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争强好胜,是竞争心理不健全的表现,三招让他“输得起”

小敏正在厨房忙活,四岁的儿子突然兴奋地跑进来对她说:“妈妈,刚刚我和爷爷下象棋,我赢了!”虽然明知道是爷爷故意让孩子赢的,小敏依然给儿子竖起大拇指,对儿子说:“宝宝真棒!”

其实,小敏对爷爷经常让着孩子的做法并不赞同。因为她感觉现在儿子的好胜心越来越强了,无论做什么都要赢。如果赢不了,他就会大发脾气,又哭又闹的。

小敏担心爷爷经常这样做,会令孩子形成“输不起”的心理,这样对孩子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等,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孩子争强好胜,是竞争心理不健全的表现,三招让他“输得起”

孩子和爷爷在下棋

在生活中,确实很多孩子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赢了就沾沾自喜,输了就大发脾气,为自己找各种理由开脱。孩子“输不起”,其实与家长的教育不当有很大关系。

例如,很多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所以平时经常告诫孩子,做事只能赢,不能输。而且,他们还会想方设法地为孩子解决各种问题,尽量为孩子排除一切干扰,以便孩子能够顺利地成长。慢慢地,孩子就形成“输不起”的心理了。

其实,“输不起”的心理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毕竟,在生活中,孩子的成长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如果孩子不能正确地面对失败,那么,他就很难有所作为。


孩子争强好胜,是竞争心理不健全的表现,三招让他“输得起”

很多孩子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

父母要让孩子学会正确地面对挫折,例如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只赢不输的,让他明白,失败和成功一样,都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然,而且会伴随着每个人的一辈子。输了不重要,只要学会把失败化作成功的动力,那么,依然可以获得成功。

孩子“输不起”,虽然是孩子渴望成功的表现,也是孩子好胜心强的体现。如果孩子不能正确面对成长中的挫折,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觉得痛苦,情绪低落,会影响孩子形成健全的性格。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教孩子学会合理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告诉他“输”并不丢人,不值得时刻放在心上。


孩子争强好胜,是竞争心理不健全的表现,三招让他“输得起”

父母要教孩子合理地调节自己的情绪

三种方法让培养孩子的良好心态

只有让孩子形成“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他才能很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无论是输还是赢,都能坦然地面对。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养成这样的心态呢?不妨试试以下建议:

一、不要故意让孩子“赢”

很多父母在陪孩子玩游戏的时候,都喜欢让着孩子。例如,陪孩子下棋、拍球的时候,他们会为了满足孩子想赢的心理而让着孩子。看着孩子获得胜利后兴奋欢呼的样子,自己也觉得很开心。


孩子争强好胜,是竞争心理不健全的表现,三招让他“输得起”

父母为了满足孩子,而故意让着孩子

虽然父母认为自己只是在陪孩子玩,让让孩子也没关系;但是,对于孩子来说,那可不是“游戏”,他会像看待“工作”一样认真。如果父母经常让着孩子,会导致孩子以后不能再接受“输”的结果。因为他在心底里认定,自己就是第一的,他不允许别人超越自己。

但是,孩子总会长大,他会接触越来越多的人,这些人不可能像父母那样,时时处处都让着他,所以,他迟早需要面对会输的现实。

所以,父母的正确做法,在是平时的生活和游戏中,不要为了让孩子高兴而让着孩子,而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只有让孩子尝一尝输和失败的滋味,他才会明白,输和赢在生活中,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孩子争强好胜,是竞争心理不健全的表现,三招让他“输得起”

父母可以让孩子尝一尝失败的滋味

二、“输不起”的孩子,让他多输几次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有“输不起”的心态,那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故意让他多输几次。如果孩子在输后大哭大闹,那么,父母可以任由他发泄,不要理睬他。这样,孩子很快会因为觉得无趣,而逐渐减少哭闹了。而且,这种做法,可以锻炼也的受挫心理,培养他“输得起”的心态。

另外,妈妈陪孩子下棋时,如果孩子输了就哭闹,那么在孩子下次要求妈妈陪他下棋的时候,妈妈可以直接拒绝,并且告诉孩子自己不想和他玩,因为他怕输。这样,可以给孩子一个教训,让他明白,“输不起”会令别人不喜欢,会影响自己和别人的关系的。

父母要想办法让孩子明白,在生活中,无论做什么都会有输赢。如果需要别人让着自己,那么赢了也不光彩。只有输得起,才能获得别人的欢迎和尊重。


孩子争强好胜,是竞争心理不健全的表现,三招让他“输得起”

对于输不起的孩子,父母可以让他多输几次

三、让孩子明白,可以输给别人,但不能输给自己

在生活中,父母要告诉孩子,输给别人并不可耻,但是,不能输给自己。即使暂时比不上别人,但是,如果和自己比是进步了,那同样也是胜利。

父母在给孩子制定目标时,不要把“超过某人”当成是目标,而是把超越过去的自己当成是目标。只要孩子把过去的自己当成“竞争对手”,那么,他就不会把最后的输赢看得太重要,也就不会出现“输不起”的情况了。


孩子争强好胜,是竞争心理不健全的表现,三招让他“输得起”

可以输给别人,但不能输给自己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我们要教育孩子正确地看待输赢,让他明白,失败并不可怕,只有“输得起”,才有赢的可能。只有拥有“输得起”的心态,才更容易成功。

各位朋友,你们觉得卡卡妈的说法有道理吗?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