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幻想》第几代最经典呢?

大頭君


个人觉得是6.7.8.9.10.12都是很经典的作品。如果你对画面不在意的话,其实都可以玩一遍,因为在当时的技术水平和业界理念上,最终幻想都是领先的。而作为新生代玩家的话,介于画面因素,个人推荐是10.12.15.重制版7(这个还没出,可以期待)

先说说十代,虽然画面现在已经落后时代很多了,毕竟是18年前的作品了,但是因为前几年有高清版修改了下画面,还不至于太差,个人推荐在PSV上游玩此作,这样对于画面上的接受度会更高点,相对于其他的那些PSV游戏,画面上还是不错的。

说回游戏本身,本作是个人最喜欢的一代作品,首先剧情世界观上就透着淡淡的忧伤,史毕拉是个绝望的世界,有个无法消灭的强大怪物-刑,召唤师的旅程也是绝望的旅程,因为旅程的终点便是死亡,而召唤师和同伴的死亡能带来的只有短短几天可以安稳睡觉的幸福日子,整个世界和所有人们就是个巨大的悲剧。而主角泰达则是打破这一切的存在,从遥远的古代穿越过来一个格格不入的存在,渐渐的了解到这世界的真相和自己的本质(不存在于这个世界的虚幻存在)。到了结局打破了这个死亡螺旋,但是却付出了自己和尤娜的幸福。两人错过的拥抱成了游戏史上最感人的瞬间之一,抓不住从手中飘走的幻光虫和尤娜坚强的一句谢谢,当年让多少青年男儿泪崩。

而游戏系统上本作也做到了回合制游戏的巅峰,属性相克,个人独特的技能玩法和没有等级与自由的职业发展,让本作的可玩性爆棚;再加上召唤兽的独特玩法和华丽的演出效果,绝对是喜欢回合制RPG玩家的必玩神作。

此外再简单聊聊FF12和15,12的画面和系统在当年绝对是超前和顶尖的,要知道当年PS2那样的机能能塑造出FF12这样庞大的世界,绝对是神级的存在。即使放在现在,把贴图和分辨率高清下也能压倒不少游戏。而本作的系统变成了 即使制,但是丰富的命令设定让本作比起ARPG更像战略游戏,只要你设定的好,战斗全程自动,十分轻松。再加上可研究性十足的职业系统和隐藏迷宫,让你几百小时可以瞬间消失。本作最近也有高清版,还加入了官方中文,当年PS2没中文给吓退的朋友现在也可以尝试下,不会失望的。

而FF15则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游戏。本作好玩绝对是好玩的 ,好看也是绝对好看的,这两点无需质疑。但是首发版本的的剧情不完善,确实坑了首发玩家狠狠一把。但是经过这么久的补丁和DLC的完善,整体已经很完整的了,不过本作还是需要先看电影动画和宣传片以及试玩版才能完整体验的游戏,有着广阔的世界和ARPG最装逼的战斗系统,如果是新入坑的朋友绝对可以一试皇家版,这绝对是其他ARPG给不了你的体验,只有FF会有。加上现在公布的小说剧情,看着这明明离神作一步之遥的作品,留下的只有无限的怨念和可惜。


鸣鹿鹿


我玩过《最终幻想》的4,,6,7,8,9,10,12,13,15

都是单机的传统最终幻想

我认为PS版

《最终幻想7》最为经典。

因为在《最终幻想7RE》的背后,是昔日次世代的第一道光

毫不客气的讲,《FF7RE》从最初公开到今天在E3上确定发售日,玩家当初的欢呼来自于情怀的感召,对“画饼”的质疑折合出一度对SE项目管理的不信任,如今眼前的狂喜则是向遥远的1997年发出怀念的电波,怀念厂商们用尽浑身解数将游戏从2D带入到3D的惊人想象力,怀念次世代主机用让游戏从技术走向艺术的壮举,以及不可避免的,怀念那个眼泪低落在手柄上,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自己。

一、《最终幻想7》,从开始到放弃

这一次,我们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的90年代,因此,有史克威尔和艾尼克斯两家公司通过合并在2002年所重新组建的SE还不存在,以下讲述只关乎史克威尔。

“国王”

这是史克威尔首席游戏制作人坂口博信在公司内部邮箱里的用户名。之所以会有这么霸气外露的名字,是因为已经一手打造出六部《最终幻想》游戏的坂口博信具有绝对领导权威,上至公司整体决策,下到游戏开发的第一线,几乎都能看到他亲力亲为的身影,在他最初的计划里,《最终幻想7》原本是一款SFC的2D游戏,坂口博信为此还写下了一份初始的故事大纲,把已经具备工业化特征的《最终幻想6》更进一步,设定了现代纽约的背景,一个神秘组织计划捣毁纽约的魔咣炉设施,侦探杰克受到雇佣前去调查,后来杰克的名字改成了阿雅,连同整个大纲也进化成了一款叫做《寄生前夜》的游戏。



此时,任天堂的新主机计划成功引起了坂口博信的兴趣,既然新主机要把3D功能作为卖点,看来《最终幻想》也已经到了3D化的时候了。但是任天堂的计划却因为一些原因迟迟得不到落实,开发机无法及时送到盟友的手里。而计划已决的坂口博信决定干脆现在标准技术环境下使用Silicon Graphics的工作站展开3D技术的学习与应用,为之后的实战打下基础。

应用的成果出现在美国的一场3D技术展示大会上,一组三头身的3D人物已经可以做出整套法术释放的RPG战斗标准动作,就连Silicon Graphics工作站的负责人迈克尔·琼斯也赞不绝口发出了由衷的商业互吹,这个人后来成立了keyhole公司,孵化出了如今众人皆知的“谷歌地球”。

说回《最终幻想》,这次演示的内容别印成杂志彩图被全世界玩家看到后,大家都以为这就是史克威尔为任天堂新主机准备的《最终幻想》新作,殊不知,不仅坂口博信最初设想的2D版《最终幻想7》早已不复存在,而且更大的变故还在后面。



二、“你们如果离开,就再也不要回来”

让我们暂时把时间拨回到当下,《最终幻想7》之于业界的重大意义,除了游戏本身的技术革新和系列进化以外,还在于从市场格局上彻底打破了任天堂牢固不破的家用机王者地位,几百万玩家正是为了能玩到到PS主机独占的《最终幻想7》而放弃了N64的购买计划。

不过,当野村哲也和他的同事们为了在N64的开发机上面流畅运行《最终幻想7》的测试版时,该主机先天严重不足的容量和3D环境让野村哲也的努力只换来一段不具备任何互动价值的幻灯片,所以当坂口博信通知他说“不再为任天堂开发游戏时”,他在遗憾自己的辛苦付诸东流的同时甚至还产生了一点庆幸。



之所以“不再为任天堂开发游戏”,是因为史克威尔方面专门对比了PS和N64的具体机能表现,发现PS在CD-ROM容量,2D动态点阵和60帧画面下的多边形运算能力均明显优于N64,后者只在Z缓存和多边形叠加上稍占优势,而那些短板又恰恰是N64硬件开发中史克威尔曾向任天堂表达的主要需求。况且,即便《最终幻想7》勉强登录N64平台,高额的大容量卡带成本和任天堂一以贯之的高权利金很可能会让史克威尔背负巨大的财政压力,相反,索尼方面廉价的大容量CD-ROM和远比任天堂要低的权利金将为这款大作腾出更多的资金空间。对此,任天堂表示“你们如果离开,就再也不要回来。”

史克威尔最终做出了更换阵营的决定。

三、在《最终幻想7》的开发过程中,没有什么是小目标

1996年,史克威尔倾全社人力物力,投入到了《最终幻想7》的开发中。

甚至不只是“全社”,在《最终幻想7》当初创下业界最高纪录的350人开发者名单中,有200多的外包和海外分社人员。

尽管已经出现了《VR战士》等游戏,但3D游戏总体来说对于当时的业界是绝对的尖端技术,专业人才数量有限,好在当初刚刚看到主机世代交替的端倪时,史克威尔就通过专业的3D技术杂志为媒介,招募了一批技术人员。游戏开发就像是一场战争,光有战士还不够,还要有足够丰富的武器装备,史克威尔从当初开发《最终幻想》3D演示demo的SG公司总共订购了价值1700万美元的设备,250套共计400万美元的Alias软件,以至于当2万美元的PS开发机送到公司时,只是被非常随意的堆在了公共走廊上。如此不计成本的技术投入,不仅为《最终幻想7》提供了充足的弹药,也让史克威尔为接下来的3D浪潮做好了准备,取得了一步领先便步步领先的长期优势。



《最终幻想7》开场时火车进站的画面震撼了所有的玩家,在此史克威尔的开发者们采用了3D即时演算和CG动画结合的手法,先入画的火车在停靠后会和背景中的CG贴图融合,然后3D的克劳德在从车厢上跳下来,整个过程不再需要黑屏切换,让玩家的互动与电影般的场景无缝连接,从此开启了一个游戏影像化的全新审美纪元。巧的是,电影历史上的第一部影片记录的就是火车进站的场景,跨越近百年的光阴,那些被幕布上驱驰的火车吓得乱跑的观众,竟然与电视机前享受着后现代化娱乐工业成果的玩家们被为着同一件事物而见证了彼此时代的历史。

最后,这里还要再提及一下野村哲也这个人,他负责《最终幻想7》的人设工作,《最终幻想15》里面被玩家疯狂吐槽的“杀马特”就来自他旗帜鲜明的艺术主张,克劳德犹如超级有赛亚人的尖锥发型,正好符合在当时的技术环境下,用较少的多边形数量也能准确描绘出角色的外观特征



游电街24号


作为一个有着接近二十多年的老玩家来说,这种问题始终无法给出正确答案的,每个人心中的标准都不同,我给出这么几种看法,大家讨论一下 :

1,最终幻想7,《最终幻想7》是电视游戏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并且也是系列第一部3D作品,也是系列第一次登陆PlayStation平台。游戏在当时以从未见过的巨大规模征服了全球各地的玩家,不管你喜不喜欢,《最终幻想7》已成为整个系列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包括一部脍炙人口的电影,剧情方面考虑的话,无疑是最经典的,从画面上说,S从老东家任天堂投向了SONY的怀抱,PS的高性能(当时来说),可以做3D,于是就用不太成熟的3D技术做成了FF第一款3D游戏,也是开创一个经典。成就了史上最成功的“反派”BOSS之一,片翼天使 萨菲罗斯。

2,最终幻想6,这是SFC上的最后一作,庞大的剧情,丰富的人物,也称得上是最经典 的2D FF 。SFC中最经典的一部《最终幻想》,不解释。

3,最终幻想1,凡是开山之作都值得尊敬。这是最终幻想的开山之作,也是奠定最终幻想风格的作品。当然也算的上是经典之作,美国人80年代还在玩《吃豆人》,而日本人已经开始玩《勇者斗恶龙》了。当Enix的回合制RPG游戏引起了全国的热烈反响,Square做出了《最终幻想》。它抄袭了很多《勇者斗恶龙》的地方,比如世界地图、随机战斗、统计数据。但《最终幻想》扩大了JRPG的世界,它有各种幻想怪物的详细描写,以不同的方式绕过巨大的世界,配乐也相当出彩。最重要的是,你可以创建角色。只是受当时FC机能的限制,无法使游戏能更好的表现出来 。

4,有人喜欢8代,一方面人物建模比起7来成熟多了,另一方面这是一部爱情主题的FF,还有丰富的卡片小游戏系统,全部加起来的耐玩性提高了很多 .EYES ON ME 也给8代加分不少。

5,最终幻想10,在今天看来游戏的截图画面依然不错。《最终幻想10》证明它PlayStation 2上的图形表现达到一个新水平。游戏还打破了地面,摆脱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系列世界地图,引入连续区域,感觉逼真。尽管有一个迷人的爱情故事和难忘的配乐,但是《最终幻想10》的线性路径,轻松的战斗,谜之音效让玩家失望。不过,毫无疑问,其图形的进化还有战斗系统已经成为为系列的里程碑。剧情也是非常的经典,战斗系统由ATB转为了CTB,使战斗更富有策略性,紧张感到是消除了不少,至少你不行动,敌人肯定会安静的等你

6,最终幻想13。《最终幻想13》标志着PS3时代的到来,但是仍然有粉丝觉得它的质量对不起当年的宣传。13的故事太过一本道,游戏出了两部也无法抵消玩家们的失望。不过13也不是一无是处,画面精美,开放世界可探索,主人公雷霆也成为系列的标志性人物。游戏的范式系统也非常成功。小野从坂口那接手FF后制作的第一款正统续作(以前都是做战略版),这作真的打破了以往FF的结构,世界观变了,操作系统变了,战斗方式变了,和网络游戏贴近

老实说,这种主观意愿的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就如同1000个人心中,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一样。大家都来说说,自己喜欢那一代的最终幻想吧。


囧王者


如果你是从FC第一代开始玩起,那么毋庸置疑,最棒的,一定是最终幻想六


,最终幻想六在当时的画面来说。基本上达到了整容个sfc游戏界的标杆。特别是rpg画面表现力上他的飞空艇在大地图卷轴式飞行的表现力强于rpg大家艾尼克斯同时期的勇者斗恶龙5-6,当时史克威尔还没有艾尼克斯合并,勇者斗恶龙犹如rpg安坐于王座之人一样的存在,最终幻想六可以说是当时唯一一部可以剑指王座的rpg,加上她磅礴的故事构造,如果你从fc过度到sfc,那么最终幻想六一定会给你极强的认同感。当时的rpg是很少与女性为第一主角

当然我们国家其实普通大众很多有游戏机迭代断层的。有的是是从fc直接跳跃到ps甚至从无直接到pc时代的都有,比如我只从fc-gb-md-就到了ps时代,最终幻想六是在psp可以模拟sfc的时候才补的课,所以我肯定首推第一步ps的最终幻想7了!!!



经历了如果从次时代开始接触最终幻想的话,同样和我同样经历次世代的玩家最终幻想七一定是绕不过去了。(这里有一个小插曲,我在通关最终幻想7了几个月后被别人推荐玩了一步rpg大作《仙剑奇侠传》,游戏都是同一年玩的,但是顺序是先玩最终幻想7后玩仙剑奇侠传,这个结果导致了我对仙剑这款游戏不感冒,虽然也通关了,当时对游戏中国元素不敏感(后来重玩一边感觉其实对中国游戏还是很喜爱)赵灵儿死我一点感觉没有,但是克劳德将被萨菲罗斯杀死的爱丽丝放进遗忘之都的湖里时,爱丽丝慢慢的沉人水底,


配合着bgm,爱丽丝的手因为水浮力从双手握慢慢松开双臂成迎接拥抱一样的样子,慢慢下沉,我哭了,就像崩溃一样的,故事前半段对于萨菲罗斯崇拜和其他的种种猜测全部变成恨,当时我不太理解剧情的,直到半年后电软杂志发表了剧情信息我才从对萨菲罗斯的恨意中获得解脱(◐‿◑)。

同时最终幻想7也成了史克威尔的一个问题,——他们无法超越他了。从最终幻想8-9-10中其实可以看见史克威尔的野心的,他妄图像最终幻想6最终被最终幻想7超越的历史一样,不断创造新纪录是一个游戏厂家非常愿意的模式,结论是不管史克威尔多么努力的打造一款游戏总是无法超越最终幻想七,仿佛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高游戏画面。



这个魔咒就算现在史克威尔和艾尼克斯合并了,也一样存在。

但就新玩家而言,最终幻想15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他似乎在在暗示着厂家希望通过新的游戏或者新的RPG游戏方式,使最终幻想可以一直幻想下去,最终幻想15同时也是一部不错的游戏。他画面是历代最好的,并且你不用再去找以前的最终幻想就可以直接上手,因为他和以前的最终幻想也不太一样。不过因为他的游戏世界构架来源于最终幻想13。所以注定了他的游戏结局,也是悲剧,至少是基于现实世界的悲剧。但不影响他是近期难得的rpg游戏大作。以上供参考


1982空格键


经典一定是被人熟记的,可最终幻想出了这么多作品,而玩家们的看法肯定会不一样,你感觉6是经典,我感觉7是经典,他又感觉8是经典,这个众说纷纭,无法说明到底谁说的对,其实都对😂。
我个人比较喜欢七代,这一代也是游戏届的转折点,从此以后最终幻想系列完全进入了立体画面的世界,现在来看画面无疑是粗糙的,可在当年可是起到了轰动效应,特别是开场的动画,游戏也终于越来越接近电影的效果了,这也是最终幻想系列一直在追求的发展路线,七代起到了奠基的作用。那时候我正在上学,ps的价格在1500左右,可是一笔巨款,当然买不起😂,只有到索尼厅才可以玩到,一放学就带着《电软》到索尼厅玩日文版的ff7,也真是佩服自己当年的毅力😂,奋斗了几十个小时,在一群小伙伴们的围观中终于通关,那种感觉无以言表😉。


这个画面还是目前重制版的,当时的ps上面连人脸都看不清,完全是大方块😂,可已经感觉画面非常震撼了,这是一开场的剧情,没有攻略全靠摸索可是很费劲的。
不管现在的ff系列画面如何震撼,都离不开当年ff7打下的基础,从2d转型到3d,最终幻想系列的发展无疑是成功的,这一款大作也决定了ps在当年的主机大战中赢得全胜,大败世嘉土星和任天堂N64,主机届的战争就是如此残酷,一款大作就可能主导天平的倾向。

FF7只是其中一个代表,8910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品,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8090游戏迷


这种问题,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经典,但是如果以全球销量或者是影响力来说,无疑是FF7,从前两天E3史克威尔公布了FF7重制版的视频,全球震动,推特热点转载量FF系列,史克威尔E3和蒂法三个话题直接进入前十,可想而知FF7的影响力有多大。

FF7这么大的影响力有几个方面,一是PS的扛鼎之作,第一个3D的FF;其次是第一个移植到PC的FF系列游戏,扩大了影响力;第三是拍了动画电影,不是游戏迷的也被圈粉了;第四是人物设定和形象,游戏界最受欢迎女主角之一(蒂法),游戏史最受欢迎大反派之一(萨菲罗斯),男主角克劳德,女主角之一爱丽丝,包括核心危机的扎克斯,人气都非常高,这也是其他FF作品无法比拟的。



小峻528


8的剧情战斗方式都最独有 12召唤兽战斗方式新颖 9怀旧 7重制版震撼的画面 10的剧情好战斗系统不好玩


不要Love


最终幻想。也叫太空战士。是一部长达几十年的rpg系列。既然说起那一代最经典。那么咱来说说他们那几代比较吸引人吧。

最终幻想1-2。严格说起来1和2其实非常相似。咱们主要说说最终幻想2(FC)


最终幻想(fc)

本代幻想系统特异。任何数值都是按照使用次数来提升的。剧情也比较老套。就是这个系统吸引了我。开始就练级武器打100次升级。魔法用100次升级。血量。要掉一半以上战斗胜利增加。就是这么奇葩。也因为最终幻想2。我成了FF粉。那时候我上小学。

最终幻想6(sfc)

接触FF6的时候感觉这和FF2不是一个妈生的。但是那丰富的技能。丰富的队友。还有那华丽的画面。我沉迷了。说起来ff6的故事绝对上乘。不一样的复仇记。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也在故事的最后也发生了。这就是爱啊。我技能已经枯竭。后排的准备补位。兄弟们再见了。眼泪都飙出来了。



最终幻想7(ps)(psp)

克劳德。克劳德。该醒醒了。你说你爱谁?小时候的玩伴。还是新结识的朋友。估计各位也迷糊了。说起来FF7的故事不像游戏本体给你说的那样。真正的克劳德已经死了。现在的克劳德只是一个灵魂的代替品。FF7可以说自成一个体系。ps本体讲述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剧情超赞。卖花女。大黄和拳套女的三角恋。psp的dlc讲述的则是前传。一个悬疑小说。克劳德早就死了。而且是被车轮战消耗死的。一个新兵临时抽调的新兵成了克劳德。我的天啊!!!这就是ff7。



最终幻想8(ps)

一曲王菲的红豆催出了多少硬汉的眼泪。故事有点老套。贵在系统的另类。魔法靠抽。也可以自己和。战斗没钱。靠的是工资。工资要靠考试!!!奇葩的系统。奇葩的考试。


最终幻想10.10-2(ps2)

庄周梦蝶。到底是庄周梦到了蝶。还是蝶做了庄周。没人说的清楚。 只知道爱的人消失在眼前。一切和做梦一样。你选择救世界还是救你爱的人

最终幻想单数情节主推。双数的系统好玩。非让我选一部的话。我还是最喜欢FF7。克劳德永远的找不到卖花女了。残缺的才是美。FF7也是画面变化最大的。因为所处的时代FF7给人耳目一新画面。这才是最棒的


琥珀痕1


别的不说,但是9代的主题曲最好听


俩丨仪


说实话,我也玩了不少部,但是终究没有玩完,要说最经典的我认为每一部他都值得去玩一下每一部都可以给你留在很深的影像,我最喜欢的是13吧,半开放的世界,加上唯美的画面,美丽的bgm,我第一次接触就非常的吸引到我。其次喜欢的是15,当然7肯定也是经典之一但是我只玩了psp的核心危机,不太好说,如果lz想玩,可以只要正传的,可以玩的。都可以玩玩,保证不会后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