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坝区“兵支书”换上“战袍”上一线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这是一群特殊的人向党组织庄严的承诺,这一群人在平坝区脱贫攻坚决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而面对形势严峻的肺炎疫情防控,他们又挺在前面,实现他们庄严的承诺。

  写下“请战书”,身先士卒扛大旗

  “我志愿请求加入平元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先锋队,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与疫情抗争,随时听从党组织的安排......我定当不负所托,冲锋在前,望党组织批准!”平元村党总支书记肖正强带着村“两委”写下了请战书,按下了“红手印”。作为一名经历过8年军营生活的退役军人,他时刻将“冲锋在前”放在心里。

  6年的老兵,60岁的天龙村党总支书记何忠金也在微信朋友圈立下了自己的承诺“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党需要我的时刻到了,我向组织保证,冲在最前面,前面是雷区,我第一个冲在前!”


平坝区“兵支书”换上“战袍”上一线

  图为天龙镇天龙村党总支书记何忠金的朋友圈

  面对一边是独自在家即将分娩的妻子,一边是疫情命令的两难抉择,肖家村兵支书胡戊勋毅然说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会带头组织做好肖家村疫情防控工作,请组织放心!”在妻子即将生产之时仍然奔赴在疫情防控一线,直到妻子生产住院无人照顾那一刻胡戊勋才从“战场”去到医院。

  与此同时,穿石村郝德华、高寨村邹美刚、大寨村刘尚科等15名“兵支书”、2名“兵主任”全部回到了岗位上,整装待发,准备战斗。作为村级带头人,他们必须扛起防控疫情的重任,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他们的信念就是“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从疫情防控战线拉响起,这些“兵支书”奋勇当先,安排部署,统筹协调,人员分组......大到整个村的防控工作,小到后勤物资的购买,他们都要拿出主意;从一线卡点到幕后安排,都有他们的身影;责任最重的是他们,战斗力最强的也是他们。

  守住“责任田”,迎难而上破难题

  在“兵支书”的带领下,全区其他31名“兵干部”也积极投入到抗击疫情的队伍中,他们的身影遍布在村里的每个角落。从宣传到防守,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在做表率。

  平元村有6户村民原计划在春节期间举办喜事,但是肺炎病毒感染情况不容小觑,办喜事就面临着人群大量的聚集,防控形势严峻,党总支书记肖正强立即组织人员成立“疫情防控先锋队”,并带头入户动员,耐心解释“疫情过后天天都是好日子,好事不怕迟!”村民也积极响应,从简举办丧葬仪式,延办嫁娶酒席,避免村民大量集聚。


平坝区“兵支书”换上“战袍”上一线

  图为白云镇平元村党总支书记肖正强(左三)劝说村民不办酒席

  鼓楼街道城北村党总支书记谌洪学,率先成立了党员先锋队,由他担任先锋队队长,带头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带头开展湖北返乡人员排查摸底,带头在路口值班、排查过往车辆,重点监测湖北返乡村民在家隔离情况。“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马虎不得,这不只是一个卡口,更是群众的生命路口,作为一名老兵,一名先锋队队长,我必须冲锋在前”谌洪学说。

  刚刚获得全区优秀村警的孔维志,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昌河村现任的治安员,平时就是帮助村民调解问题,对各家各户都很熟悉,于是党组织就将在疫情固定检查卡点对经过车辆和人员进行宣传、检查和引导,以及对全村各个自然村寨及公共场所消毒等工作交给了他。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工作,他没有怨言。

  吹响“集结号”,齐心协力抗疫情

  勇敢顽强、不怕牺牲是军人的品质,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越来越多的退伍军人加入了战斗,他们主动请缨,争抢最重要最危险的工作,白天黑夜,无需报酬,坚守在岗位上。

  喜客泉村党总支书记张应腾是下派支书,同样也是一名“兵支书”,和他一起战斗的还有村里的11名退役军人,他们组织成立志愿服务队,吹响了“集结号”,积极参与卡点值守、体温检测、物资配备等工作。“各位父老乡亲,请你们放心,有我们退伍老兵在,我们将严格把好关口,你们安安心心在家,少出门。”退伍军人黄安栋向左邻右舍宣传到。


平坝区“兵支书”换上“战袍”上一线

  图为安平街道喜客泉村退伍老兵防疫志愿队

  肖家村在“兵支书”的带领下,成立了退役老兵小分队,凭借着自己对村情的了解,负责深入农户家中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摸清基础数据、掌握动态情况。

  天龙村退役军人陈冬冬,在部队服役12年,今年1月才退役回到家,主动放弃在家与家人团聚的生活,向村里申请参与防疫卡点志愿服务,从早到晚,坚守岗位,对每一辆过往的车辆详详细细去盘查,认认真真做记录。

  在这场战斗中,他们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发扬了军人的优良传统,他们坚守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为村民们筑起了一层层保护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