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貴人相助也找有緣人,看看有您嗎?

心理學家:您為什麼沒有“貴人緣”?原來,貴人喜歡找這樣的人

文丨二指禪掌門

心理學家:貴人相助也找有緣人,看看有您嗎?

一個人生活在人世間,總有自己的優缺點,也希望能早日得到貴人相助,一飛沖天。但現實畢竟是殘酷的,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無奈,大部分人只能在懷才不遇的感嘆中度過一生。

的確,當一個人身處困境、逆運的時候,總希望有一雙大手從天上伸來,哪怕只是隻字片語的精神鼓勵,或許也能使一個人重拾信心,實現美好的理想。

一次和一位心理學家喝茶聊天,他說了一句振聾發聵的話:其實,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有才華,只是少了伯樂,但從沒想,伯樂又不認識你,為什麼要來幫你?想明白這個問題,就不自怨自哀了。


心理學家:貴人相助也找有緣人,看看有您嗎?


我問:老師您的意思是說,即使伯樂現在就站我跟前,如果我沒有什麼值得“伸手”的資本,伯樂也不會伸出援手?

心理學家點點頭。

原來,一個人之所以成功,不是因為有“貴人緣”,而是自己值得貴人相助。

心理學家說,他自己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六十年前,心理學家還是一個窮山村的放羊娃,他那時最大的理想就是多學一些養羊知識,娶妻生子。於是,每次放羊的時候,他都忘不了帶著一本書,不管什麼書,他都喜歡看。一來可以開闊視野,二來可以認更多的字。

心理學家:貴人相助也找有緣人,看看有您嗎?

有一天,一個爬山的攝影師發現了他,許諾如果允許他拍一組放羊娃的照片,他就幫著放羊娃交學費,讓他進正規學校裡學習知識。

放羊娃當然很高興,配合攝影師拍了近百張照片。臨走時,攝影師遞給他五十塊錢,說身上現金不多了,下月再過來。

那時候,五十塊錢對於他的家庭是一個天文數字,即使攝影師不再回來,也足可以讓他進學校系統學習了。

就這樣,放羊娃說服了父母,每天跋山涉水去十幾裡以外的學校上學,終於在十年後成為村裡第一個中專生,走出了窮山村。

心理學家:貴人相助也找有緣人,看看有您嗎?

心理學家說到這裡,問我:“這算不算貴人相助?”

我說:“當然。”

心理學家說:“很多人奇怪,攝影師進入大山寫生,一定碰到過無數的放羊娃,但那個幸運的人為什麼會是我?後來,我也問了攝影師,他說,如果第二次他進山的時候,五十塊錢只是讓羊群更大了一些,後來的事情他就不會管了。因為這樣的人終生只配放羊。但是,他再來時找不到我了,進村打聽,知道我去上學了,才決定供我繼續上學,能學到什麼程度就供到什麼程度。於是,一個放羊娃才蛻變成一箇中專生,而後成為一個心理學家。”

我恍然大悟。

心理學家:貴人相助也找有緣人,看看有您嗎?

原來,要想成為一個有貴人緣的人,打鐵還需自身硬。如果你沒有區別於別人的潛力,別人憑什麼要幫你?當年馬雲創業艱難,賬面上只剩下幾百塊錢的時候遇到了蔡崇信,也不是蔡崇信隨便找個人就幫助的。

貴人相助的故事多如牛毛,但要問為什麼不是你,還需要從自身找原因。

自己首先是千里馬,貴人才能主動來相助。試想,當年馬雲創業前夕,有數不清的人有認識外教的機會,但為什麼別人沒有抓住機會呢?除了不肯丟下鐵飯碗去奮鬥,還有就是根本不具備千里馬的素質。如此,也就怨不得別人了。

心理學家:貴人相助也找有緣人,看看有您嗎?

讀者諸君,不知您是否同意心理學家的觀點?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