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一座國家級、五萬床位以上的疫情防控巨型醫院是否可行?

大雪如濤風如刀


顯然不可行

首先,5萬床位,醫護行政服務,家屬等起碼15-20萬人的規模,這是一座小型城市的標準,那麼平常用不用?怎麼用都是很大的問題!

其次,如果真的出現新冠肺炎這樣的疫情,能解決問題嗎?顯然也是很有限的,跨區域中間形成更高風險,也不現實!

那麼怎麼樣才可以做到這樣的水準呢!

1,每個城市可以建設一座戰備醫院(大概100床位左右的)平常也可以作為普通一樣醫院,特殊時期作為專科醫院,解決重症患者治療

2,輕症隔離醫院這次的方倉醫院就很好,每個城市應該常備500-1000套戰備床!

3,核心還在早發現,早隔離,這次雖然有很多困難,但是長達20天窗口期,顯然是不科學的,應該有更成熟的機制來解決


傢俱人零玖叄貳


建設一座可移動的組合型醫院,一輛房車一間病房,外配檢測檢驗設備,外圍只需水電。平時分散在各個地方醫院服務,應急時集中服務。少則三五十輛間病房,多則上萬輛間病房。以備應急各類災害。如戰爭,地震,瘟疫等。


Leiwuan


這純粹是脫褲子放屁,平時多多維護好大型公共場所,樓堂館宇,甚至是大型停車場,做好配套設施保障,危急時刻,直接轉型,全部改成臨時醫院不好嗎?50000個床位的巨型醫院生活保障,醫療物資配送和病人控制都是問題。

當前號稱亞洲第一大醫院的河南鄭大第一附屬醫院集團才勉強超過10000個病床,三個院區,12個院中院,每天看病的人人山人海,交通擁堵,排隊時間太長,運行效率不高。

一個單體醫院床位50000張,也就是比鄭大一附院大5倍不止,病人50000人,家屬,醫生,護士,配套保障人員,規模相當於一個小城市了,運行效率可想而知。

目前的每個城市的三甲醫院一兩千床位就已經是大醫院了,大家去看過病的都是苦不堪言,所以,50000個床位的超大型醫院根本是無稽之談。



電影百老匯


首先說提出這樣的問題,只能說您是外行,超脫現實了。

您知道一個5萬張床的醫院,代表著什麼意思嗎?

按人員配備來說,醫護技後勤等至少是15-20萬的配備。

佔地面積方面能容納5萬張床的面積就不好算了,河南鄭州的醫院是國內(也有說是亞洲)最大的綜合醫院,也只有1萬張床。您可以去看看

所以說,想法可以有,現實不允許啊!


精神心理在線


根本不可行。我們要做的不是建立大醫院,而是考慮如何用好存量空間。

五萬床位的醫院,是一個什麼概念?這個體量無疑是一個超級巨無霸,不管從基礎設施的硬件配套服務還是醫療技術團隊的配備,匹配起來幾乎是不可能的,沒有哪一個地區或城市能夠承載如此大體量的醫院。

號稱全球最大醫院的鄭州一附院,每天的門診量突破2萬人次,在國內任何醫院都比不了,醫療技術人員近萬人,全院系統的所有職工一萬二千多人,而如此龐大的醫院,其床位也不過才7500左右,連一萬都達不到,那麼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一座床位五萬張的醫院,將是何等規模,維持這樣一座醫院運行,要配備多少醫療技術人員啊。

另外,建一個超級規模的醫院,還會影響醫療資源配置的平衡,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在某地建設這樣一座醫院,那麼無疑會對周邊城市的醫療資源形成巨大的虹吸作用,好的醫療人材、好的醫療資源等,都會被這座醫院抽空,對於其它醫院,尤其是偏遠地區的醫院是種傷害。

理想的醫院,並非是越大越好,它最關鍵的還是技術,這才是核心生產力。醫院本質上就是服務性質的,它在救治病人的同時,還要體現便民性,把醫院分散設立,就是為了更好的服務百姓,可以滿足百姓就近醫療的要求,如果百姓一個普普通通的病都要跑數百公里,那還有什麼使得可言。




元芳有看法


建造50000張床位的超大醫院可行,但是需要城市能力的強化和時空調整。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1.體育場和醫院配合。體育場規模收納10000人,在其附近配套醫院設備和醫護人員3000~5000人。體育場附近的小區賓館超市飯店菜市場學校車站等配合物資和人員流動。

2.農業大棚和醫院配合。郊區建設大棚生產蔬菜,可以臨時徵用改造並鋪設床位,這要看規模,預計最大可以收納10000到15000人,但是醫院設備和人員以及後勤配套有侷限,準備時間有點長,後續困難也很多。

3.政府建設的連片公租房和醫院配合。預計最大可以收納10000人以上,其配套完善應付自如,人員定向控制預防診治以及生活物資儲備有保障,醫護人員也有時間做準備和輪休。同樣一些小區也可以參考作為後備以進一步擴容。

4.公園與醫院配合。城市公園有很多,但是前期準備時間長,各方力量介入需要準備。預計最大可以收納15000到20000人,從空間上講的確可行。

5.像武漢火神山雷神山一樣開闢新醫院。最大5000人,事前事中事後都很費錢費力費時。

6.城市車站,汽車站火車站地鐵站等協調騰出空間,就地處置,預計最大10000人以上,城市不同,不一而論。各方力量可以利用交通便利迅速介入。

7.學校賓館文化館等中小型公共空間合計可以騰空10000人以上的空間加以利用,但是容易分散醫護力量。空間利用有一定弊端,需要慎重考慮。

以上空間充分利用可以容納70000多人,當然具體城市具體對待。需要關注的是城市空間的拓展,能力的展現,人員的部署,資源的調配,預案的儲備等等吧,的確是費錢費時費力的,也考驗管理者的智慧和能力。相信他們吧,不然還能怎麼辦呢?

加油!武漢!


大懶蟲1984


這個方案肯定是行不通,而且沒有那個必要。

我開始設想一下,健一些方艙式的病房,可移動的可以當個貨車拉走,也可以集中在火車上。這些方程集中在全國比幾個比較級重要的交通要道,比如瀋陽鄭州武漢,或者長沙等等。遇到有緊急情況,可以在一天之內到達任何一個省會城市。或者比較大的一二線城市。

但是想了一下,平時用不著,還是有些浪費,如果能平時也把它利用上,見一些例如移動醫院似的東西,或者是平時出租給某些醫院。那樣會節省很大的一部分資金。

但還有他的缺點就是平時很佔地方需要維護等等,還是顯得有些浪費。

後來看了一下網友們的說法,覺得徵用一些比較大的條件,合適的賓館是最可行的方案。

因為他們有些設施都符合醫院的條件,比如床。被褥等等,衛生間上下水等。只要把一些相應的醫用設備搬進去就可以用了。

這裡首先要說明一下,必須是租用式的徵用,要給他們相應的一些補償。我相信,這樣的情況下大部分賓館都是同意的。當然要把損失減少到最小。比如被褥等東西都是損耗性的,以後就不能再用了。可能也會把牆面汙染,以後會需要重新裝修。這些費用都應該考慮到裡面去。

細算一下還是會節省很多資金,特別是不會浪費。說的明白一點,有許多錢還是讓國人自己賺了,總比浪費了要好得多。


夕陽無限好3439


建議每座城市在效區建立1~3座5千個病床的專用隔離醫院,城區人口300~500萬城市設一個,500~1000萬城市設2個,1000萬以上城市設3個。

平時這個醫院可作為城市物流倉儲中心,租給阿里巴巴菜鳥丶京東丶順豐的大倉庫使用。

疫情來臨時,緊急改用醫院,把裝備丶醫療器械丶床位等拉進來就可以,相信一週時間可以完成功能切換!

條件:與城市的交通要便捷,建2條快速公路。

按每床100平米建築面積規劃,醫院5千張病床需50萬平米建築面積,每平米投資2千元,總投資10億元即可。中國40個大城市,建80個這類大的功能性醫院,總投資800億元。也不浪費,租給物流公司能收回投資。

(不含醫療設備投資)。


塞班班


無痴!一、5萬個床位的巨型醫院,包括醫務、後勤、市改配套、社會服務等人員在內,可是上20萬人啊!這相當於一個小城市,需至少建15個以上大門,交通、後勤等咱保障?二、5萬個床位的巨型醫院,相當於一個大城市全部醫院床位數的總和。難道讓全市人民都到一個醫院去診療?三、5萬個床位的巨型醫院,需佔地上萬畝,內部咱運行?難道院內開公共汽車或有軌電車?四、應急防控型醫院有特殊要求,5萬個床位的巨型醫院,至少需投入1000億元之巨(含龐大的市政基礎設施、社會服務投入),但平時基本無用,這巨量投入和資產咱維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