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王室惨案,国王一家遭射杀,为何已知犯人可以逍遥法外?

邸苗苗


尼泊尔王室惨案,这是一桩“灭门”惨案,而且还算是一场王室内部的同室操戈。

虽然至今对于起因都是众说纷纭,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其中有政治因素。

在2001年6月1日晚,尼泊尔王室像往日一样用餐,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是最后的晚餐。

尼泊尔的君主制度,虽然叫君主立宪,但是其君主的是掌握实权的存在。也就是说尼泊尔君主是世袭的存在。

而这一天王太子迪彭德拉,手持自动步枪,闯入了王室的家庭会议,向在场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开火。

这场家庭会议讨论的问题,其实就是关于王储的择偶问题,尼泊尔国王希望王储能够娶一个心腹官员的女儿,但是王储不同意。

这次血案中,总共11人在枪击案中丧命。遇害的包括55岁的国王比 兰德拉、51岁的王后艾什瓦尔雅、22岁王子尼拉詹、24岁的公主施陆地。

以及比兰德拉国王的姐妹夏拉达公主和香蒂公主以及他的妹夫库马-卡扎。另外一名王室成员迪兰德拉王子严重受伤。

而此后摄政王贾南德拉被推上王位,成为了新国王,并称这起血案乃是步枪走火导致。

同时新国王还提供了王储精神状况有问题的报告,似乎打算这样将问题了解。

然而尼泊尔人民却对此事表达了不满,纷纷上街示威,最后引发了暴乱,尼泊尔当局不得不派出军队镇压。

最后造成了不少人员伤亡,也使得尼泊尔稳定的局势变得动荡起来,更有亲印度派官员开始掌权。

这起事件对于尼泊尔的局势起到了巨大影响,导致了尼泊尔政府的分化,使得域外势力乘虚而入。

即便是今天的尼泊尔,依旧受着该事件的影响,有关阴谋论的说法一直都没有停歇!


小司马迁论史


尼泊尔和中国接壤,是南亚一个内陆小国,小的叫世界都忘了它的存在。但是18年前,尼泊尔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却让它一时间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2001年6月1号,这一天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而尼泊尔王宫中也异常热闹,他们在那里倒不是庆祝儿童节,而是所有王室成员在聚餐。

这一天,王室的所有成员无论年龄大小和地位高低,不分尊卑都要在一起聚聚。

大家平日里都忙得不可开交,难得在一起。因此国王就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大家聚到一块唠唠家常,交流感情,增加亲情。

当天傍晚大家陆陆续续来到后花园的大客厅里,国王安置大家坐下,吩咐服务员上菜,大家边吃饭边喝酒边兴致勃勃交谈着。

大厅里热热闹闹、其乐融融。大厅外,晚风习习,卫兵们列队来回巡逻,戒备森严。

谁也没有注意到,平时非常健谈的王储迪彭德拉却没说几句话,只是一个劲喝酒。

这样没过多久,迪彭德拉便喝得酩酊大醉一个人踉踉跄跄地走了出去,这时大概是晚上九点。

大约九点一刻,王子迪彭德拉再次回到皇室花园客厅。

不久后,花园的客厅枪声大作。

全副武装的警卫很快赶到,他们带来的猎犬在客厅门口狂吠不止。

当这些横眉竖目的警卫们走进客厅的时候,也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客厅里遍地是血,地板上横七竖八躺满尸体,空气里弥漫着血腥味。

王储迪彭德拉王子满脸是血倒在地上,生命垂危。

王储身边,子弹壳散落一地。

6月2日凌晨,英国广播公司BBC率先报道了尼泊尔发生王室惨案的消息。

这场惨案中,王室成员11名丧命,6名受伤,王储迪彭德拉伤势严重。

王室惨案震惊世界,到底是谁制造了这起惨案?

凶手是尼泊尔反政府武装吗?、

多年来他们一直试图推翻王室,一直在尼泊尔进行各种武装斗争,制造了多起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事件·。

但是宴会厅门外警卫戒备森严,案发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门窗完好无损,又没有在案屋里发现暗道。

况且,国王在1990年就放弃权力,把权力下放到国会。从此后国内矛盾缓和,国王已经远离了国内政治,不会有哪个派别跟国王有深仇大恨。

因此,反政府武装作案的嫌疑马上被排除了。

凶手是国王弟弟吗?

长期以来国王弟弟与国王一直面和心不合,国王弟对哥哥把权力下放给国会一直持反对态度,多次扬言要给哥哥一点颜色看看。

现在国王一家被杀,他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他是王位唯一合法继承人。

而且国王弟弟有便利条件出入王宫,因此他嫌疑最大。

国王去世,王储伤重不治身亡。

按照尼泊尔传统,国王弟弟登基接班。

尼泊尔各界对此非常不满,舆论沸腾,要求立即彻查此案,缉拿真凶。

迫于舆论压力,新国王只能和尼泊尔警方联合成立特别调查委员会,授权他们对这一惨案进行调查。

半个月后,调查结论出来了,真相叫人难以置信。

凶手--迪彭德拉王储。

为什么是迪彭德拉王储,他为什么要对自己亲人下此毒手?王储一直非常亲民,出现在国民眼前的是一个风度翩翩,知书达礼的王子,形象正面。但那只是王储的其中一面。

真实的王储,敢恨敢爱,是个感性的人。

他为何要在宴会上把枪口对准自己的亲人呢?

因为爱情。

一天,迪彭德拉王子告诉母亲:妈妈,我爱上了一个女孩,女孩名叫德维亚妮,我们已经相恋多年。

几天后,王后告诉儿子:你爸爸不同意,因为我们跟德维亚妮家族一向不和。

国王不同意还有一个原因,德芙雅尼的家庭与印度有瓜葛。她的母亲原是印度的贵族;她的舅舅和姨妈都是印度政界的有头有脸的人物。

印度与尼泊尔面合心不合,各种矛盾不断,尼泊尔国内人民有反印情绪。尼泊尔王宫不愿意迎娶一位有印度血统的女子做未来的尼泊尔王后。

王后还对王储说:妈妈为你物色了一个本族女子,美丽、贤淑,善解人意。

国王和王后的反对让女孩德维亚妮开始心灰意冷,直到对这段感情绝望,开始冷落王储。

不久,传来坏消息:德维亚妮跟别人订婚。

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把王储彻底击垮,王子开始用酒精和毒品麻醉神经,减轻精神痛苦。

王子整天沉溺毒品和酒精,被折磨得奄奄一息。同时他开始仇恨自己的亲人,觉得是父母葬送了自己的爱情,埋葬了自己的幸福。看到王储如此颓废,王储的姑姑于心不忍,就恳求国王和王后答应王储的婚事,被国王和王后一口回绝。

国王说,如果他执意要娶那个女孩也行,必须放弃王位继承。

王后说,王储要娶德维亚妮除非我们老两口死了。

一句话,点燃了王子心中积压的怒火。

在惨案发生的时候,王子已经喝了不少酒,而且吸食了毒品。

当时他异常亢奋,大脑也失去控制,行为失去控制。

等宴会宾客到齐之后,王子穿着迷彩服手持冲锋枪突然回到宴会厅。

大家在饶有兴致交谈谁也没有注意到脸色阴沉,肌肉已经扭曲的王子。

王储突然举枪,向大厅的人群扫射。

国王首先应声倒下。

接着王储开始对着宴会厅宾客射击。

他的母亲上前阻拦,被他打中。

王子完全疯狂,疯狂扫射,宴会厅的王室成员,还走出宴会厅,专门找到自己弟弟,将他枪杀。纷纷倒在血泊中。

子弹打完,客厅里的人都倒下了,他从容换上一个弹匣,开枪自杀……

王储因为感情问题迁怒父母,向亲人开枪射击后自杀。这是调查委员会给出的结论。

可是,尼泊尔王室血案11人丧命,但为什么新国王贾南德拉的家人安然无恙?

作为尼泊尔王室惨案的最大受益者,新国王指定的调查委员会给出的结论显然无法服众。

可是此案其它独立调查者收集到的许多证据却把矛头指向了国王的弟弟贾南德拉,尼泊尔的新国王。

2005年尼泊尔成为联邦民主共和国,废除了君主政体,贾南德拉被贬为平民。

贾南德拉既然已经成为平民,尼泊尔就没有人再去追究他在位时他的所作所为,哪怕是贾南德拉真的就是尼泊尔王室惨案的凶手。


历来现实


大约1个小时后,迪彭德拉带着一个提包,走进依然热闹的宴会厅。他从包里取出机枪,将国王比兰德拉和王后艾什瓦尔雅打死,将前来劝阻他的叔父迪伦德拉近距离射死。并对着室内一阵扫射。除了父亲母亲,这次血案他还打死了自己的弟弟1人,妹妹和妹夫2人,1位叔叔和1位表弟,2个姑姑及她们的丈夫共11人,另有6位王室成员和朋友受伤。

迪彭德拉自己,走到宫外的空地,开枪自杀未遂重伤,3天后死在医院。惨案发生第二天,还剩一口气的王太子,在病床上被立为国王,他的叔叔贾兰德拉任摄政王。他死后,摄政王叔叔转正为国王。贾兰德拉国王立即任命了只有两人的调查小组。

一周后,两人提交的调查报告向全国宣布:王太子迪彭德拉是元凶,因为老国王不允许他娶自己想娶的姑娘,他对父母心生怨恨,因此制造了这起灭门惨案。但迪彭德拉的一个亲密助手称,王太子可能为了爱情放弃王位,他绝不可能开枪杀害他的全家。

绝大多数尼泊尔人,都不相信这份报告。人们的质疑是:一,为什么只用了一个星期就匆匆得出结论?二,为什么调查小组只有两个人,而这两个人都是新国王指定的? 6月1日血案当晚,贾兰德拉和儿子在博卡拉,是唯一两名不在场的王室成员。他的妻子和女儿在宴会现场,但她们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后来,有政党领袖在群众集会上称,王室血案是由印度情报机构策划的。也有人认为,背后的策划者是贾兰德拉。还有目击者称,当时打死打伤10多位王室成员的,并不是迪彭德拉王太子,而是两个蒙面人,穿着王太子的衣服装。但无论哪一种说法,都没有足够的证据,多年来一直没有被采信。

2008年,尼泊尔议会通过提案,废除君主制。5月29日,发生灭门惨案的纳拉扬希蒂王宫上,王室的旗帜降了下来,代替它的是尼泊尔国旗。6月11日,贾兰德拉全家离开加德满都的纳拉扬希蒂宫,迁往城市郊外的夏宫。近240年历史的沙阿王朝,由此终结。


世界真的很大


2001年6月1日晚位于中印边境喜马拉雅山麓之间的尼泊尔王国的纳拉扬希蒂王宫发生了一场枪击血案:行凶者是尼泊尔的王太子迪彭德拉,而受害者则是包括他的父亲比兰德拉国王、母亲艾什瓦尔雅王后、22岁的王子尼拉詹、24岁的公主什鲁蒂以及以及比兰德拉国王的姐妹夏拉达公主、香蒂公主、妹夫库马-卡扎等10名尼泊尔王室成员。王太子迪彭德拉在杀害10名王室成员后举枪自杀,随后迪彭德拉虽被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手术抢救,但仍在两天后因抢救无效而死,至此这场发生在尼泊尔王室家族的惨案造成11名王室成员的死亡,另有6位王室成员在惨案中受伤。

案发后的第二天清晨尼泊尔王室发生血案的消息就传遍了世界,同时也震惊了世界。全世界都疑惑不解:在此之前从未听说迪彭德拉王太子存在精神方面的疾病,怎么就会犯下如此骇人听闻的暴行,而暴行的受害者还都是他的骨肉至亲?需要说明的是:当时尼泊尔的君主制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制度——尼泊尔国王并不是像英国国王那种没实际权力的虚君,所以尼泊尔王室内部如果上演骨肉相残的宫斗剧情似乎不是不可能。问题在于身为王太子的迪彭德拉是王位的合法继承人,他完全没必要通过杀害其他王室成员的方式取得王位,可如果不是为了王位,那么还有什么因素会使一个人犯下如此罪行呢?

根据事后尼泊尔官方的调查结果声称:迪彭德拉王太子是因为择偶问题与他的母亲发生争执才开枪行凶的。根据尼泊尔官方公开的调查结果:迪彭德拉王太子有一个相恋十多年的女友,他的这位女友名叫德芙雅尼。2001年6月1日夜间艾什瓦尔雅王后召集王室成员就王太子迪彭德拉的婚事召开家庭会议,在这次家庭会议上艾什瓦尔雅王后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自己的儿子迎娶德芙雅尼。大约在当地时间22:40左右(北京时间2日1:10)身着戎装的迪彭德拉王太子手持自动步枪闯进王宫的起居室朝人群射击,造成了这起包括他本人在内的11死6伤的血案。然而这一官方结论从公开的那一天起就引发了广泛的争议,迄今为止无论是尼泊尔国内或是国际上都有相当多的人怀疑这一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当然这种怀疑并不没理由的:当迪彭德拉王太子面对王位与爱情不可兼得的情况时可以选择为王位放弃爱情,也可以选择为爱情放弃王位,何至于要以搭上一家老小的身家性命这样惨烈的方式作为抗争手段呢?而在事后的整个调查过程中实际上只有新国王任命的两个人参与其中,而他们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匆忙定案,不能不令人怀疑似乎是有意掩盖什么。一时间各种阴谋论甚嚣尘上,不过迄今为止这仍是一桩疑点重重扑朔迷离的无头公案,任何一种说法现在看来都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撑。

由于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撑,所以我们无法断言案件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目前流传最广的一种阴谋论说法是:这是一起内外勾结的权力斗争事件。要弄清这种说法,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尼泊尔的历史:尼泊尔是位于中印边境喜马拉雅山麓之间的一个国家,在历史上深受中、印两大邻国的影响,直到19世纪尼泊尔还是中国的藩属国之一。1814年英属印度总督发起了对尼泊尔的第一次入侵。1846年亲英的廓尔喀军事领袖忠格·巴哈杜尔·拉纳发动政变,此后忠格自封为首相并架空国王,从此拉纳家族世袭为首相。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尼泊尔一直处于亲英的拉纳家族的军事独裁统治之下。1950年尼泊尔人民掀起反对拉纳家族专政的斗争。国王特里布万和王储马亨德拉在已脱离大英帝国而独立的印度共和国支持下通过谈判恢复王权,拉纳家族对尼泊尔的统治结束。由于尼泊尔王室是通过谈判协商的方式从拉纳家族手中收回的权力,所以即使在王室重新掌握权力后拉纳家族仍是尼泊尔享有诸多特权的豪门大族。然而拉纳家族并不是铁板一块,随着家族内部矛盾的激化导致拉纳家族分家成为两大分支:昌德拉·沙姆舍尔家族和朱达·沙姆舍尔家族。艾什瓦尔雅王后和德芙雅尼恰恰就出自于这两大对立的分支,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王后为什么极力反对自己的儿子迎娶德芙雅尼了。

如果说艾什瓦尔雅王后反对迪彭德拉王太子迎娶德芙雅尼是出于门户之见的话,那么比兰德拉国王则出于尼泊尔的国家利益同样反对接纳德芙雅尼成为自己的儿媳和尼泊尔的太子妃,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德芙雅尼除了出自尼泊尔显赫的拉纳家族这一身份之外,还有另一重身份——她的母亲乌沙·拉吉是印度瓜廖尔土邦王的女儿,舅舅是印度重要反对党的领导人之一,姨妈曾担任印度人民党政府的内阁部长。长期以来印度对尼泊尔、不丹等南亚国家一直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加以控制,德芙雅尼的父系血统出自尼泊尔显赫的拉纳家族,母系血统出自印度,一旦她成为未来的尼泊尔王后极有可能导致其娘家借助印度的支持实现外戚干政,同时印度的势力将在尼泊尔进一步渗透扩张,这显然是作为尼泊尔国王的比兰德拉所不愿看到的。于是比兰德拉、艾什瓦尔雅夫妻俩为自己的儿子物色了来自艾什瓦尔雅娘家的噶丽玛·沙阿,此后夫妻俩一直试图说服自己的儿子迎娶噶丽玛·沙阿,然而迪彭德拉王太子却发誓非德芙雅尼不娶。

如果照这样看起来:迪彭德拉王太子在自己的婚事问题上和父母早就存在矛盾。问题是这种矛盾是否果真大到会开枪杀人的地步呢?据说事后有目击者声称:当时打死打伤10多位王室成员的并不是迪彭德拉王太子,而是两个穿着王太子的衣服的蒙面人。另一件让人细思极恐的事情是:在这场血案中比兰德拉国王的亲生孩子以及妹妹、妹夫全被一网打尽,和比兰德拉国王血缘较近的王室成员只剩下他的弟弟贾南德拉以及贾南德拉的后代,而凑巧的是本来作为国王弟弟的贾南德拉是艾什瓦尔雅王后邀请参加家庭会议的家族成员之一,然而他本人和他的儿子都没出席这次家庭会议,而是让他的妻子和女儿代为参加,更巧的是他的妻子和女儿是那天在场的王室成员中仅有的未受伤者。在王室血案发生两天后的2001年6月3日贾南德拉成为了尼泊尔的摄政王,一天之后迪彭德拉王太子在医院因抢救无效宣告死亡,于是摄政王贾南德拉正是加冕登基成为尼泊尔的新国王。

由于王室血案疑点重重,而新国王贾南德拉任命的人仅仅用了一周时间就匆忙定案,这更加深了人们的怀疑。事实上当时就有人指出:尼泊尔王室血案是贾南德拉与印度情报部门内外勾结所制造的。由于在此之前迪彭德拉王太子在自己的婚事问题上和父母的矛盾已不是什么秘密,于是索性就以此作为掩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其实贾南德拉早有篡位之心,他也早早和印度情报部门取得了联系,于是印度情报部门指使有印度血统背景的德芙雅尼勾引迪彭德拉王太子,当造成迪彭德拉王太子和父母的矛盾之后再放出风去,以使人们相信迪彭德拉王太子和父母之间的矛盾已相当尖锐化。当然这些说法其实都没过硬的证据支撑,尽管如此尼泊尔人民中不乏相信这些说法的人,他们走上街头示威游行,进而演变为蔓延全国的暴动骚乱。贾南德拉面对人民的抗议浪潮没设法使之平息,反而在2002年5月解散议会,同年10月又解散内阁,开始对尼泊尔进行独裁专断的统治,在对外政策上依附印度,使尼泊尔人民感觉民族利益被出卖了。2006年4月由尼泊尔主要政党组成的“七党联盟”与尼共联合发起反国王街头运动。国王贾南德拉被迫恢复议会和政党政治。2006年5月18日尼泊尔议会决定废除印度教为国教条款,宣布尼泊尔为世俗国家。2008年4月尼泊尔举行制宪会议选举。5月28日尼泊尔制宪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加德满都国际会议中心通过由尼泊尔临时政府提出的议案,正式宣布废除君主制,将国体改为联邦民主共和国,尼泊尔王国正式更名为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29日加德满都的纳拉扬希蒂王宫降下了尼泊尔王室的家族旗帜,升起了尼泊尔国旗——而这面国旗在全世界都是极其别致的,因为这是全世界唯一的非矩形国旗。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这是一个因为女朋友血洗全家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当时的尼泊尔王位继承人。

尼泊尔是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部的一个小国家,整体来看,还是比较穷的。而且,尼泊尔一直和印度各种纠缠,也可以说被印度各种控制着,日子过得并不顺。

2001年6月1日晚上,尼泊尔皇室灭门案发生了,凶手名叫迪潘德拉,是当时的王储。

迪潘德拉这个人,有一个印度女朋友。这位印度美女德芙雅尼和王储相恋了十多年,算是感情很深了。但是,德芙雅尼的家庭背景,和印度的关系太密切了。她的母亲是印度中央邦的王公贵族,舅舅是印度重要反对党的领导人之一,姨妈还曾经任印度人民党政府的内阁部长。

所以,这位未来的“王后”,和印度的关系太过于密切。

这一点,是尼泊尔皇室不愿意看到的。一直以来,尼泊尔民众和皇室成员,都有着很强的反印情绪。所以,未来王后有这么深的印度背景,他们自然不愿意。


国王和王后极力反对迪潘德拉的选择,王后还为儿子物色了另一位美女,但是迪潘德拉不喜欢。

(后排中间为迪潘德拉)

总之,迪潘德拉很难过,甚至开始心生怨恨。血案发生前几天,王室给他下了“最后通牒”,两条路可以选:和王后选定的女孩结婚,可以和女友保持情人关系,继承王位;如果坚持娶德芙雅尼,可以,必须放弃王位,让弟弟尼拉真王子继位。

这事儿把迪潘德拉逼急了,他决定不再忍让,与王室玉石俱焚。

2001年6月1日,尼泊尔王室按照惯例举行家庭晚宴,聚会的地点就是皇家花园内的大客厅。

当晚9点钟,已经喝醉的迪潘德拉摇摇晃晃的离开宴席,回到花园旁自己的住所。他吸食了含有可卡因的香烟,又和女朋友通了一会儿电话。然后,迪潘德拉换上一身迷彩服,带着自己的UZI冲锋枪和M-16自动步枪,又回到了聚会的大客厅。

来到客厅之后,迪潘德拉直接朝着亲人射击,所有的王室成员都吓呆了,眼睁睁的看着王储疯狂射击……

(迪潘德拉使用的武器)

数分钟的血腥杀戮之后,迪潘德拉用枪对准了自己的头,开枪自杀。


当晚,国王比兰德拉、王后艾什瓦尔雅、22岁王子尼拉詹、24岁的公主施陆地,以及多位王室成员当场死亡……

此事发生后,迪潘德拉的叔叔贾南德拉被仅仅任命为摄政王,6月4日,贾南德拉被加冕为新王。

当然,尼泊尔社会依然有人不相信官方调查,他们觉得此事迷雾重重,可能背后有阴谋。

但是,就算有阴谋,迪潘德拉已经死了,盖棺定论,没有下文了。


七追风


尼泊尔王室惨案就是一场惊天大阴谋。


2001年6月1日,尼泊尔皇室举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家庭会议,其主题是讨论迪彭德拉王储的婚事。会议前王储和王后艾什瓦尔雅发生了争执,然后王储就离开了会议现场。

当晚22:40左右,迪彭德拉王储突然换上军装,手持自动步枪闯进王宫,随后向自己的亲人开枪。当场打死了自己的父亲比兰德拉国王、母亲、弟弟、妹妹、两个姑姑,还有姑父,另外还有6名皇室成员受伤。

迪彭德拉王储行凶后走出王宫,在外面开枪自杀未遂,随后被送往医院抢救。王储在昏迷状态下的王储被尼泊尔国务会议任命为新王,而他的叔叔贾南德拉被任命为摄政王。

血案发生后,震惊了国内外。尼泊尔人民纷纷对此事表示质疑。因为疑点确实太多。首先王储受过高等教育,平时很亲民,没有任何暴力倾向。而且当晚为何换了军装去行凶?


其次血案发生时,王宫警卫去了哪?另外,更奇怪的是,同在血案现场,摄政王贾南德拉一家仅女儿受了轻伤。

面对滔天的舆论,摄政王安排了两名官员调查此案。6月3日,摄政王及官方一致对外宣称:据调查发现血案是由王储酒后持枪走火所致。

6月4日,新王迪彭德拉被宣布死亡,摄政王贾南德拉加冕为新王。被严重侮辱智商的尼泊尔人民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纷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并随后引发骚乱。

以上是事件的过程,我再聊聊事件的起因。迪彭德拉王储很早就同一名叫德维亚尼·拉娜的姑娘相爱,前两年王储和父母提出了结婚意愿。


但这段婚姻遭到了国王和王后的强烈反对,因为这姑娘身份太不一般。拉娜是尼泊尔前外交部长的女儿,母系家族在印度位高权重。

更为重要的是:国王夫妻是亲某大国派,而拉娜的父母是亲印派,双方的父母是势不两立的死对头。这门亲事如果成了,那尼泊尔以后不久姓印了吗?所以国王和王后自然不答应。

但拉娜的魅力太大,王储始终坚持非她不娶。王后无奈之下给王储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坚持和拉娜结婚,就放弃王位。很简单,江山、美人只能选其一。


可就在通牒的最后期限,2001年6月1日晚,发生了惨绝人寰的血案。这件事情太蹊跷、太诡异,为了一桩婚事为将自己全家杀绝?何况并非没有其他选择。

别人信不信不重要,反正尼泊尔人民不相信。2008年5月,尼泊尔人在尼泊尔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贾南德拉国王的统治。

但前国王已全家被灭门,所以尼泊尔实行了联邦共和制。新内阁首相曾表示要重新调查血案的真相,迄今没有下文。事实上也不可能再有下文了,揪出幕后黑手又能如何呢?尼泊尔王室血案恐怕只能永远尘封在历史长河里了。



花木童说史


2001年6月1日晚,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人们都在享受着辛劳一天后和家人团聚的惬意时光。在王宫皇家花园的大客厅里,王室成员们也正欢聚一堂,举行每月一次的聚会。现场气氛十分融洽,音乐、舞蹈、美酒、美食等一应俱全。大家觥筹交错,轻松自在,彼此亲切地互相问候着。天伦之乐,充斥着王宫里的每一个角落。

突然,一阵刺耳的枪声持续传来,划破了王宫外的宁静。当卫兵们冲进大客厅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毛骨悚然。

大厅里、走廊上、花园中,横七竖八地躺着受伤的王室成员,地上则散落着很多弹壳。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脑袋中枪,身受重伤,浑身鲜血仰卧在客厅地板上。

卫兵们火速将受伤的王室成员送往邵尼陆军医院。但国王比兰德拉,终因伤势过重,不幸罹难。其他遇害的人员还包括王后艾什瓦尔雅、王子尼拉詹、公主施鲁地以及国王比兰德拉的两位姐妹和一位妹夫共9名皇室成员。

王储迪彭德拉头部中枪,伤势严重,生命垂危。在医生的全力抢救下,迪彭德拉最终暂时保住了性命,但仍深度昏迷,命悬一线,随时都有去世的可能。

这场突如其来的事故,让尼泊尔王室遭遇了灭顶之灾,也让整个尼泊尔民众惊慌失措。喜马拉雅山下的这个“雪山国度”,顿时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比兰德拉旧照)

国王比兰德拉去世后,尼泊尔国务会议启动紧急程序,任命还在昏迷之中的迪彭德拉为新国王。同时,授权迪彭德拉的叔叔贾南德拉为摄政王,代替迪彭德拉全权处理国事。

6月4日,医生还是没能救活新国王迪彭德拉。在短短几天之内,尼泊尔接连失去了两位国王。迪彭德拉去世后,摄政王贾南德拉随即成为了新的国王。

那么,在戒备森严的王宫里,是谁如此近距离地枪杀这些皇室成员呢?

6月4日,贾兰德拉宣布成立调查组,深入调查这起枪击案的元凶。几天后,贾南德拉公布了调查结果,制造这起惊天惨案的凶手,正是王储迪彭德拉本人。

那么,身为王储的迪彭德拉为何要枪杀自己的父母及其亲人呢?

原来,在迪彭德拉的婚姻问题上,他和国王比兰德拉、王后艾什瓦尔雅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1989年,17岁的迪彭德拉在英国留学时,疯狂爱上了美丽漂亮的姑娘德芙雅尼。两人相知相恋十多年,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但这两位有情人的婚姻却遭到了王室成员的极力反对,王后就是反对的代表人物之一。

(迪彭德拉旧照)

德芙雅尼出生于尼泊尔的名门望族——拉赫家族,这个家族在尼泊尔的地位十分高贵,出现过多位尼泊尔首相。按理说,这样一位出生高贵的姑娘,和王储迪彭德拉正好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为何王后等人,要竭力反对这门婚事呢?

原来,德芙雅尼的家族,和印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的母亲是一位印度公主,舅舅是印度反对党的主要领导人,姨妈也曾担任过印度政府的内阁部长。德芙雅尼本人毕业于新德里大学,并获得了学士学位。

虽然尼泊尔和印度山水相依,两国历史源远流长。但两国又有着复杂的情感纠葛,积怨很深,导致尼泊尔民众的反印情绪,异常严重。

在此情况下,尼泊尔王室当然不希望未来的国王迪彭德拉,娶一位有着印度血统和浓厚印度烙印的姑娘为王后。

因此,王后艾什瓦尔雅张罗着为迪彭德拉物色新的王妃。一位同样出生显赫,温婉漂亮,名叫苏普里雅·沙阿的女孩,进入了王后的视野。但性格执拗的王储,根本无意这位姑娘。他对德芙雅尼已爱得死去活来,他告诉和国王和王后,此生非德芙雅尼不娶。

在王室成员聚会的前几天,迪彭德拉被母亲下了最后通牒,要么选择苏普里雅·沙阿并继承王位,同时可以和德芙雅尼保持情人关系。要么放弃王位,和德芙雅尼结婚。

于是,在宴会上,压抑已久的迪彭德拉爆发了。他乘人不备,从自己的王宫里取来了两支半自动步枪,制造了这起血腥惨案,而后开枪自杀。

(贾南德拉旧照)

不过,尼泊尔民众对这个调查结果,并不买账。他们认为,这起凶案的背后另有其人,那个人,就是贾南德拉本人。

因为,在整个事件中,最终受益者是贾南德拉。他为了成功登上王位,计划并实施了这起屠杀案,杀死了时任国王的比兰德拉和王储迪彭德拉。

民众还提出质疑,为何例行的每月一次王室聚会时,几乎所有的王室成员都悉数到场,偏偏贾南德拉外出度假?为何在那场惨烈的枪杀暗中,唯独只有贾南德拉的儿子帕拉斯死里逃生,侥幸生还?

另外,人们事后还了解到,王储迪彭德拉后背多处中枪。这些枪伤从何而来?即便卫兵发现王储行凶,因忌惮其高贵的地位,卫兵肯定也是不敢对王储开枪的。

同时,在戒备森严的王宫里,迪彭德拉是如何轻易取出枪支的?

这些问题,在贾南德拉提供的调查报告中,都没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因此,尼泊尔人将矛头纷纷指向了贾南德拉父子,普遍认为,他们才是杀死王室成员的真正凶手。

但此时的贾南德拉已成为新的国王,民众无法将他绳之以法。

不过,在2008年,尼泊尔宣布废除君主制,贾南德拉随即成为了平民。


张生全精彩历史


在尼泊尔王室惨案中,人们一直猜疑,已知的凶手不像凶手,而另外一位却最有杀人动机,但官方却没有证据而只能把真相掩盖起来。为何这么绕?听我细细讲来。

废除君主制的导火索

在世界的漫长历史中,曾经一直有着君主制,但慢慢的很多国家都废除了这个制度,废除的原因各不相同。其中就有中国、朝鲜、伊朗、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到了21世纪,又有一个国家废除了君主制,这个国家就是尼泊尔。但就是这个废除君主制的决定成为了震惊世界的王室惨案导火索。也导致了延续200多年的沙阿王朝的覆灭。

沙阿王朝建立于公元1768年,是尼泊尔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尼泊尔统一的朝代,但也是最后一个朝代。这个王朝的生命力非常的顽强,历经多次灾难仍是屹立不倒,可到了2001年,第十代比兰德拉国王时,沙阿王朝因为王室惨案而灭亡。

王室惨案发生

2001年6月1日,比兰德拉国王召集了王室成员,商议儿子迪彭德拉王储的婚事。当成员们到齐时,迪彭德拉却一直未到。直到晚上九点,迪彭德拉突然手持机关枪出现,然后向在场的王室成员们扫射,由于事发突然,比兰德拉国王没有反应的时间,至此在场的王储的母亲、弟弟、妹妹还有其他王室成员,总共11人当场死亡。

迪彭德拉在杀了王室成员后,自己也开枪自杀,但没有死,他被紧急送到医院抢救,可惜在三天后还是抢救无效死亡。当尼泊尔王室惨案发生后,全世界为之轰动,纷纷猜测这个案件的真相。

从表面看,惨案是迪彭德拉王储造成的,因为一直以来比兰德拉国王和王后一直反对儿子跟一个有印度血统的女孩结婚,反对的原因有国家和家族因素,因为此事王储经常跟父母两个吵架。惨案发生的当晚,比兰德拉国王准备为这件事做一个最终的决定,但没想到迪彭德拉会用如此极端的手段。

凶手是谁

(迪彭德拉王储)

事实上,民众一直认为迪彭德拉不是真正的凶手,而是比兰德拉的弟弟贾南德拉。因为在事发现场,除了贾南德拉亲王一家毫发无损,其他的人全都被杀,而同样中枪的迪彭德拉从伤口的位置来看,不是自杀可以打中的地方,而是别人射中的。

在惨案发生后,贾南德拉继承了王位,成为了尼泊尔的新国王,由于惨案发生后最大的受益者是贾南德拉,这让人不得不怀疑,尤其是尼泊尔人。要知道,比兰德拉国王一向爱民如子、深的百姓尊重,而贾南德拉亲王在民间的声望很差,并且一直流传着他想篡位的说法。所以,在贾南德拉登基那天,场面异常的冷清,没有多少尼泊尔百姓去祝贺这位可能是凶手的国王。

王朝的覆灭

(贾南德拉)

王室惨案对尼泊尔的影响很大,尼泊尔百姓对比兰德拉一家人惨死十分惋惜,纷纷指责尼泊尔政府为何不把真正的凶手绳之以法。一直到2008年,尼泊尔政府迫于各种压力,只能宣布尼泊尔废除君主制度,实行共和制,并勒令贾南德拉一家搬出皇宫,成为平民。

贾南德拉最后宣布撤掉国王身份并搬出皇宫。至此,延续了几百年的尼泊尔沙阿王朝称为了历史。

虽然贾南德拉成为了平民,但在尼泊尔仍然过着富足的生活;虽然他的嫌疑最大,但政府苦于没有证据,只能任之逍遥法外。而比兰德拉国王一家惨死的真相也只能这样永远的被掩盖起来。


大国布衣


什么是尼泊尔王室惨案?这是指在2001年6月1日发生的一桩国王比兰德拉全家遭自己的亲儿子——王储迪彭德拉枪杀的遭剧,由于王储在国王被枪杀后当了国王,最终不了了之。

这桩尼泊尔王室惨案的过程是: 2001年6月1日,尼泊尔皇室举行一场家庭会议,主题是讨论迪彭德拉王储的婚事。迪彭德拉王储的未婚妻叫德维亚尼·拉娜是尼泊尔前外交部长的女儿,因国王夫妇亲华,而拉娜的父母亲印,双方系死对头。这门婚事国王和王后死活不同意。会前,王储和王后发生了争执,随后王储离开现场。 当晚22时40分,迪彭德拉王储突然身着军装并手持自动步枪闯进王宫,当场打死了自己的父亲比兰德拉国王、母亲、弟弟、妹妹、两个姑姑和姑父,还有6名皇室成员受伤。 后而迪彭德拉王储开枪自杀未遂,最后被抢救过来。王储仍在昏迷的时候被尼泊尔国务会议任命为新国王,他的叔叔贾南德拉被任命为摄政王。



这桩王室惨案发生后,举国震惊,尼泊尔人民纷纷提出质疑。无奈之下,摄政王贾南德拉安排两名官员调查此案。6月3日,尼泊尔王室和政府对外宣称是由王储酒后持枪走火所致。 6月4日,被刚刚任命的新国王迪彭德拉被宣布死亡,摄政王贾南德拉加冕为新王。由此引发了尼泊尔人民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并引发了大规模骚乱。


从这桩惨案的全过程来看,确实疑点重重。疑点①王储受过高等教育,性格温和 平时签名,为何突然行凶?疑点②血案发生时,王宫警卫为何没在现场?疑点③当时摄政王贾南德拉一家都在,其家庭成员完好无损,只是女儿受点轻伤?根本不能令人信服。

2008年5月,尼泊尔共产党推翻了贾南德拉国王的统治,实行联邦共和制。新政府责令内阁重新调查血案真相,但至今也未揪出幕后黑手。

最后的结论,应该是当时的摄政王、后来的国王——贾南德拉吧!


小甜嘟爸爸


2001年6月1日夜,那晚的尼泊尔皇宫灯火辉煌,又逢每月一次皇室聚会,皇室成员齐聚一堂。谁会料到这将是他们最后的晚餐。

聚会欢声笑语中突然传来两声枪响,门外侍卫以为皇室成员在试枪并未以为意,可是紧接着传来连串枪声以及呼救声,侍卫们这才惊慌失措冲进室内,国王比兰德拉中枪已经奄奄一息,其他人亦横七竖八倒在血泊之中。

侍卫第一时间将伤者送到医院可为时已晚,国王一家只有王储迪彭德拉一息尚存,但也伤重昏迷。当时正在外地度假的国王弟弟贾南德拉,紧急赶回善后处理残局。

尼泊尔人相信君权神授,国王在其心中就如神明一般。尤其是比兰德拉执掌尼泊尔三十余年,政治清明深受国民爱戴,其惨死成了国民不能承受之痛,国民纷纷要求政府查明真相严惩凶手。虽然国民心中皆有明确嫌犯目标,而且政府亦公布了调查结果与真凶,可至今却未有人站上法庭接受审判严惩。

那国王一家遭射杀,为何已知凶手可以逍遥法外呢?且听有书君为你梳理分解。

一,直接嫌疑人因无实证洗脱罪名。

国民心中嫌疑首指尼泊尔反政府武装。

他们一直谋求推翻君主制,虽说比兰德拉开明的放弃了部分权利与议会共同执政,可他们仍嫌比兰德拉放弃权利少,妄想彻底推翻君主制。于是国民怀疑反政府武装为达政治目的,阴谋杀害国王一家。

可是反政府武装对此坚决予以否认,更何况案发现场侍卫戒备森严,也未有其武力袭击迹象,由此可见反政府武装确实不是真凶。

二,最大嫌犯位高权重,操控调查草草结案。

迪彭德拉终因伤重不治而亡,国王一家彻底灭门,贾南德拉顺理成章继任国王,成了此案最大受益者也成了最大嫌疑人。

贾南德拉是贪图权势之人,在尼泊尔名声很差。

尤其是他不满哥哥出让君主权利,总想恢复完全君主制。虽然案发时他不在现场,可是其儿子帕拉斯却在现场并且毫发无伤。因而国民怀疑他遥控指挥儿子实施血洗阴谋,以便自己爬上皇位。

就在国民要求政府逮捕贾南德拉彻查真相时,他迅速将哥哥一家尸体火化,并抛出了皇室枪支走火的荒谬理由 敷衍搪塞,可国民不肯为此买账仍不罢休。

随后贾南德拉拒绝英国派遣最精锐侦探协助,自组调查组织,并于十天后宣布了令国人瞠目结舌的真凶王储迪彭德拉。

有书君觉得贾南德拉既有作案动机,又有避开侍卫实施谋杀的实力,而且其行为亦有诸多疑点难脱嫌疑。首先他身为皇室重要成员缺席惯例聚会,难免有制造不在场证据嫌疑。其次他迅速将受害者尸体火化,又有毁尸灭迹之嫌。

另外他拒绝英国援助草草调查结案,颇有糊弄国民掩盖真相嫌疑。

更何况其子帕拉斯劣迹斑斑,早有命案在身,而且事成之后还能成为王储,以其个性完全有可能助父杀人。

因而有书君觉得贾南德拉疑点丛丛,可他位高权重能任意操控阻止调查,转移国民视线致使其逃脱调查审判。

三,皇室公布的真凶自尽而亡,无法接受法庭审判。

贾南德拉送给国民一个无法接受的真相。那日皇室聚会的主题是讨论王储婚事,开始迪彭德拉一切正常,可是当他喝了些烈酒又抽了几支混有毒品的香烟后晕倒在地,被送回住处。

人们觥筹交错间,却惊讶发现再次返回的王储,手拿两支枪全副军装站在门口。只因迪彭德拉酷爱收藏枪支,并经常向人展示藏品,其怪异之举并未引起家人警惕。也许这亦是侍卫初闻枪声未在意的原因。

谁料迪彭德拉突然举起枪射向了父亲。可他并未就此罢手犹如丧失理智一般,瞄准射击惊慌失措的家人。然后他又走出门外将弟弟射杀,王后看见如此血腥场面,咆哮着扑向儿子。可是迪彭德拉并未放过母亲,一枪将其毙命然后举枪自尽。

迪彭德拉在国民眼中有教养甘于放下身份与平民交流,国民不知如此优秀的王储与父母有多深的仇恨,才会愤而玉石俱焚。其实这场悲剧皆源于迪彭德拉爱上了美丽的德芙雅尼。

要说德芙雅尼出身豪门,父亲是尼泊尔高官,母亲则是印度贵族之后,她与王储可算门当户对正合适。只是当时尼印两国关系紧张,国王夫妇介意德芙雅尼母族的印度背景,对其并不满意。尤其是王后与其父族还属敌对两派,就更不想娶对立的儿媳在身边了。

于是国王夫妇强烈反对这桩婚事,并为儿子另觅佳偶。偏偏王储情痴非德芙雅尼不娶,他无法违逆父母只得以酗酒吸毒麻醉自己。国王眼见儿子沉沦只得做出让步,允许儿子将德芙雅尼纳为情妇,不然就放弃皇位。德芙雅尼身份高贵,岂肯如此见不得光?王储亦不想给挚爱如此尴尬身份。可王后一句“如果想娶德芙雅尼,除非我死了。”,彻底激发了王储心底阴暗叛逆心理。

他幼时就知身份不同处处被规矩束缚,不得不压抑天性表现的完美优秀,其阳光背面有着隐忍的叛逆狂放。他既然得不到德芙雅尼,那就毁灭所有带给他压抑的东西。那日他给德芙雅尼通了最后一次电话,在讨论其婚事的家庭聚会上,毅然踏上毁家不归路。

有书君觉得迪彭德拉在酒精毒品刺激下,其长期压抑的绝望心理扭曲崩溃,有可能做出过激行为。如果他确实是真凶,他用自尽为自己判了死刑,只是不能接受法庭与国民公正的审判,也算逍遥法外吧。可是国民只相信王储会放弃皇位绝不会疯狂杀戮。

四,新疑点再指贾南德拉,无人追究真相嫌犯无法接受审判。

尼泊尔国民至今不相信迪彭德拉会是真凶,他们又发现王储并非左撇子,可是子弹竟从其左脑射入,可见他并不是自杀应是他杀,似乎案件另有隐情,嫌疑再指贾南德拉父子嫁祸迪彭德拉。

可是至今未能找到贾南德拉犯罪证据。有书君觉得,虽然贾南德拉于2008年,被迫宣布退位成为一介平民,无法再如在位时那般肆意操控调查。可是尼泊尔政府已达成结束君主制的政治目的,政治向来利益至上,尼泊尔政府既已得到利益,又怎有兴趣为已经盖棺定论无利益可言的旧案大费周章呢?也许这是他们为让贾南德拉退位私下交易的交换条件亦未可知。再有贾南德拉已褪去国王光环,淡出国民视线,国民想追查真相之心也随着时间流逝而淡化。

无人追究真相,法庭又怎会立案调查?如果贾南德拉是幕后真正黑手,他不开口,迪彭德拉是否含冤背负毁家灭门之名永远成谜。如果过了诉讼时效,贾南德拉将会逍遥法外,虽为平民却依旧过着优渥富贵生活。

一桩血案不但改变了尼泊尔国王一家命运,而且成了尼泊尔取消君主制的转折点。岁月荏苒,事实真相还是各由人评说吧。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