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的選擇,到底怎麼選才是最合適的?

生死的選擇,到底怎麼選才是最合適的?

不知道你最近是不是每天一醒來先打開疫情地圖看看最新的數據,睡前再看看最新數據,然後再去睡覺?反正,我現在的每一天是這樣的,看看確診病例、疑似的數據、死亡及治癒數據,想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解除警報,恢復正常生活。

其實咱們感覺困在家裡,憋的快要瘋掉了,但其實我們都還不是風暴圈中心的人們啊,那些在治療在隔離的病人們,那些武漢的市民們,那些醫護人員們,他們才都是真正的親歷者。他們每時每刻都在面臨著生與死的選擇,我們都無法真正感同身受他們身體與心理的痛苦,也真的不適合指手畫腳、評頭論足什麼。

生死的選擇,到底怎麼選才是最合適的?

只是不禁在想如果真的有一天生死的選擇發生在自己身上,自己會怎麼選擇呢?年輕人常常會抱怨人活著太不順心太不如意了,為什麼要活著。我婆婆常常和我說,等她老了如果活得很痛苦,需要什麼插管啊手術之類的維繫她的生命,讓我們不要救她,她不想獲得那麼痛苦,那麼沒有尊嚴(因為姥爺,她的父親,那時候病重的時候天天都很痛苦,卻還是求著他們不要放棄治療,吃喝拉撒都在病床上需要人照料,她覺得很心疼很難)。但是人很奇怪的,當老了病了可能要死了,是希望得到一切的救治,哪怕這個救治的過程很痛苦,哪怕經歷多次苦不堪言的手術,哪怕躺著全身不能動,都還是願意為了那一口呼吸而硬撐著。每每看到這樣的新聞,我都在問自己,如果是我,我會怎麼選擇呢?是可以坦然的面對死亡,還是無論如何就為了活著呢?每個人的選擇都會不一樣吧,沒有對錯之分,只有合適與否吧。

為什麼會想寫寫這個主題呢?昨天在刷新聞的時候,看到一個新聞,說的是非典後遺症的部分人現在的生活,那時候的治療手段主要是激素治療,激素的副作用和後遺症的強度都是很大的,嚴重影響正常生活,他們每一天都在承受著身體的煎熬,以及經濟上的壓力。在那場非典的戰役中,他們都是倖存者,而在他們的一生中,他們真的是幸運存活的人嗎?靠藥物緩解身體的疼痛,喪失工作能力,生活成問題。他們中有些才30歲40歲,他們的人生才在進行時,接下來的路怎麼走?這些都是他們那時候選擇活下來的代價。但是在那個時候,他們怎麼知道這一些,哪怕知道,他們也不知道真實的生活會是怎樣,他們只想活下去!

生死的選擇,到底怎麼選才是最合適的?

活,是人類最原始的本能。怎麼活,是人類作為高級動物的高級之處。能夠坦然接受死亡、走向死亡的人,是偉大的人。為國家和人民利益犧牲自己的人、為顧全大局為他人犧牲自己的人,他們不是不想活,他們是知道怎麼活才是最合適的,他們是明白人。

這個話題太沉重,也太敏感了,不適合再深入的說下去了。我沒有權利去評價別人的生死和選擇,希望的看到的朋友就當作一篇閒文看看就好。祝大家身體健康,天天開心。


/END/

拾光,從這一刻開始熱愛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