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括很有才,熟讀兵書,認為無人能抵擋他,為何在戰場上慘敗?

安徽陳家亮


趙括自幼熟讀兵書,但缺乏戰場經驗,長平之戰中大敗 ,落得一個“紙上談兵”的結局,淪為歷史的笑談。

但長平之戰真的是因為趙括無能嗎?

當然不是。

趙括的失敗主要歸結於三點:

一個是戰略上的原因

韓國把本來要割讓給秦國的十七座城池獻給了趙國,從而引起了秦國與趙國的爭執。本來從趙國的角度來看,無功不受祿,本就不應該接受這個不義之財,但是趙國執政者的貪婪引發了這場戰爭。憤怒的秦國才會舉重兵來討伐,一場不義的戰爭趙國終究會輸的。

第二個是戰術原因

秦國派來的是戰神白起,身經百戰,經驗豐富。廉頗守城的時候採取的是防守戰略,本來廉頗的補給線短,兵力少,秦軍的補給線長,軍隊多,扛不住持久戰。這一仗僵持了接近三年,結果反而是趙國先動搖了。

趙國用趙括換回老將廉頗。趙括年輕氣盛,認為自己熟讀兵法,急功近利,主動出擊跟白起作戰。結果五十萬趙軍被六十萬秦軍圍困,糧草用盡,只能靠戰馬和野菜充飢。在這種境遇之下,趙括率軍多次衝殺,前後共計殺死秦軍四十萬,最後趙括戰死,趙軍才投降。能和身經百戰的白起戰鬥到這種地步,怎麼能說趙括是個庸人呢?連白起都感嘆趙括不死必成秦國大患。

第三個是對手太強

秦國將領白起縱橫沙場四十餘年,從來沒有失敗過,趙括輸給他也是正常的。秦國自從商鞅變法以來,兵強馬壯,糧食充足,因而秦國軍隊實力也比趙國強。所以最終會輸也是正常的。

趙括認為自己的能力可以打敗秦軍,所以就主動出擊了,這種大無畏的精神可嘉,但結局是還是輸了。自古以來,成王敗寇,無論戰鬥時的趙括如何厲害,最終還是落得一個紙上談兵的下場。

趙括在這場戰爭中的確有失誤,但他和守街亭的馬謖可不一樣,畢竟他沒有活著回去。

綜上所述,趙括之所以會輸的原因是戰略失誤、戰術失誤、敵軍實力這三方面的原因。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歡迎採納!


海賊說歷史


和趙括同時代的法家、韓國人韓非,曾在他的《韓非子.顯學》中寫過這樣兩句話:“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

因為州、部的概念是在漢武帝之後才逐漸形成的,這段話有可能是漢朝人偽託韓非寫的,但道理卻非常正確,即一個真正的“野戰派軍事家”,必須經歷過戰場的實際考驗和鍛鍊,並從基層指揮員崗位逐級提拔上來(《周禮》,伍長指揮5人,卒長指揮100人,大體相當於組長和連長),這就如同宰相必須經歷地方上、基層行政崗位的鍛鍊和考驗,才能勝任有餘是同樣的道理。

為什麼如此?

首先,沒有經歷過基層指揮員的生涯,你就無法真切體會士兵的感受,難以和士兵、尤其至關重要“兵頭將尾”的老兵進行充分的交流和溝通,也無法得到他們的信任。

其次,沒有經歷各級指揮崗位,就無法真切獲得戰場嗅覺和反應,難以在瞬息萬變的戰局中及時、準確把握戰機,趨利避害。

第三,不經歷基層指揮崗位的逐級提拔,就很難真正獲得各軍兵種和不同單位配合、協調、合成作戰的經驗,這一點,蘇聯名將朱可夫在回憶錄中也曾談及(“團長是一名合格前線將領必不可少的任職履歷”)。

第四,沒有“戰壕經歷”,指揮員就容易把戰爭和對手看得過於簡單、容易,不瞭解戰爭的殘酷,後果是很嚴重的。

趙括恰恰就是這樣一個沒有基層指揮經歷、第一次“參軍打仗”就直接成為高級指揮員的人,上面的這些錯他幾乎全都犯了一遍。應該說,作為“白丁”,趙括的素質還是合格的,雖然遭遇困局,陷入絕境,但他仍然能基本掌握部隊,並且帶領他們拼死突圍,直到自己戰死前,部隊還能維持最起碼的秩序,這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有前面的四個缺陷,每樣差一點,加起來就足以致命了。

歷史上類似趙括這樣世家從軍,搞到一團糟的很多,比如明代的李景隆,當然反例也有,比如唐代雪夜入蔡州的李愬(名將李晟之子),但李愬兄弟十五人都在軍中長大,擔任將領前曾出任坊、晉二州刺史,從他帶兵後逐步掌握軍隊、大力爭取降將,以及對上上下下和友軍遊刃有餘的斡旋手段看,他是個注意積累實際經驗的有心人。

軍事家不一定非要善於直接作戰,事實上孫武就不是一名一線將領(他的許多指揮事蹟都有小說渲染成分),而諸如茅元儀、丁守存、蔣百里這樣的純軍事理論家,要麼從未上過戰場而專心於兵制、理論研究,要麼在“軍事理論”領域建樹甚多,但實際帶兵卻搞到一團糟。國外也是如此,著名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倒是帶過兵,可實在是乏善可陳,這並不妨礙他的軍事理論備受推崇。

如果趙括被定位為趙王或某位將領身邊的參謀,他應該有機會成為一名合格的軍事幕僚和軍事理論家,假以時日,像李愬那樣“轉型”為一線指揮人才也不是不可能——但直接把他從老爹官邸書房扔去中軍帳,指揮一場攸關國家存亡的關鍵戰役,這個玩笑就開太大了。


李厚何


長平之戰因其慘烈,而被大家所關注,關於長平之戰,我也已經答了好幾道題了。限於篇幅,也是就事論事而論。今天再聊聊趙括之敗吧。

書歸正傳,容我先亮出觀點:

趙括“有才”,“熟讀兵書”,卻在戰場慘敗?我卻認為,趙括長平一戰,喪師身隕。其根本原因在於“不知兵”。無論是趙括本人,還是趙孝成王乃至趙國權臣皆不知兵。除卻綜合國力的原因之外,我認為“不知兵”是趙國有長平之敗的主要原因。




趙括本人並未熟讀兵書

一般在說到趙括時,都會提到趙括熟讀兵書,但我卻認為趙括並未熟讀兵書,或者說並沒有讀通讀懂。並且如果按《史記》記載來說,也並沒有提到趙括熟讀兵書,只是說: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

這裡也只是說他從小就學習兵法,跟他爸說軍事問題,他爸說不過他。但這說明啥呢?無非是說明,趙括口才好,是個辯論高手,如此而已。大家都知道,以咱們普通人是絕對說不過辯論高手的,但是辯論高手一般也只是能辯論罷了。



同時,為啥說趙括沒有熟讀兵書呢?很簡單,《孫子兵法》 開篇就說,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

就算趙括再孤陋寡聞,只是熟讀他爸趙奢的兵書,也總應該知道上邊這些淺顯的道理吧?

到了戰場上,不研究地形的問題,就盲目地改弦更張,變堅守為主動出擊。最終被秦軍隔絕糧道,以致敗亡。這樣“顧頭不顧腚”的做法,能叫做“熟讀兵法”麼?這只是常識好麼?



在以往的答題中已經說過了,根據地圖所示,從邯鄲到上黨,只能選擇走滏口陘、羊腸陘和白陘。而以白陘為例,現存的古道最窄處寬僅2米。這樣狹窄的道路供給45萬趙軍每日軍需,實屬不易!略有軍事常識的人,都會在出擊之前考慮好後勤補給的問題,在確保趙國到長平之間的通道安全的情況下,再考慮出擊的事情。雖然孫子說:“兵貴勝,不貴久。”但不論速勝還是久勝都應建立在己方不露破綻的情況下。

“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所以,從趙括為將後,很早糧道就被斷絕這一事就足以說明,趙括並未熟讀兵書,是“不知兵”。


趙國臣不知兵

這裡所說的“臣”是權臣,影響趙國國君決策的權臣,也就是三度為相的平原君趙勝。我一直認為,戰國四公子裡,最完蛋的就是平原君趙勝。因為他最不知輕重利害。

平原君他們家有窗戶衝大街,曾經他的小妾看到瘸子走路嘲笑人家,瘸子來求見平原君說受侮辱了,請他殺了這個小妾,平原君向對方承諾後,卻食言了,結果門下食客散去大半,後來他還是得遍訪查問,才知道是因為此事,食客都走了,這才殺了小妾。


(哈哈,平原君的就用這位仁兄畫的漫畫吧。)


這食客聚多聚少的事情,無傷國家,他腦子轉不過來也就算了。但是,當韓國 上黨守 馮亭以上黨獻與趙國,嫁禍趙國,解救韓國時,平陽君趙豹一眼看透,極力阻止趙孝成王接收上黨。平原君趙勝倒好,可是撿到大便宜了,跟趙王說:

“無故得一郡,受之便。”

建議趙國趕緊的撿便宜。

結果長平一戰,直接改變了趙國的國運,同時也加速了秦國統一天下的進程。試想趙國不受上黨郡,保全45萬趙軍,秦統一天下的終局不會變,但至少會延後一段時間。雖然,其後,平原君散盡家財聯絡各國保全邯鄲,但趙武靈王打下的基業,卻也幾乎消耗殆盡,趙國再也無法恢復元氣了。也正因為這些原因,司馬遷才評價平原君趙勝是“未睹大體”、“利令智昏”。



而趙國的其他文武大臣,在趙括為將之後,沒有一個人向趙王建議加強運糧通道的防守,在趙括大軍被圍後,沒有像秦國一樣舉國徵兵支援長平戰場,所以這也可以說是趙國權臣不知兵所帶來的惡果。


趙國君不知兵

孫子說: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

作為一國之君,趙孝成王對於“國之大事”,是否有過清醒的認識呢?我看是沒有。並且是昏招疊出。


1、不明局勢,見便宜就佔

對於國事,他自己其實也跟平原君趙勝類似,當上黨守 馮亭的使者到達邯鄲說明來意後,趙孝成王想都沒想,就喜出望外了。忙不迭的叫來平陽君趙豹說,人家給咱們上黨17個城市,咱們收下吧怎麼樣?這明明是帶有暗示的提問好麼?他自己就是想撿這個便宜,隨後平原君趙勝也主張接收,一方面是趙勝腦瓜子也不好使,另一方面,可能也有附和他的意思。


2、戰和不定,動搖軍心

同時,在長平之戰初戰失利後,趙孝成王便猶豫不決,戰和不定,先是想自己統兵出戰,後又沒有聽從虞卿的建議,而是採納樓昌的建議派人去秦國媾和。這既授秦國以柄,宣示天下,使得各國在長平之戰過程中沒有救趙,又動搖了趙國尤其是陣前趙軍的軍心。


3、畫虎不成反類犬

以前答題中,我認為趙孝成王和趙括,都可能想複製趙奢曾經的“兩軍相逢勇者勝”的閼與之戰,但是沒考慮到閼與之戰時,趙軍是在故意示弱,假意逡巡不前,迷惑秦軍的情況下,出其不意到達戰場,且趙奢聽從許歷建議,先佔據有利地形,才最終獲得勝利的。



而長平之戰中,廉頗為將統軍時,

“六月,陷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

趙軍已經失去很多據點,並退守到丹水以東,實在是沒有進攻的便利條件了。



同時,秦國攛掇趙國以趙括為將,而自己則秘密以武安君白起為將,在出其不意這方面,趙國也沒啥能給秦國出其不意的了,反而被秦國打了個出其不意。因此在這樣的條件下,趙國根本無法複製閼與之戰的勝利。未能判清戰場形勢而盲目換將,要求出擊,這也是趙孝成王不知兵的表現。


4、記吃不記打

秦圍邯鄲八年之後,趙孝成王十六年,本應時刻提防秦國以及其他國家攻擊,休養生息的趙國,這時候為了報復燕國的進攻,

“使廉頗圍燕。以樂乘為武襄君。率師從相國信平君助魏攻燕。”

但這次,趙孝成王依然是顧頭不顧腚,在他美滋滋進攻燕國之時,秦國趁機攻佔榆次三十七城。他依然是沒從發動戰爭中佔到任何便宜,反而因此吃了大虧。不能從戰爭中汲取教訓,反而仍然輕易為戰,可見趙孝成王對軍事,對國事的認知也就這樣了。



趙括本人不知兵, 趙國權臣不知兵,趙孝成王不知兵,在這種情況下,趙括為將必然招致慘敗。而敗局,其實在趙孝成王撿上黨這個“大便宜”的時候已經定了。也說明了趙孝成王、平原君趙勝、趙括,他們三個的眼界還不如一個上黨守 馮亭。


恬然說歷史


導語

先來說說趙括這個人,他是戰國時期趙國著名將軍趙奢之子,趙奢可是打敗過令六國聞風喪膽的大秦銳士,有這種名頭,他在趙國的名聲也不會被埋沒,人稱馬服子。當時趙國和秦國於長平對峙,老將廉頗堅守不出,趙孝成王急於求成,也是中了秦國的反間計,所以臨陣換將,趙括代替廉頗出任主帥。結果,他那引以為傲的兵法在戰場上竟然毫無用處。趙國戰敗於長平,被坑殺40萬大軍,趙括也身死其中。

趙括本人很自信,認為自己熟讀兵法,定然無畏秦軍,但是終究還是輸了,很多人都說趙括紙上談兵,我這裡也想說一下,其實紙上談兵是一定的原因,但是還有很多因素集中在一起,咱們其實不能一棒子把人打死。接下來咱們先分析一下為什麼趙國會用趙括為將。

趙王為什麼以年輕的趙括代替老成的廉頗

  1. 長平之戰耗時之久,趙國國力難以為繼。

長平之戰從最開始的一個小小的上黨之爭開始,到最後決戰開始已經將近三年了,在長平這個地方,累計了將近100萬的軍力,可以說是兩國傾國之兵,三年前還是孩子的人都已經被掙調前線了。如果任何一方鬆手,三年的心血全都白費了,所以都在傾全國之力支援前線。

兵力都可以解決,全國十六歲甚至十五歲以上的男丁都去前線為國效力,但是糧草問題是最大的問題也是最難解決的問題,當時又趕上了全國鬧饑荒,地裡的收成本來就不好,而且家裡也沒有壯勞力去耕種,收成肯定是每況愈下,趙國和秦國其實都是勒緊了褲腰帶,國內都在緊衣縮食,把一切都留給了前線戰士。

到了最關鍵的時刻了,趙國逐漸變得無法支撐了,而且前線將士的軍心也是在不斷的受影響,秦國還有另外的糧倉,就是巴蜀之地,李冰這幾年治理都江堰,致使蜀地水利糧草都很充盈。此時,秦國可以繼續耗下去了,只需要等著機會進行決戰就可以了。但是趙國頂不住了,再不打的話將士就要餓死了。所以其實這也是換將的一個背景。

2.歷來危機在朝不在野。

秦國的軍隊之所以能夠所向披靡,其實有很多的原因,秦王對領兵者的絕對信任,對王齕,對白起全力支持,還有國內君臣一心,戰場上將帥協力,秦朝的軍功制等等都是秦銳士實力高於其他六國的原因,當然,趙國的騎兵也是天下一絕,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強兵強國,而且也有廉頗,趙奢等名將,使趙國成為戰國中後期能和秦國匹敵的國家。

趙國的軍士整天在前線御外敵,但是趙國的大臣們可是沒有俺麼安分,相比於秦國的上下一心來說,當趙國國內糧草告急的時候,很多不同的聲音就出現了,認為廉頗過於老成持重了,過於求穩定了,應該當年就與秦國決戰,錯失良機,當出現危機的時候,也就是最考驗人心和人性的時刻。最開始趙王還頂得住群臣的言論,後來輿論越來越一邊倒,趙王也開始懷疑自己的將軍了,這個也間接的促使了趙括的登場,或者說他不當這個將軍,依然會有人來替代廉頗。

3.趙括本人的高談闊論。

趙括這個人,從小就熟讀兵法,因為自己的家學淵源。但是自己的父親也從來沒帶自己上過戰場,甚至自己的父親不夠認同自己的很多看法,這也是趙括想要很想證明自己的地方,認為自己的軍事理論還是非常正確的。

當趙王召見趙括的時候,問計於趙括,如何能夠解長平之圍,趙括非常的自信,一番高談闊論之後,趙王聽得說的是頭頭是道。因為他父親趙奢的原因,所以很多人也都是認為虎父焉能有犬子,這也是大家支持趙括的一個點,而且他的這番自信之言,對現在的趙國也是一個很好的解決困境的辦法,未嘗不可試。趙括的自信也是因為對面的是秦將王齕,而不是武安君白起,所以他認為自己的計策就算是不贏也不會輸的。

4.秦國的反間計。

把這個原因列到最後其實意思是上面的三個原因是最為主要的,當這三個條件都達到之後,最後一條也便是水到渠成了。

這個是秦相範睢的計謀,各國征戰,密探間諜都是遍佈都是,兩國都是各國的密探,秦國當時派遣自己的士兵在自己的土地上散播說是秦軍懼怕當年的馬服君趙奢,所以他的兒子也繼承了趙奢的軍事才能,秦國軍隊非常怕趙括,此等言論傳到了趙國的密探耳中了,帶回了趙國。這更加的堅定了趙王的換將之心。

而且當時也是瘋傳武安君白起已經病重,所以趙王也是認為武安君不在的話,趙括還帶兵前去增援,定能不會敗於秦國。

接下來說說趙括為什麼會失敗

  • 趙括自己能力不足,卻盲目自信。

說起趙括,全是紙上談兵這個代名詞。當然這其實也是趙括失敗的一個原因,雖然熟讀兵書,但是沒有實際帶兵征戰的經驗,即使是當將軍,也是要一步一步從頭開始,而他這一下成為了40萬大軍的元帥,趙括的盲目自信變成了秦軍利用的一個點,誘敵深入,趙括卻盲目追擊,秦軍前後夾擊,使軍隊首尾不能相顧,兵敗被圍。

這點其實就是年輕的將領會犯的錯誤,但是趙括身系統帥之職卻不聽他人的意見,這個其實是最致命的。自信讓他成名,過於自信也讓他身敗名裂。

  • 秦國臨陣換將,趙國完全不知。

秦國在散佈秦軍害怕趙括之時,也散佈了白起病重的消息,趙國都信以為真了,這說明其實秦國的間諜已經遍佈到趙國的朝野了。

武安君其實這時候帶著蜀中的糧草和新招募的軍馬來到了前線,這時候趙括和趙國的臣民全然不知,白起來到了這裡也是封閉消息,令秦軍不可外傳,白起是戰國名將,他都甘願隱姓埋名到此,所以其實對趙括還是趙國都是非常重視的,於趙括的自信恰恰相反,戰無不勝的白起都變得非常謹慎。白起和趙括相比還是差著檔次的,就算是趙奢來,也不能和這位殺神相比的,況且又是在不知道情況下,所以開戰的話很難取得勝利的。

  • 糧草問題

其實前線的士兵都看得到,趙國軍隊吃的是什麼,秦國之後吃的是什麼,看到對面陣地升起的陣陣炊煙,趙軍的軍心也受到了影響,吃的不好,怎麼能夠提升自己的戰鬥力。而秦國的軍隊可是荷槍實彈。

趙國糧草難以長期支持,這也註定了,這次的決戰不會持續很久。秦國的糧草相對於趙國來說可維持的時間肯定是更長久一些,就算是持久戰,趙括和趙軍也是很難取得勝利的。

總結

其實說起來趙括,歷史對他還是很不公平的,很多人還把長平之戰的敗因也歸結與趙括的紙上談兵,其實長平之戰的趙國失敗的原因有很多,決策者肯定也有很大的問題,歷史只會記得那個站在風口浪尖上的人。

趙括的失敗也是有很多的原因的,把一個年輕人推上了歷史舞臺,不過,成王敗寇,但是,真正的歷史誰又能說的清呢~


歷史書寫於平凡人


趙括在長平之戰中被白起擊敗,最大的原因是他這個人還不成熟,所以在老油條白起面前吃了大虧!


首先得承認,趙括這個人有作為名將的資本。

趙括是將門之後,他的父親就是著名的馬服君趙奢。

這可是一位了不起的名將,如果趙奢能夠早幾年被趙王發現並委以重任,他的成就很可能會在名將廉頗之上。

由於是將門之後,趙括的成長環境充滿了軍事色彩。這很可能是趙括熟讀兵書並且喜歡軍事的原因。

家庭的薰陶,再加上自身的努力,所以年紀輕輕的時候他的軍事理論就極為紮實了,在辯論的時候連他父親都不是對手。

如果假以時日,經過充分地磨練,趙括很可能也會成長為一代名將,可惜上天卻沒給他這個機會,這讓趙括在第1次擔任指揮官的時候,就表現了非常多的不成熟。

第1個不成熟,沒有認識到收買人心的重要。

趙括的父親馬服君趙奢在統帥軍隊的時候,他會把趙王給他的賞賜分給周圍的人,同時也會對周圍人畢恭畢敬,這讓大家願意追隨他。


但趙括卻沒有意識到收買人心的重要性,所以當趙王將他任命為長平之戰指揮官的時候,他沒有將趙王給他的賞賜送人,而是全部藏到家裡。

第2個不成熟,缺少對戰爭風險警惕。

雖然趙括熟讀兵書,並且和別人討論起來條條是道,但卻沒有做到學以致用。著名軍事家吳起在他的兵書中特地指出了行軍中一定要防止被敵方伏擊。當將領率軍出戰的時候,從走出軍營的那一刻起就要保持十足的警惕性,直到打完仗那一刻,安全地回到軍營了,才是放鬆的時候!

我估計趙括應該讀過軍事家吳起的兵書,畢竟雙方相距的年代不遠,而吳起的大名戰國時期也是如雷貫耳。


可惜的是,趙括卻沒有對戰爭中所面臨的風險有所警惕,在追擊秦軍的時候,趙括沒有對周邊敵情仔細偵查,結果主力被圍。

趙括之所以如此大意,個人認為很大的原因是他對勝利太過渴望了。

但如果趙括在此之前有過多年的從軍經歷,他就不會這麼不小心了。

第3個不成熟,臨陣換將!

趙括接替廉頗的指揮權之後,第1件事就是替換了趙軍中大量中高層將領。當然,在當時的戰場環境下這也不能算太錯。

趙括臨陣換將其實和趙王臨陣換將本質上是一樣的,都希望手下人能夠執行自己的命令。趙括作為一個在軍中毫無威信的指揮官,又是戰爭進行到一半的時候臨時替換了享譽天下的名將廉頗,趙軍中不服他的人肯定是數不勝數。


這些人有不信任趙括能力的,也有對廉頗打抱不平的。

不管出於什麼理由,如果趙括不採取措施一定會被手下人架空,到那時別說指揮軍隊打仗,他的軍令能不能出他的帥帳都是疑問了。

所以,趙括必然要採取措施。

但大戰之際,將整個管理層大換血肯定是不明智的。



趙括的這些不成熟,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在追擊秦軍的時候陷入重圍,在突圍的時候還得冒著被秦軍射殺的風險衝到最前邊,他的死也成為趙軍崩潰的最直接原因。


歷史風暴


說起趙括,我們會想到一個詞~“紙上談兵”!而這裡所說的慘敗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長平之戰。其實長平之戰的慘敗不能把責任都算在趙括身上。那麼我們來看看長平之戰趙國慘敗的原因有哪些?

其一,趙國自身長期疏於上黨的防禦。上黨原本是韓國的領地,是個極其重要的地方,只有拿下了上黨,秦國便可以大規模地向關東六國進行軍事行動。而對趙國來說同樣是如此,掌控上黨,便可以阻止秦國的東進。但是趙國始終沒有真正看清形式,一直以來疏於對上黨的防禦,根本沒有佈置足夠的軍事力量。以至於被秦國取得了上黨。這樣局勢已經不利於趙國,而此時趙國的將領還是一代名將廉頗,廉頗面對秦國號稱戰神的白起此時也沒有好的方法,只是堅持不出戰,趙孝文王為了戰局,派出趙括全面指揮長平之戰。

其二,後勤補給的斷絕。雖然趙國後來派了一大批援軍過來,但是同樣也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糧草的需求大增,極大的增加量後勤補給的壓力。當趙括接手指揮的時候,再也不能像廉頗一樣堅守不出了,因此此時的糧草供應已經被秦軍斷絕,而軍中糧草又不多。若是還是按照廉頗的打法固守不戰,那麼還沒戰進士就餓死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兩種選擇,一是坐以待斃,二是主動出擊搏一把。毫無疑問當然要選擇搏一把,不管怎麼樣,最起碼有扭轉戰局的可能性。可惜的是趙括中了白起的計策陷入重圍,最終戰敗身亡,趙國慘敗。

其三,沒有搞好外交關係。在戰役初期,趙國沒有積極主動地進行外交,想方設法得到他國的援助,以共同對抗秦軍,要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誰都懂,如果此時聯合他國是極有可能的,可是趙王不以為然,反倒一心想著和秦國談判媾和條件。如此一來,使得原本就處於劣勢的趙國更加的孤立無援了,此戰的慘敗已成註定。

所以說,趙國的慘敗不能簡單地歸咎於趙括,而是趙國本身就存在嚴重的問題,就算趙括能力再強恐怕也難挽回註定的敗局。


野史共享


由於是將門之後,家庭的薰陶,再加上自身的努力,所以年紀輕輕的時候他的軍事理論就極為紮實了,在辯論的時候連他父親都不是對手。可是過多的自以為是就為他指揮作戰屢戰屢敗埋下了伏筆,一開始就表現了非常多的不成熟

其一,沒有認識到收買人心的重要。大王的賞賜全部守歸己有,不會適當犒賞下屬,致使他不得民心

其二,立功心切,對勝利太過渴望。雖然對兵法說起來頭頭是道,但卻對戰爭所面臨的風險沒有任何警惕,導致追擊秦軍的時候主力被圍

其三,臨陣換將,當把德高望重的廉頗換為他的時候,軍中不滿之人肯定不在少數,臨陣前他又再次大換血,把管理層幾乎換了一邊,這可是兵家大忌

趙括的這些不成熟,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在追擊秦軍的時候陷入重圍,在突圍的時候還得冒著被秦軍射殺的風險衝到最前邊,他的死也成為趙軍崩潰的最直接原因。


探歷尋跡


關於趙括紙上談兵無人能敵,卻在長平之戰全軍覆沒的問題,千落曾寫過一篇文章《

長平之戰,趙括蒙冤,揹負了千載罵名,原來都是我們誤解了他》!

文章裡我寫到了一句話,我還是在這裡引用:

生只此一戰,一戰了此一生!

人生無常,我們經常說不以成敗論英雄,可是我們卻常常對常勝將軍推崇有加,對戰敗的人卻評頭論足!

關於趙括一生中的唯一一戰,千落認為,趙括在戰場中的表現是可圈可點的,並不比哪個名將差!只能說時運不濟,隊友不給力,對手又太強,所以趙括慘敗!然後,背上了紙上談兵的罵名,一些人更加將所有的鍋毫不猶豫的甩給了趙括!

長平之戰

  • 戰爭背景

戰國時期是我國曆史上最亂的時候,天天都有戰爭,當時的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就感覺自己已經達到了巔峰,就像試試天下諸侯本事,於是秦國先拿韓國的上黨郡練手,韓國國君韓桓惠王也是個軟蛋,馬上割地求和。

可是上黨郡的郡守馮亭是個有脾氣的人,當然人也不笨,一手四兩撥千斤就將秦韓兩國的矛盾給轉移了!那就是把上黨郡送給了趙國,趙國國君孝成王是個要錢不要命的人!仗著自己有一個能拿得出手的將軍就把這個燙手的山芋給接了過來!然後還讓廉頗帶兵守城。

果不其然,秦國生氣了,你誰啊你,我這沒找你,結果你招惹我!

  • 長平失利

周赧王五十五年(即公元前260年),秦昭王命大將王齕帶兵六十萬向趙國的長平發起攻擊,廉頗是老將了,想著你跑到我家裡打架,我就只守不攻,我拖垮你!當然廉頗的想法沒錯,可是廉頗錯誤的估計了 秦國的補給能力,人家找到了一條更好的補給線,所以,廉頗的戰法完全就處於被動!以至於戰爭打了三年後,廉頗已經處於了劣勢!

  • 臨陣換將

據史料記載,秦國看著廉頗守城頗有經驗,感覺一時半會打不下來,所以秦國就幹了第一件不太講究的是,那就是給趙國用了一招反間計!

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為將耳,廉頗易與,且降耳。

意思就說說,廉頗不行了,已經要投降了。其實秦國害怕的是趙括!當然最為關鍵的是,這個反間計居然生效了,孝成王相信了!


所以,趙括替換廉頗上了戰場!關於這個,千落認為是趙括臨危受命!

因為廉頗確實已經處理劣勢了,再堅持個幾年又有什麼意思,估計最後還是會戰敗,到了這個程度,估計秦國不想拖了,趙國也不想拖著了,想著感覺結束戰事!

所以,這個反間計倒不見得是秦國使用成功,趙國孝成王將計就計也有可能!反正是趙括來到了長平戰場!

長平戰敗

趙括畢竟年輕,思路超前,點子也多!趙括上任以後,更換了一下年輕將領,採用了一些非常規打法,把王齕給打蒙了!趙國在長平的失敗事態慢慢的也扳了回來。

秦國一看反間計的怎麼成這樣一個結果了,這太不能讓人接受了!於是秦國又幹了一件不太講究的事,那就是偷偷的把長平戰場的主將從王齕給換成了白起!最為致命的是,趙國居然不知道秦國戰場換將的事情!

所以,趙國長平戰敗,趙括也魂斷長平!

但是千落認為,

趙括在突圍是能身先士卒,無愧於趙國!無愧於四十萬將士!更無愧於後世!

怎麼能揹負千古罵名呢?

畢竟,

第一、打仗不是兩個人比武,打仗打的是國力。在當時,秦國的綜合國力明顯高於趙國,人家秦國就是吃飽了閒著想找事,趙國你還在溫飽線上掙扎著,你還沒事找事!

第二、冷兵器時代,人數的差距能直接影響戰局的勝敗,當時秦國是六十萬啊,趙國才四十五萬,經過三年的消耗大家的損失也都是五萬,也就是說人數還有十五萬的差距,十五萬啊,那可不是十五個。所以戰敗也是情理之中!

所以,長平之戰,趙國當時換誰上陣,基本都是戰敗!

趙括有才,是有才華,熟讀兵書,但是畢竟沒有做過主將!只能說時運不濟,第一次做主將,隊友不給力,還碰上了白起!

奈何嗚呼!


千落不歸


長平之戰,一戰幾乎打盡了趙國的可以打仗的男人。趙國從此一蹶不振。趙括是這場戰敗的首要負責人,無法逃脫的干係。他雖然飽讀兵書,但終是知上學來終覺淺,能舌戰群儒的他更適合做一名外交家 ,或者教書賢者 ,戰爭畢竟不想想的那麼理想 戰場變化莫測,不會完全按照書上的戰法順利進行,趙括沒有實戰經驗是最大的敗筆過分理想化戰爭。

當然趙惠文王用人不當首當其衝,他若當初不把老將廉頗調離回來,也許就沒有這麼大的慘敗。

白起為人過於兇殘,屠殺趙軍必定是是這場戰爭慘敗的直接禍首。使得嬴政不得不拿下如此狂妄的將領。



夜紹非翁


所以他就對趙括說,你以後千萬不能去帶兵打仗,如果去了的話一定會輸得很慘。但是趙括怎麼會相信啊,他覺得自己特別的厲害。所以在後來他父親在外征戰失敗時,他就去向皇上請命,說要出帶兵出征。這個時候特別有意思的事情發生了,他的母親竟然向皇上請命說不讓他出徵,但是皇上已經沒有辦法,只能讓他出徵。情急之下他的母親只好讓皇上承認如果出現了什麼問題,不能夠因為他而株連我們。

連自己的親生父母都不看好自己,那他能有什麼好下場嗎?但是張良就完全不一樣,張良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會靈活變通,他有大量豐富的實戰經歷,能夠幫助劉邦奪得天下後,成功隱退。這不僅僅靠的是熟讀兵書,更靠的是他的智慧和謀略。

在他被滅國之後,就一直在外摸爬滾打數十年,各種兵家勝敗早已銘記於心。其實這也非常好理解,就像我們讀書,在大學時代的時候,如果光靠學習課本上的知識,將來走出社會,必定會遇到很大的瓶頸,因為你沒有很多社會經驗,很多大的公司也不會要你,所以多多鍛鍊自己非常的重要。俗話說得好,紙上談兵,光說不練假把式,學習知識還要應用到實際當中,學以致用,才能起到真正的學習意義!

以上是我關於趙括熟讀兵書,而不能實戰的個人觀點,你的身邊光說不練的人多嗎?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