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子孝敬慈禧一碗汤,慈禧连喝十年赞不绝口,为何后来把厨子杀了?

夏梓琪


一提起慈禧,大家脑海里浮现的都是文章或是影视剧中描写她奢侈生活的画面。简直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真实历史上的慈禧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今天,我们在聊她生活琐事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历史上真实的历史上的慈禧,很多史学家都将中国近代的落败责任全在慈禧,但实际上中国近代的败落,根本原因是中国古代几千年农耕文明基础上孕育的专制皇权政体导致的。

至于把全部的责任都以牝鸡司晨的原因归咎到慈禧的个人的头上,实际上高估了慈禧的作用。

我们回看慈禧执政的全程表现,虽然可以说她就是一个非常单纯的权力上瘾者,最关心的是权力本身在不在她手里。但是,其执政能力还是有点,在慈禧与满清权贵联合执政期间,还创造了同治中兴的局面。

只不过,慈禧终究是清朝的统治者,对于大清是否开化,王朝运行状况如何,甚至财政收支,她并不真的在乎,她在乎的只有,这个大清王朝在她的手上能够执政多久,对于她自己而言,能够享受什么样的生活,甚至死后能否有一个好的葬礼。

基于这个基础,再来看慈禧的生活,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众所周知,慈禧是出了名的爱吃,当年慈禧还是妃子的时候还因为吃跟大臣肃顺急过眼。

当时英法联军攻打北京,慈禧和咸丰逃亡到顺德避暑山庄,由当时咸丰最为信任的大臣肃顺负责他们的饮食起居,肃顺这个人吧,也是老实巴交循规蹈矩,每顿饭只供应基本的餐食。

这慈禧肯定不答应,于是就有了后来的“灭门之灾始于餐食”的说法,在后来的政变中,慈安、慈禧两宫太后联合恭亲王奕䜣扳倒了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肃顺也被诛杀。

慈禧的生活,到底有多奢靡?

慈禧这个人不仅爱吃,还吃的贼讲究,根据记载,慈禧太后的一餐通常有一百多道菜品,用来盛放食物的餐具也非常讲究。除了菜品的种类多,御厨们还要绞尽脑汁,将菜品摆放成龙、凤、花卉、福、寿等各种寓意吉祥的图案。

慈禧的御厨中尽是“各方名厨”,每天都想尽办法创造新菜品。据文献《宫廷琐记》记载,慈禧太后每天的食材大约如下:猪肉、牛肉、鸡鸭肉等应有尽有;主食方面有粳米,紫米,江米,面粉,麦粉,荞麦,除此之外,各种配料零碎有芝麻,核桃,蜂蜜,松子仁,大枣等各种干果。

新鲜蔬菜也是必不可少的,此外还有燕窝鱼刺,时令海鲜等山珍海味。

我们对比着来看,当时皇贵妃餐食食材的标准:猪肉,羊肉,外加小牲口一只,还有白面,糖,茶叶若干。对比之下,慈禧的餐食标准不是一般的高啊!但这些食材也并非只是供应太后或是皇贵妃,而是一个宫的用度。

上面用完之后,剩下的餐食会分给宫女,和宫里其他人。

慈禧除了在吃的方面十分奢侈,在生活用品和一些小细节上也是十分的讲究奢华。慈禧不喜欢熏香,一年四季都要用新鲜水果熏殿,储秀宫里长年放几个大缸,一缸装几十斤水果,电视剧里面演过两江总督用人参烧白菜,慈禧干脆来一个新鲜水果闻味。

还有日常生活要用到的手纸,宫女们领来细软的白绵纸,先把一大张分开裁好,再轻轻地喷上一点水,喷的水要求也十分的高:要喷得比雾还细。宫女们都下死劲地练。把纸喷得发潮发蔫以后,用铜熨斗轻轻地熨两遍,然后再截成长条,在其下面放上微湿的棉布,再用热熨斗在纸来回一次就可以了。

如果不小心没掌握好温度,把纸烙糊,那这张纸就不合格,前面的功夫就白费了。

慈禧为何杀了给她做了十年汤的厨师?

生活的如此精致的慈禧,身体也逐渐的变得娇贵。由于每餐一百多道菜品,吃的很杂,所以慈禧的肠胃就出现了问题,胃痛到吃不下饭,即使这样,餐桌上依旧是一百多道菜品。

太医们对慈禧太后的病症心里清楚的很,只是不敢说实话,太后的脾气大家都知道,不顺意是要杀头的。所以他们当面不提,只能私下想办法,食疗是最合适不过的了,是中医治胃病的好方法。

据说当时有一个厨子就为慈禧做了一道汤,作为慈禧治疗胃病的膳食,慈禧尝过之后胃口大开,被胃病缠身多日慈禧露出了笑意,非常高兴,大赏特赏了这位御厨。

从此慈禧每天都喝这个汤,渐渐的胃病竟然都好了,就这样,慈禧一喝就是十年。

一天慈禧突然心血来潮想知道这个把自己胃病治好了的汤是用什么神奇的食材做的,于是她招来御厨询问。这个御厨一开始还不敢说,但是慈禧非让他说,御厨不敢撒谎只好一五一十的说出原材料,这个汤是用羊下水做的。

慈禧一听顿时火冒三丈,她感觉自己这么尊贵的凤体竟然喝羊下水做的汤,觉得自己被侮辱了,她立即吩咐把这个御厨拉下去处决了。

当然,这个故事十有八九是假的,羊下水汤那个味多膻,慈禧还能吃不出来,再说羊下水汤治疗胃病也不可信,我就很爱和羊下水汤,胃口也不太好。

类似这样的故事,比如有钱人吃糟糠腌菜的故事也听过不少,这些大款一吃就感觉好吃的没完没了,大多都是一种讽刺,大概像我这样的穷人都喜欢听这样的故事,你看你那么有钱,你还不是一身毛病,竟然吃起羊下水还感觉好吃的不得了。

看到别人住大别墅,心里想的也是,他们住大别墅,内心应该很孤独,哪里有我们一家几口都挤在一个小平房里来的快乐。

还是那句话我们不能把没有根据的历史故事,当作历史来解读,只不过慈禧的生活确实奢靡。娇生惯养的慈禧太后被这无忧无虑的贵族生活彻底蒙蔽了双眼,也难怪逃难时她会觉得玉米棒子那么的好吃!

让我们的嘲笑,来得更猛烈些吧!


史论纵横


首先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待商榷,不过大家都知道慈禧太后奢侈无度,挥金如土在她垂帘听政的48年里,在整个清朝后宫,谁见了她,包括光绪皇帝也像老鼠见了猫一样,吓得瑟瑟发抖,慈禧简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对于她饮食更是紫禁城里的头等大事。



据说慈禧太后每次吃饭得要100种菜端上桌,每一盘菜她只吃一点,有好多菜甚至动都没有动过,而且人上了点年纪,胃口也不是很好,对于这100种菜,大多数只能浪费掉而已。


有一日,后宫新来了一个御厨做了一碗美味的汤,慈禧太后破天荒的,把这碗汤喝的干干净净,喝完后还是意犹未尽,随后又喝了一碗,厨子告诉慈禧,这个羊汤具有养胃的效果,慈禧听了非常高兴,从此以后,每日必喝一碗一模一样的汤,接连喝了十年之后,厨师年纪大了准备退休回老家去了,临走之前他把做这个汤的秘方告诉了小徒弟,并嘱咐小徒弟每天要做一碗一模一样的汤给太后喝,千万不能有任何的差错,嘱咐完徒弟之后,这个厨师才恋恋不舍的踏上了回家的路。


有一天慈禧太后一时兴起,把小御厨叫到身边问道:“这个汤如此美味,里面加了什么佐料”谁知这个小厨师毕竟年岁较小,不会撒谎便战战兢兢的说道:“回老佛爷的话,这个汤是用羊下水做的,然后经过慢火的熬制”慈禧一听顿时变了脸,慈禧觉得这个羊下水是非常廉价的东西,用这个给她做东西简直就是侮辱她,她以前一直认为这个羊汤就是羊肉做的,慈禧一气之下,下令将眼前的这个厨师给杀了。


总结:慈禧一直是一个争议比较大的人物,平日里不论她吃饭 睡觉,都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就这她还觉得不够呢,确实是挺招人恨。


佳宁姐姐说历史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慈禧,慈禧呢,她非常喜欢喝一种汤,喝了10多年,最后知道做法后,竟杀了这个厨师。但是这道汤却成了现在非常好吃的一种食物。

关于慈禧,人们对她的评论是个有好坏,说她好的大多是因为她的政治手段,雷厉风行。而说她坏的,大多都是因为她的生活太过奢侈,别的不说,就光过一次生日,就相当于建设一个北洋舰队。

据民间所传,慈禧光一顿饭,就能吃掉普通百姓一个月的饭量。光是菜的种类就有100多种,普通人家顶多四菜一汤吧,这还算富有的了,如果不富有的,有一个菜就算好的了。当然,慈禧是吃不了那么多的,吃剩下的,就会赏给宫女太监,作为她们的午饭或者晚饭。

慈禧的奢侈是有目共睹的,不光是吃饭,就连洗澡,她一次都能用掉一百多条毛巾,你看看,慈禧是有多么的铺张浪费。

但是,每天都吃这些也会腻,李莲英可是非常会讨好慈禧的,有一次,他让厨师做了一道汤,盛在陶罐中,摆放在餐桌的最中间。

慈禧还真就被这个“小玩意”吸引住了,让李莲英拿到自己跟前。慈禧左看看右看看就是不吃,李莲英让慈禧尝一尝。慈禧尝到第一口,立马就爱上了这汤,而且还吩咐说,我每天都要喝这个汤。

慈禧整整喝了10年,有次闲来无趣,就问李莲英这到底是什么做的,怎会如此美味,喝了那么多年也没有一点厌倦,仍是觉得像第一次喝到它一样。

李莲英悄悄地说:这些都是“羊下水”做的。其实“羊下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羊杂,而羊杂就是羊的内脏。

本以为慈禧会很开心,但是没想到慈禧突然暴怒:我怎么能吃这种东西?竟给我吃了10年!

慈禧生气那谁也扛不住啊,当场下令把厨师杀了。

厨师最后死没死不知道,也可能没杀。总之,很快这种汤就传到了民间。

这种食物是非常美味的,沾上了就上瘾。在当时那个年代,羊杂其实很便宜,因为那些富贵人家看不起这些东西,只有吃不起肉的人,才会买这些来解解馋。

但是谁让它美味呢,民间对这种食物的做法也是越来越多,导致羊杂价格上涨。

而现在,羊肉羊杂大街小巷都有,只要有卖羊肉的地方,就会有。

可惜了那个厨子,因为慈禧的洁癖丧失了一条命。


理科男读历史


这多半是个真实的故事,不信的话请耽误你宝贵的分把钟时间看完。

慈禧为何将为自己做了十年汤的厨子给杀了?

光绪年间,慈禧去寺院进香,险些被刺客所伤。经受这么一惊,慈禧经常做噩梦。有一次梦见身边的侍卫,个个成了乱党,将他抓了起来,两个人按住她的双肩,逼她跪下,另一人举起明晃晃的大刀朝自己的头上砍来…… 慈禧大叫一声,从噩梦中惊醒,吓出了一身冷汗。她坐起身来,一摸床上又湿了一大片。太监李莲英听见动静连忙赶来,一边指挥宫女为慈禧整理床铺,一边召唤太医。经太医诊断,太后得的是惊悸症:夜里睡眠不好,白天恹恹不想进食,必须食补,疗养身体,慢慢的就不会做噩梦了。 慈禧听罢,沉思了一会儿,突然眼睛一亮,吩咐李莲英立即去找孙思德,并且说道:孙思德做的美味安魂汤,着实让人难忘。”李莲英听到“孙思德”这个名字,一下子想起来了:记得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慈溪和光绪仓皇西逃。沿途的官员早已逃光。一路上,太监只能找一些棒子面的粗食给慈禧吃。



这天晚上,慈禧一行人来到河北境内的一个小村子,这时慈溪觉得饥饿难耐,突然,她闻到一股香香的味道。这股香味一下子把慈禧的魂勾了出来。她赶忙叫李莲英,看看这股香味是从哪儿飘来的。李莲英顺着香味寻去,来到一间屋前,进去一看,只见一男一女两个大人和两个少年,灶台上放着一口铁锅,香味正是从那铁锅里传出来的。

李莲英走上前,对那男人说:“我们是皇太后的人,你叫什么名字?”男人听了,赶忙叩头禀报:“我叫孙思德,家住北京城郊,听说八国联军打来了,就带着妻儿一路西逃,逃至此地,见田里有些山药,就挖出洗净熬成了一锅汤准备充饥。”李莲英听了对孙思德说:“你把这锅汤给我们吧。”随即命令两个太监抬走了铁锅。



可能是因为慈禧好久没有吃饱过了,这下子,竟然一连喝了几碗的山药汤,打了几个嗝。她高兴地取下手上戴的一个玉扳指,让李莲英去赏给孙思德。那个夜晚,慈溪睡得的特别香甜。次日,慈溪神清气爽,让李良英去找孙思德,打算封他为御厨,谁知孙思德一家已经不见踪影。

此刻慈禧的症状跟当年一样,她于是想起了孙思德。李莲英命人画了孙思德的画像,在北京城四处张贴。过了半个时辰,侍卫带着一个厨子模样的人,来到李莲英面前。侍卫说:“大总管,御膳房的旷子叶说认识这个人。”旷子叶说,此人名叫孙思德,是他远方的一个表叔,并且跟他同住一个村。旷子叶还说孙思德是一个吃货,手里有点钱,就买肉打酒,然后配上食料,做出来以后弄得全村都能闻到香味。平时就是煮点蔬菜,也是放入葱、姜、蒜等佐料,否则就吃不下。村里人都讥讽他为“穷人富嘴”。李良英想,孙思德在逃难的时候,都能把山药做得香喷喷,全村都能闻到香味,于是断定的说道:“就是此人了”。



旷子叶带着李良英和一队禁卫军,来到孙思德的住处。见了面,李良英马上就认出了孙思德。面对呆若木鸡的孙思德,旷子叶连忙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孙思德听了,对旷子叶小声说:“你可害苦叔了!”

李莲英只是催着孙思德跟他们一起回紫禁城。孙思德思索了片刻,对李莲英说:“我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让我把孙子的两个球带上,想孙子的时候,也好拿出来看看。”李莲英点头,孙思德于是就把小孩玩的两个球拿起带在身旁。这球外面用布缠住,是当时小孩子非常喜爱的玩具。一路上,旷子叶悄悄问孙思德,安魂汤是用什么食材做的。旷子叶在御膳房是个打杂的,一心想成为御用大厨。对旷子叶的想法,孙思德非常明白。他对旷子叶说:“你最好还是不要跟我学,伴君如伴虎,有什么差错,是要掉脑袋的。”旷子叶说:“叔,你就把秘方传给我吧,别的你不用管,我们又不是外人。”孙思德长叹了一声,却不再说话。



来到皇宫,李莲英吩咐孙思德做安魂汤。孙思德对李莲英说:“李总管,我有两个要求,行不行?”李莲英道:“你说吧。”孙思德说:“其一,我要单独的一个厨房;其二,我要一个人帮我单独采选食材。”李莲英随即答道:“那好呀,就让旷子叶帮你采选食材吧。”于是孙思德让旷子叶先去药房取桂枝、防风、菊花、决明子、红枣、生地等中药,又让他去街市上购买河南焦作产的铁棍山药,内蒙产的羔羊肉。等旷子叶买回这些食材,孙思德便关上房门,在里面忙乎起来。

过了很久,孙思德打开门,吩咐旷子叶把火生好,把中药包在一个紗包里,和山药,羔羊肉放在一起,先用大火炖煮,然后用小火慢慢地炖。炖了两个时辰,厨房飘满了香味。孙思德说:“好了。”他把安魂汤交给李莲英,并且说一定要趁热进补,才有效果。李莲英先盛出了一小碗。孙思德知道,这是规矩,主要是怕有人在汤里下毒。他正要准备喝时,旷子叶突然说:“我来试吧。”说着抢过汤碗就尝了起来。旷子叶慢慢的尝着,他尝出了各种药料,山药和羔羊肉的味道,最后,他挑出一块似肉非肉的东西,吃下去,感觉厚实醇绵,却尝不出是什么东西。


慈禧一口气喝完安魂汤,兴奋地对李莲英说:“就是这种味道。”当天他食欲大开,又进了两小碗米饭,晚上安安稳稳的睡了一觉。次日,慈禧觉得气定神闲,下令赏赐给孙思德黄金百两。见孙思德得了黄金,旷子叶更加眼红,他一头拜倒在孙思德面前,说:“叔,你把秘方告诉我吧。”孙思德摇摇头:“我不能说,说给你听,便是害了你。”

转眼10来年过去了,旷子叶见孙思德铁定心不教,于是决定另想办法。他从孙思德的习惯着手,整天细心观察,终于发现了一个细节,就是孙思德带在身边的两个球不见了。旷子叶灵机一动,猜出了汤里最重要的一种食材。于是他熬了一锅汤,盛了一碗端到孙思德面前,说:“叔,这是我熬的汤,您尝尝。”孙思德品尝后,瞪大了眼睛问旷子叶:“你都知道了?”旷子叶回道:“你的秘密全都在那2个球上。”孙思德无奈的点点头,说:“你想怎么样?”旷子叶说:“您找到李总管,借口家中有事,把技艺传给我,如此,您就可以平安的离开紫禁城了。”

孙思德听了,惊喜的说:“好,我这就给李总管去说。” 李莲英听说孙思德要离开,当然不答应。孙思德便说自己年纪大了,已将技艺传给了旷子叶。李莲英于是让旷子叶亲手做了一碗汤,然后呈上给慈禧,见慈禧辨别不出与原先的差别,这才准许孙思德离开。



旷子叶当上了主厨后,脾气变得越来越大,不但不把手下的小厨子当一回事,甚至连续太监也敢骂了。不久,便惹怒了慈禧身边的一个梳头太监。这天,梳头太监在给慈禧梳头的时候,对慈禧说:“奴才听说,旷子叶私下诽谤老佛爷,说太后根本不是神胎凤命,他给太后做的汤里面,加入了不干净的东西。”原来,慈禧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一直标榜自己是天生的凤命,不吃动物的内脏,因为民间传说凤凰最爱洁净,只食动物的肉,不吃动物的内脏。

慈禧听了,勃然大怒。命人把旷子叶抓来。在几名小厨子的指认下,旷子叶承认在安魂汤里加入了“猪脬”。原来,旷子叶开始一直没能研究出孙思德用的食材,后来,看见孙思德随身带的两个球没了,这才明白。在农村小孩们爱用猪脬做成球玩。猪脬就是猪装尿的膀胱。在杀猪时,倒出尿液洗净,吹满气晒干后变成了圆球,在外面裹上布纱,就做成了球。于是旷子叶买了个猪脬做实验,果然做成了和孙思德一样的安魂汤。 慈禧听了,心中大怒,下令立即处死旷子叶,然后派人去抓捕孙思德。不料,孙思德早已离开村子,不知去向。

总结:旷子叶最终学会了慈禧太后喜爱喝的安魂汤,认为从此可以在宫中富贵下去,却不知道“伴君如伴虎”的危机,加上他的高傲之气,学会了做安魂汤之后,反而招来了杀身之祸,可悲!也从侧面反应了慈禧的奢侈之度。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历史时刻录


据说慈禧当年喝的是羊杂汤,在她知道后,就愤怒之下杀了做这道菜的厨子。

这道菜最开始的时候并不知道他的名字和做法,也没有问过厨子,只知道这道菜滋补养颜,对于爱美的慈禧来说,她肯定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就在这样不知情的情况下,她喝了将近十年之久。

突然有一天,他问厨子,这道菜是由什么做成的?厨子回答说是由羊内脏做成的,慈禧知道后非常的生气,于是就下令把厨子杀了。

为什么她会杀厨子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慈禧自认为自己非常的高贵,这种低等的民间的菜品配不上她,让她有损身份,所以慈禧一怒之下就把他杀了。





小孙说史vlog


厨子作了一碗汤,先是让慈禧赞不绝口,后来却又被杀,这却是为什么?

清朝乾隆皇帝喜欢下江南,因此民间很多美食就跟乾隆皇帝挂上了勾,有很多美食推销的时候就会加上一句这可是乾隆皇帝吃过的,那身份就大为不同,清朝还有一位跟美食有关系,就是清末实际掌权人慈禧太后,因为她在八国联军侵华时逃亡西安,关于她和美食的故事也就多了起来。


话说慈禧太后因为想废了光绪另立皇帝的事遭到外国列强的阻挠,心里是大为光火,如果说国家利益受损,慈禧根本不当一回事,现在是自身的利益被人干涉了,这可把慈禧的无名火勾起来了,于是利令智昏的慈禧不管后果,主动跟各国列强宣战了,当时中国被小日本打败才几年,也不去反思一下为什么被一个小岛国欺负成这样,国力已经不堪成什么样,拿什么跟人家斗,而且一下子跟当时世界最强的几个国家都宣战了,这不是找虐是什么?

当时头脑清醒的几个大臣都觉得这婆娘疯了,真是不可理喻,所以张之洞、袁世凯等人搞了个东南互保,抗了慈禧太后的懿旨,清朝当时的国力已经疲惫不堪,八国联军很快就攻到了北京城,嚣张的慈禧一下子软了,赶紧收拾一番丢下北京西逃去了,因为是逃命,慈禧一行没带什么东西,就带了银两,觉得有钱还怕什么没有,缺什么在路上买就是了。


没想到一路上都是跟他们一样逃难的人,路上的店铺都关门了,慈禧一行想买东西都没有地方买,这下子让高高在上的慈禧也尝到了又饿又冷的感觉,这天到了河北一个小村子,一行人停下来歇息,一阵香味飘了过来,饥饿的慈禧太后闻到香味后,不禁咽了咽口水,肚子更是咕噜咕噜叫起来,识作的李莲英立马循着香味找到了地方,发现一座破屋里有几个人,而锅中正煮着汤,那香味正是锅中的汤发出来的。

李莲英报上名号,然后询问这几个人,得知这几个是一家子,男的叫孙思德,是北京近郊的人,也是出来逃难的,路过这里看到地里还有些山药,就挖来煮了汤,李莲英就说把这锅汤献给太后,然后命两个小太监端了铁锅走了,慈禧太后喝了这汤是赞不绝口,连喝了好几碗,随后取下手上的玉扳指让李莲英赐给了孙思德,这晚慈禧太后睡得特别香甜,第二天醒来慈禧大为高兴,没想到这汤还有安神助眠的奇效,于是命李莲英去找孙思德,想让他跟在身边当个御厨侍候她。


结果孙思德一家早已离开,李莲英自然也没办法,慈禧太后一行跑到西安,心里是一直提着,害怕各国列强要对她这个罪魁祸首不利,所以放出无耻之言:“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各国列强觉得留着慈禧可以让他们很省事的在中国得到想要的好处,所以就没追究慈禧,就这样满清政府跟列强又签了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慈禧太后在议和后又回到了北京。

回到京城后,有一次慈禧去寺院烧香拜佛,遇到了刺杀事件,虽然有惊无险,却让慈禧吓得够呛,这夜里就做起了噩梦,夜里睡不踏实,白天就没精神,连着好几天都是如此,慈禧太后就想起了西逃时候喝过的那碗汤,于是下令寻找孙思德,巧的是御厨房有个帮厨叫旷子叶的认识孙思德,他是孙思德的表侄,得知宫里要找孙思德的消息后,自告奋勇带着李莲英去找孙思德去了。


孙思德得知李莲英来意后,苦笑着摇了摇头,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说入宫不知何时回来,想把孩子玩的两个球带上,这样想他们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看看,李莲英也没多想,同意了孙思德的请求,孙思德入宫后,说要给他个单独的厨房,只要旷子叶一个帮厨,准备好食材后,孙思德让旷子叶出去,自己一个人就开始熬汤,汤弄好后,李莲英盛了一小碗要试汤,旷子叶又自告奋勇表示愿意代劳,试过没事后,李莲英就端着汤给慈禧太后送过去了。

慈禧太后喝了汤后,当天晚上就睡了个好觉,第二天就赏了孙思德黄金百两,这让旷子叶很是眼红,就死缠烂磨的要孙思德教他做汤,孙思德只是不肯,说旷子叶学会了就是害了他,旷子叶自然不信,就偷偷观察孙思德,终于被他发现了秘密,那就是孙思德带的两个球,这两个球其实是猪尿泡,因为要用来炖汤,球越来越小了,旷子叶就去问孙思德,孙思德见瞒不过,只好将汤的配方告诉旷子叶,叮嘱他千万不要被人看到配方。


随后向李莲英推荐说旷子叶也懂得做这个汤,他想回去陪家人,李莲英在试过后,发现跟孙思德做的一模一样,见孙思德去意已决,就禀告慈禧太后让孙思德出了宫,而旷子叶凭着这个安神汤当上了主厨,旷子叶在刚开始还会懂得隐藏秘密,不过后来却是脾气越来越大,不把后厨的人放在眼里,对帮厨动不动就打骂,得罪了很多人,更要命的是因为不把帮厨放在眼里,也就没怎么防着他们,旷子叶不仅得罪了后厨的人,有些太监也被他得罪了,结果汤里的秘密被传到慈禧太后耳里。

慈禧太后得知后,顿时大怒,她自认为天生凤命,现在居然吃了几年猪尿泡这种肮脏的东西,这种事传出去还得了,于是让人将旷子叶杀了,那几个知道这秘密的帮厨和太监也都被杀了,又派人去杀孙思德,没想到孙思德早就远遁他乡不知所踪了。


这个故事是民间传说,真假难辨,就象那些宣传乾隆皇帝吃过的江南美食,谁知道乾隆帝到底有没有吃过,不过这个故事也是在讽刺慈禧太后,还天生凤命了,就是个笑话。


历史红尘


慈禧杀厨子的故事,仅是一个民间传说,真伪难辨。不过呢,故事很有趣,权当茶余饭后的消遣,逗人一乐,也算是慈禧给大众做贡献了。

从这个有趣的故事推测,慈禧似乎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很有可能经历了八国联军入侵战乱的慈禧,除了精神衰弱睡眠不好之外,还患有尿床的毛病。

这件事要从八国联军进北京说起。当时,联军包围了紫禁城,枪炮声彻夜不停。天还未亮,慈禧就同光绪等人换上了早已备好的普通人衣衫,逃出了北京城,直奔山西太原而去。

原本京城到太原的官道周边,商旅不断,客栈繁多。慈禧一行认为带上一些银两,吃喝穿用都可以在沿途购买。结果,因为战乱,沿途看到最多的,就是跟慈禧一样西逃的难民,以及战败的清军、义和团。而那些客栈店铺早都已经关门歇业,被残兵、难民给抢掠一空了。

慈禧一行人饿着肚子走到了河北的一个小村子,突然飘来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慈禧的口水直流,肚子咕噜噜的大叫。李莲英非常机灵,跟慈禧禀了一声,就直奔香味而去。李莲英顺着香味,找到了一座破旧的土屋,进门一看,只见一家四口,一对夫妻带着两个少年围着灶台上的一口铁锅。诱人的香味就是从铁锅中传出来的。

李莲英报上了身份,灶旁的男人赶紧叩头,说他叫孙思德,原本家住京城近郊,为了躲避战乱,才到了此地。他们看到田中还有些许山药,就挖来煮了一锅汤,准备充饥。李莲英了解后,说这锅汤献给太后吧,就让跟来的两个太监,将铁锅端走了。

终于有吃的了,慈禧一高兴,吃了好几碗。填饱了肚子,慈禧开心了,取下手上的玉扳指,让李莲英交给孙思德。当夜,慈禧也睡得特别的安稳香甜。第二天一大早,慈禧觉得孙思德的手艺不错,大赞孙思德做的汤安神有奇效,就想让孙思德做御厨。结果,孙思德一家人,早已经不知去向。

慈禧之后,到了太原,又转去西安。议和之后,重新返回了京城,过上了锦衣玉食的日子,偶遇孙思德之事,慈禧也就慢慢的有些淡忘了。

慈禧回京之后,一直没有忘了继续修建她的陵寝之事,曾数次亲自前往查看进度。其中一次,慈禧路遇刺客,险些被刺客投掷的炸弹炸伤。慈禧立刻返回了紫禁城,但是自此之后,她的精神和身体彻底扛不住了,经常做噩梦。梦中,她身边的侍卫都成了乱党、刺客,都要谋害她。他们甚至把慈禧抓起来,要用明晃晃的大刀砍她。从梦中惊醒的慈禧,起身之后的床榻上也总是会湿一大片。

太后生病了,这可是大事,宣御医,开药方,可是总也没什么效果。这时候的慈禧突然想起来了西逃之时睡得最香甜的那一晚,想到了做安神汤的孙思德。于是,叫来了李莲英,速度将孙思德找来。

恰巧,御厨房有一个叫旷子叶的帮厨,是孙思德的一个远房表侄。由旷子叶带路,李莲英找到了孙思德。原来,孙思德家虽然不富裕,但是就爱研究吃的,哪怕是经常断顿,只要有吃的,也是尽量将葱、姜、蒜之类的调料配齐,所以,孙思德做的一手好味道的汤。

李莲英说明了来意,孙思德想了半天,说他这一去紫禁城,不知道多久才能回家一次,为了解思念孙子之苦,就将孙子玩的两个球带上吧,想孙子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看一看。

到了紫禁城之后,孙思德要求给他一个单独的厨房,并由旷子叶负责给他打杂,准备食材。李莲英自然是一口答应了。旷子叶自然也非常欢喜,他一直梦想着做大厨,也希望能够从孙思德这里学到做汤的秘方。

孙思德让旷子叶准备了桂枝、防风、菊花、决明子、枣干之类的各类药材,还买来了上好的山药,以及产自蒙古大草原的最优质的羔羊肉。所有食材都准备齐了,孙思德将旷子叶赶出了厨房,独自在屋内开始鼓捣各类熬汤的材料。

过了很久,孙思德将旷子叶叫入了厨房,让旷子叶生火开始做汤。孙思德将包在布中的中药包,以及切好的山药和羔羊肉一起放入锅中,烧开后小火慢炖。两个时辰之后,香气四溢,慈禧日思夜想的安魂汤终于熬好了。

按照宫内的规矩,李莲英盛了一碗,让孙思德试菜。旷子叶也想一品汤的味道,就主动请缨,他尝出了各类中药材和山药、羔羊肉的味道,似乎的确是比普通的羔羊肉汤要香。

李莲英见试菜没有异常,就趁热进献给了慈禧。慈禧喝了安魂汤,顿感精神大好,食欲大增。当晚,慈禧终于安安稳稳的睡了一个好觉。第二天,慈禧觉得神清气爽,赏孙思德黄金百两。

旷子叶见孙思德受赏,眼红的很,一头跪在了孙思德面前,求孙思德授予秘方。孙思德摇摇头说,告诉你秘方,那是害了你呀。旷子叶见孙思德不肯教,就悄悄的日夜观察孙思德的一举一动,自己也尝试按照孙思德所配的材料熬煮。终于,旷子叶发现了其中的奥秘,他发现孙思德带进宫来的两个球不见了。旷子叶非常聪明,立刻猜出来孙思德秘密放的最后一道食材是什么。

原来,孙思德在汤中加了猪尿泡,就是猪的膀胱。民间的小孩子会拿清洗过的猪尿泡吹气,当皮球玩。在民间,通常认为吃啥补啥,猪尿泡也是治疗遗尿症的一个方法;再加上一些中药材、山药的作用,可以安神凝气;而羔羊肉又是大补,所以,对慈禧的神经衰弱、夜惊,以及烦人的遗尿症有了效果。当年,孙思德炖的山药汤中,就放了猪尿泡。因为食物太少了,有东西吃就不错了,所以,孙思德看到农户留在墙壁上的猪尿脬,就洗净切碎,放进了锅中一起煮。结果,无意中竟然帮慈禧医治了遗尿症。

旷子叶知道了其中的秘密,就熬了一锅汤,让孙思德品尝。孙思德一品尝,笑了笑,说你已经知道了?矿子叶点点头。孙思德正好早有离开皇宫这个是非之地的打算,于是,就跟李莲英说旷子叶已经学会了他的熬汤方法,他年龄大了,想还乡陪伴家人。

李莲英不放心,让旷子叶单独熬制了安魂汤,品尝之下,果然一模一样。于是,就禀告慈禧放走了孙思德。而旷子叶也因为熬的安魂汤,当上了主厨。

做了主厨的旷子叶,却没有孙思德的谨慎,天天作威作福,打骂给自己做助手的小厨子,却又不防着小厨子,结果,让小厨子知道了旷子叶在汤中放猪尿泡的事情。小厨子就悄悄的告诉了给慈禧梳头的太监,而太监也早已看不惯旷子叶的作为,于是就找机会告诉了慈禧。

这……竟然给当朝太后吃猪尿泡这类肮脏的东西。慈禧大怒,立刻下令处死了旷子叶,包括知道这件事的小厨子,梳头太监,也统统都被慈禧所杀,据说杀了足有一百多人。看来,告密也要当心呀。然后,慈禧又派人去捉拿孙思德。出宫后的孙思德,早已预料到了结局,所以,一出宫,他就带着家人和慈禧赏赐的金银宝物,远遁他乡了。

慈禧呢,再也没有安魂汤吃了,经常床上一片湿。而慈禧被八国联军吓到得了尿床病的事情,虽然百般遮掩,也还是从此传开了。


奕天读历史


慈禧一生奢华令人难以想象,据《老宫女回忆录》记载,慈禧洗一次澡就要消耗100多条毛巾,而这100条毛巾可不是普通的毛巾,而是宫廷特制最好的毛巾。



而慈禧在吃上更是讲究,据回忆录中记载,慈禧每次吃饭菜品要不重样,而且每道菜品慈禧只吃三口,三口后这道菜肴就要撤下。



所以,御膳房为了迎合慈禧的口味可是煞费苦心,要是总是不能让慈禧满意那可就要杀头的,于是御膳房的掌事想出弄一场厨师争霸赛。全国各路厨师纷纷前来参赛,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经过多少轮的淘汰,最终一个罐子获得了慈禧的青睐。



慈禧老佛爷喜欢吃,这个大厨自然就顺利留在御膳房。自此以后慈禧每天都要吃这道菜,百吃不厌,这位大厨自然在御膳房的地位越来越高。

一开始慈禧根本就没注意这究竟由什么做的,只顾着好吃来着。在吃过很多年慈禧才想起这个事,于是问其御膳房,御膳房又问这位大厨,这大厨一本正经的把这道菜的食材说了一遍。慈禧听后,大为恼火,一气之下将厨子处死,同时将御膳房主事进行处理。



慈禧为何如此大为怒火,原来这道菜的食材是羊下水,在现在羊下水做的美食大家都很喜欢,也非常受欢迎。但是在慈禧那个时候,老佛爷怎么能吃羊下水呢?老佛爷应该吃羊身上最好的部位,羊下水是给下人吃的。

所以,就因为一道菜的食材问题,大厨被处死,御膳房主事被处理的后果。



导语:历史上能够被载入史册的女人有多少呢?大家会想起谁呢?相信很多的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武则天吧,除了这个女人,还有一位慈禧,也是常被后人讨论!

一碗汤的故事版本一

话说当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知道了以后,连夜往外地跑,一路上缺衣少食,好不难受,途径小山村,慈禧也只能够得到一部分的粗粮做成的杂粮饼,干涩异常,难以下咽,也就是这时候,慈禧遇到了那名厨子。

途径又一个小山村的时候,慈禧被村中传来的阵阵香气吸引住了,经过走访调查,慈禧发现了香气的源头,厨子孙思德。

孙思德恰好煮了一锅汤,汤中或许没有什么美味食材,但经过孙思德的烹饪,却是脍炙人口,香气扑鼻,慈禧手下的太监赶紧跟孙思德抢夺过来了这么一锅汤,并且说这是慈禧太后想要的东西,后来慈禧胃口大开,将整锅汤都喝完了,喝完还不忘赏赐个扳指给孙思德。

一碗汤的故事版本二

慈禧一到西安就病倒了,当地官府立即请来名医进行诊治,经过好大一番折腾,总算把病治好了,可又添了一样没胃口的新毛病。尽管厨师们变着花样做了大一堆的山珍海味端上餐桌,可慈禧看过之后楞是没有半点食欲,名医对此也束手无策。

这可急坏了总管太监李莲英,老佛爷身系天下万民,不吃不喝这可怎么得了,情急之下想起“高手出自民间”的古训,于是贴出重金悬赏,征集民间烹饪高手。来应征的人确实不少,可纵使他们使尽浑身解数,用尽祖传绝学,却始终没能让慈禧打开胃口。

一天,一位本地汉子揭榜应征,李莲英当时已近绝望,可还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念头,询问他有何绝活,汉子说:“绝活是有,但有个要求,无论我做什么饭菜,都不能让外人在场,更不能询问食材及做法。”李莲英听得心火直冒,好家伙,什么都没干竟然敢先提要求,可为了让老佛爷开口进膳,他极力压下心中不满,按要求让他独自一人进了厨房。

很快,这位汉子端出一碗香气扑鼻的肉汤,试毒之后李莲英把它进呈到老佛爷面前。没想到,久无食欲的慈禧太后在尝了一口之后竟然食欲大开,把一碗肉汤喝得干干净净,并从此爱上了这道美食。汉子不仅获得了重赏,还成为御厨被带到了北京,慈禧对这道肉汤极为迷恋,几乎餐餐必备,眨眼间竟过了十年之久。

版本一结局:

后来慈禧太后回到宫中,虽然每日吃的是山珍海味,但对那碗汤的味道总是念念不忘,于是她便派人去找孙思德,可惜那时候孙思德的早已搬走了。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御膳房有个人叫旷子叶的人是孙思德的远房侄子,而旷子叶他带着人找到了孙思德。虽然人们都以为这是孙思德被太后赏识了,但孙思德的心中却是七上八下的。因为他做的汤里有一味食材是猪的膀胱,这是不能让慈禧知道的。

于是孙思德他就多了个心眼,让太监准备了单独的厨房给慈禧太后做汤喝。也只是这样孙思德活着过去了许多年,而他的侄子也是在这些年里偷偷的研究出了他的做法,知道了这汤的奥秘所在。孙思德的侄子和孙思德商量以后就由他来给慈禧煲汤。孙思德也是欣然答应了,因为孙思德他是巴不得赶快离开皇宫的。而旷子叶做了御厨后非常猖狂,都快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连太监都敢骂。要知道太监可不是好惹的,太监们为了报复旷子叶,于是把这个做汤的秘密透露给了慈禧。慈禧太后知道之后,于是震怒无比,于是派人把旷子叶抓起来杀掉了。

虽然慈禧太后也想去抓孙思德,但这时候孙思德早已离开皇宫没了踪影。于是,旷子叶便成了孙思德的替死鬼死掉了。

版本二结局:

御厨刚到北京时,对巍峨神秘的紫禁城充满了好奇,可时间一长便索然无味,思乡之情日甚一日。为了能够早日回乡,他收了一位徒弟,在传授绝活前,让徒弟发誓不能将秘方告诉给任何人。在师傅的精心调教下,徒弟很快上手,于是御厨告老还乡,离开了京城。

慈禧对于制作肉汤的秘方一直非常好奇,可当年汉子有言在先,慈禧也不好多问。新厨子上任后,慈禧假装无意间询问,不知是出于邀功还是为人老实,新厨子把当初立下的誓言忘得一干二净,说这是用羊杂碎加入多味香料熬制而成。慈禧听后勃然大怒,让李莲英将新厨子拉出去乱棍打死,此后再也不喝这道肉汤。

为何慈禧在得知真相后会勃然大怒,将新厨子用乱棍打死呢?原来,慈禧生于1835年,按农历干支纪年是乙未年,生肖属羊。慈禧一生极为迷信,对“羊”字非常避讳,从不看带“羊”字的戏,名伶侯俊山有一次在演戏时唱道:“我好比羊入虎口有去无还。”一下子惹恼了慈禧,不仅没了赏银,还被赶出京城。慈禧也不吃羊肉,因为她觉得羊肉就是她自己的肉,因此宫内称羊肉为福肉或寿肉。

喝了十年的肉汤竟然是用羊杂碎做的,可想而知一向对“羊”敬而远之的慈禧有多么恼火。羊杂碎指的是羊的内脏,这是穷苦老百姓才会食用的东西,贵不可言,母仪天下的慈禧太后竟然喝了十年之久,这令她感到既羞愧又难堪,因此痛下辣手,把厨子给杀了。

总结:慈禧太后在掌权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便自称天生凤命。凤命嘛,天生高贵,所以她就不吃动物内脏了。而为她连做十年汤的那位厨子却用了动物内脏来为她做汤,但直到十几年后慈禧太后知道此事之后,于是在震怒之下便杀了那位厨子。


路之意


只因为一碗汤就把厨子给杀了?从这件事我们就可以知道慈禧是一个心胸狭隘之人,让她把控权力只会祸国殃民。

当然,这只是民间流传下来的故事,没有史料记载也没有文物考证,我且一说你们姑且一听。

慈禧绝对是奢侈人中登峰造极的一位,每一次御膳都要有一百多道菜,而且必须变着花样地做。每道菜只吃几口,遇着可口的便会吩咐太监把厨子叫来重重打赏;遇着不合口味的,动刑还是轻的,脑袋恐怕都不保。

可就是这么一个喜怒无常,对“吃”十分挑剔的人,却钟情一碗汤十几年,到底是什么汤这么有魔力啊。

原来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慈禧带着一干人等仓皇出逃。在宫里锦衣玉食几十年,冷不丁地吃不饱、穿不暖,搁谁谁都受不了,何况是这位老佛爷。颠沛流离了这么长时间,整日吃糠咽菜,衣服都是补丁叠补丁,如此凄惨的情景让这位女强人差点哭出了眼泪。

等到他们逃到了西安,大太监李莲英为了讨好慈禧,连忙派人四处张罗厨子来做菜,为此不惜许下重赏。这么一张罗,果然来了不少当地的名厨,一个个使出看家本事,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端上了桌子,可慈禧还是没有一点食欲。

正当李莲英犯愁的时候,又来了一个厨子,看年纪二十多岁,穿的也是破破烂烂,本来想把他打发走,可李莲英转念一想死马当活马医,就带他进了后厨。本想着排几个人给他帮手,没想到小厨子直接将他们赶了出去,扬言这道菜只能他自己做,别人一概不能看。

折腾了半天,小厨子终于端出了一碗汤,李莲英赶紧呈到了慈禧面前。慈禧看这个汤并没有什么奇特,相比肯定不好喝,但是自己已经饿了半天了,就勉强喝了一口,没想到汤水入口柔滑,振振香气刺激着自己的味蕾,回味无穷,就这样一口气全喝光了。

逃得了慈禧的欢心,小厨子摇身一变成为御厨,后来跟着回了北京。御膳房不少人都想知道这碗汤是怎么做的,于是几个小太监就借着喝酒把这位御厨灌醉。当问到汤的原料时,御厨嘲讽地笑道:“那汤啊其实就是用羊杂碎熬的。”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要知道慈禧自命清高,怎么肯和羊杂碎这种污秽之物,于是赶忙告密给李莲英。慈禧得知后大怒,破口大骂,自称被那个卑鄙的厨子玷污了自己,一气之下命人把那个厨子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