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杀教育”有多可怕?

王安石的《伤仲永》中,神童仲永最后落得“泯然众人矣”,不努力、天赋耗尽是主因,诱因则是乡邻的追捧,其父见有利可图,最终“捧杀”掉了天才少年。现如今的孩子,家长多采取鼓励式教育,希望塑造孩子乐观、自信的性格。其中不乏一味表扬孩子,用孩子争脸面,哗众取宠的家长,一不小心就会把孩子“捧杀”。那捧杀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危害呢?

“捧杀教育”有多可怕?

过度赞美让孩子失去正确的自我认知

孩子身边应该有各种声音,有赞美,有批评,有鼓励,这样才是正常的。如果所有人都夸他,他就完全看不见自己的缺点,也不会去想更好的做法是什么,这难道不正是对孩子的“捧杀”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外界的反馈来建立自我认知和正确的是非观,一味的赞美,会让孩子失去认识世界的尺度。

“捧杀教育”有多可怕?

过度赞美让孩子失去进步的动力

不管做什么都能轻易得到赞美,那孩子还有什么好努力的呢?轻易肯定孩子,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要求变低,失去树立遥远理想和坚定目标的能力,一个看不见更广阔天地的孩子,他的舞台注定会被限制。

“捧杀教育”有多可怕?

所以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明智的父母,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对待孩子的赞美

首先,身为父母,一定要明确,孩子不是拿来炫耀的。其次,爸爸妈妈要有广阔的胸怀、远大的格局,能够长远地规划孩子的未来。最后,做父母的,更应该正确对待外人对自己孩子的夸奖。

“捧杀教育”有多可怕?

合格的父母,正确引导孩子,树立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一,让孩子有空杯心态,不自满,永远保持上进心。第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让孩子专注于做好自己。第三,满招损,谦受益,谦虚的态度,减少被捧杀的几率。第四,培养孩子广阔的胸襟,耐挫折的能力,提前给孩子建立强大的心理防火墙。

“捧杀教育”有多可怕?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要把握好对孩子表扬的尺度,还有更重要的是孩子自身良好品格的养成。让孩子戒骄戒躁,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面对“捧杀”这把温柔一刀,特别是来自外人的捧杀,利用好了,可以发现孩子身上的不足,帮助其成长。家长甄别不出是“捧”,还是“杀”,对孩子来说那就都是“杀”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