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和法正誰的才華高?

千山萬水215610010


諸葛亮和法正都是三國時期蜀漢陣營的核心人物,諸葛亮由於一部三國演義已經名揚四海,而法正卻一直默默無聞,很少受到關注。

但是近年來卻有人說如果法正不那麼早死,蜀漢將會統一三國。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法正可就比諸葛亮厲害了,畢竟是三分天下諸葛亮。

歷史上記載的法正,原為劉璋部下,劉備圍成都時勸說劉璋投降,而後又與劉備進取漢中,獻計將曹操大將夏侯淵斬首。法正善奇謀,深受劉備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進位漢中王后,封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次年,法正去世,終年四十五歲。法正之死令劉備十分感傷,連哭數日。被追諡為翼侯,是劉備時代唯一一位有諡號的大臣。法正善於奇謀,被陳壽稱讚為可比魏國的程昱和郭嘉。

如此看來法正確實很有才華,但他依然比不過諸葛亮,因為諸葛亮是給劉備制定大方向的人,未出茅廬而知天下,隆中對制定三分天下政策,給了落魄的劉備最大信心和人生目標。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是三國時期唯一被唐玄宗選入武廟十哲的人。可見其才華等到了後世的認可。


向天空


諸葛亮的特色:

呼風喚雨,無所不能;行陣用計,百不失一。大到天下三分,小到主公進洞房,全部計算在內。中國民間評話類小說牛鼻子老道型軍師的集大成者,集中凝聚了民間想象智慧的極端。魯迅先生曰:“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

人格上,小節有不厚道處,比如篡改《銅雀臺賦》哄周瑜跟曹操搶老婆很讓人莞爾,但大節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沒啥可挑的。羅貫中自己都說了,“真萬古之人不及也”,完美型。

法正的特色:

照搬了史書裡說的睚眥必報和驚人判斷力,外加入川時和龐統共同謀劃,減少了和劉備奇妙感情的戲份。定軍山一戰被重點描寫,採取反客為主步步為營誘夏侯淵出戰最後一擊襲殺的策略極為漂亮,但其他戲份被奪。

總括便是:

法正非常現實,和賈詡一樣現實,深明人心的脆弱所在。

他不相信虛名,鄙視普通人,就像一切憤世嫉俗的天才。

他有郭嘉級的恐怖判斷力和口才,所以劉備無法拒絕他的提案。

睚眥必報。

尤其是:

要勸劉備躲避,就先把自己暴露在箭雨中。

法正從來不追求道義上的最優解,而是給出最現實而有效的方案。

剛烈,狠辣,豁得出去,現實,殘忍,精確,睚眥必報。

一句話總結這兩人對劉備對蜀國的作用:諸葛亮對劉備是雪中送炭,沒有諸葛亮蜀國只能被凍死;法正對劉備是錦上添花,沒有依舊蜀國還是蜀國,偏安一隅問題不大。



SVIP至尊版


這個問題要分開答。論帶兵打仗,出謀劃策,法正強於諸葛亮;論後勤外交,規劃統籌,諸葛亮遠強於法正。

先說法正。從建安16年起,劉備每次用兵,左右必帶著龐統和法正,而把諸葛亮留在後方,統籌糧草和向前線輸送兵力,這時候,諸葛亮扮演的其實是漢初蕭何的角色。劉備這個人,孔勇有力,也善於用人,但在用兵定計上,只能靠龐統和法正了。也就是說,劉備率一萬人從荊州西進,一路拿下廣褒的蜀地,都有龐統和法正的功勞。

但龐統在益州還沒拿下的時候,就在雒城遇難,所以整體來說,整個西進的過程中,法正功勞最大。除了法正活得比龐統更長的原因,還因為他曾是劉璋部下,對蜀地很熟。那麼劉備依賴法正,也就很自然了。

所以顯而易見,劉備取蜀地,前線的軍師是法正,出謀劃策的是法正,根本沒諸葛亮什麼事,諸葛亮主要在後方,負責後勤。

除了幫劉備拿下舊主劉璋的益州外,法正出奇謀拿下定軍山,佔領漢中,給人印象深刻。當時法正就對劉備說〝曹操拿下漢中卻不來攻打益州,一定是後方內部出了問題,主公不要放棄機會呀。再說守漢中的夏侯淵和張郃孔勇有餘謀略不足,定不是主公的對手。〞劉備本來有點怕曹操,不敢輕易和他對抗,經法正一鼓動,遂急速進軍定軍山,派黃忠襲殺了夏侯淵。曹操聞之酸酸地說,這一定是法正的主意,劉備也想不出來。可見曹操對法正的肯定。

陳壽將法正比作曹操的程昱和郭嘉。程昱善於在前線謀劃攻城拔塞,郭嘉善於在主子面前剖析利弊,這兩個人都是三國時的頂級謀士,可見陳壽對法正評價之高。

法正死後,劉備哭了好幾天。法正不僅功勞大(拿下益州和漢中是劉備崛起的基礎,沒有法正根本不可能。),而且和劉備興趣相投。後來劉備為關羽復仇,沒人能勸住他。諸葛亮說,要是法正在就好了,只有法正能勸住他。

法正和諸葛亮一樣,都來自北方士族,爺爺是大學者法真。因為才華橫溢卻得不到劉璋重用,於是投靠劉備,他們之間的默契和友誼並不比劉關張差。法正的去世,是劉備的巨大損失。

再來說說諸葛亮。

易中天說法正是劉備第二謀士,說明了易中天對法正的肯定。那第一謀士是誰?易中天的意思肯定是諸葛亮,聽眾也會把這個位置留給諸葛亮。

我們說,諸葛亮和法正的分工其實是不同的。在劉備生前,前線出謀劃策基本以法正為主(寵統死之前是兩人一起,左膀右臂)。諸葛亮主要負責內政和外交,而且這兩方面都非常出色。

諸葛亮出生官宦世家,通過聯姻,在荊州襄陽一帶根深葉茂,和荊州太守,皇族劉表以及幾大豪強都是親戚關係,所以給前線籌糧補兵有天然優勢。因此,劉備把諸葛亮留在後方總攪大局,顯然是正確的。劉備帶一萬人入川,拿下蜀地千里沃土,與諸葛亮在後方的後勤保障是分不開的。同時,諸葛亮談詩論道的地方朋友很多,這些人中有許多在魏國和吳國做官,而且掌握要職,比喻諸葛亮的至交魯肅和哥哥諸葛瑾就在吳國做官。所以在外交上,諸葛亮有先天優勢。如此,諸葛亮是幫劉備總攬後方內政的不二人選。

劉備死後,諸葛亮才開始獨當一面,帶兵打仗,五出祁山,戰績乏善可陳。但他把內政打理得井井有條,修法典,整水利,推德化,抓吏治,皆有相當成效。其時法正己死,歷史也沒給他們相互比較的機會。

結語:總體來說,法正是出色的軍事家;諸葛亮是傑出的政治家。法正幫劉備拿下蜀地立下汗馬功勞,居功至偉;諸葛亮為劉備打理內政,亦勞苦功高。然而從品性上,法正卻很小氣,很容易被得罪,也喜歡報復別人。加上法正曾背叛劉璋,給人印象政治上不可靠。諸葛亮卻大度得多,且心細如髮,在《出師表》中推薦了許多人,對劉禪也忠心耿耿,雖然或許這裡面有許多政治表演成份,但給世人可靠的印象。

最後說一句,諸葛亮所謂的草船借箭,空城計,借東風,火燒新野都是《三國演義》虛構的。(圖1:諸葛亮的影視形象。圖2:《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和後主劉禪。圖3:法正的影視形象。)





梭羅的憂傷


諸葛亮在國家內政上是非常厲害的,但是在軍事上面的才能並沒有太出色,雖然諸葛亮在後來的的時候也帶著部隊把南蠻都給平定了,而且後來也帶著大部隊去攻打魏國北伐了。但是事實上,當時在劉備活著的時候,諸葛亮在軍事上面的才能並沒有出現過太過於突出的表現,所以在劉備的心裡面,諸葛亮在領兵打仗的能力,是沒有法正厲害的。

但是法正不一樣,雖然在治理國家的內政上面,法正跟諸葛亮是差很多的,但是在軍事上的計策上面,法正是要比諸葛亮強一點的。當年在漢中大戰的時候,就是法正出的奇謀給劉備出了計策,然後在定軍山的時候讓黃忠把夏侯淵給斬殺了,就是這一場戰鬥就把漢中大戰的勝勢給奠定了。因為法正在軍事上面把握的時機還有對於戰鬥所做出的計策都是非常正確的,所以在軍事鬥爭的上面,法正是要比諸葛亮更有話語權的,劉備在軍事方面的問題也都會傾向於聽從法正的。

而且作為在傳統上面的軍事來說,作為非常有奇策的法正肯定是要比諸葛亮有權力的,所以在戰爭上面,都是作為軍師的法正,肯定會更得到劉備的相信。諸葛亮的確是非常有才能,但是諸葛亮比較多的才華更多的是表現在治理國家的內政上面。但是法正在軍事上面是很有才能的,每次戰鬥的時候,都會有奇策,在軍事的上面是很有才能的。但是非常可惜的是,法正在很早的時候就死掉了,不然的話,如果軍事上面有法正,內政由諸葛亮來治理的話,蜀國是非常有可能統一天下的。


都挺郝


各有千秋吧,我個人覺得諸葛亮計謀比法正高。

在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寫給西晉武帝司馬炎的奏章中,陳壽對蜀漢丞相諸葛亮治理蜀國的政績評價極高,認為諸葛亮治理蜀國時:“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極,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達到了:“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的完美程度。

但是,諸葛亮不是一個真正執法如山的執法者,因為所謂無惡不懲,那只是對於普通人罷了,而一旦遇到硬茬,諸葛亮是絕對不敢去碰的,非但不敢碰硬,反而還要不遺餘力的為這個硬茬辯護。諸葛亮遇到的這個人就是法正!

PS: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風郡(今陝西省眉縣小法儀鎮)人。原為劉璋部下,劉備圍成都時勸說劉璋投降,而後又與劉備進取漢中,獻計將曹操大將夏侯淵斬首。法正善奇謀,深受劉備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進位漢中王后,封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次年,法正去世,終年四十五歲。法正之死令劉備十分感傷,連哭數日。被追諡為翼侯,是劉備時代唯一一位有諡號的大臣。法正善於奇謀,被陳壽稱讚為可比魏國的程昱和郭嘉。


嘻遊一生


劉備一生中最重要的文臣有兩個,一個是大名鼎鼎的諸葛亮,一個就是法正了。諸葛亮由於一部三國演義已經名揚四海,而法正卻一直默默無聞,很少受到關注。

不過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到法正的存在,注意到法正在劉備集團的巨大作用,他的功勞也開始得到大家的認可。很多人甚至將法正的作用提高到能夠一統三國的地位,這些人認為如果法正不死,那麼蜀國就可以完成一統三國。

要知道,一統三國這件事諸葛亮都沒有辦到,現在說法正能夠辦到,可見法正在劉備集團的作用之大。不過,事實上也是如此,法正在蜀國的作用確實不可替代。在法正的幫助下,劉備完成了幾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幫助劉備收攏人心,在益州站穩腳跟。法正力勸劉備娶了劉璋的舊將吳壹的妹妹,成功的收攏人心,穩定局面。第二件大事:幫助制定律法,使蜀國迅速的走上正軌,改變以前法紀鬆弛,不得人心的局面。第三件大事:幫助劉備奪取漢中,用計斬殺曹軍大將夏侯淵,使劉備的蜀國勢力達到歷史的巔峰。

法正的功績是有目共睹的,劉備將法正視為最重要,最倚重的謀臣。可是就在劉備事業達到巔峰的時候,法正卻英年早逝了(45歲),劉備因此而痛哭。後來關羽失荊州,劉備執意伐吳,諸葛亮無可奈何仰天長嘆:如果法正在一定能阻止主公伐吳。

可見,對於法正在蜀國的地位,不但劉備承認連諸葛亮也是承認的。那麼,如果法正沒有英年早逝,劉備在公元221年稱帝之後,會讓誰做丞相呢?是法正還是諸葛亮,會不會讓法正取代諸葛亮做丞相呢?

我們先將法正和諸葛亮來做一個對比:第一,論親疏,諸葛亮是劉備三顧茅廬請來的,隆中對為劉備的事業做出了總體規劃,屬於蜀國的總體規劃者,劉備得諸葛亮“如魚得水”,諸葛亮在劉備心中的地位不可撼動。而法正屬於後來投誠,雖在劉備的心中地位也很重,但是論先來後到,諸葛亮勝過法正。

第二,論智謀,諸葛亮和法正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可能諸葛亮還勝過法正,但是這個沒有對比的依據,二人堪稱平分秋色,打平。第三,論內政,這一點諸葛亮勝過法正,劉備入駐益州之後,諸葛亮採用嚴峻刑法,遭到法正的強烈反對,法正認為應該寬刑法,用懷柔政策。諸葛亮做出解釋認為益州法紀廢弛已久,必須樹立威信,用嚴峻的刑法,方可聚攏人心,收到奇效,最後證明諸葛亮的策略是很正確的。

第四,論軍事,對比帶兵打仗的能力,毫無疑問這一點諸葛亮是遠遠勝過法正的。諸葛亮能進“武廟十哲”,足以說明他的軍事能力得到歷史的




乖乖單眼皮xo


我是小任,請多指教!

諸葛亮和法正都是劉備手下最重要的謀士,兩人的才能也各有千秋,但相比之下,諸葛亮的才能要略勝於法正一籌!我們拋開歷史小說,從歷史的角度來分析!

兩人對蜀漢的貢獻

1.建安十二年,在劉備屯兵新野的時候,徐庶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從此諸葛亮為了蜀漢的事業鞠躬盡瘁!那麼諸葛亮對蜀國的貢獻有哪些呢?

  • 制定三分天下的戰略,為劉備集團制定了匡扶漢室的戰略計劃,劉備在聽到諸葛亮的分析後,說了一句"孤之得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在這之前的劉備雖有雄心壯志,卻一直是顛沛流離,三分天下的策略讓劉備有了更加明確的計劃。
  • 促成孫劉聯合,擊敗曹操,助劉備奪取荊州,徵調荊州賦稅,充實軍備!
  • 留守成都,治理內政,為軍隊提供充足的後勤保障!在劉備進入益州後,法正成了劉備的首席謀士,諸葛亮則主要負責內政!
  • 受命託孤,鞠躬盡瘁,平衡內部矛盾,整理內政,平南蠻,六出祁山!

2.法正是扶風人,原來是益州劉璋的下屬,官職是新都令,不得重用!劉璋和張魯打的不可開交,聽到曹操來襲的消息,嚇的趕緊派法正去請劉備來幫助自己討伐張魯抵抗曹操!法正見到劉備後,給劉備獻計,趁劉璋和張魯打仗虛弱的時候奪取益州,自己做內應!法正在此時便投靠了劉備!法正對於蜀漢的貢獻主要有:

  • 做為劉備在益州的內應,幫助劉備奪取益州,並且將益州的所有情況告知了劉備!
  • 勸諫劉備重用禮待名士,以收買人心!
  • 建議劉備征討漢中,法正隨行!
  • 為劉備出謀劃策,取得漢中之戰的勝利!

劉備為何對法正的信任要比諸葛亮高呢?

劉備對法正的信任要超過諸葛亮的說法,來源於劉備在關羽死後發動對東吳的討伐,群臣都反對,劉備不聽最後大敗,諸葛亮嘆息說:如果法正在,一定能勸住劉備不去討伐東吳!原文是:

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劉備能聽進去法正的勸諫,即使勸諫不了,如果法正在,必能使劉備不會如此的慘敗;這句話看出了兩個方面的,一是劉備信任法正,能聽進去法正的意見,二是法正有能力使劉備不會慘敗!這和曹操當年赤壁之戰後哭郭嘉有點類似!

為什麼感覺劉備更信任法正呢?

個人認為原因有幾種:

  1. 劉備害怕諸葛亮,有意疏遠!諸葛亮有王佐之才,荊州集團的人對諸葛亮非常敬重,連桀驁不馴的關羽對諸葛亮也是欽服,關羽只怕就聽的進去兩個人的話,一個是劉備一個就是諸葛亮!在永安託孤的時候,劉備還對諸葛亮做了一番試探,所以劉備在提防著諸葛亮!
  2. 劉備和諸葛亮的意見有了分歧!劉備在奪取益州後,他有了爭奪天下做皇帝的野心,而諸葛亮一心想匡扶漢室,這就與劉備存在了分歧!諸葛亮和荀彧是很相似的人,堪稱國士,都是忠於漢室,都想匡扶漢室!
  3. 政治的平衡!在劉備進位漢中王后,任命諸葛亮為丞相,法正為尚書令!法正原屬於劉璋手下,是屬於東州集團的,而諸葛亮是荊州集團的代表,一方面平衡內部集團矛盾,另一方面也制約諸葛亮的權利和影響力!
  4. 法正確實是人才,尤其擅長軍事謀略,漢中戰役劉備帶著法正,就是因為法正有卓越的軍事謀略,所以在軍事行動上,劉備會聽法正這個首席軍師的建議!

史書對二人的評價

在三國志中,諸葛亮的篇幅要遠遠長於法正,同樣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也高於法正!《三國志》中對諸葛亮的評價原文是:

可謂治世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

《三國志》中對法正的評價原文是:

法正著見成敗,有奇畫策算,然不以德素稱也!

法正著見成敗、有奇謀,其軍事謀略極高,應該來說法正的軍事才能要高於諸葛亮的;但諸葛亮是相才,是治理內政的能臣,陳壽在評語中將諸葛亮比肩管仲和蕭何,可見對其評價之高!

法正和諸葛亮都是蜀國最重要的謀士,若要比較,諸葛亮要高於法正一籌!而且諸葛亮一生對蜀漢的貢獻也要遠遠大於法正,且諸葛亮長於巧思,製作木牛流馬,連弩等,出師表名流千古,堪稱國士無雙


小任談史


法正,原先是劉璋的部下,劉備進攻成都,勸說劉璋投降的時候後才收的法正。劉備進軍漢中,是法正獻計將曹操大將夏侯淵斬首,法正善其謀,頗受到劉備的敬重。

諸葛亮,諸葛亮是未出茅廬而三分定天下的人, 前知八百載,後知五百年,懂陰陽熟八卦,可以說是蜀漢的成就者,荀彧說徐庶之謀略勝於他十倍,徐庶說諸葛亮之謀勝於他十倍,勝於荀彧二十倍謀略的人,並非空有其名。

三國裡有這樣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但還有一句話說的比較好,這並非是史書中記載的,而是後人加上去的,這話是:“子初孝直亡一人則漢室難興”這句話中孝直正是這位法正,既然後世對法正有如此評論,看來也並非是胸無點墨的人,肯定有多少謀略。但是跟諸葛亮比稍微那麼差點,法正畢竟名氣沒那麼大。


名士張海


諸葛亮是個內政人才,長於治國,,短於軍略,但是白帝城託孤加上他本人的道德,讓他為了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所以有了很好的歷史評價。

法正恰恰相反,有急智,長於軍略,臨陣有謀,是劉備佔領漢中以及巴蜀的智囊,但英年早逝,是劉備集團第一個獲得諡號的人才


分配的男朋友


據《三國志 先主傳》記載是“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如果比喻漢初三傑,此時的諸葛亮相當於蕭何,法正相當於張良。

法正年長諸葛亮四歲,《三國志法正傳》記載,雖然這兩個人的性格和興趣完全不同,但雙方始終都能以公事大義為重,就連諸葛亮自己也經常稱讚法正的智謀奇妙。

作為“股肱”,諸葛亮擅長治國,因此負責總理後方政務,足兵足食,而法正作為“謀主”擅長出計謀,因此負責隨軍征討,出謀劃策,兩人互相夠緊密合作,取長補短,成為劉備最得力的左膀右臂。

後來,劉備執意東征孫權為關羽報仇,群臣大多都勸諫劉備,劉備皆不聽從,結果蜀漢遭到慘敗,諸葛亮這時不僅感嘆之說:“若法孝直還在,便能夠制止主上東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隨行東征,一定不致大敗而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