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优厚的家庭条件,你只能靠省钱了”,你怎么看?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我本人就是属于你说的那种条件,15岁出来打工,可能也不是属于特别节省的那类人,但我能够坚持打工持续了14年,也可以说是属于那种想靠存钱的那类人。我现在31岁可以这样告诉你打工的这么些年真没有什么存款,无非是可以说正常生活过日子,一般人家能够做的事情,咱也能够跟上。但要说有钱,真的是存不到钱。

这两年胆子大了些,但凡有机会能够挣到多些的钱我都会去冒险尝试,也确实收到了比打工好些的收货。


我是一个纺织工


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家庭的优势,收入一般般,省钱真的很重要。从我说起吧,老公一个人上班,收入有限,我带两个小孩没有收入,我们从结婚到现在9年了,通过自己的努力,买了12万的车,婚房(公婆买的小产权房)装修6万多,17年老家县城买了电梯房首付12万,月供2700,19年又在浙江桐乡买了套学区房,首付29万(靠跟亲戚东拼西借的),月供3700,现在同时供两套房,压力确实有点大,但是身边同龄人差不多都这样,过日子真的是靠省出来的,不逼一下自己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以前的我不喜欢逛夜市,衣服鞋子都是几百一件的。也不喜欢逛菜市场做饭,经常跟老公出去吃,还经常做做头发,做做指甲,出去旅游,现在都改变了,几十块的衣服也一样能穿,还跟着别人研究哪里打折,哪里换季买便宜又好的衣服。现在基本不去外面吃,自己做能省很多钱而且又健康,40块钱的肉能包50个包子,又好吃又放心还方便。还跟邻居们学会做好多菜。外面3元一个的肉包真心吃不起。自从学会了节省,生活反而更健康了。现在年轻苦一点没什么,坚持下去把房子供完,把孩子养大,老了就轻松了。如果人一直大手大脚有多少花多少,到老了才知道一事无成。




Yunyun妍笑眉舒


毋庸置疑肯定是要省钱的,有钱人家也省钱,咱们普通人赚钱赚的不多,除了维持本身生活需求外,有的人还要往家里打钱。

我们厂有一个同事是广西的,人看着挺老实,穿着也朴素。有时候厂里饭菜不好吃,约定好一起出去吃,他每次都点最便宜的那种,有时候他给自己额定的300块生活费用完了就不肯跟我们出去吃饭了,就在厂里吃。

我们都在想:你那么省干啥。他笑而不语,到后来才了解到,他每个月在厂里打工赚4500左右,除了固定的付房租水电,只给自己留了300生活费,其他的钱都往家里打。后来他取媳妇花了8万块钱彩礼,都是他给他父母打得,他父母舍不得花又给他存着,最后才省出了8万彩礼钱。我们当时心里都感到惭愧,同样是厂里发差不多的工资,到头来我们身上余的钱不足人家十分之一。

所以说我们还不学会省钱,天天都做月光族,有可能以后媳妇的彩礼钱都给不起。


马怪怪


说说我们家吧。80 年代初我家住茅草屋,盖房的木料还是借的,我爸是泥瓦工,农时种地闲时出门做瓦工。别小看泥瓦工,同样的工种有的人被叫师傅有的人没人请,我老爸就是师傅,基本没什么闲着的时候。以前的工资我也不懂,参考现在泥工的工资也差不了多少吧。我妈忙时种地闲时管理土地和一家人的生活,猪呀鸡鸭当然也是养很多的,所以我小时候基本上没有饿过肚子,但是家底差也算不上小康。后来农村搞规化了(很多人可能不懂,就是每家每户的地基一样大,横平竖直门朝一个方向)我爸又买了一个打米机,白天干活晚上加工打米赚工钱。慢慢的我家日子越来越好。我们姐妹三个虽然没读多少书但是也继续了父母的奋斗精神,现在都靠自己的努力买了房和车(不是炫耀,我们的资产在我们本地也就中下吧)有了稳定的生活。

所以穷富没关系,自己要有信念和骨气,要有目标的去努力奋斗既要吃的了苦又要享的起福的人格局才会大,格局一大人生的境界就不同啦


日月潭水清


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优厚的家庭条件,不是只能靠省钱,省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想办法增加收入,如果只靠省,而收入却没有增多,那么家里有点什么变故就会一贫如洗。

说说我的情况吧,自从有了孩子,我就成了全职妈妈中的一员,公公婆婆在老家生活,每个月我们家就全指望着我老公的收入,发了工资我们就赶紧列一个消费清单,孩子的奶粉尿不湿,家里买菜房贷水电费话费等,我天天跟个陀螺一样围着孩子转悠,所以新衣服和化妆品通通也不在考虑范围了,就这样,除去所有开销,我们每个月还能攒下几千块,能攒下来的前提是家里没人生病,没有任何人情往来。由于公公婆婆不愿意来外省和我们同住,而且老家的房子已经快没法住人了,所以打算这两年再攒点钱能凑凑首付在我们老家县城给我公公婆婆买一套小一点的房子或者给他们在老家重新修个新房子,好不容易有点存款了,我婆婆却生了一场大病,所有的存款所剩无几,这两年的钱也白省了。

所以,像我们这种普通人,只靠省钱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上有老下有小,只靠省下来的那点钱根部不足以抗任何风险,想办法增加收入吧!!


丹妮子ya


1.钱一定要有原始积累。对于穷人来说,钱就是省出来的。对于富二代来说,此条略过。2. 有了原始积累后,要寻找渠道去投资或赚钱。如果没有好的渠道,钱还是省出来的。你想想,你费尽心思去帮人翻译,每个月多挣1000元钱。而你因为买到了一张廉价机票而省了2000元的时候,钱是不是省出来的?显然是,所以关键在于你省钱的渠道能否比你赚钱的渠道创造更多的单位价值,如果是则省钱,如果否则赚钱,道理很简单。3. 省钱和赚钱从本源上来说,都是利用信息进行财富的积累。

这里说的省钱不是在小钱上斤斤计较,而是在大钱上斤斤计较。也就是说,要把钱省在刀刃上。穷人要赚钱,能利用的最大因素就是时间,时间就是金钱。你买大件产品时懂得货比三家省了1000元,买房因为合理避税或用公积金省了一大笔钱,这些都是大钱,富人也会省的,穷人更应该省。4. 到你比较有钱的时候,要学会用钱来换取时间。这时你的投资渠道多样,信息也日趋增多,你就懂得与其为省100元花三小时去比较,不如拿这三小时去想想哪个渠道更似合投资,或者直接做事赚取额外报酬先。所以一切关键看你的时间价值。钱可以用来交换时间,时间可以用来获取金钱。省钱

还是赚钱,你会衡量,就知道该怎么做。该省时省,该花时花,方是人生之道。从你自身的角度想问题,把自己想明白了,而不是听信“钱不是省出来的”这样的话。这样的话对有些人是对的,对你来说未必。人最难的是看清自己。


洪陆鑫


您好,我是蓝天。很荣幸被邀请去回答这个问题。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很丰厚的家底条件只能靠省钱了”我觉得这是不一定的每个人想法都是不一样的,对于我来说没有丰厚的家底不是通过省吃俭用来省钱的因为我们这样永远还是老样子的,以下几点是我的想法:第一,想法改变;我们出生没办法决定已知的生活环境且成为定性,但是我们的初心想法没有成为定性,要有那种学会改变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想法。第二,坚定目标;没有钱我们首先要坚定我们的正确目标去做,让一切眼前困难成为向前的动力去改变自己拼搏属于自己不一样的人生。第三个,学会总结自己;所经历的事情都是一种成长有做不好的有做好的经常反复自我总结就是这样才能能够变成更好的自己。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01fb6bd9eaa540fba6b9b5a43841242b\

蓝天Vlog


我不是很同意这个观点哦,所谓开源节流,节流排在后面。节流,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积攒一些钱财,但完全的节流是不是就少了活着的乐趣呢?人生苦短,我们生而为人,短短几十载,难道是为了节流而来?请恕我不能同意。我个人认为,开源更重要。即使是普通人,即使家庭条件不是很优厚,但我们可以通过慢慢地积累从而先达到一个小目标。然后我们通过自己的经验,通过自己的判断,我们去做一些比较有把握的小型投资项目。当然,有些人会说,我什么都不懂,也不会做生意,万一亏损了怎么办?这个顾虑肯定是有的。就如同我自己一样,也不是所有的投资都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有的还很惨呢。所以我们才需要通过自身不断地学习种积累丰富的经验,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满意,我是卖童装的田田。



恰依宝贝童装田田


其实我觉得针对自己个人情况吧,我以前单身时没有压力,属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所以衣服和聚餐上开销会大一些,但也不提倡铺张浪费,结婚后有了家庭和孩子,身上的责任就重了,有些能省的就会省一些,譬如在外面经常吃饭的我就会选择家里做饭吃,既便宜又干净实惠,还能让彼此都感受到家庭温馨的氛围,更重要的是健康[捂脸]

但也不提倡过度节俭哦,因为人生短短几十年,还是要适度的享受生活的,对自己太苛刻就没有意义啦[我想静静]


宁波萱宝妈妈


这句话并没有说错,我们要提倡节俭,不能浪费,自觉养成良好习惯,是一种美德,几千年中华民族传统宝贵财富,对富人也一样,不望初心,特别对普通人讲,没有优厚的家庭条件,省钱是一种办法之一,我们每个都应该遵守这种习惯。但是对于普通人除了这种方法,他们还要增加其它方面收入。除了正常工作收入外,还要充分利用时间去赚钱,解放思想,向有能力人去学习,不断努力,勤奋工作,提高自已技能,让自己更快,更好增加收入。靠省钱不够的,虽然没有优厚家庭条件,我靠勤劳手,可以利于各种时间赚外钱,兼职,想出一切办法去赚钱,办法总比困难多,不断去充电,于时俱进,持之以恒,总会成功的。无数富人证明从草根开始一步一个脚印靠自己努力成功的,所以普通百姓更应该脚踏实地,向优秀的人学习。总之普通人在省钱同时还要去努力去赚钱,如投资,第三产业,开公司,办厂,开店等等方式。让自已变得更加充实,更加富有。省钱这句话没有错,但是不是维一办法,更好的办法就是去歉钱,然后又要学会去省钱,财富是一份一份加起来的,学会投资和理财,无数富人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成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