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道德經》

若論歷史權謀劇的巔峰之作,《大明王朝》絕對當仁不讓。在它裡面,權術較量就像呼吸一樣自然尋常且必不可少。更讓我們感嘆的是,它裡面的權術較量,已經脫離了正義與邪惡界限分明的窠臼;沒有簡單的黑與白,只有利益與生存,讓我們知道了什麼是真正的黑暗。

今天,小編就以趙貞吉與胡宗憲的一次對話,來和大家一窺權術較量的黑暗與醜惡。

嘉靖四十年,已經把持朝政二十多年的嚴黨集團遇到了政治空前的危機:一來,他們幾十年來黨同伐異、樹敵太多,已經陷入了人人喊打的局面;二來,他們中飽私囊、貪汙腐敗,國家財政赤字嚴重,嘉靖皇帝對他們的能力產生了懷疑。

大明王朝: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為了扭轉這種困局,嚴黨提出了“改稻為桑”的國策,以求殺雞取卵,暫解危局。可是“改稻為桑”勢必造成這樣一個惡果:所有的稻田都改為桑田,農民就沒有了口糧,到時候奸商惡吏相互勾結,壓低地價,那麼農民就只有餓死或者造反一條路可以走了。所以,這項國策遭到了全體浙江百姓的抵制。

眼見百姓們合力抵制,走投無路外加利令智昏的嚴黨,竟然幹出了“毀堤堰田”的惡行,意欲逼浙江百姓就範。

嚴黨是這想的,既然百姓們不願意改稻為桑,那索性就藉著梅雨季節,決開江口,淹了所有的稻田,到時候災民沒有糧食裹腹,就只能賤賣土地。然後,嚴黨再夥同奸商趁機壓低地價,兼併土地。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暫緩財政困難,嚴黨們也可以大撈一筆。

當然,嚴黨的這一系列惡行是沒有逃過清流們(政敵)的雙眼的。經過一場勾心鬥角的權力博弈,毀堤堰田這件事最終以堤壩失修上奏朝廷。這裡面的曲折蜿蜒我們暫且不表,我們只說一件事——賑災,既然是“天災”,那麼朝廷必然要賑濟災民了。

大明王朝: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可是事情到了這裡,出現了奇怪的現象——不管是嚴黨還是清流,都不希望有人借糧給浙江。

為什麼會這樣呢?清流大儒趙貞吉道了這其中的奧秘:

當胡宗憲前去應天調糧時,管轄著魚米之鄉的應天巡撫趙貞吉百般推諉,哭窮不止。

老辣的胡宗憲自然知道其中貓膩,連飯逼問之下,趙貞吉不得已道出了實情:

“汝貞,我不瞞你,瞞你也瞞不住。”趙貞吉說道,“一百船,兩百船糧應天都拿得出,卻不能借給浙江。你心裡也明白,不是我不借給你,朝局不容我借給你……

你我二十年的故交,豁出去我給你交了底。朝廷有人跟我打了招呼,叫我不要借糧給你。” “誰?”胡宗憲眼中閃著光。 趙貞吉:“這你就不要問了。” 胡宗憲單刀直進:“是小閣老還是徐閣老他們?” 趙貞吉沉吟了,過了一會才說道:“你是真不明白,還是愣要把我也拉下水去?” 胡宗憲:“我不要你下水,只要你在岸上給我打個招呼。”趙貞吉:“那我就告訴你,兩邊的人都不希望我借糧給你。”

大明王朝: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胡宗憲:“那浙江呢?就讓它亂下去?” 趙貞吉有些急了:“事情已經洞若觀火。浙江不死人,這件事便完不了。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逝者如斯,死一萬人是個數字,死十萬人百萬人也是個數字。你和我都擋不住。”

真是難以置信!這種話竟然出自唐唐清流之口。如果說,嚴黨阻止有人借糧給浙江是為了推行“改稻為桑”,以求自保的話。

那麼清流的所作所為更是令人憤慨,在這些當權者眼裡,根本沒有天理人道,有的只是自己的利益。

清流們知道,只有斷了浙江百姓的後路,他們才會孤注一擲,奮而反叛。到時候,清流自己才有機會搬倒樹大根深的嚴黨。所謂,官場傾軋,權力鬥爭,真是黑暗無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