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民,這份返程復工攻略請收下:返程提倡包車、自駕、拼車,客車客座率不得過半

春節假期結束,我市外來人員返程復工高峰期即將到來,當前,我市正處於防疫關鍵時期,為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綜合防控,指導企業、員工和各行業科學有序開展防控工作,有效遏制疫情擴散和蔓延,全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發佈通知,就做好防疫工作提出指導意見,同時,省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就春節後錯峰返程運輸保障和疫情防控工作也發佈了通知。

控制好交通出行,是預防疫情蔓延最關鍵的一筆,此次返程,通知呼籲錯峰出行,提倡自駕、拼車、包車出行,客車嚴禁站外上下客,客座率不得超過50%,鐵路、民航參照執行。

返程復工後,通知要求員工繼續嚴格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要減少外出,保持個人和辦公區衛生,自我監測體溫,就餐定區域等,避免人員密集。

為保障返工人員安全,要求企業對重點疫區返濟員工實行14天隔離,除了常規的體溫監測、消毒和佩戴口罩外,要設置臨時隔離觀察點,減少出差,加強員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知識宣傳,引導員工正確認識新冠肺炎。

此次返程復工,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指揮部全方位監控返濟人員,嚴格把關入濟通道入口,從機場、火車站和高速公路、國省道、縣鄉道路等設置監測點;對於機關事業單位復工人員和中小學校(幼兒園)人員,嚴格監測體溫、消毒、做好教育和物資儲備,讓員工、學生和家長們安心工作學習;對於社區(村)和公共場所疫情防控仍要堅持做好監測和消毒工作。

如何保障復工人員出行安全?通知要求,除了做好消毒、通風等基礎性工作,要做好防控工作,要求乘客乘車前須佩戴口罩並經過體溫檢測,發熱乘客(測量體溫高於 37.3℃)與疑似發病乘客禁止乘坐地鐵、公交車、出租車等交通工具,各運營單位在有條件的地方設立應急區域,當出現發熱乘客或疑似發病乘客可在該區域進行暫時隔離。

相關鏈接

關於統籌做好春節後錯峰返程運輸保障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各市領導小組(指揮部),省委領導小組(指揮部)各成員單位:

為貫徹落實《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關於做好春節後錯峰返程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國發明電〔2020〕1號)的有關要求,堅持“防運並舉、分類指導,突出重點、周密部署”的原則,統籌做好春節後人員返程高峰的運輸保障和疫情防控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有力有序恢復交通運輸服務

1.逐步恢復交通運輸服務。當前企業正逐步復工復產,學生將要返校復課,即將迎來春運錯峰返程高峰。各地要按照當地黨委、政府及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要求,在堅持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結合復工開學時間安排,動員準備充足運力,加大人員和運輸設備投入,逐步有序恢復已暫停運營的交通運輸服務。

要積極提倡自駕、拼車、包車出行以及企業組織車輛到復工人員集中地接回等返程方式,因地制宜開展面向農民工、學生等重要群體的政府指定道路運輸和定製化運輸服務。城市公交要逐步恢復運營,為各類重點人員以及城市接駁運輸提供必要的出行保障。渤海灣客運航線要做好返程乘客乘坐客船出行的安排。疫情防控期間,不得禁止其他地區交通運輸工具通行。

2.確保公路網絡暢通。各地要嚴格按照“一斷三不斷”要求,切實保障公路網順暢通行。嚴禁封閉高速公路主線和進入市縣城區車流量較大的高速公路收費站,嚴禁擅自堵路斷路、設置硬性隔離等行為。除正常防疫測溫等必要的查驗外,嚴禁在省內各地間設置人員、車輛流動限制。

3.加強路面秩序管控。衛生健康等部門要進一步增強防疫檢測力量,優化完善查控流程,提高通行效率。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交通管制的,須經市級政府批准,報省委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備案,經審核同意後方可實施,並及時向社會公佈。公安部門要對高速公路出入口和服務區、機場、車站、碼頭等各重要節點加強路面管控,及時疏導交通,避免人員大規模聚集和長時間滯留。落實惡劣天氣、交通擁堵、臨時交通管制等應急聯動措施,確保安全順暢通行。

二、全力做好交通運輸組織協調

4.摸清運輸需求信息。各地要在黨委、政府及疫情防控領導小組領導下,建立聯動機制,摸清農民工、學生等群體集中返程出行需求。教育、工業和信息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農業農村、衛生健康等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要將企業復工、學生返校等重點人群出行需求提供給當地市、縣級交通運輸部門。省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加大跨省、跨市運力的組織協調,統籌指導各級交通運輸部門做好運輸服務工作。

5.做好道路定製化運輸服務。需要跨省運輸且出行集中的用工企業,應取得當地縣級以上疫情處置領導小組辦公室開具的政府指定運輸證明,做好乘客實名登記,按當地要求做好司乘人員健康管控工作。承運企業啟運前須向當地市級交通運輸部門備案,備案時需提交政府指定運輸任務證明、車輛及司乘人員防疫保障措施、旅客實名制名單及健康證明、包車合同,包車合同應註明單位聯繫人及聯繫方式。市級交通運輸部門審核同意後,承運企業自行打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農民工返崗包車通行證》,與政府指定運輸證明材料隨車攜帶。執行政府指定運輸任務的車輛免收公路通行費,並優先便捷通行,沿線高速公路經營管理單位要做好相關服務保障工作。省交通運輸部門建立省際對接協調機制,及時解決包車在外省通行中的問題。各地交通運輸部門要按相關規定做好線上線下監管,並做好包車運輸統計工作。省內執行政府指定運輸任務由各市參照執行,各地可根據復工復產工作要求和當地疫情情況,逐步恢復轄區內道路客運班線和汽車客運站運營。

6.增強多種運輸方式運力保障。道路、鐵路、民航、水運運營企業要提前科學制定運送方案,密切監測客流變化,做好運輸應急預案,儲備應急運力,及時疏散旅客,避免旅客滯留。統籌調度安排城市公交運力、班次,做好火車站、機場、碼頭、地鐵站等交通節點的接駁運輸。

7.嚴格落實運輸安全規範。各交通運輸企業要做好道路、鐵路、民航、水路、城市公交、城市軌道交通等各類交通運輸工具的檢測維護,優先選擇安全技術狀況良好的交通運輸工具投入運營。嚴格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道路運輸企業要充分運用客運車輛衛星定位監控系統,杜絕疲勞駕駛等行為。三類以上道路客運班線客車要嚴格執行“點對點”運輸,不得站外上下客、不得在未設置衛生檢疫站的站點配客,客運包車不得招攬包車合同以外的乘客。水運企業要嚴格遵守客船惡劣天氣條件下禁限航規定。鐵路運輸企業要嚴守作業標準,加強設備養護和運行監管。民航運輸企業要確保飛行安全、地面安全、空防安全,堅決杜絕超負荷生產和違規操作。

8.切實保證運輸服務質量。各交通運輸企業要落實好旅客火車票、客車票、船票、機票改變行程免費退票政策,通過網絡、短信、廣播電視等多種渠道發佈出行和路況信息,引導旅客規避高峰。各高速公路運營單位和運輸企業要做好服務區、車站、機場、碼頭等場所的綜合管理,全力保障餐飲、停車、如廁、加油、汽車充電等各項服務。高速公路收費站要確保通道暢通,在保證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配合優化疫情檢測程序,提高通行效率。

三、強化運輸環節疫情防控

9.嚴格落實消殺防疫。各交通運輸企業要嚴格落實《公共交通工具消毒操作技術指南》(肺炎機制發〔2020〕13號),參照交通運輸部交運明電〔2020〕44號文件中《客運場站及交通運輸工具衛生防護指南》的要求,確保各項防疫監測設施設備到位,做好火車站、汽車客運站、客運碼頭、機場、城市公交、城市軌道交通、出租汽車等客運場站和交通運輸工具的消毒、通風、衛生清潔以及一線人員防護。

10.做好乘客測溫工作。人員流出地衛生健康部門要指導做好農民工、學生出行前體溫檢測工作,防止農民工、學生帶病出行。人員流入地衛生健康部門要指導用工單位、學校做好集中到達人員的體溫檢測。各地衛生健康部門要在重要交通樞紐派駐工作人員,指導做好乘客體溫檢測及發熱乘客移交工作。各交通樞紐要嚴格規範和加強乘客測溫工作,發現發熱乘客按照程序第一時間移交衛生健康部門。

11.嚴格避免密切接觸。各交通運輸企業要加強售票管理,春運期間要將長途客運班車、水路客運班輪乘員人數按照額定載客人數的50%控制客座率,鐵路、民航運輸根據系統內要求參照執行,避免因旅客擁擠帶來次生問題,防止疫情擴散。

嚴格落實乘客在乘坐交通運輸工具時佩戴口罩制度,做好個人防護。引導乘客間保持一定距離,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隔位或分散就座。旅客列車、三類以上客運班線客車和客運包車、客運船舶、飛機等交通運輸工具應在車廂(客艙)後部預留必要區域或座位,供途中留觀使用。

12.做好應急處置和信息留存。各交通運輸企業要強化從業人員培訓,提升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能力。加強途中疫情防控,配備管理人員隨車服務,對途中發熱乘客按要求及時處理。認真做好乘客信息登記,採集乘客相關信息轉交衛生健康部門。

四、層層壓緊壓實工作責任

13.壓實屬地領導責任。各地黨委、政府要加強對運輸保障和疫情防控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將運輸保障與疫情防控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各地疫情處置領導小組要加強情況調度和工作指導,推動工作有序開展。各地要及時掌握運輸保障情況,強化責任,規範督導,密切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落實運輸和防疫責任制,確保各環節都有專人負責,疫情防控措施到位、不留死角。

14.壓實部門工作責任。交通運輸、公安、教育、工業和信息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農業農村、衛生健康等部門要加強溝通對接,形成工作合力。統籌本地集中出行信息,與道路、鐵路、民航、水運等運輸企業信息互通共享,做好各種運輸方式銜接,確保出行順暢。

15.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各運輸企業要抓好企業內部疫情防控的組織實施和督促落實,嚴格落實運輸保障和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和主要負責人的“第一責任”,加強運輸安全和疫情防控措施落實的檢查,確保節後返程運輸保障和疫情防控工作安全有序。

省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處置

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

2020年2月7日


企業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明白紙(企業篇)

濟南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1.企業大門口設置體溫監測點,監測人員應佩戴口罩,做好出入人員登記。對出現體溫超過 37.3℃、乾咳等症狀員工,企業應安排到醫院發熱門診進行排查、診治。

2.安排專人對來自湖北等重點疫區的工作人員進行健康監測,要求居家隔離 14 天后無異常再上班。對出現體溫超過 37.3℃、乾咳等症狀員工,企業應及時上報至轄區疾控中心。

3.所有上崗員工均須佩戴合格口罩或其他有效個體防護用品。

4.在企業內部設置臨時隔離觀察點,對出現發熱等症狀的員工在轉診前進行臨時隔離。

5.企業應儘量減少人員外派出差,儘量取消會議等聚集活動等。

6.對企業內部環境加強通風消毒。應採用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停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辦公場所、車間、班車等公共場所每天通風或消毒,公共區域設置洗手消毒設施。

7.職工食堂合理規劃開飯時間,避免聚集。講究衛生,吃熟食,不提供、不加工野味等來源不明食材,合理營養,保障健康。

8.加強員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知識宣傳。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個人防護等知識的培訓,廠區設置防控知識宣傳標語及宣傳欄,強化對員工的宣傳教育。

企業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明白紙(員工篇)

濟南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1.儘量減少外出活動。避免去疫情高發地區;減少走親訪友和聚餐,儘量在家休息;減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尤其是空氣流動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商場、車站、機場、展覽館等;外出儘量步行和自駕。

2.做好個人防護和手衛生。建議外出佩戴口罩;勤洗手,減少接觸公共場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不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注意營養,適度運動;不要接觸、購買和食用野生動物。

3.保持辦公區環境清潔,每日通風 3 次,每次 20-30 分鐘,通風時注意保暖。人與人之間保持 1 米以上距離,多人辦公時佩戴口罩。接待外來人員雙方佩戴口罩。

4.餐飲具個人專用,及時清洗消毒。食堂進餐要錯時、定區域,避免人員密集。飲食營養清淡,不吃野味。

5.積極配合企業開展自我健康監測,每日測量體溫 2 次,出現不適及時報告和就醫。

濟南市行業專項疫情防控工作操作規範

濟南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

(第 59 號 2020 年 2 月 1 日)

一、通道入口疫情防控操作規範

從機場、火車站和高速公路、國省道、縣鄉道路等通道進入濟南境內人員,須逐一測溫登記,有發熱跡象者按操作規範處置。對目前身在疫情高發地區的擬返程人員,由其所在單位或居住地所屬社區(村居)逐一排查,於 2 月 2 日前通知本人適當延期返程,同時開展自我健康監測,並保持聯繫暢通。

1.機場防控。機場各出口配備專職防疫人員,配備必要衛生防疫用品(包括防護口罩、測溫槍、消毒劑、噴霧器、隔離服、防護手套等)。設置留驗檢疫機位,滿足國內、國際航班檢疫需求。佈設隔離房,配備必要藥品和消毒器械。設置地方醫療機構駐點。

2.火車站防控。火車站各出口配備專職防疫人員,配備必要衛生防疫用品(包括防護口罩、測溫槍、消毒劑、噴霧器、隔離服、防護手套等)。佈設隔離房,配備必要藥品和消毒器械。設置地方醫療機構駐點。

3.高速公路防控。高速公路各出口配備專職防疫人員,配備必要衛生防疫用品(包括防護口罩、測溫槍、消毒劑、噴霧器、隔離服、防護手套等)。設置臨時隔離區,配備必要藥品和消毒器械。設置地方醫療機構駐點。

4.國省道、縣鄉道路防控。在國省道、縣鄉道路設置臨時防控卡口,配備專職防疫人員,配備必要衛生防疫用品(包括防護口罩、測溫槍、消毒劑、噴霧器、隔離服、防護手套等)。

5.處置規範。工作人員須經專業培訓方可上崗,配戴口罩等必要衛生防護用品,每日崗前進行體溫檢測,對以上通道入濟人員逐一測溫,發現被測對象體溫高於 37.3℃者,採取就地隔離措施並做好登記,勸其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對有疑似症狀的(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乏力、肌肉痠痛等),通知醫務人員收治,並對同行乘客進行信息採集並要求居家自我隔離,隨時上報個人健康狀況。依法查驗車輛及人員信息,對 14 天內到過包括武漢在內的湖北重點地區或者與疫區人員有過接觸史的到濟車輛及人員一律勸返,對確實無法勸返的,採取留觀措施並進行核酸檢測,對同車乘客進行信息採集並要求居家自我隔離,每日兩次上報個人健康狀況。各防控單位須做好每日檢測數據統計彙總上報。

二、機關事業單位疫情防控操作規範

1.做好物資儲備。落實機關事業單位主體責任,保障經費,備齊疫情防控所需消毒劑、噴霧器、洗滌用品、口罩、測溫槍、防護服等物資,改善單位衛生基礎設施條件。

2.加強清潔消毒。做好日常通風換氣工作,加強中央空調等設備的日常清潔,做好公共區域、密集場所、公共設施的日常消毒工作,每日消毒 2 次;門把手、電梯、座椅等公共物品及公共廁所等區域,每日消毒 3 次。做好清潔消毒工作記錄和標識。

3.排查傳染風險。機關事業單位在復工前要提前瞭解和掌握員工假期動向,對員工本人及家庭成員在最近 14 天內,是否赴重點疫區參加活動、探訪親友,是否接待和接觸過從重點疫區回來的相關人員,是否近距離接觸過有發熱、咳嗽症狀患者進行排查摸底,建立管理臺賬。存在上述情形的可在復工前先居家隔離,排除感染隱患後再返崗。從武漢、湖北等重點疫區返回或途經上述地區返回的員工可暫緩返崗。

4.專職人員測溫。設置體溫監測點,機關事業單位按照 100 人以下 2 人,100-300 人 4 人,300 人以上根據實際情況酌情增加的原則配備專職人員,專職人員須經區縣指揮部崗前培訓後方可上崗,確保輪流值班,防控期間測溫人員專責專崗,檢測體溫正常者方可進入單位。

5.處置規範。發現被測對象體溫高於 37.3℃者,採取就地隔離措施並做好登記,勸其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對有疑似症狀的(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乏力、肌肉痠痛等),通知醫務人員收治。建立應急預案,如本單位發現疑似病例,按程序落實相關防控措施;病例確診的,配合當地衛生健康部門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6.加強宣傳教育。做好本單位疫情防控宣傳教育,宣傳普及疫情相關防治知識,引導員工提高防範意識、瞭解防治知識,科學做好防護,保持充足睡眠,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和免疫力,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

三、中小學校(幼兒園)疫情防控操作規範

1.做好物資儲備。落實中小學校(幼兒園)主體責任,籌備疫情防控所需消毒劑、噴霧器、洗滌用品、口罩、測溫槍、防護服等物資,改善本單位衛生基礎設施條件。

2.加強清潔消毒。做好日常衛生清潔消毒和通風換氣工作,加強中央空調等設備的檢查維護和日常清潔,按照消毒規範,做好教室、宿舍、食堂餐廳、運動場所、辦公室、圖書館、衛生間等公共區域的日常消毒工作。做好清潔消毒工作記錄和標識。

3.排查傳染風險。中小學校(幼兒園)在復課前要提前瞭解和掌握學生假期動向,對學生本人及家庭成員在最近 14 天內,是否赴重點疫區參加活動、探訪親友,是否接待和接觸過從重點疫區回來的相關人員,是否近距離接觸過有發熱、咳嗽症狀患者進行排查摸底,建立管理臺賬。存在上述情形的可在復課前先居家隔離,排除感染隱患後再復課。從武漢、湖北等重點疫區返回或途經上述地區返回的學生可暫緩上課。

4.開展遠程教學。復課前,發揮“互聯網+”網絡資源優勢,引導師生、家長開展網絡教與學。實行“一校一策、一班一案”,做好學生在家學習的課程學習指導、作息安排和健康活動建議。充分利用信息化教育資源,自主進行在線學習、提交作業,並監測學生學習效果。

5.加強控管。復課後,設置體溫監測點,配備專職人員對所有入校人員檢測體溫,防控期間測溫人員專責專崗,檢測體溫正常者方可進入學校。嚴控外來人員進入校園。

6.處置規範。發現被測對象體溫高於 37.3℃者,採取就地隔離措施並做好登記,立即通知家長,並勸其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對有疑似症狀的(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乏力、肌肉痠痛等),通知家長並聯系醫務人員收治。建立應急預案,如本單位發現疑似或確診病例,按程序落實相關防控措施,配合當地衛生健康部門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7.加強宣傳教育。做好疫情防控宣傳教育,宣傳普及疫情相關防治知識,引導教職工和學生提高防範意識、瞭解防治知識,科學做好防護,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和免疫力,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

四、社區(村)疫情防控操作規範

1.配備專門人員。各街道(鎮)組織每個社區(村)安排 2 名以上專職人員負責信息登記等工作,專職人員須經區縣指揮部專門培訓後方可上崗,配戴口罩等必要衛生防護用品,每日崗前進行體溫測量。

2.督促上報信息。市外來濟入住社區(村)人員,在 14 天內應主動提報個人體溫等健康情況。如有可疑症狀,立即採取自我隔離措施,即時上報所在社區居委會(村民委員會)。

3.管控重點人群。由從武漢、湖北等重點疫區返回或途經上述地區返回的人員,或有與疫情嚴重地區人員接觸史的人員,須居家自我隔離 14 天以上,社區居委會(村民委員會)負責督促其每日兩次提報個人體溫,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如有發燒或可疑症狀者,通知醫務人員收治。

4.加強環境整治。加大環境衛生專項整治力度,嚴格對社區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進行清潔、消毒和通風,特別要加強對農貿市場的環境治理,把環境衛生治理措施落實到每個社區、單位和家庭,防止疫情傳播。

5.處置規範。發現被測對象體溫高於 37.3℃者,採取就地隔離措施並做好登記,勸其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對有疑似症狀的(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乏力、肌肉痠痛等),通知醫務人員收治。建立應急預案,如本社區(村)發現疑似病例,按程序落實相關防控措施;病例確診的,配合當地衛生健康部門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6.加強宣傳教育。做好疫情防控宣傳教育,宣傳普及疫情相關防治知識,引導居民提高防範意識、瞭解防治知識,科學做好防護,保持充足睡眠,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和免疫力,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

五、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操作規範

1.做好物資儲備。對寫字樓、辦公樓、車站、商場、文體場所、賓館、餐飲單位、農貿市場等人員流動性大、人群相對密集的公共場所,按照屬地管理由區縣指揮部負責指導防控。落實公共場所經營主體責任,備齊疫情防控所需消毒劑、噴霧器、洗滌用品、口罩、測溫槍、防護服等物資,改善本單位衛生基礎設施條件。

2.加強清潔消毒。做好日常通風換氣工作,加強中央空調等設備的檢查維護和日常清潔,做好公共區域、密集場所、公共設施的日常消毒工作,每日消毒 2 次;門把手、電梯、座椅等公共物品及公共廁所等區域,每日消毒 3 次。做好清潔消毒工作記錄和標識。

3.加強防控管理。對進入公共場所的人員逐一測溫,發現被測對象體溫高於 37.3℃者,採取就地隔離措施並做好登記,勸其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對有疑似症狀的(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乏力、肌肉痠痛等),通知醫務人員收治。

4.處置規範。如本單位發現確診病例,按程序落實相關防控措施,配合當地衛生健康部門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公共場所若出現疫情,保持中央空調風機運行,應在人員撤離後,對排風支管封閉,運行一段時間後關斷新風排風系統,同時進行消毒。

5.加強宣傳教育。利用大屏幕、宣傳欄、廣播等形式,宣傳普及疫情相關防治知識,引導人員提高防範意識、瞭解防治知識,科學做好防護。

六、城市公共性、運營性交通工具疫情防控操作規範

1.做好消殺處理。組織做好地鐵、公交車、出租車等交通工具的表面消毒,保持車輛環境整潔衛生,並採取預防性消毒措施;車輛運行結束後,對車體內部(車身內壁、方向盤、車內扶手、門窗玻璃等)及表面進行噴灑或擦拭消毒;座椅套等紡織物應保持清潔,並定期洗滌、消毒處理。

2.加強通風換氣。日常情況下,可採用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飛機、高鐵、地鐵等相對密閉環境,適當增加空調換風功率提高換氣次數,並注意定期清潔處理空調濾網;公交車、出租汽車等有條件開窗的公共交通工具,有條件時可開窗低速行駛,也可在停駛期間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3.加強防控管理。乘客乘車前須佩戴口罩並經過體溫檢測,發熱乘客(測量體溫高於 37.3℃)與疑似發病乘客禁止乘坐地鐵、公交車、出租車等交通工具,各運營單位在有條件的地方設立應急區域,當出現發熱乘客或疑似發病乘客可在該區域進行暫時隔離。隔離處置後,確有疑似症狀的(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乏力、肌肉痠痛等),通知醫務人員救治,並按程序上報疫情防控部門,做好車輛的內外消毒,消毒時間應不少於 30 分鐘。

4.強化個人防護。加強地鐵、公交、出租行業的從業人員防護,工作人員按規定要佩戴口罩和手套;一次性手套不可重複使用,其他重複使用手套需每天清洗消毒。

5.開展健康宣教。開展公共交通工具上的防控宣傳,及時客觀準確發佈疫情防控工作信息,開展防控救治知識宣傳教育。

七、易感人群疫情防控操作規範

1.完善配備。養老機構、兒童福利院、學前教育機構等老年人、幼兒等易感人群聚集的單位,須配齊必要衛生防疫用品,包括防護口罩、測溫槍、消毒劑、噴霧器、隔離服、防護手套等;佈設隔離房,明確專職人員負責。

2.加強消殺。做好日常通風換氣工作,加強中央空調等設備的檢查維護和日常清潔,做好公共區域、密集場所、公共設施的日常消毒工作,每日消毒 2 次;門把手、電梯、座椅等公共物品及公共廁所等區域,每日消毒 3 次。做好清潔消毒工作記錄和標識。

3.控制來訪。嚴格控制養老機構、兒童福利院、學前教育機構等單位來人來訪。

4.做好監測。做好老人、幼兒每日體溫監測,發現被測對象體溫高於 37.3℃者,採取就地隔離措施;對有疑似症狀的(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乏力、肌肉痠痛等),通知醫務人員收治;確診病例的,配合當地衛生健康部門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5.加強宣傳教育。做好疫情防控宣傳教育,宣傳普及疫情相關防治知識,引導老年人提高防範意識、瞭解防治知識,科學做好防護,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和免疫力,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

八、企業單位疫情防控操作規範

企業單位疫情防控操作規範,按照《關於加強疫情防控期間企業生產及疫情防控管理工作的通知》(市指揮部第 48 號)要求執行。

(記者王寶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