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贊同自己的孩子住校嗎?為什麼?

小學資料管家


首先看自己孩子的獨立性,如果動手能力可以的話讓孩子可以提前先適應。但是上初中了就可以放手的讓他去住校,初中各方面條件都比較成熟。


修凡育兒


作為一個從小在私立學校住校讀書的30歲過來人,有幾句話要說:

讀私立學校的初衷:當年老家教育水平整體較差,而我也是趕上好時候,老家湧現出好多私立小學、初中、高中。不得不說,當年能上私立學校的家庭條件是一方面因素,孩子個人素質也是一方面,入校是需要考試的。當

年我是屬於勤能補拙的,所以上了私立學校後,老師是非常有耐心的,每個知識點學不會,做不會題,老師會一直陪著,直到學懂弄通。(畢竟私立學校老師工資高,要求請對也高)。

當年就是在私立學校上了5年小學,等上初中時,在我們縣各個學校都參加了入學考試,幾千人中,穩穩的都在前15名。這是在公立學校做不到的。

從小住校帶給我的影響:當年私立學校都是住校的,兩星期回趟家。我記得當年別人的父母中間老去送衣服送餃子,我爸媽除了61兒童節看我表演節目,再沒去過,也沒送過,都是校車。

可能女孩也懂事早,從住校起,自己的衣服自己收拾,學校也安排了洗衣服課,洗澡課,所以每次週末回家都沒有髒衣服帶回去。

其實,回頭想想是從這個時候起鍛鍊了我的自理能力,以至於剛上大學時候看到很多同學連被套都不會套,自己卻什麼都會。。。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鍛鍊了我的與人交往能力。從小就是集體生活,懂得如何融入集體,如何與人溝通交往,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所以說集體生活是非常鍛鍊人的。我想如果以後我有了孩子,在有可能的情況下,會選擇讓他住校。

我感覺住校生活對我的人生起到了非常正面的作用,對我的性格和各方面能力都意義重大!!!


安穩生活PT


我不贊同自己的孩子住校 。

無論孩子多大年齡,從小學甚至到高中,在家長有可能的條件下,儘量不讓孩子住校。高中孩子年齡大了還好點,小學初中無論在任何情況下,我是不會讓我的孩子住校的。

今天我剛回答了一個問題,我最大的遺憾是什麼?我最大的遺憾就是在女兒上高中的時候沒有陪伴她,導致她失去了進入名牌大學的機會。為什麼這樣說呢?我的女兒從小學到初中都是上的公辦學校,我和老公在鄉鎮上班,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學習條件,我們在縣城買了房子,讓孩子到縣城上學,每天我們要跑幾十公里的路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無論多麼艱難辛苦,一直都在堅持著。為的就是讓孩子能回家吃飯睡覺,能瞭解孩子的情況。女兒的學習成績從小學到初中都是班級前幾名,從來沒有落後過,中招考試的時候,女兒以六百多分的成績升入市重點高中。因為兒子在縣城上學,而我和老公在鄉鎮上班,我們沒有條件在市裡面租個房子陪著她上學,我們當時是很無奈的,確實是沒有辦法。然而女兒卻因為住校導致生活上的不能適應,導致成績直線下滑,高二下學期結束的時候,她只能考到400來分,雖然後期經過她的努力和我們的鼓勵考上了一所211大學,但我依然覺得很遺憾,對不起女兒,如果當時我能陪在她身邊,她就能更好。

我的兒子現在上小學,成績一直也很好,上四年級了,是學校裡出名的學霸,我下定決心,無論孩子在哪裡上學,一直到高中,我都會陪伴在他身邊,陪著他學習,陪著他成長,讓他感覺到家庭濃濃的父母關愛,在愛的教育下,幸福快樂地學習。

在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中,家長的陪伴是對孩子最大的關愛,如果孩子得不到這些,那將是他一生中永遠的缺失 。

所以我不贊成孩子住校,奉勸各位家長在儘可能有條件的情況下不要讓孩子住校,因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能缺失父母的陪伴 。


寒梅落雪


贊同孩子住校。

我兒子目前上大學,初中和高中都住校。他就讀的初高中是我們省最好的學校之一,在省會,學霸雲集。當時覺得遙不可及,但是沒想到兒子竟然考上了。不捨得放棄,就必須住校,因為我家不在省會。孩子的姥姥不捨得,勸我三思,孩子才12歲,一旦選擇這個學校,初高中都得住校,然後大學,工作,基本上就相當於離開家了。最後決定權給了兒子,他願意去這個學校,也願意住校。

剛剛住校時,很想孩子,每個週日下午把他送走之後,心裡空落落的,就盼著週五的到來。孩子也想家,只是不想讓我擔心,沒有顯露出來。有一次和我聊天時說,他剛剛住校時,晚上特別想我,熄燈後就默默的流淚,不出一點動靜,不想讓同學聽到。好在住校生活豐富多彩,很快他就適應了。

從我家孩子的住校經歷看,孩子住校的好處有:

1、有利於培養孩子好的作息習慣。初中時九點半下晚自習,洗漱後,十點熄燈睡覺,書本不可以拿回宿舍,不許在宿舍學習。高三時到點宿舍也必須熄燈,如果自己想多學會就去專門的自習室。嚴格的作息時間保證了孩子的睡眠。我身邊同事、朋友的孩子,別說高中了,初中開始就天天寫作業到十一二點。

2、家長不用陪讀。網上常常有陪讀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時各種崩潰的經歷,還有的家長孩子學到多晚就陪到多晚。孩子住校,我想陪也陪不了,而且孩子也不習慣學習時家長在旁邊。

3、有利於家庭和諧。平時住校,週末回來兩天互相親近的了不得,即使看到孩子玩遊戲也忍了,不會嘮嘮叨叨。孩子青春期的叛逆一般都針對自己最親近的人,不在父母身邊,他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他的青春期我沒覺得有叛逆行為。

4、學會與人交往。孩子從小就住校,需要自己處理好與老師同學的關係,懂得謙讓,包容,我兒子和同學、舍友的關係都很融洽。我觀察到他很注重生活細節,行為讓人舒服,不會做讓人反感的事,會為別人考慮。

5、適應環境快。初高中住校的孩子,上大學幾乎沒有不適應的。兒子大學自己選擇了廣州,從東北到南方,巨大的氣候差異和飲食習慣,沒造成任何活動困擾。我兒子幾乎從來不主動找我,他認為沒啥事,一切都好。

當然,住校的前提是學校得好,無論是教學質量還是管理得讓家長放心。無論是初中還是高中,兒子每週都會帶一張反饋單回來,班主任、各科老師都會反饋孩子一週的情況,也要求家長反饋在家兩天的情況。其次,孩子住校不等於家長放任不管。不用照顧孩子吃喝拉撒睡,肯定是輕鬆,但是得時刻關注孩子的情況,多和老師溝通,多和家長交流,週末孩子回來多陪伴,關注他的情緒。學校、班級的任何活動,我和孩子爸爸都特別積極的參加,家長會搶著去。雖然沒有天天陪伴,但是孩子成長的重要時刻,我們都沒有錯過。


遐YX


你贊同自己的孩子住校嗎?為什麼?


我是平說生活,其實我家也有一樣的問題,下面說說我們是怎麼處理的。總體來說,我們希望孩子住校,不過更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意願。接下來的分享,可能能給你一些參考意見。

記得去年我家兒子,剛剛考上四星高中,一家人都挺高興,不過犯難的是,離家大概要10公里路,我老公計算了路程時間,說最好是能住校就好了。所以也跟兒子商量了。兒子看在實際情況,也欣然同意了。只是當時問學校老師,得到的答覆是不一定符合條件。所以開學的那幾天,一家人都是蠻忐忑的,希望小孩能順利住宿,畢竟家裡還有兩個雙胞胎女兒要照顧,我們也擔心影響兒子的學習環境。

終於等到消息,小孩符合住宿條件,一陣匆忙以後,安靜下來了。我們大概輕鬆了兩週,還好有兩個女兒,不至於像其他父母說的,小孩高中住宿了,感覺是寡居小老頭老太的節奏。

差不多過了一個月,兒子很無奈的跟我老公說,不想住宿了,並且說了實際情況。

  • 同學之間相互影響,晚上入睡很晚,早上感覺睡不好,很難保證睡眠,影響白天上課質量。

  • 學習上課的材料都在手機QQ群裡,住宿生手機都不讓用,很多東西都無法完成。

  • 吃飯飲食也快跟不上,感覺特別疲勞。

  • 集體生活,一個宿舍就是一個小江湖,很難大家合群。

他們倆經過商量以後,就跟老師說了這件事情,老師建議再觀察幾周。我老公堅決支持兒子的想法。決定搬回來,雖然每天要接送,很辛苦,不過從來都沒有怨言,他說只要決定好的事情,再難也要堅持。

現在孩子已經是高中二年級下半學期了,風雨接送一年左右了。總體感覺孩子慢慢適應學校的節奏,身體也結實了不少,最重要的是他找回了自信心。眼睛裡又有了自信的目光。

總之,我們家的想法就是把情況跟孩子說清楚,大家和平做出選擇,再難也要堅持到底。這也是給孩子傳遞一種信心。沒有啥事做不到的。


謙說財經


你贊同自己的孩子住校嗎?為什麼?


雖然我從11歲開始離開父母,住進學校的集體宿舍,一直到高中畢業,即便進入大學也算是另一種形式的住校吧,根據我的個人經歷,我還是建議做父母的不要讓自己的孩子住校。


下面說說我不建議住校的原因:

以下僅為我個人的體會,不代表每個人身上都一定會發生。


1.孤獨感

我不知道您孩子的年紀。我上學比較早,11歲開始上初一,為了上個好點的學校,就去了一所離家比較遠的中學。由於性格內向,又有點膽小,剛上初一個子又小,所以我永遠是躲在角落裡的那個。其他同學都是鎮子附近的,我是從較遠的鄉村過來的,所以總覺得自己跟他們格格不入,這種孤獨感一直伴隨了我很長時間。


我們上初中的時候,冬天特別冷,零下十來度。上課時教室生火爐,睡覺時宿舍沒有暖氣,大家擠在一起互相取暖。我穿著厚厚的棉衣,褲腿崩的緊緊的都打不了彎,到睡覺的時候我一直脫不下自己的褲子,夠著褲腿就是使不上勁,感覺胳膊沒有啥勁。小學的時候我跟奶奶住在一起,都是我奶奶幫我拽褲腿。宿舍熄燈了,同學們都睡了,我褲子還沒脫下來,那時候,我沒有怕冷,我只想我的奶奶。


2.學到的壞習慣

我以前是個別人眼裡的乖孩子,但是我一些壞毛病都是住校的時候學的。扎金花,一分錢的底能玩一晚上,等檢查休息的老師走了,我們用被子圍一個圈,點上蠟燭能玩一晚上,耗的雙眼通紅,輸了最多幾毛,贏了也是幾毛。抽菸,翻牆,逃課都是那會跟其他同學學的。初中的時候,有幾個同學晚上出去附近村民家的果園偷蘋果,偷完拿回來之後給男生宿舍每個同學頭旁邊放幾個。雖然學了不少壞毛病,好的一點是我的成績沒有落下。


3.與父母越來越少的交流

初一開始到高三畢業,就週末回家轉一圈。跟父母交流的機會比較少,週末回家無非就是聊點學習的情況,很多時候還要幫家裡幹農活。到現在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怕給家裡打電話,經常不知道說什麼。


4.艱苦的條件

住校不管多好的條件,總不如家裡。我們那會農村中學沒有學生食堂,每週日下午到校,帶20個饅頭一罐鹹菜,週三中午家長再送20個饅頭一罐鹹菜,這就是一週的口糧。饅頭配鹹菜,不高也不胖,夏天長毛,冬天凍硬,開水一炮,放點鹹菜,吃了漲肚。高三課業緊張,一個月放一次假,我媽有一天做的羊肉,騎自行車趕了20裡地給我送來的時候還是熱的。那個時代大家都是這麼艱苦過來的,也不覺得什麼。

前段時間,回老家,我媽給我講了一件事。隔壁鄰居家的小孩上初中,父母在外打工,孩子送去住校,農村中學現在的條件比我們當初雖然好了很多,但還是面臨問題。學校食堂飯菜質量不高,孩子不愛吃,所以經常去商店買零食吃。吃了一年多,胃吃出問題了,得了很嚴重的胃炎,住院很久,還是不可恢復的那種,現在家裡專門去了個人陪讀給孩子做飯呢。

我不知道現在城市住校學生的具體狀況,沒接觸過,但是肯定也有很多問題。孩子越小越不要輕易離開父母。


5.被欺負霸凌的風險

我自己雖然沒有受到欺負霸凌,但是住校的時候經常目睹打架事件,有結拜的,組織團伙的,住校也是個江湖,有江湖就有紛爭,有欺負人的,也有被欺負的。在孩子的心理成長的關鍵時期,這種情況對孩子成長極為不利。


當然,住校也不全無益,也有好的一方面。比如更獨立,更容易適應新的環境。

有些情況下選擇住校實數無奈之舉,我身邊也有這樣的例子:

孩子初三沒考上高中,家長給報了個全封閉軍事化管理的補習學校,住校學習一年,也考上了高中。再碰到這個孩子的時候,我問他的感想,他說還行,老師打的很兇,但是有作用。沒辦法,不學就得捱打,這是他的原話。還說高三要是考不好還去那個學校。


以上是我的一些個人經驗和看法,希望對您有用。


院子三尺三


初中以上就可以啊,孩子終究要自己面對學習和獨立生活。家長注意提供物質基礎和一定的精神支持就好。

記得第一次住校是初中三年級,為了中考集中複習,我們十幾個尖子生集體住校集體學習,也就是那時候才開始明白很多道理,而且開始了獨立學習生活。

高中以後,住校就習以為常了。每週回家兩次,主要是拿一些乾糧和少許零花錢。高中三年的住校集體生活對我人生影響非常大,也為後二十年的大學生活、一個人求學工作奠定了基礎。所有事情都自己一個人抗過來了。

必要的是,也是我的父母先天的不足,家長儘可能要為孩子的獨立學習生活,提供精神支持,畢竟一個人在外會面臨很多現實問題,無助的感覺會很難受。


不教書先生


住校是一個孩子成長的開始,建議家鄉們放手讓孩子住校。我兒子高中在外面,對於一個各方面都不出眾而且有些自卑性格的男孩子來說,這一次住校對於他的成長真的起到了一個積極作用。等到大學畢業之後出去工作的時候,每當我有什麼不放心之類時,孩子都會對我說,有什麼可不放心的,我都在外面多少年了?你看,一副老江湖模樣。如果一直在家裡,他一定不會有這樣想法。


芳園睡月


首先呢,因為我從初中到高中,共六年都是住學校的,這期間你會有讓你一輩子的難以忘懷的室友,各種寢室裡的趣事記憶,也更能提前讓你感受下獨立的感覺,提前感受下沒有父母守護的感覺。當然,住校對學習還是有很多好處的,首先就是上學近,然後學習氛圍也好!在我上學期間,從整體來看,住校生的學習成績要好些,而且對學生抽菸,上網,熬夜有比較好的管理效果!


非飛妃


如果學校條件可以,當然住校,特別是男生。孩子早點獨立生活,是提高生活能力和情商的最好的辦法。我兒子4年級開始住校,現在5年級。適應的挺好,偶爾和同學有矛盾,也都是他們自己按他們的規則化解。當然,學校條件太差就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