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肆虐,宅家的你是如何调节紧张情绪,从而坚定战胜信心的?

南山8005


为了防控疫情,我们宅在家里,不能出门,一天可以,两天没有问题,可是几天或者更长时间呆在家里,不是郁闷,就是有些无聊,时间长了情绪受不了,免不了有不良情绪产生,例如紧张情绪,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焦虑。当这种紧张情绪出现后,我们免不了会有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呼吸加速等身体表现,也会出现反胃恶心、手部发抖、掌心出汗、坐立不安、说话急促、来回走动等身心反应,例如感到害怕,有想冲动的感觉;有时,这种紧张情绪的感觉非常不好。

那么如何调节紧张情绪呢?

现在我就与各位朋友分享一个调节紧张情绪的方法:

首先,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情绪?它是我的真实感受,还是因某种刺激被制造出来的?

其次我能应对这种紧张情绪吗?我不会马上崩溃吧?如果我能应对,有效的方法有哪些?

再次学着用以下方法调节紧张情绪:第一加强积极想法,想想生活中美好东西,而不是念念不忘不好的东西。第二听音乐,听音乐是最好的转移注意力的方法。第三在家里锻炼,太极拳、八段锦、走步、广播操,都可以让你感受活力。第四自我奖励,适度的放松,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把自己以前因工作丢掉得兴趣捡起来。第五对自己的紧张情绪给出最后期限,告诉自己,我今天上午会有些不紧张或焦虑,但是下午必须振奋起来。第六回想过去美好的事情,哪些美好的事情对你现在的生活有何帮助?人有紧张情绪是正常的,有焦虑也是正常的,但是不能钻牛角,不能屈服于紧张情绪,要找到一种能让自己快乐的有效方法。第七从紧张情绪中解离出来,花点时间与紧张情绪对话,你怎么又来了?你想做点什么?慢慢的放松自己,用20秒时间慢慢的呼吸,感受身体的紧张,觉察身体的变化。


老左心理工作室


没有过不去的坎,这句话是我经常安慰别人的用语,后来我发现成年人的世界都不易,安慰自己比安慰别人难多了。我们在面对疫情的时候,要相信我们白衣天使,相信政府,因为他们在前线并肩作战,我记得有一句名人名言,只要你坚持去做一件事就会得到你想要的结果。所以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坎。中国不是还有句名言吗?叫人定胜天


沿河之声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牵动着大家的神经。少数人出现心理失衡,产生焦虑、恐慌等负性情绪,影响正常工作、生活。面对疫情带来的心理不适,我们该如何调整好心态,积极有效应对?

面对疫情,人们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负性情绪——

一是漠视,不相信事实。

在最初得知疫情信息时,一些人会对事件的严重程度予以漠视或否认,或者认为没那么严重,就算有病毒也不会传染到自己身上,觉得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不做任何个人防护。

二是恐惧,过度紧张害怕。

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人们最常见的情绪反应是恐慌。这类反应一般会伴有失眠与焦虑。轻度的紧张和焦虑,可使人迅速进行有效防护,是无害的。但过度紧张往往造成高度恐慌,比如害怕自己或家人感染病毒,以为到处都是病毒、人人都是“新冠肺炎”病患,感到生活不可把握、失去了确定性等等。有的还伴随着过度的个人防护行为,不仅对个人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也会对周围其他人的心理状态产生不良影响。

三是愤怒,影响人际关系。

有些人会将全部注意力集中于关注疫情的发展动态,频繁刷新关于疫情的新闻,转发、分享各种消息,情绪一直处于应激状态。还有人产生愤怒情绪,会抱怨、指责甚至迁怒于其他人,导致人际冲突。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负性情绪,有效调适心理健康呢?

第一,了解认识疫情性质和流行情况。

从国家或地方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官方渠道平台,获取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信息;科学认识疫情性质、流行情况、临床表现和危害,不过分关注负面报道,不轻信传言,不过度解读;积极关注防控信息,学习掌握防控知识,坚定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心。

第二,接纳恐惧、焦虑等应激情绪。

面对疫情,出现恐惧、紧张、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时,我们经常会认为自己是软弱的、意志不坚强,认为这些情绪是不应该出现的,对这些情绪进行克制和压抑。这样反而不利于心理健康。

面对应激情绪,我们越是压抑和否认,就越容易被它们支配,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所以,大家要正确认识到,面对突发疫情时出现的负性情绪,是人在不正常情境下的正常心理反应。当感觉到自己的情绪变化时,应做到理解和接纳。

第三,进行自我暗示、树立坚定信念。

积极的自我暗示能直接影响言行和身心状态。面对因疫情产生的负性情绪,我们要积极进行自我暗示,要相信自己现在接受的就是科学合理、对自己最大保护的解决办法。这个信念非常重要,有了这个信念的引导,内心会变得更加镇定,从而有利于理性的判断和正确的选择。

第四,多交流、获得心理支持。

在疫情流行的时期,我们可能会产生孤独感。这时要多与朋友交流,相互鼓励,沟通感受,增强心理上的相互支持。在与人交流后,我们的内心会产生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心情也会舒畅许多。

第五,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

面对疫情造成的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不要采取否认、回避、退缩、指责和抱怨等不良应对方式,而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保持饮食平衡,保证睡眠充足。不要过度关注疫情新闻,要把注意力适当转移到运动、听音乐、阅读等活动上,让焦虑、恐惧的情绪变弱,还能促进多巴胺的分泌,有助于心理健康。

在此,我们跟大家分享一个可以缓解紧张情绪、进行自我放松的方法——呼吸放松法。

先选择一个舒服的姿势,然后把一只手放在腹部胸肋下面,这就是膈肌的位置。可以选择坐着、站着或躺着,闭上双眼,保持缓慢吸气3-5秒钟,直到肺部已充满空气。在吸气的同时,膈肌伸展到腹部。然后缓慢呼气3-5秒钟,在呼气的同时,膈肌靠近腹部。注意在练习中通过鼻子进行吸气与呼气,要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呼吸的感觉上。

第六,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

当难以承受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并感到痛苦时,应当寻求心理从业人员的专业援助,不必讳疾忌医。


平南辉哥


现在,关于疫情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实际_上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识别、理解这些信息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这些信息可能也会自相矛盾甚至是谣言。因此让我们的大脑多休息一下,不要让它同时做太多的工作,以至于“变笨、变傻”,好吗?我们要学会自我保护,去隔离那些负面的信息和情感。所以让我们的生活回归到平静、简单、温馨中去……抄抄经、读读书、喝喝茶



茶姐姐2017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和我一样,咳了两声,体温有点高,就害怕不已,总认为自己染上了病毒,害怕家人染上病毒,看到每日发布的疫情,整日惶惶不安。

每天都很紧张,却又无可奈何,只希望疫情早点过去。

后来慢慢地,我减少看新闻的时间,在家里有点事情做,看看书,看看电影,等等之类的,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让自己的家人少外出,戴好口罩,放松心情,要相信疫情总会过去的。


花西的卡牌


在最初得知疫情时觉得有点儿不相信,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才感觉有点恐慌。后来从官方渠道获取这个肺炎疫情的信息科学,认识疫情的性质。流行临床表现和危害之后,认真预防洗手消毒,出门戴口罩,不聚众,不聚会,没事不出门。所以心里就没有之前那么焦虑,宅在家就是对国家最大的支持,因为我们相信国家的力量。我们相信政府,相信国家,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欣妹她爸


1.看书,那么长的假期时间,比较适合看书;

2.陪家人一起看电视聊天做饭,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3.关注疫情动态,尽量减少外出保护好自己和家人,要相信政府会解决危机,不给政府添乱;



桂华堂视频


多学习,多思考,好好规划一下今年的计划。理一下从前一直被工作带乱的想法。明确一下目标。这些事情有的够忙的,现在才知道自己真的不懂的太多了。


阿杰说世界


相信国家!不出门就是为国做贡献!!不必恐慌!!响应国家的防控政策和制度!!就可以了!!


老A—A


53度二锅头,既杀毒又解忧。早晨干,开心一天,晚上干,开心一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