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逆行者」基层疾控人

「致敬逆行者」基层疾控人

自“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辽宁省朝阳市疾控人秉承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密切关注、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原则,积极开展疫情监测、流调、采样、消杀等工作,全体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分兵作战,坚决防止疫情蔓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在凌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多对“夫妻档”同时战斗在抗击疫情的一线,面对疫情,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全身心扑到疫情防控前线。

「致敬逆行者」基层疾控人

谢宗蓉是凌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她的丈夫张岩是凌源市乌兰白乡派出所的一名民警,防疫人员和警察都是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1月22日起,谢宗蓉加入疾控中心机动队流调组,流调时要穿戴密不透风的防护设备,详细询问发病前后所有去过的地方、所有接触过的人,任何细节都不能错过,追踪轨迹,确定密切接触者,每一次流调任务完成往往都是一身的汗。而张岩也接到对从武汉市进入凌源市的人员进行逐一排查的命令,出发前他们把孩子托付给老人,相互嘱托,互道一声“加油”匆匆奔赴各自的“一线”!

「致敬逆行者」基层疾控人

在疾控中心这样的“夫妻档”还有很多,中心副主任戴柏林即是机动队三队的队长带领机动队员出现场,又负责宣教工作,他的妻子胡春花在中心化验室,负责现场采样、送样工作;中心另一位副主任付卫东带领机动二队和妻子同是化验室负责现场采样的工作人员张玉丽,他们两对夫妻都分别在不同的机动队,虽在一个单位工作可能两天也见不到一面。在抗疫前线这样的夫妻比比皆是,疫情面前无小家,这是一对对把命令和责任扛在肩上的夫妻,愿此次疫情快些结束,愿这些夫妻能早点儿和家人团聚。

「致敬逆行者」基层疾控人

「致敬逆行者」基层疾控人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疾控团队中的青年一辈主动担当,冲在防控的最前方。1月22日晚上十点,凌源市中心医院发热门诊接诊一名武汉来凌人员,经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高度怀疑为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凌源市疾控中心立即组织有三名年长的经验丰富的“老防疫”带领两名“新生力量”的应急机动队出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为了及时阻断传播途径,疾控人必须在第一时间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检测样本是最最危险的工作,采样人员距离患者不过20--30cm远,必须标准、准确地采取患者咽拭子、痰液及血样,有时一个患者要采集4、5次才能获得合格的样本,采集时患者发生喷溅也是常有的事。忙完已经是后半夜2点,这名患者的样本23号经朝阳疾控中心化验室监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4号经省专家确认为确诊病例,接连几天,大家都没有时间休息、没有时间吃饭,晚上就在办公室、值班室打个瞌睡。

「致敬逆行者」基层疾控人

「致敬逆行者」基层疾控人

每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出台,大家就抓紧学习,边学习边处理疫情,追踪密切接触者。28号中午近1点钟时又接到市医院发热门诊的电话,一名密切接触者出现发热肺炎症状,第二机动队立即出发,赶赴市中心医院发热门诊,流调完、采完样本送到朝阳市疾控中心化验室回来就已经下午六点半了,工作人员又忙着坐下来书写报告等材料,这时疫情电话又响起来,又一个密切接触者发烧了,机动队员又一次赶赴现场……。

疫情出现,健康教育工作显得更为重要,既能指导群众防病,防止疫情扩散,同时也能安慰、疏导民心,我中心成立宣教组,两位年轻人仅用短短3天时间就赶制、下发了5万张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的宣传单,在媒体平台发出11篇有关防控相关知识和信息材料。

「致敬逆行者」基层疾控人

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疾控人冲锋陷阵的身影,尽管心中也有畏惧却从未忘记初心,疾控人用行动筑牢健康屏障,疾控人用生命守护生命,致敬最美逆行者——疾控战士。

「致敬逆行者」基层疾控人

信源:凌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致敬逆行者」基层疾控人

「致敬逆行者」基层疾控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