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往无前的90后

“疫”往无前的90后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杭州公安广大青年民警以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用实际行动书写着青年的担当与责任。

一人担当一分力,两人战“疫”同努力

周灯华,男,现为上城公安分局小营派出所民警。1990年4月出生,浙江兰溪人,中共党员,2013年6月毕业于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专业,服役于北部战区陆军防化第四旅,在部队先后参加大型演习2次,获优秀基层干部1次,旅、团嘉奖各1次。2019年12月参加工作。

“疫”往无前的90后

周灯华是上城分局部队转业民警,现在小营派出所见习锻炼,妻子冯亚婷是浙大一院工作人员。两人两地分居5年,原计划正月初六回妻子老家办婚礼,老丈人定好了酒店、分发了请柬,就等一对新人回家。恰好赶上武汉疫情爆发,在这个全民抗击“疫情”的高光时刻,他们选择了舍弃小家、推迟婚礼,站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用行动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全省启动一级响应后,小营所全体民警夜以继日坚守岗位。疫情当前,没有见习可言,他传承部队优良传统,听令而行。过年期间,一直坚守在疫情抗击第一线。他主动同大家一起上门核查重点地区来杭人员,积极维护医疗秩序。先后参与路面防控巡逻,部分药店群众购买口罩时维护秩序,浙大一院发热门诊站岗执勤,保障良好就医环境,配合疾控部门和街道社区上门排查病患或密切接触者,对居家隔离人员进行告诫,劝退在公园、路边等地聚众赌博、跳舞等工作10余次。而妻子冯亚婷,自1月18日来至今未休息过一天,时刻忠于职守,严阵以待,每天家和单位两点一线。两人表示,国家有大事,我们年轻人就要分得清大局和小家,只有国家和百姓安全了,才能有自己幸福的小家。

“疫”往无前的90后

“希望疫情早日结束,他能早点回家”

纪锦军,男,现为西湖分局刑侦大队民警,西湖分局团委副书记。1991年7月出生,籍贯江苏盐城,民族汉族,2014年10月参加公安工作,先后在西湖分局蒋村派出所、西湖分局刑侦大队工作,工作以来获得个人三等功两次、全市优秀团员一次、全市公安机关破案能手、G20峰会安保先进个人等荣誉。

“疫”往无前的90后

2020年的春节,不同于以往的喜庆和热闹,取而代之的是清冷和不安。年前,刑侦大队民警纪锦军曾对妻子信誓旦旦地说到“这个春节我一定好好陪陪你们。”谁能想到,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步升级,纪锦军只能对妻子食言,早早就结束了自己的春节假期,从年初四开始便全身心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前期纪锦军抽调区防控应急指挥中心警戒治安组,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重点人员落地核查流转,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1月31日起,他又抽掉至市局人员闭环核查专班,奋斗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作为驻点市局人员闭环管理研判组攻坚组(一大组)的一员,纪锦军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接收情报、指挥、网警等部门流转来的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寻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员可能在杭的线索,并发出核查指令,以消除隐患。

疫情防控工作中,纪锦军时刻都面临数据分析量大、工作时间紧迫等诸多困难,但是他知道,在这场与疫情争分夺秒的赛跑中,时间就是生命,能早一点发现疑似感染人员,就能早一点核查、隔离,就能早一点控制疫情蔓延。

“时间就是生命,

我每天想的就是能再多核查一点线索。”

对于纪锦军来说,办公室即战场。自1月31日开始纪锦军就再没有回过家,每天工作到凌晨已经成为了常态,办公椅一后仰就是床,累了就睡一会儿,醒了继续接着干。

“你今天什么时候下班啊?”

“估计要通宵了。”

“那行,你先去忙吧。”

面对这场疫情战中的“逆行者”丈夫,年前刚动了手术的纪锦军的妻子从鑫莎没有质问,也没有抱怨,而是选择了理解和支持。她知道纪锦军放心不下女儿,便通过视频聊天让他看看女儿。女儿稚嫩的小脸上扬起的笑容,就是鼓舞纪锦军最大的动力。

2月1日的深夜,孩子已经熟睡,结束了一天工作的纪锦军终于回家了,但他只是冲了个澡,换了身衣服,仅仅半小时后,他就带着妻子匆忙为他收拾的衣服,又赶回单位工作了,留下的只是一个背影。

“我给他带了七天的换洗衣服,希望七天后他能因为没衣服换了再回家一趟。”这是纪锦军的妻子在朋友圈对丈夫的调侃,但更多的是她对丈夫深深的关心与担忧。

“不是不想回家,真的是太忙了,何况现在疫情这么严重,我每天接触那么多人,万一回去了把病毒也带回去了怎么办。”纪锦军淡淡地说道。其实,为人父母,为人子女,何尝不想念父母孩子,还为人丈夫的纪锦军,又怎么能不担心年前刚动过手术的妻子。但是,在当前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时期,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人民警察用“疫战”前线的坚守,守护万家平安。

只希望疫情能够早点结束,待风和日暖、万物复苏之时,你我共享这美好时节!

“疫”往无前的90后

看不见的对手,看得见的坚守

雷艾萍,女,现为杭州市公安局安康医院管教民警。1992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2017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

“疫”往无前的90后

在这个高墙阻挡的特殊防疫区,雷艾萍和她的医务同事开始了14天封闭式工作,用他们的实际工作保障院内病残吸毒人员的身体健康,每日两次测温、教授七步洗手法、开导病残吸毒人员,带领病残吸毒人员每天户外活动、音乐欣赏等等,雷艾萍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青年民警的责任与担当。

年初三,正值雷艾萍值班,科内某病残人员张某精神不济,闷闷不乐。雷艾萍主动上前,询问得知其每日看新闻担心自己基础疾病较重万一被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会愈后不佳。得知缘由后的雷艾萍马上对其进行针对性教育谈话,告知其近期病情稳定,不必太过紧张,同时带领其拼图、听音乐,分散注意力,避免过度重视负面信息。持续两天,雷艾萍查看病残人员张某的情况,发现他三餐和睡眠都恢复常态,情绪趋于稳定,她的心才放下。之后的工作中她运用电视、广播等多种载体,让病员们了解疫情防控动态,并对病区进行全面消杀,保证环境安全卫生,做到统一病员思想、增强防控信心。

有同事和她开玩笑,我们年纪大,耐得住寂寞也正常,你一个20几岁的小姑娘是怎么扛过来的?她说,我是党员,我是90后,我有责任和义务坚守岗位。在这场战“疫”中,我们看到了90后民警的执着与热情,看到了90后民警的责任与担当。面对看不见的对手,做到看得见的坚守!

“疫”往无前的90后

先锋行动——抗击疫情青年突击队“小鲜肉”高成泽

高成泽,男,现为萧山分局新塘派出所刑侦民警。1996年9月出生,团员,入党积极分子, 2018年12月参加工作。

“疫”往无前的90后

萧山分局抗击疫情青年突击队的画卷徐徐展开,铺展在战“疫”前行的脚步中,涌现出一位位,一对对先锋人物。他,叫高成泽,是新塘派出所的一名民警。她,叫孙逸青,是中国银行的一名客户经理。他和她,是一对“95后”小两口,2019年12月刚领的结婚证,这本是他们领证后共同度过的第一个春节,但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选择在前线冲锋陷阵,而她选择在后方温暖支持。

因为平时工作忙,原想趁着春节假期两家人一起商议下婚礼事宜,顺便提前来一趟蜜月之行。但计划赶不上变化,高成泽接到分局组建抗击疫情突击队的报名通知,主动请缨,报名参加。出发前,他答应妻子,“等疫情过去,一定陪你去旅行”。

作为抗击疫情先锋突击队队员,高成泽参与和处理的涉疫类案事件大小不下几十起。 虽然少了一份团聚的甜蜜,但肩上多了一份坚守的担当,他们没有怨言,因为他们明白,特殊时期,只有全民行动,“疫”战到底,舍小家为大家,共克时艰才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疫”往无前的90后

编 辑 | 朱 蓓 责 编 | 庞振煦

核 发 | 胡早玲 来 源 | 杭州公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