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GDP超過多少美元才算發達國家水平?

wiuyo


拋開人口因素談人均GDP就是耍流氓。拋開匯率因素不談,須看到,人口越多,人均GDP的提升越慢,但同時,人口大國的人均GDP的波動相對較小,對抗衰退的能力也越強。這是由人口大國和小國的產業結構差異決定的。

大多數人口較小的發達國家,主要靠的服務業支撐國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如:金融業等。比如歐洲傳統的富國,如瑞士、盧森堡等,這類國家的特點是:自然稟賦有限,人口較少,但服務業尤其是金融業的發達,使得這些國家的人均GDP常年居於世界前三,尤其是在貨幣寬鬆時期,金融業資產負債表膨脹,這些國家的人均GDP更是水漲船高。相反,作為歐洲經濟三駕馬車的德法英,人均GDP不僅長期增長緩慢,更是遠遠被瑞,盧兩國甩下,而且製造業比例越高,人均GDP反而越低,但我們不能就此說德國的發達程度是這幾個國家裡最低的(在西歐幾國,德國的人口最多,製造業佔比最高)

我認為,判斷一國是否為發達國家,考慮其人均GDP是一方面,其人口規模和經濟結構中先進製造業佔比也很重要。一般而言,人口在5000萬以上的人口大國,人均GDP達到3萬美元,就屬於發達國家了,先進製造業佔比越高,其經濟韌性越強,抵抗風險的能力越強。從這點看,德國和日本就屬於典型的人均不算很高(低於英法,與美國差距較大),實則很扛打的那一型。而我們的近鄰韓國,這十幾年來在製造業方面的發展也令人側目,其人均GDP也已超過3萬美元,躋身發達國家行列。

而像我國這種人口超大國,GDP如能達到2萬美元(不考慮未來物價因素),也基本接近發達國家水準了,到那時我國的經濟規模相較現在將再翻一倍,以我國在各類製造業上所佔的份額,會達到很驚人的一個佔比。而隨著經濟規模的翻番,國民財富的累積也會帶動社會整體生活水準的大幅度提升。


沈操韻1984


目前,國際公認的觀點是: 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就屬於發達國家。

具體來說,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屬於初級發達國家; 人均GDP超過3萬美元,屬於中等發達國家; 人均GDP超過4萬美元,屬於高度發達國家。

高度發達國家

目前全球人均GDP前10名國家分別是盧森堡、瑞士、挪威、愛爾蘭、冰島、卡塔爾、新加坡、美國、丹麥和澳大利亞。

這些國家的人均GDP都超過了4萬美元,屬於高度發達國家。

中等發達國家

根據數據顯示,韓國2018年GDP總量為1.62萬億美元,人均GDP突破3萬美元,順利躋身中等發達國家行列。


和韓國同樣是中等發達國家的還有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家。

初級發達國家

希臘2018年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屬於初級發達國家。此外,捷克、葡萄牙、愛沙尼亞等國家也屬於初級發達國家。

發達國家的標準

人均GDP只是發達國家的標準之一,比如沙特阿拉伯、文萊、科威特這些國家人均GDP也很高,但是不屬於發達國家。



發達國家具有以下三個標準:

第一、人均GDP較高,經濟總量較高。

第二、工業體系健全,工業發達,市場經濟體制完善,科技發達。

第三、對外貿易發達,國際化程度較高。

此外,人均收入水平、幸福指數、人類發展指數、居住環境、國家廉潔指數也是成為發達國家必不可少的標準。

中國2018年人均GDP為0.98萬美元,預計今年將突破1萬美元,距離發達國際更進一步。我國人均GDP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不過我國經濟增長較快,經濟潛力巨大,上升空間也很大,要成為發達國家還需要很長時間。


至味財經


目前來看,發達國家的人均GDP普遍在3萬美元之上,而在過去,國際通常把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的國家認定為發達國家,截止2017年,世界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的國家有42個,分別如下:

不過這42個國家並非都是發達國家,有些國家只能算是高收入國家,比如像卡塔爾、科威特、阿聯酋、沙特等中東產油國,它們主要是依靠能源出口來獲得收入,沒有核心技術,產業不發達,所以不能稱為“發達國家”。

如今簡單的通過人均GDP來衡量一個國家是否發達是不客觀的,如果沒有掌握核心技術,沒有發達的產業,這樣的國家怎麼還能稱得上是“發達國家”呢?雖然至今沒有一個權威的數據標準來評判一個國家是否是發達國家,但通過參考已有的發達國家,它們普遍具有以下特徵:

1、生產力水平高,人均GDP比較高,產業結構先進,工業、服務業等第二、第三產業發達。

2、經濟國際化程度高,對外貿易出口先進的商品,金融市場和商業機構高度國際化。

3、擁有較好的經濟運行機制,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有很強經濟調控能力等。

總之,想要成為發達國家並不容易,即使人均GDP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也不意味著這個國家就是發達國家,目前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公認的發達國家只有二三十個。


錦繡中源


人均GDP超2萬美元,才算是剛剛達到了進入發達國家的門檻。

去掉那些純資源型的高收入經濟體、國家(沙特、卡塔爾等)和袖珍型的經濟體、國家(中國澳門、摩納哥等),世界上現有30個真正意義上的發達國家和2個發達經濟體:

30個國家是:英國、愛爾蘭、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桑堡、德國、奧地利、瑞士、挪威、冰島、丹麥、瑞典、芬蘭、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臘、斯洛文尼亞、捷克、斯洛伐克、馬耳他、塞浦路斯(歐洲)、美國、加拿大(北美洲)、澳大利亞、新西蘭(大洋洲)、日本、韓國、新加坡(亞洲);2個發達經濟體是:中國香港、中國臺灣(亞洲)。

2018年中國大陸總共有15個城市的人均GDP已達到2萬美元,分別是:

深圳、東營、鄂爾多斯、無錫、蘇州、廣州、珠海、南京、常州、杭州、北京、長沙、武漢、上海、寧波。

以上15個城市中去掉東營、鄂爾多斯這2個資源型城市和武漢這1個人均可支配性收入低於4萬元人民幣的城市及珠海、常州這2個GDP總量還沒到萬億元人民幣的城市,其餘10個城市都已初步達到進入發達國家的門檻了!

不忘初心: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經天緯地安邦定國


所謂的發達國家並沒有嚴格的數據判定標準,到目前也沒有一個確定的被廣泛認可的評定標準,人均GDP、人均國民收入,或者是工業化水平,或者是第三服務業在經濟中的比重。

1、服務業佔GDP的比重

從單一指標來看看,服務業佔GDP的比重超過60%的國家或者是地區,可以被認為是發達國家或者是發達經濟體,世界公認的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加拿大等國家的服務業佔GDP的比重都超過60%。

但是菲律賓和墨西哥的這個指標也超過了60%,但是從來不會有國家認為這兩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是已經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的。

看上圖,德國的這個指標比巴西還低,比菲律賓和墨西哥只高了1個百分點。

而中國的這一指標去年是52%,在過去的10年中提升了8個百分點,未來10年中國的服務業有望達到GDP的60%。

通常認為服務業佔比超過60%就是發達經濟體的依據是:發達國家基本都是後工業化時期了,經濟的主要推動力是服務業,所以才會有這個指標,

2、公認的發達國家/經濟體

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人類發展指數極高的國家、世界銀行高收入經濟體、國際貨幣組織發達經濟體等指標,目前全球發達經濟體32個,發達國家30個,具體如下:

而這32個經濟體中人均GDP最低的國家是斯洛伐克、希臘、捷克、葡萄牙和斯洛文尼亞,人均GDP在18000美元-24000美元之間。通常也認為人均GDP達到或者超過這個區間的國家都可以算是發達經濟體。

但是全球人均GDP超過1.8萬美元的經濟體有57個,這個數量遠超前面的32個國家,而人均GDP超過4萬美元的經濟體恰好是32個,這中間有25個人均GDP在1.8萬美元-4萬美元之間的經濟體。而作為發達國家的韓國人均GDP也才剛剛超過3萬美元。

3、人均GDP超過多少才能算是發達經濟體?

人均GDP超過3萬美元的經濟體已經可以算是發達經濟體了,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的國家肯定是不窮的。不過這裡面要去除一些以資源型為經濟支柱的國家,人均GDP是一個主要的經濟指標,但是也要結合工業化程度,城鎮化水平和服務業的比重等指標綜合來看。

中國2019年的人均GDP將達到1萬美元,達到2萬美元還需要十年左右的時間,達到3萬美元可能還要在2萬美元基礎上再過十幾年的時間。這一天回到來的。

中國已經基本完成工業化,開始進入後工業化時代,服務業的比重已經超過50%,城鎮化率也超過了60%,人均GDP達到了1萬美元,未來十幾年的時間中國踏入發達經濟體是大概率事件!


壹號股權


現在物價不上漲,1.5萬美元都可以過的很好!像香港高度發達,人均收入很高,可是房子掌握在少數人手裡,絕大多數香港市民買不起房子,靠租房和政府廉租房過日子,這種社會不值得提倡!


缺份安定56939177


20000美金初級發達國家,30000中等發達國家,40000以上後工業化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