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同事亲人去世了我该去参加葬礼吗?

礼拜叭


不应该,因为现在是特殊时期,出去不光给别人造成麻烦,也会给自己造成麻烦,别人也会理解的。


追梦小源


我认为不应该。

虽然不去参加同事亲人的葬礼可能有些显得不尽人情,但是仅仅是同事啊?现在的人际交往已经发展到要参加同事的亲人葬礼了吗?

同事亲人去世了,会很伤心,但是你去了又能做什么呢?分担伤心吗?他心里的伤痛你作为一个外人是无法抚平的。你去了人家还要招待你,平添了许多的麻烦。还是让你的同事自己多待一会儿吧,自己接受事实,消化悲痛。一个成年人的内心是很坚韧的,他需要的是时间……

况且在疫情期间,到处都管理严格,出入都很麻烦。

全国各地已经三令五申让大家进行自我隔离,不要走亲访友了。为什么就是记不住呢?

有多少病例是因为走亲访友,相互聚集而感染的啊?这个时候不要给国家和医务人员添麻烦了。

不要拖国家的后腿。

其实在你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已经有答案了。





李老仙儿叨叨叨


疫情期间,同事亲人去世了,我决定还是去一趟。

虽然是疫情日盖加重,可是面对和自己相处数年的同事亲人去世了,应该去帮帮他们料理后事。但是为了防止疫情交叉扩散,我们首先与同事的亲戚朋友联系了一下,把从武汉回家的亲友让迴避一下,其次把身体素质低的排除一下,让他们尽量保护自己。只有把身体健康的朋友照呼过来,尽快让老人火化入土。

其次,尽可能减少送葬的朋友规模,而且简单在家里弄些菜把朋友招呼一下,不要给亲友添麻烦,也不能给社会添乱。同时也要保护朋友的健康,采取必要的保护防范措施,该消毒的消毒,购置和配戴口罩。丧事一切从简。

我相信同事的亲戚朋友也都能理解,去世的亲人在天之灵也是能理解的。

丧事后,大家各自回家里后,尽量彻底清洗,换洗衣物,最好能独居几天,以彻底消除被感染,或传播亲人的可能性!


陇原之子


疫情阻击战,处处在行动。随着疫情防控和信息发布的及时透明,“聚集性疫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各地披露的聚集性疫情,也足够令人警醒。

“北京发现41起聚集性病例”、“广东发现13起家庭聚集性疫情”、“宁波一次聚餐祈福25人确诊”、“山东发现聚集性疫情60起”……地区如此广泛,频率如此高发。每一条新闻推送背后,都让人感到心惊,也让人对整体疫情防控走向揪心。人们不禁要问:“战疫”当前,为何总有人要外出聚集?怎样斩断聚集性疫情滋生的链条?

所谓“聚集性疫情”,是指一个医学观察期限内(14天),在小范围内连续发生2例及以上确诊病例,且病例之间可能存在着因密切接触导致的人际传播或因共同暴露而被感染的可能性。聚集性疫情多因聚会、聚餐、会议等集体聚集活动引起。流行病学专家曾光认为,聚集性疫情中重症出现得多,需要重点防治。

早在疫情之初,钟南山院士就曾叮嘱民众“不出门”、“戴口罩”、“不聚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上班日期的临近等,一些民众可能会对疫情防控形势麻痹大意,甚至抱着侥幸心理外出聚集。在防控疫情的紧要关头,这不仅是对自己的生命健康不负责任,同时更是对他人、对社会公共健康不负责任。

抗击疫情,亟需每个人从我做起。要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基础上,提高自我约束,少些侥幸麻痹,拒绝扎堆聚会,走亲串友。个体层面冷静克制,科学预防,就扎稳了疫情防控的最基本的防线。除了个人的约束克制和道德自觉,各级各地单位部门也要加大科普宣传,压实属地责任,采取各种举措切断传染途径。

今天的“宅”,是为了明天的“嗨”;今天的克制,是为了明天的“撒欢儿”。疫情当前,拒绝侥幸和扎堆,就是不给“战疫”添堵添乱。




郑资讯


不可以,主家就不应该让你们去,我姑姑的婆婆去世了,只有自家人张罗,村里封了,也不让进,都理解


NewStar凡凡


不应该,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记住国家大事放前面,应该遵守不串门,不聚会,为抗疫奉献一点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