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吹响全省警“疫”号角 为控疫 他们时刻战斗着


率先吹响全省警“疫”号角 为控疫 他们时刻战斗着

他们,有敏锐的判断力,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救助病患;他们,有顽强的战斗力,总是日日夜夜为新冠肺炎患者设计最佳诊疗方案;他们,有非凡的凝聚力,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召必回、来必战”!他们,就是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一群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时刻战斗着的白衣天使。


敏锐的判断力,是医生的基本职责

1月29日,四川省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杨某治愈出院,距离他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的首诊整整过去了18天,这个好消息让医护人员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有人说:“市一医院及时隔离了他,等于救了很多人!”

早在1月11日下午,市一医院发热门诊迎来一名39℃的高烧患者杨某。当时疫情仅仅是初露苗头,大众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还非常陌生,但首诊医生对发热病人已经明显有了警觉,通过查体和详细询问后,高度怀疑他患有已经在医疗界有所传闻的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迅速汇报上级后将他及时进行隔离。当晚,杨某的家属请求医生开药后办理出院。全体医务工作者耐心地劝阻了他们,请杨某继续配合医院隔离治疗,既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更要对家庭和社会负责。

市一医院副院长李卫东说:“自四川第一例疑似病例以后,医院迅速召开紧急会议,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部署,迅速地建好了留观区,有足够的单间病房作为后备隔离病房使用,总共留观接近100余人。从最初的6名医生、14名护士到如今的8名医生、16名护士,我们时刻准备着!”


顽强的战斗力,是团队的坚实后盾

组建核心专家团队,线上线下并轨会诊

疫情发生后,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陈云凤响应号召,立即加入了核心专家组。“我们经常工作到深夜,集中全院的核心力量打这场硬战,我们不仅要对病人负责,更要对社会负责,绝不漏诊一例疑似病例。”身材娇小的陈云凤是一名医学博士后,从事临床工作三十余年,她已经在岗位上战斗了半个多月了,这场攻坚战不结束,她就一直坚守下去。

核心专家组由两名业务副院长带队,7名来自呼吸科、重症科、急诊科、儿科的经验丰富的专家24小时进行会诊,即使是午休和晚睡时间,也会在微信群里进行治疗方案的研讨。抱着绝不漏掉一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的目的,专家组针对每一例发热病人都要采取多方位的检查和复查。

陈云凤不仅要处理医院的病患,还要作为全市新冠肺炎的专家组成员为周边的疑似病人会诊:“能多做一点算一点,我们每一个人都多出一点力,就为整个社会筑起了一道防御墙。”陈云凤还参与了《四川省中医预防中药处方》《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控指南》等系列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研讨,为患者的后续治疗做出了努力,得到市公卫中心临床的良好反馈。

率先吹响全省警“疫”号角 为控疫 他们时刻战斗着

移动5G助力会诊,突破时间空间局限

既要杜绝接触感染,又要保障诊疗效果,市一医院始终在为患者生命护航。在移动公司的技术支持下,市一医院为第二医学观察病区开通远程会诊,迅速启用医院附近的5G信号基站,采用5G无线网络覆盖,全院专家资源库全力服务第二医学观察病区,MDT多学科会诊制定诊疗方案。同时,为避免使用手机带来的污染风险,病区配置了专用的5G影像设备,医护通过固定设备,24小时反馈患者情况。病区外的全院优质医疗专家则通过安装手机APP,参与5G远程会诊,随时随地为留观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减少了医生进入隔离病房的次数,实现了专家在不同点位也可进行集中会诊的目的。

李卫东副院长介绍说:“这套5G远程会诊系统比传统4G远程会诊系统更稳定、更清晰、更快捷,能更好诊疗患者,我们通宵达旦进行调试、安装云视讯会议系统,培训隔离区内医护操作技能,除实时共享诊疗文字、影像、视频资料外,还能实现多人远程视频会诊、远程心电检查等。”


做好分诊三关,“初筛表”放入电子病历

在最关键的阶段,我们考虑最多的就是采取什么样的办法能快速判断和防控疑似患者,没有时间去思考别的,更谈不上什么害怕和恐惧。”陈云凤主任能够如此坦然面对,也因为市一医院强有力的举措给予每一位医务人员的支撑和力量。

在医院的大门入口和每一个就诊区域入口,医院都设置了预诊、分诊和消毒的关口,一名医生加上两名护士的详细体测和询问是闯关“标准餐”。接下来的问诊也需要层层过关、人人过关,首诊医生会要求所有就诊患者填写一张诊断新型冠状病毒初筛表,待患者签字确认以后,将初筛表收入电子病历。这样把好入口关的方式,就是要力争一个新冠患者都不能遗漏。

市一医院本着对患者负责、对医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初心,截至目前,做到了“三个无一例”:无一例病人漏诊、无一例医护人员感染、无一例疑似病人到病区。

率先吹响全省警“疫”号角 为控疫 他们时刻战斗着

创新开展手消毒活动,医护指导促健康

市一医院门办主任韦龙娇在门诊大厅内指导前来就诊、探视的人群开展手卫生活动。韦龙娇感到非常欣慰:“这只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但是已经得到了每一个人的肯定,很多人已经能够自觉随时为双手消毒。我们每一个医护人员多一点细心、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关心,对于现在的疫情防控尤为重要。”

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指南》(试行第五版)发布以后,市一医院在院内关键点位增设手消毒点,在原有基础上增设140个免洗洗手液消毒点和温馨提示,采取人工、图示、文字等方式教会大家七步洗手法,做到防控疫情,“手”当其冲。

率先吹响全省警“疫”号角 为控疫 他们时刻战斗着

非凡的凝聚力,是共产党员不变的承诺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是一次星夜奔赴的驰援。在这场战“疫”里,市一医院786名在岗党员时刻准备着,坚守在一线的党员随时待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市一医院各支部迅速成立了党员先锋突击队,在职党支部覆盖率100%,参与党员覆盖面为85%。行政后勤和临床医护并肩作战,共同筑起保卫生命安全与健康的铜墙铁壁。在第二医学观察病区,仍然有24名“抗击新冠冲锋队员”在轮流换班,持续坚守。为保护家人和其他健康人群,第二医学观察病区冲锋队员们主动实行“自我隔离”,队员们就在医院提供的休息室和第二医学观察病区之间两点一线工作、生活,做好了打阻击战和持久战的准备。

率先吹响全省警“疫”号角 为控疫 他们时刻战斗着

2月5日,利用病房交班的空隙,第二医学观察区临时党支部成立了。“作为留观隔离病房的护士,我们自愿战斗在抗击‘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的第一线,为一身白衣勇往直前!”临时党支部书记邹光春接过任命文件,郑重地说道:“我一定不辜负组织的信任!”临时党支部成立仪式上,一枚枚党徽被郑重其事地佩戴在医护党员胸前,时刻勉励大家一定要做好表率,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

截至2月10日,市一医院13名共产党员已经主动请战到了援鄂一线。他们也是父母的孩子、丈夫的爱人、孩子的母亲,他们只是换了一身衣服,就要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阻止病魔的坚固防线,扮演着那个与死神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新时代英雄。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响亮的名字——共产党员。

市卫生计生宣传教育中心 王颖 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