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觉不觉得有些80后跟50、60后父母矛盾太多了?

子不语5656


恰好,我就是一名“80后”。

不同于我们的父辈从小接受的传统教育,我们这一代人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很多“新鲜事物”刺激着我们的感官系统,从而刺激我们的大脑。加之一些西方的思想或多或少的影响,这加剧了我们的“叛逆”。我们的父辈可能很少有人会平等、平易近人地跟谈心沟通,他们更多的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没有沟通,矛盾日积月累就会很难调和。

这不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因为思想不同,判定准则已经不一致了。

现在,我们也为人父母了。“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养了孩子才能理解父母的辛苦。现在我已经放下很多成见,跟老人和平相处。包容和理解是我们需要的。

或许,等我们的孩子长大,也会和我们一样,“痛恨”他们的父母。

推荐一本书《由内而外的教养》,里面有化解的方法。



田雨青卿


我五零后,生了个儿子,好的时候也挺好,一旦有不顺心的事,儿子就把我当仇人对待,我吃尽了苦头。早知这样不如不结婚,不如不生孩子。问大家要孩子有什么用,娇气自私,以自我为中心,这就是我的儿子,一点指望没有。老了去养老院,也不让他养老,伤透了心。



磊147469694


我父亲是一位话很少、性格比较倔犟、但能够吃苦耐劳,喜欢钻研电视维修的人,我和家里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和母亲的一些生活小事上,从小到大母亲对我和哥哥小到穿衣吃饭、抽烟喝酒,大到和什么人来往都要听她的,所以初中、高中那会叛逆期总因为这些和母亲吵架!抱怨她管的太多,再到大学、工作有时也会因为这些小事和她闹的不愉快,特别在互联网方面前些年她们那代人总担心我们在网上购物、支付会被骗,甚至不让用微信红包,现在这两年他们自己也开始学习使用网络,手机了,在加上我自己在社会上也受了很多骗,逐渐理解父母的不容易和担心了,总之我认为80后会因为和父母50、60后所处时代不同、接受教育不同,对于一些事物、看法而产生分歧,这些都是可以逐渐通过沟通、在学习逐渐解决的


不忘初心2089


八零后其实挺不容易的,免费上学的时候没赶上,分配工作的时候没赶上,分房子的时候没赶上,父辈觉得八零后是第一代独生子女,都会把自认为最好的都给的孩子。

与父母发生矛盾,意见不合,面对父母的控制欲,我们不快乐,不自由。

作为子女,首先我们要明白,父母的出发点一定是为了我们好,虽然这也成了他们冠冕堂皇的借口,但也是事实。

我们要正确看待父母的出发点: 为我们好。这一点与我们自己的初衷是一致的:为自己好。所以我们不能做任何伤害自己的事情,生命和身体尤为重要,父母也应该认识到这一点。

也许子女会在一时冲动之下,离家出走,或者真的搬出去,不再回来。这表面上看似摆脱了父母的控制,实现自己的自由,可是我们的感受如何,只有自己的内心最清楚。


我们会失落,会惆怅,会痛苦,会觉得身后是无底深渊,是无限恐惧。“父母在,我们尚有归途;父母若离开,人生便只剩来路。”大概就是给这种感觉的最好诠释吧。

所以无论是离家出走自力更生,还是搬出去独自定居,只要有任何导致走向关系破灭的倾向,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千万不可意气用事,遗憾终生。成年了就会明白,有些错误,真的需要我们用一生去弥补,甚至一生都无法弥补。


无论何时,我们都要提醒自己:初衷一定是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家,永远是我们的心灵港湾


寂寞时休克


不仅仅是80后,90后,00后矛盾也存在,只是存在矛盾的重点不一样而已。

80后的父母大多数现在都50.60岁,更有一批是70岁左右的

50.60岁的父母相对思想开放些,对于新事物也容易接受,和孩子也会有平等的对话,可以是朋友的关系。

但70岁左右的父母相对更专权,要有权威性,爱说他们年代的故事,他们经历过不同的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集体经济等等。观念不容易改变,也不容许动摇,比如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

毕竟,经历的时代不同,成长的背景环境不同,要换位思考,也要互相理解,才能有和谐的家庭环境。


Zoe向前冲


产生矛盾的原因在于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人际交往的方式,他们那个时代最主要的,最高贵的品质就是节俭,那个时候的穷,造就了他们的品质,现在80的生活要比那个时候好的太多了,精神上物质上都要较大程度的满足所以现在的消费也比那时候大得多,有些老人就觉得你浪费了,衣柜里买那么多衣服,他会说你买那么多没用的了,他们那个时候也许好几年都不会买个新的,现在也许过季就该买新款了。矛盾自然会有,但都需要理解沟通,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相互理解,促进家庭和睦


你懂神马


是的,有时候父母可能嘴上会嘟噜,导致我们烦,怎么怎么的,可能是年代不一样,父母他她们的年代,是大男子主义,现在的社会是人人平等,我觉得肯定是个,导致矛盾的触发,所以,以后我们没事,多和父母沟通沟通,没事,抽个空回家看看他她们,这个时候,他她们最需要的是,我们的陪伴,所以希望朋友们记住,多关心,关心你的父母吧!谢谢大家!


狂砍一条街


这是肯定的,80后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也是计划生育中独生子女,受爱最多,没见过苦。

50后60后不同,饥饿是这一代人共同记忆,是被折腾最严重的一代人,吃苦受罪不讲,心累无前途。

这么两代人代沟深,三观不合,生活习惯不同,难以有共同语言,只有分开住为好。


刘承泽3


我是80后,我也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这个现象比较常见,但我感觉还是从小自己的家庭氛围导致了目前这个问题。我有个朋友,也是80后,独生子女。父母都是乐观派,给孩子的培养也是乐观派教育,表达方式也都是幽默加善于表达,而不是说谎,隐瞒等。目前他和他的父母生活在一起,都很随意,很少有冲突。而我的家庭氛围就不一样,从小父母要求比较严,有点刻板,不会幽默。有什么事不善于交流。所以我虽然很孝敬父母,但总是不愿意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所以说家庭氛围对孩子性格的塑造起关键性作用。


早闻早知道


都是我们养肥了`养娇了:全是我们的错\\接下我们抓着最后救命稻草:钱:房`决不脱手:该吃该玩:就是死不怕:一切随缘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