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怎么样写出既灵巧又洒脱的感觉呢?

锥颖


单字结体是重中之重。行书要流美,不是靠书写提速或者是牵丝连笔,单字的点画形态与结构布局就自带动能、势能,行书要动起来,首先单字就要有动感。这个动感,或可称之为势,主要通过点画结构(单元)之间的正欹、俯仰、收放、抱合等情态来诠释,以此形成单字结体上的“流美区脱”。因此,硬笔行书想要写得洒脱而不失优美,单字的结体必须过得去。



再者就是字间的粘连、呼应、转承、映带,也就是所谓的“行气”。对行气的驾驭,要建立在单字字法非常娴熟的基础之上,同时需要高度的自信、走笔的果决、以及律感很强的节奏。行气就是心有丘壑,心到、手到、字成,一气呵成。

要解决上述问题,只有两种方法:一是仔细从经典法帖中寻找笔法字法的规律奥妙,疏通理性认知,找准自已的突破口。二是继续强化临摹和创作训练,通过大强度高频度的动手操作,来提高实际书写能力。


抱庸浅谈。


抱庸詩書


任何人都能自然书写,因为每个人都能写日常字! 而自然书写状态下,写正确行书结构的字,并且写自然,并非是容易的事。
快写状态的行书的结构与笔势,供参考――

对此,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t基本功不扎实之前,尽量不要急于追求自然书写,不要刻意的求快,先求规范!

这又不是绝对的,比如:你可能暂时基础较弱,但你不至于所有的行书结构都不熟悉,你总有那么几个字结构比较熟悉,而且也写得比较漂亮的字!


对于你更多不熟练的字,还是要实实在在的临贴,临贴是有技巧的:

行书的临贴,我以为不必如楷书那般追求一模一样!

行书,本身是灵活的,写对结构很重要,笔画可有发挥的空间,行书的线条里一旦有你的理解,就更容易成为你自己的字!



二,\t自然书写,初学时需要重点突破!

若是初学,就追求一段文字的自然书写,怕是很多字都写不好的,这说明火侯还没有到,少点整段文字的临抄!

需要重点突破下,怎么重点突破:一个是常用字! 在数学统计中,常用字出现的频率之高,可能超乎你的想像!
还需什么重点突破?

有的行书的组合笔画,或者结构,如:折连线,流动线,横撇连笔等,你虽然能写正确,却太手生了,也需要重点突破!

三,\t学对结构。

为什么总强调结构上无大问题即可,因为字贴上的字,往往是在书家在追求绝对的规范,很多并非是书法家们的快写,或者自然书写状态写的结构!  

学对结构很重要,本页插图中的字,为25~30字/分钟书写速度,倘若直接学实用行书的结构,也是不错的选择,你说呢?

自然书写下的风格虽然各异,但笔势上,却总有共性的地方,本页插图,供大家认识实用行书。

很多练字者,练字的目标就是写一手好字,说具体点:在自然书写状态下,写一手漂亮的行书,是不是?


行书一点通


硬笔与软笔(毛笔)写字时,有共同处,也有不同处。

依我习字的体会,相同的地方是,两者都要用腕带动手,使笔在纸上灵活行走,都要注意结体和笔法。要在书写的过程中,轻巧地运用起笔,行笔,收笔这三步基本笔法,忌滞、忌涩、忌怪僻,使每笔每划轻松移动,手势不宜过沉、过重。

硬笔与软笔不同处是,所写的字相对普遍较小,腕与手的摆动幅度不大。同样写一个字,硬笔可以在瞬间完成,因此不容更多时间思考,必须多练方可熟能生巧。

硬笔也不存在毛笔散毫裹锋问题,连续书写时许多笔势是在空中轻轻摆动完成的,因此不宜将笔捏得过紧,也不宜把笔尖在纸上压得过僵过死。这样写出的字就可以灵巧洒脱多了。

以上供您参考。


浮石散人


要写出既灵巧又洒脱的硬笔书法,办法是:练习。


灵巧从何而来?练习。洒脱从哪里来?还是练习。灵巧是手对笔的控制。就如使用任何工具一样都要有个熟悉的过程。我们对手中的笔其实并不陌生,从上学开始,每个人少说十几年的书写经历。而大部分人的字并不尽人意。为什么写十几年的字还写不好呢?因为没有按照书法的规矩去练习,虽然对笔控制没问题,而运行的线路问题多多,所以不能写好字。

练习自然少不了临帖。有朋友问为什么要临帖?难道自己写不可以?是的,不可以。我们已经写了十几年甚至更多,都没有写出像样的字,说明自己欠缺对写字结构的构思。临帖不但是对手的灵巧性训练,还是对大脑的结构思维训练。当你的大脑对模仿的字体产生了记忆,大脑便能指挥你的手去完成。所以,有经验的书法家,他们都要读帖。读帖的目的,就是把字形深深的刻在记忆中,在你要用的时候,你就能做到意在笔先。灵巧而又洒脱的书写。



子衿书法


一是得临摹之法;二是熟后生;三是选择类似风格的临摹字帖。


先说得临摹之法,就是要具备扎实的临摹功夫,书法不是盲目的书写,要一点一画都从经典法帖中来,笔笔见法度,笔笔有来说,方能够进入灵巧之门。为什么要先有法度才能见灵巧呢,一味学别人的怎么见巧。巧从法度出。技出于道,本立道生,得道之后自然能够生巧。这个巧是在规矩法度之内的自由变化之巧。如果没有法度是不可能生巧的,就像学习跑酷的人那样,先要学会走和跑,并能够掌握任何条件下保持重心不到,然后才可以学跑酷。因为灵与巧其本身就不是基础技法不熟者所能够达到的境界。比如米芾的书法,现代曹宝麟和黄淳的书法。


二是得法度之后,能够将技法与经典字形驾驭自如,甚至在背临的基础上随机生发,因为心无挂碍,用笔畅达,如游鱼戏石,自然灵动。在熟以后为什么要生?主要是要有所节制,不能一味流走滑行,如果不能做到熟后生,书法线条必然缺少节奏感。甚至没有基本的线条形质。缺少形质,何得见灵气与精巧,还要什么洒脱。艺术是戴着镣铐跳舞,所以要先的法度,然后才能获得最大自由,就像驾驶员开车那样,先要懂得交通法规,得此规矩,才有资格开车上路。

三是选择适合的书法字体。如果你从颜真卿或苏东坡的书法学起,就很难能够得见灵动或洒脱 。当然也不能选择癫张醉素的书法,灵动有,潇洒也有,但不适合我们初学。


实际上,灵动和潇洒的书法风格看似很舒服惬意,但未必是我们追求的方向。书法的风格厚重妍美,古雅遒建才是最好的风格选择。因为书法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修心练德,通过书法的临摹学习培养优良的人品,能够练得如此,才是真正的潇洒和灵动。


翰墨书道


书法的风格有很多种,有的严谨,有的灵动,有的厚重,有的洒脱,不可能在一种字体中,将各种风格都表现出来。

要想将硬笔写得灵动而洒脱,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选取灵动一路的字帖练习。

比如《九成宫》本以严谨著称,我们不能将它写得像《灵飞经》一样灵动。

要想写得灵动,可选择褚遂良的碑帖学习。练习时,可将其缩小复印,缩至硬笔字大小后临摹。

如练习行书,可从《圣教序》入手,学习王羲之行书。

2、注意节奏的把握,既不能一味地快,也不能一味地慢。

书法如同音乐,一首歌中,既应有缓慢的节奏,也应有快节奏,书法也是如此。

一般而言,笔画实处应重写、慢写,笔画轻处应轻写、快写,情绪舒缓时书写略慢,情绪激动时书写较快。一件好的书法作品,应通过轻重疾徐等来表现这些变化。

3、从字组开始训练节奏感。


硬笔最大的优点在于方便。平时应注意抓住碎片时间,以一些词语或短语为字组,通过改变书写速度来训练节奏感。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c2140003639c658b0c4f\

用户3498251246037


要想写出即灵巧又洒脱的硬笔书法,就要多练。我认为“天赋”加“勤奋”就是学书的法宝!

书法的灵巧和洒脱往往说的是行书或者草书的,楷书写的再好看,也会显着拘谨的。而我们学习行书的前提,就是必须先把楷书的基础打好。这叫“磨刀不误砍柴工”!

有些书友学习书法很古板,按部就班的临帖,学习了大概有好几年,甚至是十几年,也很难出帖。即使勉为其难的脱帖创作了,写出来的字也是很拘束,没有灵巧和洒脱感。原因就是,视野不够开阔,只会临帖,而不会读帖,也就是意识还不到!

但是,有些书友就学书进步很快,因为这些人临帖和读帖两不耽误,而且也会融会贯通。不但会用手也会用脑子思考,这就是我们说的“悟性”,其实悟性就是“天赋”。这样的人,学什么都快,因为他们懂得学书的敲门,不可能死学的。

学习书法,光靠“天赋”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勤奋,不付出努力,那么老天赋予的“天赋”也就无法发挥它的作用了!

最后,若是要想写出即灵巧又洒脱的硬笔书法,我认为首先要把基本功打好,然后就是多读古人法帖,多读书论,多总结自己的不足,然后通过学习,改正错误。

另外,就是要把自己的视野打开,不要局限的学一家,要学会取百家之长,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硬笔书法写的即灵巧又洒脱!

强哥浅谈,插图为强哥硬笔书法习作!


强哥书画




三伏3899


我也写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