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品牌商“生死戰”

聯商網消息:活著,是疫情下的零售企業的第一目標。

受“黑天鵝”影響,大批品牌商紛紛關閉中國門店,下調對中國市場預期,“黑天鵝”給零售市場帶來巨大沖擊。

打擊

這個春節無疑是品牌商們最難熬的一年,客流、現金流、庫存、供應鏈,層層重壓下的品牌商正在承受“黑天鵝”的折磨。

百麗:2月份營收預計下降80%左右,3月份還無法預估。

太平鳥:受疫情影響,線下門店的“流量”驟減成為當前特殊階段的最大挑戰。

林清軒:林清軒線下有337家實體店,線下收入佔比75%,目前一半門店被批關閉,開業的門店也沒有客流和業績,兩項大費用店鋪租金和2000多人的薪水一個月就要3000萬,這次疫情每天一睜眼要虧損100多萬。

按照這個虧損,品牌自有資金最多堅持2個月,接下來只能期待線上天貓和小程序商城彌補一些損失,會加大直播和短視頻的銷售,今年行業很難賺錢,當下生存的生死攸關。

拉夏貝爾:在武漢封城開始措施後,業內一些零售商場因禁令政策而導致客流量減少、調整營業時間、暫時關停等諸多情況。公司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於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工作組,加強對全體員工的疫情防控宣傳和營業場所全面消毒殺菌,在疫情最為嚴重的湖北地區於第一時間向店鋪員工分發了口罩等防護用品,及時開展店鋪疫情防護工作。此外,疫情發生後,公司秉承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勇擔企業社會責任的精神,向武漢金銀潭醫院和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捐贈了價值220萬元的物資。

THEGLARE:IGFD時尚集團作為以奢侈品自營百貨為主的發展業態,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發力中國市場,雖然在農曆春節前夕突發的肺炎疫情,直接導致了整體經濟及零售行業受到影響,而且這個影響目前可能會持續到第二季度,但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危機與轉機並存的機會,IGFD集團的優勢在於掌控了品牌資源、貨品及供應鏈,可以用更具長遠意義的眼光、更加靈活機動的方式,隨時調整最合適的營業形態,在疫情期間的業績雖然受到衝擊,但仍然能夠有一定的表現,這一方面可以幫助同樣受到衝擊的商業地產共度難關,另一方面也讓很多國際品牌消除對中國市場的疑慮,我們相信在疫情受到控制之後,可以很快地迎來大規模的消費復甦,讓中國整體奢侈品消費市場回覆到正軌。

優衣庫:關閉中國市場750間門店中的270間。

無印良品:關閉中國市場260間門店中的138間。

H&M:關閉在武漢地區的所有門店,共13家。

CHARLES&KEITH:關閉在湖北地區所有門店。

Levi‘s:關閉在中國約一半數量的門店。

耐克:關閉中國約半數門店,剩餘店面將縮短營業時間。

Burberry:關閉中國內地市場64家門店中的24家,剩餘門店營業時間減少且客流量大幅下降。

哥倫比亞體育:四季度adjEPS由1.68美元降至1.67美元,市場預期1.66美元;收入增幅6.2%至9.549億美元,市場預期9.515億美元。

Prada:關閉旗下品牌在中國內地和澳門的部分門店。

VF集團:關閉其在中國約60%的自營和合作夥伴經營的門店。

加拿大鵝:受新冠肺炎的發生影響,其在中國內地的銷售額將受到影響,全球其它地區的銷量也會因中國遊客數量減少而下滑,因此預計全年收入將增長13.8%至15%到9.45億加元至9.55億加元,不及此前預期的20%增幅。

歐萊雅:中國業務和亞洲的旅遊零售業務暫時受到影響,但預計疫情過後會出現消費反彈。

需求

面對重重壓力,品牌商們正在積極開展自救和尋求他救,在困難中尋找新的機會。

太平鳥相關負責人告訴《聯商網》:“萬達、華潤、龍湖、印力等商業地產及時為品牌商提供了租金物業減免的鼎力支援,充分表現了雙方攜手共克時艱的決心。當然面對困境,也希望消費者和政府給予中國品牌更多的信心和支持。”

林清軒品牌創始人孫來春也表示:“希望政府實質性的減免第一季度的增值稅、所得稅,延後支付五險一金,業主房東應該2月全免,3、4月減半”。

拉夏貝爾方面認為針對目前情況,希望能夠得到融資政策支持、包括但不限於更大力度的信貸支持、降低融資成本等,以解決現階段流動性壓力;同時希望能夠獲得暫緩繳納或減免部分租金、稅費及社保等政策;此外,針對疫情產生的不利影響,希望政府能夠予以一定程度的補貼,減輕企業特殊情況下的經營負擔。

THEGLARE則指出目前政府已經陸續出臺了支持中小企業的辦法,從金融、人事、培訓…各方面給予不同程度的支持。當然我們非常歡迎有更多的好的政策出臺,能夠真正從支持企業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在稅收優惠減免、職工來源,解決過渡性資金問題…等方面,有效降低疫情期間企業負擔,同時全力營造經濟大環境的利好,鼓勵民間消費,全方位支持零售企業的永續發展。

事實上,疫情發生後,一方面是國家、地方政府紛紛出臺政策扶持企業發展,另一方面則是地產企業紛紛加入減租陣營,減少品牌商負擔,而品牌商們也針對經銷商、加盟代理商展開“救援行動”。

援助

2月5日,服裝品牌三彩針對旗下門店發佈了“將湖北區域2019冬品退貨率增加5%、其他區域增加3%;全國統一將2020春品退貨率增加10%,並給予100%當季產品同等金額換貨”等政策。另外,從1月25日(正月初一)起,由總公司與總代理共同給予終端銷售吊牌額5%的激勵。

隨後越來越多的品牌商加入這一陣營,謎底宣佈旗下所有經銷商夥伴“2020春季貨品退貨率調整為100%;要求經銷商提前退回部分款式全部貨品”;播則針對全國經銷商發佈了“特定時期退貨率調整為100%;激勵員工開闢線上銷售戰場並進行返利”等政策。

江南布衣也公佈了其針對2020春季產品作出的“JNBY、速寫、less、jnbybyJNBY及蓬馬品牌的2020春季產品退貨率調整為100%;要求經銷商提前退回部分款式全部貨品”等政策,並表示“正在考慮針對其他貨季產品的政策”;達衣巖針對旗下2020春季產品作出了“將貨品退貨率調整為100%;要求經銷商提前退回部分款式全部貨品”等政策;服裝品牌D-HARRY宣佈2020春貨品政策調整公告,“不考核聯營商2020春季貨品售罄率;代理商2020春季貨品退貨率調整為100%;要求合作伙伴在9月份之前全力配合公司對於本年度春款的調配工作”。

XG、U/TI等品牌也宣佈2020春季貨品100%退貨。

新機

巨大的困難面前總是孕育著巨大的機會,面對疫情影響,零售商們正在積極自救,一方面是跨界生產安全必需品,解決市場需求痛點,另一方面就是積極尋找新零售途徑,通過線上銷量彌補線下。

1、跨界

為了保障口罩等產品的供應,部分紡織服裝企業正在積極“跨界”,將戰線拉長至生產口罩、防護服等防護用品。根據e公司聯合天眼查統計調查發現,以工商註冊變更信息為標準,自2020年1月1日至2月7日,全國共有64個行業超過3000家企業變更經營範圍,新增“口罩、防護服、消毒液、測溫儀、醫療器械”等業務。

雅戈爾通過官微透露研發團隊正在研發新型口罩,用於對病毒預防,研發成功後馬上投入生產;柏堡龍透露已完成抗菌物料研發,將提供配方授權合作生產商進行生產;紅豆股份發佈公告稱,根據經營發展需要,經營範圍新增“第一類醫療器械生產,第二類醫療器械生產”。紅豆股份將在取得《江蘇省緊急醫用物資防護服、口罩應急生產使用備案批件》後,生產醫用一次性防護服;2月5日,由上海龍頭股份三槍(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首批2000件民用防護服已正式交付上海市經信委並用於疫情防控物資保障調撥。

水星家紡、華紡股份、報喜鳥等上市公司或子公司也臨時改線轉產口罩、醫用防護服、醫療器械等業務。

業內人士認為跨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研發能力。

2、新途徑

除了跨界外,更多的品牌選擇發力線上,尋找零售新途徑,並且取得可喜的成績。

杭州濱江寶龍城常務副總經理洪飛就在朋友圈中寫道:各“群”銷售數據粗略統計約15萬,可以說好於“閉店”前嗎。

事實上,這樣的數據就是品牌商們發力線上零售的結果。

具體看來:

太平鳥通過線上直播、春季特別折扣等“雲購物”方式與消費者互動,探索多元的零售模式,根據太平鳥公開數據:線下PEACEBIRD男裝、PEACEBIRD女裝、LEDíN 女裝、Mini Peace童裝、MATERIAL GIRL女裝、PEACEBIRDLIVIN'鳥巢,通過推出微信線上會員專場、微信秒殺、小程序分銷、不同區域輪流直播等形式,實現了半數暫停營業門店有銷售,日均總零售額800萬+,並仍在持續提升。

林清軒武漢30多家門店的100多名導購從2月1日開始就應用了“釘釘+手淘”、“微信+小程序商城”等智能導購工具在線開展銷售業務,平均下來每家門店每天都有幾千塊錢的收入。而且,數據顯示,不止武漢地區,林清軒在湖北境內所有門店的銷售業績都比同期有較大幅度增長,2月1日至2日,林清軒武漢門店店均銷售業績均排名全國第二,2月1日的銷售額相比去年同期增長234.2%,2月2日的銷售額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82.8%。

面對疫情,茵曼也迅速組織調整了去年定下來的策略,從除夕夜開始,聯動全國在營業門店展開線上的社群營銷。短短七天,逐步扭轉了線下店因停業帶來的業績下滑。在全國線下店僅有50多家店鋪開門營業的情況下,迅速收攬了6.5萬名成交客戶,完成了日常140%的銷量。

拉夏貝爾也表示始終堅持以消費者需求為核心,圍繞消費者的全場景社交互動體驗,構建完善全渠道營銷管理體系。公司一方面將加大線上業務營銷推廣力度,滿足特殊情況下的市場消費需求;另一方面,公司將繼續探索新的零售路徑,包括但不限於微信營銷、網絡直播、會員營銷等方式。

THEGLARE宣佈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快非實體渠道的佈局及發展,像是電商渠道、小程序、微商城等,為消費者提供不受時間及空間限制的方便購物體驗;在營銷方面也更向社交媒體傾斜,利用疫情期間客流較少的時期加強導購對於品牌知識的培訓,訓練商品及穿搭技巧的提升,同時發揮每個人的社交影響力。

THEGLARE認為短期內消費雖然會向社交媒體及電商傾斜,但一旦疫情受到控制,生活逐漸恢復正軌,在防疫期間悶了許久的消費者,肯定會更加憧憬線下的消費場景,更加希望增加人與人之間的聚會及互動,因此線下消費未來仍然是一個主戰場。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