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两个国家发生核战争,先发射核武器的国家是不是能稳操胜券?

雏菊西瓜Peterpan


这里的关键在于被击国的军政首脑机关在第一波核打击之后的存活与运行,战争的意志存在于首脑指挥系统,发动核反击的指令与密码都掌握在最高战时总指挥集体(3至6个人)手上。


山里树水中鱼


双方投入核战可能性太小,世界上最可能使用核弹的是俄罗斯,因俄罗斯人是战斗民族,往往不按常规出牌,如果美国,北约对俄罗斯强压过大,俄不计后果可能使核弹,怎么样都是死,一起来吧,到那地步,美国北约国家将是灾难性的,毁灭,有的国家可能不存在了,那样的话,世界将重新洗牌。

核战争肯定是先发制人占先,把你的绝大部分核弹头和发射装置打掉了,你仅剩的几枚在发射装置也假如完好的情况下,能够突防对方的导弹防御系统的几率又有几分呢?到时候可是拿自己民族的灭顶之灾去换取对方的微小轻伤啊!所以孙子兵法一直在强调兵贵在奇,而二战后美国和以色列每次区域战争都通过先发制人打出的第一拳而取得了先机!

如果确定对方也要用核武了,那肯定是先动手好,我感觉先动手起码能把大部分陆上的核武毁掉,潜艇的比较麻烦了。另外几百个核弹是毁灭不了中美俄这种大国的,连所有城市一个都不够,更别提更宽广的农村了,还有更更宽广的山区沙漠湖泊等地方要求炸不到的。也就看核爆后对空气的影响够不够影响全国的了。

论打架,有种说法叫反杀,一般都是先下手的死的好惨。因为先动手的,都有先试探的心理,数量,质量上都会下意识的控制,而后发制人就不同了,当他忍受住了攻击后,对对方已略有了解,可以有策略的,有倾向性的,全方位地击向对方,对方在此时防备是不足的,所以反杀比较可怕,要么不打,打则致人死地。

前提是你要把战略值班的机动导弹发射车,战略核潜艇,战略值班轰炸机全部干掉,现在核战没有三位一体都是不完整的,有一个漏网之鱼,都能干你10个甚至几十个城市,这是人民不愿看到的,不可承受之痛!!目前即便是美国在和大国对抗的时候也不能保证第一波就能干掉对方所有核设施!!所以你的命题不准确,还是歇歇吧!!第一波导弹发射井你能全部覆盖掉就已经很不错了!!现在还有一些战略伪装发射井,深山的一些发射井,很难全部一次干掉!

核弹先发制人与后发制人并不说明先发者优势,后发者报复并非不能翻转形势,如今核潜艇躲在大洋深处,深山发射井,公路机动发射都防不胜防,你若炸三峡大坝炸黄河长江并不能阻制核报复,说不定是毁灭性报复,你信吗?大国之间没可能,因为即使先发制人也无论如何摧毁不了大国的核武器设施,一般核武都布置在最隐蔽的地方,何况还有战略核潜艇这种东西。如果是小国呢?就可以了吗?我看也未必,就算你能一轮齐射发射出足够多的核导弹把小国全面覆盖全面摧毁,可是它仍然有战略核潜艇……

1千5百枚核武器同时在自己国家引爆,全世界都玩完。谁也跑不了。到时引发地壳板块变动,大地震,大海啸,火山喷发,火山喷出大量有毒气体,火山灰挡住几年的太阳,引起大波动的气候,气温变化,零上1百度至零下1百度,植物死亡百分七十至百分之八十。物种大灭绝,到时大家一起完蛋。还有一个核国家打另一个核国家,你能在同一时间消灭对方的所有核武器么,包括江河湖泊,深山老林的,还有一些机动的核武器,战略轰炸机等,最要命的是对手有多少核潜艇,都在什么位置,如何在同一时间把这些核潜艇全部消灭,别的核国家会不会来打我,这些事你想想可能办成么,谁也不敢打这个包票。如果某个国家首先使用核武器打击地方国家,那么你就面临所有拥有核武器国家的优先打击权。也就是说你成为了所有拥有核武器国家的首要目标,不论敌国还是友国。 还有就是长江黄河大坝,不用核武器太浪费了,一架战斗机就可以搞定了,不需要破坏水源,只将大坝炸掉死人会无数,比你破坏水源要大得多!

所谓核弹先发制人打击敌国不是等你打击一天后受打击国再二次反击?!哪会愚蠢到这个地步呢!!被打击国立马会5至10分钟时间内(或几乎1分钟甚至同时)起动核弹反击!所说的不首先使用核弹只是力争占领国家道德致高点罢了!核战争没有胜利者!次后还击者会使用当量威力更大的氰弹!无论怎样骂战总体上人类文明在进步,深信核战争不会发生!

先发制人扔核弹,看起来是占到了便宜,其实不然。只要挺过了第一波攻击,能够还以核打击,把核弹同样扔到对方的国土上,核战争之下,玉石俱焚,还有什么便宜可言。就算是一国拥有核弹最多,但双方肯定不敢比赛着相互对扔,那样的话,日子真的不想过啦?战争不是个人单挑,二次大战中,日本人准备一亿玉碎,两颗核弹一扔,不也就无条件投降了嘛。现代战争,不是说扔核弹就得投降,但互相比赛扔核弹,总是不能想象。


历史深度揭秘


从广义上讲,发生核战争没有赢家,曾经有人问爱因斯坦,第三次世界打战用什么武器?爱因斯坦说: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但第四次世界大战一定是石头和木棒。核战争能把人类打回石器时代,这是不争的事实。

从狭义上讲,先发射核武器的国家占了一定的先机,但第一波攻击不足以全部摧毁对方的国家和人民,在都有一定拦截能力的情况下,最多就是摧毁几个城市。那么绝对面临对方的反击,而且这种反击绝对是不计后果,不计成本,不什亡国灭种的反击,就像俄罗斯总统普京所说:俄罗斯都没有了,我还要这个世界干什么。

对于美国、俄罗斯这样的核大国,都有毁灭地球几十次的能力,而且都是国土面积巨大,先发射后发射都是一样的结果,只是多活几个小时,少活几个小时的问题。但对于核武器第二梯队的中国、法国、英国来说,都有三维一体的核反击能力。美国想摧毁中国,至少美国也要被摧毁一大半,美国任何人也承受不了这样的后果。对于核武器第三梯队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国,核能力相对有限,如果核强国先发制人,很可能把他们制服。

核武器是一种战略武器,基本不可能用,但绝对不能没有。毛主席说:一万年也要把它搞出来。这是大国的基石,大国的象征,也是联合国5大常任理事国都有的压仓石。


西布刀客


去年初,普京总统曾扔下一句霸气的狠话:“如果俄罗斯遭到核攻击,那么,我们就会用核武器毁灭这世界。因为俄罗斯都不在了,我们为什么还需要一个世界?”

虽说这话更多的就是在针对美国,但也很明显的强调了,目前的有核国家,那也分三六九等,核威慑方面,俄罗斯算是非常有底气的。

鉴于核国家之间的威慑力相差深远,所以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世界上的合法拥核国家只有联合国五常,后来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又明确限制了非核国家研发核武的行为。所以,之后的以色列,巴基斯坦,印度,朝鲜等国的核武器都是偷偷摸摸搞出来的,能否实战,有多大威力,不太好说。

此外,目前掌握氢弹,也就是“热核技术”的,只有联合国五常。

原子弹运用的是核裂变,而氢弹是核聚变,核聚变是在核裂变的基础上形成二次爆炸,威力更广,范围更大。因此,氢弹研发的难度远高于原子弹,保管技术和维护成本更是大多数国家想都不敢想的。

关于氢弹,世界上有两个版本。美国的那种已经被被证明,属于坑爹型,只有超级大国才有那么大规模的军费养着,放一般国家,能把政府能给折腾的破了产。美国一次小规模维护都能赶上印度一年的军费总额。

所以,美国虽然财大气粗,但保有的氢弹量也不太大,估计只是保留技术,少量持有,来保持威慑力;类似情形的还有英法,只掌握了技术,但没有保存其本身;甚至连能造出世界最大号“沙皇炸弹”的苏联和现代的俄罗斯也主动销毁了大多数氢弹,目前是怎么个“库存”情况,就不得而知了。

再看咱们中国,因为于敏团队另辟蹊径的方法,所以养护成本相对较低,据说常备30发,这个威慑力还是相当可以的。

加之,即便氢弹花费巨大,也不是你想学就能学的到的,像当年的法国,那是费了多大劲才踉踉跄跄的整出来的,差点成了国际笑柄。毕竟,这个压箱底的技术,一旦大家都有了,就等于没有。

所以,这么看,当今的合法或非法拥核国量不小,但大多数只能算是低端玩家,真正能拿着末日武器“对轰”的高端玩家,只有中美俄三国。

客观看,高端玩家对低端玩家,先打后打,其实差别并不很大,毕竟优势太明显。

比如,所谓的要“先发制人”,先决条件是具备陆海空“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陆基、空基海基核力量都得有投放打击能力才行。而这方面,全球也仅仅是中美俄三国能做得到。

否则,没有靠谱的投送平台、射程够远的导弹,你再先发制人,也得够得着目标打击区域才行。

此外,还得考虑对方的反导预警系统,只要不是“饱和式”轰炸,中美俄的预警系统都具备相当大的拦截能力。

这里,大家可能会问,那中途给打下了,不是还得产生巨大的核污染吗?

其实,核弹里装的不是直接类似于炸药的东西,而是几种物质,按流程接触和引发聚变。 所以,拦截就是要把这些物质的结构破坏,让其无法促成聚变。当然,拦截中无法避免的会泄露一些放射性物质,一定的污染是有的,但远到不了那种无法收拾的境地。

此外,还得考量的是对方的战略纵深,比如,东北亚地区,美国相同当量的弹下去,对日本和俄罗斯的打击力度肯定是差别巨大的。

但是,如果换成三个高端玩家互扔的话,先发制人的一方肯定会掌握明显优势。

这点,早在冷战时期,就被充分考虑到了。

比如,造价24亿美金的B2隐身战略轰炸机,当年研发初衷就是为了利用其隐形优势,深入苏联领空寻找和消灭对方机动发射的洲际导弹,以掌握制胜先机。

因为,跟导弹比,隐形飞机很难被发现,不好拦截。

很显然,高端玩家们一旦互相动手,那绝对是惊天动地的。比如,俄罗斯核弹头数量极大,能对美国的防空系统进行“饱和式”打击,而美国那边的情况也是类似。它们之间的核战,几乎就等同于世界大战,谁也不能置身事外。

所以,开头提及的,普京他老人家放出的狠话——“俄罗斯都不在了,我们为什么还需要一个世界?”还算是有点事实依据的。

好在,全球化趋势下,大国愈发克制,远到不了鱼死网破的那一步。即便是美国跟伊朗剑拔弩张的互相叫板,也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伊朗在频频挑战“石油——美元”体系,弃用美元结算,让美利坚认为这样影响自己赚钱了,归根到底,主要还是经济摩擦,远达不到要么生存,要么灭亡的程度。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如果是攻打印度,先发后发都一样,但如果是美俄互殴,情况就不一样了

首先还得先明确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人类制造的核武器是摧毁不了地球的,甚至灭亡不了人类。虽然今天全球的核弹头总数超过15000枚,但是放到发射架上的核弹头远远没有这么多,不是所有的核弹头都能实现在天空中翱翔的愿望,大多数核弹头的一生只能在仓库中渡过。

当然,那些装在发射架上的核武器就已经足以重创人类文明了,起码会给一个国家造成巨大的伤亡和财产损失。如果真的爆发核大战,那么参战的双方将直接退回到一百年前,甚至两百年前,但回到石器时代是不至于。

其实核武器的威力是有限的,在很多人心中,假如美俄开战,俄罗斯的核弹头压根不需要洲际导弹,只要扔进太平洋里,巨大的海啸就能淹没整个美国。

这种描述真的是超级夸大了核武器的威力,将核弹头扔进太平洋中,几乎就等于你把一块砖头扔进青海湖中央,你在岸边连个浪花都看不见。核弹头必须扔到敌人的头顶上才能发挥出作用,把核弹头扔到太平洋里搞不出海啸,只能是搞笑。

如果爆发核战争,先动手的一方肯定有优势,因为核弹头反射是需要准备时间的,虽然如今核武器发射的准备时间已经很短了,但各国的陆基导弹发射井基本上都已经被友邦的侦查卫星摸得一清二楚。若是开战,先把这些陆基洲际导弹基地给端了,然后在再把重要机场给废了,防止你的战略轰炸机起飞。(导弹发射井是不可能挪窝的)

不过即便是地毯式轰炸,总归还是会有漏网之鱼,尤其是可以四处流浪的导弹发射车,这家伙一旦出了门,根本不容易锁定。

而且几个主要的拥核大国都是有战略核潜艇的,可以在水下执行核反击任务,而防御核潜艇是非常困难的。

当然,对于已经升空的弹道导弹,也不是完全没有拦截的可能。目前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在实验过程中已经能够击落大部分的导弹,但美国人也不可能做到100%拦截,哪怕有10%的导弹拦截失败,那么美国的几个大型城市也就都成为历史了。

因此,对于美俄这样势均力敌的核武大国来说,核战争一旦爆发,先发制人给对方造成的伤害肯定更大,但绝对做不到稳操胜券,所以大家都很老实,基本上只是打嘴仗。

以上的这些结论都是针对美俄两个核大国作出的,如果是换成美国和印度,那么不论是先发还是后发,美国人都能赢。

首先印度不具备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没有战略轰炸机,虽然现在印度已经拥有了一艘核动力潜艇,但这艘和潜力更像是攻击性潜艇。即便印度军方一再强调印度的核潜艇具备发射弹道导弹的能力,但印度潜射导弹的射程仅有700公里,这是在开玩笑嘛?

做个简单的对比,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上的UGM-96A弹道导弹,其射程可达7400公里,是印度潜射导弹射程的十倍。

(印度首艘“歼敌者号”核潜艇,它于2009年下水)

而且印度核潜艇的静音性肯定无法和欧美核潜艇相提并论,只要一出港口,稳稳地处于美国的监视之下,到时候别说核反击了,美军上来就能把它先发击沉。

至于印度的陆基弹道导弹,射程太短,根本够不到美国。印度最新型的印度“烈火-5”导弹,射程刚刚超过5000公里,都算不上洲际导弹。

(“烈火-5”导弹)

所以即便是同样拥有核武器,各国拥有核武器的数量是不一样的,所拥有的投掷武器也是不一样的,各国的核威慑力也都是不一样的。对于一些二流拥核国家,先发制人还是可以稳操胜券的。


千佛山车神


在70年代,苏曾有一个计划,那就是对中的饱和核打击。

他们当时的所有计划都围绕的一点进行,那就是切断中国所有的核反击力量。

我们伟大的祖国一直奉行一个原则。

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这句话我们正面看就是,我们不会第一个使用。

但是反过来看,意思就是你可以用,但是我必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看着好像没什么底气,可是这句话可谓硬气十足。

因为核武器是一个双刃刀,任何国家都不可能轻易的去使用它。就算你拥有毁灭全世界的力量,但是你只要丢下一颗,就会有核捆绑效应产生。

核捆绑的威胁是永远在全世界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因为核捆绑的存在,全世界维持了和平。所以现在的时代,没有人会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除非这个国家濒临崩溃,或者统治者失去理智。

但是在现在的政治制度之下,这样的情况发生的几率微乎其微,也不会有独裁者的出现,独断专行。

所以这个命题本身不存在。

即使这个命题存在,但是我们又要考虑一个问题,这是为什么所有核大国都会强调三位一体核力量。

那就是为啦战争中的持续性,,还有二次反击能力,你打我的陆基,我要海基,什么都没有啦我还有飞机。

一个国家如果什么都不存在。只要他还有一艘核潜艇,敌对国家就会寝食难安。

也许再过十几年,就会有天空中的宇宙核弹。一切的防护手段,对于四维一体的战争而言,都是伪命题,如果是这样的情况,还会有人发动战争。

答案是除了丧心病狂的人,没有人会这样做。

我能想到的唯一一个双方都有核武器,但是会有胜败发生的,唯一结果就是两个国家实力非常不对等。

比如美朝,一轮饱和攻击就可以被消灭的国家,没有持续力。

不过这样的战争打下去就会面临的是,全世界所有核国家的敌意,这样的敌意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承受。

所以,任何在战争中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都不一定能够获得胜利,除非他有绝对的压倒性优势。

最后我要说的是,感谢爱因斯坦,他最应该获得的不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而是诺贝尔和平奖。


阿斗不傻


你要看这个国家又多大了,比如欧洲这些小国,别说一下子摧毁了,可能还会连带着把人家的邻国给摧毁掉。但是对于一些幅员比较辽阔的国家,有难度,除非自己也不想活了。

1.发射导弹,按下按钮的时候,对方可能不知道,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导弹总要飞吧,飞的过程就会被发现、被监控,然后在这个时候人家就可以做出决策,是否予以还击,搞个鱼死网破。

2.另外主动发动核战争的一方,如果抱着让对方灭国的想法,这个在国际社会上也会遭到严重抵制的,你可以对一个国家实施这种亡国灭种的打击,那么你也会对其他国家实施,这种反人类、反地球的行为,必将激发全世界人民的发对热潮。

3.还有就是,对于大国来说,是有多种实施还击的方式的,除了陆基之后,还可以从空中、海上对敌实施核打击,这种鱼死网破的做法,不仅让敌对的双方受到极大的损失,对世界、对地球整个环境的影响都无异是巨大的。

4.因此,大国之间虽然都在发展核力量,但是没有国家会轻易敢按下那个核按钮的,因为这种做法,其实也无异于自杀。

如有关于报考军校、入伍参军及后续发展相关的问题,欢迎关注咨询。


起步一二一


并不是。

导弹飞行需要时间。假设导弹从俄国远东沿海打击美国东海岸约需要1小时,打击美国西海岸约需30-40分钟。而这30分钟就给予了被打击国家能够进行反击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被打击国家可以准备拦截导弹,也可以准备打击对方。这样就造成了两败俱伤的局面。为什么美国死活不让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就是因为导弹从古巴打击美国本土只需要约6分钟,美国的反应时间大大缩短。

而且,“死亡反击系统”也不是吃素的。“死亡反击系统”又称“死手系统”,是指在本国遭受全面饱和核打击并且无法联系到国家领导人和操作核武器人员时自动反击核武器的核反击体系;当该系统被触发时,所有被预设好的目标都会受到饱和核打击;被自动核打击的国家不仅包括敌方国家,还包括所有的拥核国家和大的常规工业国;一旦一个国家的死亡反击系统被触发,其他国家会遭到饱和核打击,他国死亡反击系统也会被随之触发。该体系的存在是为了保证战争结束后本国幸存者与其他大国之间的实力差距较大。在20世纪80年代由苏联率先研制,几十年过去了,保不准世界上的所有核大国都拥有这种黑科技。

而当一次性使用大量核武器后,全球大概率会出现核冬天。核爆炸能产生大量烟尘微粒,大部分微粒的直径小于1微米。这些微粒可以在大气层中(从地面蔓延至平流层)停留一年至数年,平流层没有降水,这些微粒可以停留在平流层长达十年之久。这种微粒对太阳到地球的可见光阻碍能力较强,而对地球发散的红外线阻碍能力较弱,很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平流层以上的高层大气温度升高。作物会减产甚至绝收,浮游生物被杀灭进而影响食物链崩溃。高剂量的辐射和紫外线增强会使人类大量患病。人类文明倒退也会影响人类寿命。据估计,若地球的工业区遭受共计100枚核弹(占全球核弹总数的0.4%),就可以产生烟尘使全球农业瘫痪;注意,这种瘫痪将会是全球性的。

核战争没有赢家,任何一方发起战争都是不明智的选择,也不会占上风,请珍爱世界和平。


二战吐槽君


不行,基本上核大国都有大型预警系统,比如下图这玩意。

这种巨型雷达能提供数千公里的远程预警,因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不同,并不能隐蔽到地平线之下所以发现它其实问题不大,除此之外在中美俄三国还有更加复杂的预警体系,比如早期卫星预警,你洲际导弹发射的时候会释放大量的能量,所以基本上你一发射就马上会被敌人的广域光谱卫星捕捉到。在捕捉到你的发射之后,卫星会很快将你导弹的飞行位置转送到前沿测量平台,可能是航天测量船也可能是海外基地。我们就以我国的防御方式展开介绍,我国由于没有前沿基地,前沿测量主要依赖航天测量船,我们平时在发射卫星是听到的红外跟踪正常,雷达跟踪正常除了陆上观测站就是她们在起作用,这种船通常而言长这样。

在接到卫星发送的敌军导弹大体位置之后,这种船马上就会对敌军导弹的飞行轨迹和飞行速度展开测量,由于弹道导弹的中段飞行轨迹基本上是一个固定的抛物线(中国的水漂弹除外),所以你能快速预测出对方接下来要走的路线。而且由于洲际导弹飞行时间很长高达几十分钟,所以你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首先考虑的就是防御,由于之前的前沿预警已经完成了敌军导弹飞行路线的测量,所以这时你需要做的就是将防御武器拉到有利阵地进行布置,准备对敌军导弹展开拦截。在这之后我前面提到的大型雷达将接手对敌军导弹的跟踪测量任务,由于这种雷达体型巨大提供的照射能量非常充足,所以能对前线测量船的跟踪误差进行修正,在数据修正完成之后,将具体轨道信息装订到中段反导系统的火控之中,最后中段反导系统的高精度测量雷达启动,完成最后一轮数据修正并指导中段拦截弹发射,比如中国的动能2号和红旗26型导弹,由于这时导弹没有再入大气层,分导弹头并没有分开速度也不快所以拦截成功率较高。具体实现方式就是将一个物体发射到敌方洲际导弹需要经过的轨道上等着他撞过来从而击毁对方 。

如果这中段拦截没有完全成功,敌方导弹有漏网之鱼成功突入了大气层,那就该末端拦截系统上场了,这时主要角色是S400和红旗9B,但由于进入大气层之后敌军分导弹头已经分散,一个目标变成了大几十个上百个目标(导弹通常会携带大量假目标混淆对方拦截系统视听,真目标最多十个左右),加上速度极快(有些甚至超越了20马赫),所以末端拦截的成功率非常难看基本上就是个心理安慰。但经过了几轮拦截敌军实际的毁伤能力还是会下降了不少的,所以很难达到他们预测的毁伤效果,这意味着战争还有的打。

除了被动防御之外,你还能主动出击。之前我们说了洲际导弹由于路途遥远,所以需要飞行好几十分钟,即使没有中美俄这种复杂的预警能力,只要有大型雷达的国家至少也能获得10到20分钟的预警时间,这段时间足够你将发射井中备班的己方大型洲际导弹全部向对面倾泻过去,这也被称之为第一轮核反击。在备班的核弹全部倾泻完成之后,核大国通常还会有躲在海底执勤的核潜艇和躲在山区坚固机库之中的战略轰炸机以及隐蔽在荒郊野岭中的机动发射车,这些核武装将担任起第二轮核反击任务,这轮核反击通常是卫星观测到敌军在第一轮核轰炸之后,出现了没有被摧毁掉的重要目标而上去补枪的。

所以说到这里楼主应该明白了为啥即使一方先发射核武器,也并不能完全胜利了吧。而且核弹并没有大家想的杀伤力那么大,它并不能摧毁地球也不能摧毁人类,甚至连让人类文明倒退都做不到。很多大城市都有地下人防工事,即使被核弹轰炸工业生产能力也能转移到地下,甚至能在地下继续生产核弹,继而发动第3轮、第4轮、第……N轮核打击。而小城市和农村地区,那只能说该干啥干啥核弹根本炸不到你,因为如今全世界的战略核武器加起来还不到中国县城数量的1/3,人家炸大城市都不够谁会在小城市浪费弹药。所以说核弹也不过是人类战争史中出现的一个威力比较大的武器而已,它的地位既不是前无古人也不会后无来者。


开着皮卡打坦克


双方都有核武器,先发射核武器的就能先发制人吗?本人觉得不可能。

战争双方都拥有核武器,如果其中一方先发制人发射,但是不能摧毁对方的核武器设施的话,就一定会遭到另一方核武器的报复。如果能够100%摧毁对方核设施,那就能达到战争的绝对优势,不然情况十分复杂与微妙。

图为前苏联高度机密核武器库

1960年,美苏两个大国提出了《核武器制胜论》,确定了核武器是夺取战争胜利关键的理论,但是随着更多的国家掌握了核武器制造技术,而使得国际上对核武器的使用都声明了原则。比如说在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的前提下,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以色列这几国会先发制人进行打击或者报复;中国和印度的声明原则是,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核武器只为防御。乌克兰、南非、哈萨克斯坦这三个国家曾经拥有核武器,但因核武器实验导致人民深受其害,而主动放弃核武器;巴基斯坦的核武器是对了防御印度的;朝鲜的核武器是为了防御美国而自卫的。

所以自二战美国在日本丢下原子弹两大枚后,至今再也没有人使过用核武器,因为威力过大,而且核武器过后是无法重建的,基本都是毁灭性的。至今虽然世界上有过一些战争,但是都没有使用核武器,美国人也宁可派军队多牺牲些人,也不愿使用核武器,就是这个原因。

再打个比方,谁如果在长江黄河丢两颗核武器,那我们大陆饮水会成问题,土地被核辐射污染,基本就等着灭亡了,这种战争有什么意义?世界上如果出现核战争,就是地球灭亡之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