗壓能力,能夠實現“貧而無諂,富而無驕”,甚至是“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短期的、功利性的評價讓位於長期的、整體性的認識。強大的人格開始形成。這樣,假以時日,蔚為大觀,正如詩經所去“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正是描繪的這種狀態。變動社會通過人的自身的內在改造,化為了內在的動力,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功用就顯現出來了。

學而篇第一:《論語》的法典化解讀

因此,本篇的總結是“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是對好學的總結,也是對人的根本認識。孔子對人性的認識並未按善惡來進行評判,在《論語》中孔子對人性的認識從原來的由話語來判斷人,到後來的從行動來判斷人,從對人進行“小人”、“中人”、“大人”的分類,是按照人的成長過程來進行認識的,而非善惡來進行認識。

學而篇第一:《論語》的法典化解讀

明代的心學大師對人性善惡有四句非常經典的闡述:“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更是非常明確地指出了善惡並非人的本性,而是人的成長方式的安排,依性善亦或依性惡來進行安排。

學而篇第一:《論語》的法典化解讀

如果需要進一步瞭解仁學的內涵,敬請加入視頻慕課《論語啟蒙:論語的法典化解讀》,或參考《仁者無敵:仁的力量——大變動社會的生存之道》(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