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75%的酒精“夺命”?哪些消毒大法才靠谱?


惊!75%的酒精“夺命”?哪些消毒大法才靠谱?


“最新的好消息是新冠肺炎致死率较低,坏消息是病人早期不一定发热病毒潜伏期也比此前预计的更长。”


钟南山院士带领团队通过分析了1099例确诊病例所写的论文中指出:中位数为3天,比之前判断要短,最短当天,最长24天。只有43.8%患者初期发热,如果靠CT判断确诊率为76.4%。


先是门把手能传播新型冠状病毒,后是气溶胶传播,紧接着就是潜伏期最长达24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惊!75%的酒精“夺命”?哪些消毒大法才靠谱?


近日关键词:气溶胶


“不仅会飞还会飘”,根据丁香医生的解释:气溶胶是一些在空气中悬浮都超小颗粒,这些颗粒还可能引发疾病。


空气传播是泛指易感染人群吸入含有病原体都微小颗粒物,随着检测技术都发展,人怒办法发现在说话、咳嗽或者喷嚏时,可以检测到亚微米、超微米级都更小颗粒。


由于对空气传播认识有这样对加深,科学家进一步提出气溶胶对广义概念:指悬浮在气体(如空气)中所有固体和液体颗粒(直径0.001~100微米)。


要重视,但不必恐慌。


气溶胶虽然容易行程,但要感染人并不容易,而且我们还有措施预防。


口罩作为“硬通货”,酒精也不甘示弱了,可谓是:左有口罩,右有酒精,必是疫情期间防护赢家了。


惊!75%的酒精“夺命”?哪些消毒大法才靠谱?


虽然75%的酒精是很好的消毒工具,但是不得不承认,酒精确实是易燃品,他能在较低处扩散到较远的地方,与空气行程爆炸性混合物,遇到明火、高热能引起爆炸燃烧。


惊!75%的酒精“夺命”?哪些消毒大法才靠谱?


正确使用酒精消毒,避开火源、电源


1、注意室内通风



保持通风,注意保暖。


惊!75%的酒精“夺命”?哪些消毒大法才靠谱?


2、安全使用酒精



使用前要清理周边易燃可燃物,勿在空气中直接喷洒使用,不要靠近热源、避免明火。


3、家中不宜大量囤积酒精



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液体,以够用为宜,不要大量囤积酒精,以免留下消防安全隐患。


4、避光存放防止倾倒破损



应避免用玻璃瓶装存、严禁使用无盖的容器,防止跌落破损,不要放在阳台、灶台等热源环境中,也不要放在电源插座附近及墙边、桌角等处,防止误碰倾倒。


5、存放时避免儿童拿到



有幼儿的家庭,酒精应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家长可以给年龄稍大的孩子讲解酒精的特性,教育孩子不要玩弄酒精,更不能用火点燃。


惊!75%的酒精“夺命”?哪些消毒大法才靠谱?


哪些需要消毒,怎么消毒?


1、手机消毒


平均一部手机携带的细菌含量是卫生间冲水柄细菌含量的18倍,酒精可以对这些病菌灭活,但是酒精对手机屏幕是有伤害的,要采取正确的方法:用干净的布,最好是眼镜布类,蘸取75%的酒精,等待15分钟后,蘸取清水擦拭手机,用干净的帕子把手机擦干即可。


2、居家消毒


有太阳条件下,日用品的洗洗、晒晒是最基本的;除了餐桌,茶几,洗手间等需要消毒,遥控器、宝宝玩具等常用物品最好用蘸有75%酒精的抹布擦拭,也可用酒精湿巾直接擦拭;碗碟、筷子、刀具等消毒,用开水煮沸后保持沸腾5分钟或者使用洗碗机。


注意:不要在受限空间内喷洒消毒,极易引发燃烧,甚至爆炸。特别是厨房空间有限,会有明火,擦拭后记得开窗透气。


3、办公环境


近期大家已陆续回办公室上班了,建议大家使用75%酒精湿巾或抹布来擦拭办公桌面。


办公室最大重灾区:键盘和鼠标,平均每个键盘、鼠标和电话线上有超过1000万个细菌,细菌和病毒可以在这些冰冷的物品表面繁殖,传染性维持24小时。


4、外出注意消毒


外出时,最好随身携带含酒精的湿纸巾,使用方便,相比喷洒的酒精更安全。


外出环境比较复杂,门把手、电梯按钮、手能触碰的地方,最好都能用随身的酒精湿巾进行擦拭处理。


无法避免需要去公用的卫生间,最好也用酒精纸巾做好消毒处理,冲马桶的时候一定记得盖上马桶盖。


84消毒液使用不当,同样会导致安全事故


84消毒液是次氯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消毒原理:次氯酸钠以及次氯酸钠与二氧化碳等作用产生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灭细菌和病毒,对新冠状病毒也有效。


84消毒液,不仅可以杀灭细菌和病毒,对人体细胞也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因此在使用84消毒液的时候,要按照使用要求进行稀释,还要戴上手套等进行防护,避免身体接触,防止吸入人体。


另外要特别注意的是,84消毒液不能和酸性物质(如醋、洁厕灵等)混用,混合后会产生大量氯气,导致人员中毒。


惊!75%的酒精“夺命”?哪些消毒大法才靠谱?


疫情不可怕,

防护最重要。


今天,你复工了吗?都做了什么准备?留言给我们吧!


惊!75%的酒精“夺命”?哪些消毒大法才靠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