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文明的见证者:亚述帝国靠武力扩张盛极一时,为何迅速覆灭?

沧海桑田,时间的伟力足以抹去一切事物存在的痕迹。有一件东西能够存在上千年就已经是难能可贵了,更别说是一个国家了。回首世界历史,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寥寥无几,号称有着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是一个,两河文明拥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亚述帝国也是一个。作为两河文明历史延续最为完整的国家,亚述帝国无疑是两河文明的现实见证,

这么多年的浮浮沉沉亚述帝国都挺过来了,为何最终却走向了覆灭?回顾其发展历程,所谓盛极而衰,不过如此。

两河文明的见证者:亚述帝国靠武力扩张盛极一时,为何迅速覆灭?

亚述帝国浮雕

一、历史背景

两河流域又称为美索不达米亚,古代的亚述人就居住在两河流域的北部地区。亚述人能够兴起并非是没有原因的,他们北部背靠着扎格罗斯山脉,有着各种丰富的资源,而南部则被小扎布河所隔开,这样的地理环境让亚述人的生存环境易守难攻,而西边的叙利亚草原则为他们的农业和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有史料记载的亚述地区的国王资料从公元前2000年就开始了,不过这一段历史却相对模糊,但从中我们可以知道,亚述人的历史非常悠久,亚述早中期期间强大过也消沉过,甚至还沦为过别人的臣属。时公元900年前后,亚述人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彼时的国际环境趋于平淡,周遭国家(埃及常受敌对势力入侵,强大的帝国犹如瘪了的小花;小亚细亚的赫梯帝国则自顾不暇,被强悍的弗里吉亚人打得落花流水;就连巴比伦也是盛况不再,国势衰微)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都无心征伐,亚述人得以有了个平和的发展时机。一个雄霸亚洲一个多世纪的强国被建立起来了,一个属于不可一世的亚述人的黄金时代也渐渐拉开了序幕。

两河文明的见证者:亚述帝国靠武力扩张盛极一时,为何迅速覆灭?

亚述帝国势力范围

二、兴起

(一)完全意义建立者——提格拉·帕拉萨三世

时公元前10世纪末期,亚述人开始了自己的征服之路。当时世界上最早使用铁器的国家便是赫梯帝国,时也命也,亚述人虏获了众多来自赫梯的铁匠工人,大开眼界,并进而掌握了这项技术,亚述人开始在大范围内使用铁器。更加尖锐的铁制品极大程度的提高了部队的战斗能力,效果显而易见。而一些铁器农具的使用更是替代了原本极易损耗的木制农具,背靠着扎格罗斯山脉的亚述人利用这些铁器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垦荒的能力,从而提升了社会生产力,节约了劳动时间和劳动成本,生产粮食的效率更高,为亚述人的对外扩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奉行尚武的亚述人在征战的初期(那西尔帕王朝时期)采取了暴虐的统治手段,因此前期的对外扩张虽然卓有成效,但是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却对亚述人的这种做法很是排斥,爆发了一浪高过一浪的起义浪潮,而且国内人民也对王国多次败于乌拉尔图王国而极为不满,在这样的高压形势之下,那西帕尔王朝只能停止对外征战,王朝的统治也走到了末期。


两河文明的见证者:亚述帝国靠武力扩张盛极一时,为何迅速覆灭?

乌拉尔图王国古建筑遗址

一个应运时代而生的杰出领导者提格拉·帕拉萨三世横空出世了,作为国王的亲弟弟,他毫不手软的就发动了变乱,将这个国家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在亚述人看来,所谓政府不过就是武力的别称,只有对外扩张才能满足人民的利益和需求,彼时衰弱的亚述王国可谓是内忧外患,形势十分严峻,提升军队素质和实力迫在眉睫。出于这样的考量,上台之初的提格拉·帕拉萨三世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改革,以前的亚述仅有步兵和战车兵两种基础兵种,而且没有国家掌控的常备军,这导致亚述军队的凝聚力不够,对敌不听指挥。通过军事改革,

提格拉·帕拉萨三世建立起了一支全面配备有铁制兵器的常备军(平常训练,战时出征,军队素养提高),以及各个兵种组成的辅助部队(提高了部队的攻坚、开路等能力),实现了军队人员的合理配置,从当时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军队建制和兵种配置的做法无疑是具有前瞻性的,堪称是世界最高水准。


两河文明的见证者:亚述帝国靠武力扩张盛极一时,为何迅速覆灭?

亚述帝国的军队

军事力量提高之后,亚述人的底气也随之恢复,他们又开始对外征战了。时公元前740年,亚述人终于打败了老对手乌拉尔图王国,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但提格拉·帕拉萨三世的欲望不止于此。在随后的统治生涯里,他先是征服了整片叙利亚地区,而后南征占领了两河流域,更是将文明古国巴比伦拿下,成了名副其实的巴比伦之王,亚述人从此站起来了,屹立在西亚之巅,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提格拉·帕拉萨三世的英明领导,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亚述帝国的开创者。

两河文明的见证者:亚述帝国靠武力扩张盛极一时,为何迅速覆灭?

提格拉·帕拉萨三世浮雕

(二)亚述的拿破仑—萨尔贡二世

值得一提的是,“萨尔贡”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名,这个词的意思是“合法的国王”或者“真正意义的王”,虽然史料上记载他是提格拉·帕拉萨三世的儿子,但他继承的却是自己皇兄的位置,史料上说其原本是一名下级军官,是通过战功的积累而逐步升迁起来的。而同时又是王室后代,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而且他即位之后所标榜的名字是不是就意味着他的登基并非通过合法手段呢?这一点令人深思。但可以肯定的是,萨尔贡二世对亚述帝国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彼时的亚述虽然已经成为了西亚的霸主,但其实内部问题仍然错综复杂。军事官僚集团和神庙祭司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十分明显,其皇兄就是处于其中而被刺杀而亡,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萨尔贡二世将大量的城市自治权给予了神庙祭司集团,缓和了两者之间的矛盾,稳固了自身的统治。


两河文明的见证者:亚述帝国靠武力扩张盛极一时,为何迅速覆灭?

埃及一直都在策动周遭势力反叛亚述帝国

国内形势稳定之后,萨尔贡二世开始着手对外战争,时公元前721年,亚述人将以色列人打败引起了周遭强国埃及的恐慌,在它的支持下,叙利亚、腓尼基等地的反动势力又开始蠢蠢欲动。但无奈,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蒸蒸日上的强盛帝国,在萨尔贡二世的英明领导之下,这些起义还是被一一镇压了,随后萨尔贡二世又再次打败了乌拉尔图,甚至将他们奉为主神的哈尔基神庙也破坏了,并且占领了乌拉尔图的大部分领土。这位被称作是“亚述的拿破仑”的伟大帝王,相比于前任,他一改此前亚述人凶狠残暴的形象,不再对被征服地区实行惨无人道的屠杀政策,而是转为强制迁移政策,

让这些被征服地区的人民能够逐步的融入到亚述帝国当中,企图让这些可怜之人忘记亡国之痛,从而转为亚述帝国的附庸,此举有效的减少了起义的爆发,亚述帝国在萨尔贡二世的统治之下进入了全面辉煌的巅峰时期。

两河文明的见证者:亚述帝国靠武力扩张盛极一时,为何迅速覆灭?

萨尔贡二世宫殿

(三)破坏之王——辛那赫里布

早在王太子时期,辛那赫里布就被自己的父亲委以重任,遗传了父亲军事天赋的他就展现出了无以伦比的统帅能力,让世人感到震撼。但他却不支持父亲对外强制迁移的怀柔政策,他轻视那些被亚述帝国征服过的国家,尤其是巴比伦的祭司和贵族势力,他一直不放在心上,因此疏于管理。这就导致了迦勒底人趁机而入,在埃及的支持下,胆大妄为的率军进入巴比伦,自立为巴比伦之王。此举无异于是在挑衅辛那赫里布的尊严,亚述帝国的尊严不容践踏,于是率领大军开赴巴比伦。


两河文明的见证者:亚述帝国靠武力扩张盛极一时,为何迅速覆灭?

古巴比伦王国和新巴比伦王国

狡诈的敌军将兵力一分为二,对亚述人形成了南北夹击的攻势,好在辛那赫里布及时识破了这个计谋,先是猛攻一路,而后再与敌军决战,在装备精良、战斗经验丰富老道的亚述人面前,埃及人的美好愿望也只能落空,巴比伦再度归属于亚述。时公元前701年,西边的巴勒斯坦和腓尼基人又开始蠢蠢欲动,辛那赫里布只能率军前去镇压,此战之后的亚述帝国根基再次被巩固。然而就在辛那赫里布西边开拔的时候,迦勒底人再次趁机作乱,埃兰国王更是出于报复心理杀掉了辛那赫里布的儿子,导致其怒火中烧,毁灭了巴比伦城,大肆屠杀居民,树立了自己的无上威严,但这一冲动性的报复行为也让辛那赫里布在后世史学家的风评中并不友好,其本人也死在了一场宫廷变故之中,算是为此而付出了代价。

两河文明的见证者:亚述帝国靠武力扩张盛极一时,为何迅速覆灭?

指挥作战的辛那赫里布

三、迅速倾覆

直到阿萨尔哈东继位之时,亚述帝国的发展正式到达了巅峰,统治区域横跨西亚、北非,其成就足以让世人瞩目。但盛极而衰,彼时的亚述帝国其实已经问题重重,常年征战带来经济的下滑再加上人民的不断起义,亚述帝国的综合国力不断下滑,王室内部矛盾的日益激化更是逼死这个帝国的致命毒药,上层不稳下层自然也不牢固,在极盛不到50年左右的时间里,亚述帝国就迅速倾覆,令人叹惋。

引用文献:

《中国亚述学研究述略》

《世界古代文明丛书:巴比伦与亚述文明 》

《世界帝国发展史》

《世界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